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北京零公里

北京零公里

2016-04-01 15:36

人生本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老师就是你们的好帮手,下面分享的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懂摄影的网友们快点来了解吧!

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46.jpg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 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 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 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 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 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 。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 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 照片有划痕

  如 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 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heying/)

47.jpg

  13、 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 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 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 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 。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十七、用独特的快门速度来刻画动态

  一幅理想的表现运动员美好姿态的照片,除了要做到构图完整、光线漂亮、影调适宜外,还必须精彩地表现出被摄体的动态。而反映动态往往借助于采用一些独特的快门速度,其形式一般有两种:

  凝固动态 要让读者能从画面中细细观赏动作的惊险与激烈,此时该用1/2501/1000秒, 直到更快的快门速度。它们能清晰地记录动体,并能揭示动体的全貌。在采用这挡快门速度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处于凝固状态,一切动感全都消失了,本来拼争激烈 的竞争场面,瞬间会变得万籁俱寂,烽烟消散,人们可以从照片上静观激烈拼搏场面中的一切微小细节。用这种方式拍摄出的照片,不是以渲染气氛为主,而是以解 析细节见长(如上图)。尽管照片画面是静止的,飞溅的浪花与运动员的动作都被凝固住了,但是从那雪白的浪花与运动员那严峻的神情、全力握桨的举止上可以感 觉到竞争场面的激烈与划船者奋力拼搏的状态。

  在拍摄此类照片时,相机所选用的快门速度与动体本身的速度、方向有关。一般可以依据这样一个简便的公式来获取所需的快门速度:当被摄体在中等距离(10米)上呈斜向角度进入取景范围内时,以被摄体运动的速度乘以10,再取乘积的倒数(如该数值在相机上没有相应的速度挡,可选用相近的速度挡),即为所需的快门速度。如运动员长跑速度是30公里/小时,乘以10,取其倒数为1/300,则可用1/250秒快门速度挡。假如运动员是面对相机而来,则可以此为基础,再拨慢一挡快门速度,即1/125秒;若运动员是横向而过,则可拨快一挡,变为1/500秒。

  表现动态

  这是采用较慢甚至很慢的快门速 度来记录运动员的动作,使观众在观看时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强烈的动感或速度感。此时由于采用了较慢的快门速度曝光,衬景与运动员本身影像都会 不同程度地产生条状,更令人有一种速度感(如下图)。一般而言,快门速度越慢,模糊程度越严重,动感就越强。当然,此时如能再考虑镜头的焦距、相机与被摄 体的距离等因素,效果会更显著。通常是焦距越长,距离越近动感越强;焦距越短,距离越远动感越弱。

  在拍摄动态的主体时,最好在画面中再摄入一些静止的物体作陪衬,这样,以实衬虚,往往可使动态的效果变得更为强烈。

  十八、常见难题?数码摄影中的测光小技巧

  很 多拍摄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张画面里有的部分亮,有的部分暗,很难达到亮部和暗部都正常曝光。不论亮暗的面积是多少,它都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测光 效果。但很多情况都是以蓝天、大海作亮背景,或者夜幕做暗背景来进行举例;下面我们选取其它的景别来比较一下,实际上,想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是一样的,操 作起来的技巧也是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张照片,是相机平均测光拍摄的。

  光圈f/8.0快门1/125CanonEos20D

  很容易看得出来中间鸽子笼那部分很暗,没有层次;为了能使暗的那部分增加曝光量,可以让取景器全部框住暗的那部分,使暗面做为整个画面的景别,这样你再测一测光,你会发现光圈f/8.0,快门1/50(Av优先的情况)。

  为了能保证亮部的层次不受损失,我们取这两次测光值的中间,也就是光圈f/8.0,快门1/80。(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重新调整曝光组合)下面这张就是以上这样的操作得来的,可以做一下比较。

  这样的情况在拍摄时会很多,你可以依照个人的拍摄需要来决定某一部分的曝光值。

  十九、技巧] 不够就要补 室内拍摄人像作品补光技巧

  当在室内拍摄人物照片时,我们常常会使用数码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来进行补光,但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闪光光源,往往会在主体人物的背后留下难看的阴影,严重影响照片的美观。那么,如何避免或减弱这种闪光灯阴影现象的发生呢? 让人物尽量远离墙壁或物体  根据光线的投影原理,当人物离墙壁或身后的物体较近时,室内原有的灯光和自然光无法照射或反射到人物身后的墙壁等物体,当 强光源闪光灯照射时,就会使被摄人物在身后的墙壁等物体上留下重重的闪光阴影。所以,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让人物尽量远离白色的墙壁或身后的物体,保持 一定的空间和距离,闪光阴影就会明显减弱。

  选择明亮的背景  在室内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射下的明亮门窗作为背景,也可使用台灯等现有的照明器材,为被摄人物营造一个明亮的背景,选择恰当的拍摄角度,这样,闪光灯的阴影就会消失在明亮的背景中。

  相机的位置要高一些  在室内 使用闪光灯时,相机的位置要高一些、正一些,这样闪光灯的投影会在人物身后的正下方,会被被摄者挡住一部分,看起来不那么明显,尽量少用平视或仰视的机位 拍摄。另外,要避免竖幅构图,因为在拍摄竖幅时,相机要旋转90度,闪光灯在侧面位置,更容易使闪光阴影落在人物某一侧,在背景上留下一条与人物侧面轮廓 线一致的浓黑阴影。而在拍摄横幅照片时,闪光灯光源是从镜头的正上方发出,投影相对弱些。

  适当遮挡闪光灯  由于室内空间较小,拍摄距离近,使用闪光灯不仅容易产生阴影,而且还可能使人物的脸部泛白,这时,我们可以用白纱布、丝袜甚至手巾纸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挡物适当遮挡闪光灯,使闪光光源变得柔和些。使用时将纱布等物用胶布粘贴在闪光灯外面(注意别挡住了取景器和对焦孔),若一层柔光效果不理想,可加两层甚至三层。不过,遮挡闪光灯后,闪光灯照度会降低,因此要适当增加曝光值。

  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  室内使用闪光灯拍摄时,除了闪光灯的光源外,还会有从门窗射入的自然光和室内灯光,只是由于后两种光源较弱,不能让主体人物有足够的曝光量。我们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模式,用闪光灯光源来照亮主体人物,然后用较长的快门(1/15~1秒)拍摄室内的其它静物,就可以利用室内原有的光线来减弱闪光灯留下的阴影。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也可利用桌椅等物体固定数码相机,防止拍摄时的震动,同时被摄人物要在闪光灯点亮之后保持原有姿势直到快门闭合。

  利用反射灯光法  对于可以调节方向的闪光灯或能使用外置闪光灯(安装于机顶)的 数码相机,可将闪光灯灯头朝向人物对面或侧面的天花板、墙壁等白色反射物,利用反射过来的光源照亮被摄人物。这种反射闪光可以改变光照方向,由原来的正面 光变为前顶光或前侧光,而且类似散射光自然柔和。使用此法时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为它的反射光会使照片蒙上一层特殊的色彩。要将外接闪光灯尽可能放在离 相机顶部较高的位置,这样做的原因是使闪光灯照射被摄体的角度类似于太阳的角度,从而使阴影自然地落在被摄体的身后,而不会出现烦人的影子。当然此法也会 折损光线,需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

  二十、如何用好自然光!

  对摄影家来说,自然光或日光虽然采用方便,然而却是一种较难对付的光线,尤其是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这种难度更大。这是因为自然光是变化不定、难以预料的。它不仅在亮度上不断变化(这还可以用测光表测量),而且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这却是很难觉察,实际上也无法精确地测量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heying/)

  英国摄影家基恩.尼 尔森认为,摄影者应该发现和研究光线在一天之中和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并理解其全部意义。他提出了一种观察光线变化效果的方法:找一个当地的景物,在一个 晴天时对它拍照,每小时拍一张。如果你从一个位置拍摄,就能看出太阳移动位置时光线的变化效果。也可以在白天一个特定的时间,围绕一个被摄物拍摄,你将为 所获得的多种光线效果而大吃一惊。如要了解太阳的光有多强,也可以试着把太阳也拍进画面,但小心不要让强光伤着眼睛。在下午3点以后或上午9点前拍摄,对着阳光将能拍出剪影照片。可以先让镜头从太阳处移开,从而测得曝光读数;然后,根据这个读数拍摄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景物。然后,变换光圈,按原样再重复拍摄一张。在胶卷冲洗完以后,比较最后的结果。

  尼尔森还告诫摄影者,不要低估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光的质量。一个寒冷的'12月份的早晨,如果大雪铺地或树林、灌木丛上盖满灰白色的霜,清亮、新鲜的蓝色调为你提供了拍照的好时机。

  10月份和11月 份,当气候转冷,树木纷纷落叶的时候,要多留神光线在潮湿季节中的朦咙效果。秋天是多雾季节,清晨起床后是拍雾景照片的最佳时间。如果你能够左黎明时分 从被窝里爬起来的话,你将会发现清晨的空气有它自己独有的清新和寂静,此时拍摄,则可成功地把黎明的妩媚姿态记录在胶片上。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将白天的自然光分成三种类型,并总结出了在不同类型光线下拍摄的经验。白色的白昼光就日光型彩色胶片来说,这是一种标准的白昼光。这是直射阳光和太1B高出地乎线20度以上时略有白云的蔚蓝天空所反射的光线的混合体。在这种光线下,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进行正确曝光和冲洗,色彩表现是很真实的,不需要使用校正滤光镜。

  另一种接近于白色的白昼光,是太阳完全被均匀的低空雾气遮盖时的光线。但这种阴天天璧无瑕气即使有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色彩平衡,使之变蓝,因而,最好用81号色彩平衡滤光镜、紫外线滤光镜或天光镜予以校正。

  蓝色白昼光天空无云时,阴影总 是蓝的,因为,此时照明阴影部分的光线,是蓝色的天空光,拍出的照片颜色也必然偏蓝。同样,在多云的天气里,特别是当太阳被浓云遮住,天空大部分是蓝光, 或是当天空被高空的薄雾均匀地遮住的时候,拍出的照片也会偏蓝。在这种情况下,如要校正色调,可以用密度适当的色彩平衡滤光镜。

  红色白昼光日出不久和夕阳西下 时,太阳呈现为黄色或红色。这是由于大气中很厚的雾气和尘埃层将光线散射,只有较长的红黄光波才能穿透,使清晨和黄昏的光线具有独特的色彩。在这种光线下 所拍摄的景物,其色彩比在白色光线下所拍摄的显得更暖一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最好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内拍照。用一种密度适当的蓝色平衡滤 光镜,也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法宁格认为,摄影者只要学会从摄影的角度去观察颜色,他就会领略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自然光的内在美,就图老师会发现清晨和傍晚所拍的照片,具有独特的气氛和美感。

  透过薄云的阳光 任何一位摄影家都知道,一天中最佳的拍摄时间是上午10点以前,下午2点以后。如果此时天空有薄云的话,拍摄效果还会更好些。因为薄云下的阳光较为柔和,而且被摄物仍有明显的阴影,却又不十分刺眼。

  透过薄云照射的阳光犹如一面巨 大的漫射柔光镜,它能使照片的阴暗部位之间起到渐变的作用。这种光线相当强,它是一种能够产生和突出被摄体阴影部分的质地,或是作为一种人像摄影方而的造 型光。但它却不能产生这种阴影,即无法埋没被摄体中的任何细节。然而,如果采用的是彩色胶卷,则用这种光线拍摄出的照片,不如在直射光线下拍摄的鲜艳。

  晨曦的光线薄雾濛濛的清晨,常常预示着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此时往往有着绝佳的光线条件。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色温会不断变暖,被摄体经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会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暖色调。

  晴 朗的早晨给摄影者提供了一个光线明亮,但阳光照射的角度却很低的拍摄机会,从而可以拍摄出高反差和色彩饱和的照片。在这种时刻拍摄,如何正确地掌握曝光量 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测光既不根据强光部分,也不以阴影部分为准,而是取决于所要突出的主体部分。通常最好是测量强光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平均光。正 午的光线正午一般不适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摄浅色被摄物,炎热的烈日会淹没被摄物的所有层次。此外,正午拍摄,阳光正处在最高 点,因而被摄物的阴影很短,几乎没有。

  下午的光线以往人们总认为,下午的光线以日落时为最佳,其实这是陈旧的观念,因为在日落前有许多很好的拍摄机会。中午过后,太阳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时有许多从侧面拍摄各种被摄物的机会,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有立体感。

  当太阳已降得很低时,还可以拍摄逆光照片,被摄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则是曝光正确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过度,而主体的曝光正确,则可开大两级光圈。

  天黑以后对有些摄影师来说,当 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的时候,才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此时的天空呈深蓝色,街上华灯初上,景色十分优美。但拍摄动作一定要快,因为这 一情景持续的时间很短。拍摄时最好用日光型胶卷平衡色温,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调,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上的钨丝灯的暖色光。

  薄雾天气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拍 摄的照片,给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觉。但在薄雾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却能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它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梦幻般的感觉,就像汽车司机在雾天开车 样,眼前白茫茫一片。此时拍摄的照片中,被摄物的层次、亮光和阴影都被涅没了。远雾可以柔和风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时又能使照片的前景部位显得更为引人 注目,从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摄物同背景明显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中的灰白色调部位的颗粒会明显变粗。然而,如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使用慢速胶卷和 三脚架。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数码摄影技巧: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摄影初学者常见的失误

摄影技巧 摄影入门 摄影
摄影初学者常见的失误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数码风光摄影技巧

摄影技巧
数码风光摄影技巧

数码摄影10大技巧

摄影入门 摄影
数码摄影10大技巧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数码摄影10个技巧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数码摄影10个技巧

数码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数码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居家防尘小妙招

居家防尘小妙招

置物架的选购技巧

置物架的选购技巧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