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许多第一你真的知道吗

等天下雨_

等天下雨_

2016-03-30 06:10

明朝的许多第一你真的知道吗,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最了解的中国历史,莫过于清朝与唐朝,这一部分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另一方面,如今各种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明朝作为历史上的一段过程,也是有许多不得不说的历史故事。今天,小编就从明朝文化中为大家盘点明朝的皇帝,一起看看吧!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最了解的中国历史,莫过于清朝与唐朝,这一部分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另一方面,如今各种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明朝作为历史上的一段过程,也是有许多不得不说的历史故事。今天,图老师小编就从明朝文化中为大家盘点明朝的皇帝,一起看看吧!

  明朝文化

  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议。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份人留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五千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大约在七千到八千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过四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7bfcb16fff8ae4a12ea6077ee4d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在16和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得到这些财富后,他们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向中国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到最后这些白银和黄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国。美国佛兰克,在一书种说,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军工产值世界第一

  明朝军工业极其发达,一营5000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一千挺,鸟枪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跟宋朝不一样,明朝在每代皇帝执政期间,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所以明朝的军工业为了应付战争所生产出来的武器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间谍机构世界最庞大

  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和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在鼎盛时期人数达到六万人。在武侠小说里面,锦衣卫,东西厂常常被描写成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杀人机器。但实际上,明朝间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打击贪污,叛臣,维护国家稳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跟专门从事颠覆敌国政权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来,明朝的间谍组织其实并不太可怕。

116328

  军队数量世界最庞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据记载在明初,明朝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到了明末,长江一带的经济圈为皇侯和军阀把持,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明朝政府已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在山海关防守后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万。但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船只总吨位世界最大

  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像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政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到了明末,由于要抗击倭寇,联朝抗日,明朝政府无瑕南顾,最后被葡萄牙和荷兰钻了空子,把势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这样,荷兰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政权进贡。

  第三产业世界最大

  据阿拉伯旅游家记载,当时在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产业,在北京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者保守估计就有近两万人。跟欧洲和回教世界不同,当时第三产业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员不以扫荡第三产业为政绩,明朝读书人又独爱风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数巨大,第三产业为世界之最并不奇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国土面积世界最大

  明朝的国土面积在大部份时间都保持在90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鼎盛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都要大,明朝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也绝不比当时的英国要少。

  防御工事世界最多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据传教士记载,中国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中国人认为那是最好的放御工事。

sy_20100512161533451055

  明朝的皇帝:4个皇帝最有作为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一1398年)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为地主牧童。元至正四年(134年),因家乡遭灾,投皇觉寺为僧。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第二年,他加入濠州郭子兴起义军,以骁勇多智受到器重,成了军中有威望的人物。后扩充队伍,领兵南下滁州、和州。郭子兴死后,他实际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至正十五年(1355年),韩林儿建宋政权,任命他为左副元帅。第二年他率军攻克集庆,改名应天,把应天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力量。

  朱元璋即位后,力改元政之失,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主要有奖励垦荒,蠲免赋役,编造黄册和鱼鳞图册,整顿户籍,清查土地,兴修水利,振兴农桑;移徙豪强,抑制兼并势力;严禁官吏贪污,约束功臣;实行军屯、商屯,减轻民间军费负担;放还奴婢为民,改善劳动者地位等。这些措施使人民得以安养生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促成了明初经济的繁荣,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为了巩固初建的明王朝,他分封诸于为藩王,镶守重地.对百官实行特务统治,屡兴大狱。其中最主要的两次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株连杀了数万人,开国功臣几乎被除去大半。这些做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治国之初采用一些严厉的手段,对巩固封建政权是有利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当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病死,终年71岁,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火文继位。葬于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为太祖。

03087bf40ad162d92b4e1bb111d

  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一1424年)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燕王,镇守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出兵攻伐元残余势力乃儿不花获得全胜,得到太祖的嘉奖。太祖命他节制北部边境兵马,多次统率诸将出征,名声大震。

  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重蹈惠帝覆辙,削夺解除诸王兵权,巩固了中央集权。明朝初年,退到漠北的蒙古族势力始终是一个威胁,朱棣常常亲临北方边防指挥部署。永乐四年(1406年),他下令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成为了明朝政治、军事的中心,这对抵抗蒙古族的进攻,保证国家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他设置了奴儿于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他派遣郑和六次出使西洋.建立和发展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明朝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前来通好贸易的有三十余国。他五次亲征漠北,解决明太祖治理南方民族地区的遗留问题,设置贵州布政司等,都有利于全国的统一与安定。

  朱棣在内政方面也有许多建树。他知道民间疾苦.把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重要地位。刚即位时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免去山东、北平、河南被战争蹂躏的州县三年赋役。他关心受战火破坏最重的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兴修苏松水利,掀起军屯的高潮。他完善内阁制度,整肃吏治,重用人才,组织编纂《永乐大典》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安定、文化的发展。但他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明代宦官于政之弊端,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第5次北征斑师途中,不幸病死,终年65岁。死后葬于长陵,谥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嘉靖皇帝时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

  朱瞻基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1397—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洪熙皇帝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帝死,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同年立朱瞻基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洪熙皇帝去世,朱瞻基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宣德。朱瞻基在位10年,他继承了洪武时代的政策,宣宗朝是明朝初期统治秩序最稳定的时期。

  宣德帝当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在解决了前朝遗留的问题后,重点转向治理内政方面。首先平定了汉王高煦之叛。早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深得永乐帝宠信的汉王朱高煦夺嫡失败后,受到永乐帝惩罚,徙封安乐州(今山东惠民)。但他不甘失败,宣宗少主初立,汉王妄图重袭“靖难”故事,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举兵反叛,宣宗在“三杨”等人支持下亲征安乐州,平息了反叛,将汉王父子废为庶人,禁锢京师,巩固了中央政权。

  为休兵养民,宣德帝一改永乐时的讨伐政策,主动从交阯撤兵,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交阯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

  宣德帝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对那些“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和“老疾”者,予以罢免,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派遣廷臣出任地方知府,而这些通过荐举和赐敕委派的知府,多为当时最干练的官员。另外,宣德帝在一些重要省份设置巡抚,主要目的是整理赋税。

bd315c6034a85edf1b71cddf485

  在用人方面,宣德帝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目的在于任官得人和责成治效。宣德帝还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蠲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在稳定明朝统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宣德皇帝的亲笔绘画和反映他射猎、戏游活动的绘画,如《武侯高卧图》、《三阳开泰图》、《瓜鼠图》、《射猎图》(后人定名为《明宣宗射猎图》)、《行乐图》(后人定名为《明宣宗行乐图》等。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于乾清宫,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

  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70-1505年),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纪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曰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838ba61ea8d3fd1f40e925e2304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曰,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有一次,万贵妃请太子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太子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且怒。嚷道:“这孩才几岁就如此,他曰必加害于我!”此后,她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宪宗在妃嫔中走动不再受限制,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皇子渐渐多起来。万贵妃想以此要挟皇帝另立储君,废掉皇太子的地位。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而此时泰山一带突然出现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心中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曰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

  图老师说:通过以上的历史故事,大家是不是对于明朝的历史会有更多的认识呢?有些时候,历史并不是完全能够世人所理解,毕竟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又怎能有感同身受的想法呢?从历史中品味文化,是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事情!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明朝的许多第一你真的知道吗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明朝的许多第一你真的知道吗

你知道吗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你知道吗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洗脸陋习-怎么洗脸你真的知道吗?

毛巾 护肤
洗脸陋习-怎么洗脸你真的知道吗?

你都知道吗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你都知道吗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护眼雷区你知道吗?

化妆 化妆技巧 简易化妆 新手学化妆 化妆步骤
护眼雷区你知道吗?

这些功能你知道吗

营养价值
这些功能你知道吗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为什么以白为美

中国人为什么以白为美

全球知名酒店“10大最怪异投诉与要求”

全球知名酒店“10大最怪异投诉与要求”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