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刑为什么要选屁股

超级moonpeng

超级moonpeng

2016-03-30 03:46

古人行刑为什么要选屁股,古代不像现在,古代有人犯罪了,最常见的就是打板子,而他们打的通常就是屁股,那么古人在行刑前的特殊规矩有哪些呢?在古代为啥春天不行刑,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不像现在,古代有人犯罪了,最常见的就是打板子,而他们打的通常就是屁股,那么古人在行刑前的特殊规矩有哪些呢?在古代为啥春天不行刑,下面大家就跟着图老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社会只有两种阶级:踢人家屁股者,及预备屁股给人家踢者。--林语堂《论踢屁股》

  “拉下去,重打50大板!”

拉下去,重打50大板

  这样的台词在古书与古装戏中随处可见。这里的“重打”,指的是打屁股以及屁股的延长部分:大腿。古人“股”的概念是宽泛的,但即便仅仅打大腿,屁股一样难辞其咎,至少要暴露出来是肯定的了。

  为什么会选择屁股作为主要行刑的区域呢?原因有二,其一,此处脂肪较多,打之不伤筋骨,相比其他部位比较容易痊愈;其二,臀部为人耻部,中国乃礼仪之邦,先生教育人们“知廉耻”,因此,当众把裤子脱下来让人打,终究是心痛超过身痛的事情。

  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士人间流传着“伴君如伴虎”的说法。无数大员便是在一路棍棒的调教下成长起来,转而有了权力再去调教那些巴望着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人们。

  《明史演义》第七十三回记载:明朝着名权臣沈思孝,因触犯朝廷要员,被施以杖刑。沈思孝因受杖时,右腿叠放左脚上,所以他的右臀受伤重,左臀受伤较轻,回家后,大夫从其身上割掉数处烂肉,大的盈把。为了让肉尽快长齐,生割活羊腿上的好肉填实。

明朝着名权臣沈思孝,因触犯朝廷要员,被施以杖刑

  与此异曲同工,《娱目醒心编》卷五详细讲述了医治杖伤之法:

  用刀割开外皮,剜尽内边烂肉,更取活羊一只,割它腿肉填补空处,使他血肉相连,长成一片,然后可以行动。

  如此可以想见,多少古人的屁股上挂着羊肉。只是,人的屁股遭殃,缘何会殃及羊腿,难道只有那里肉质鲜嫩,堪与人臀相媲美?

  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中记载了慈禧朝中一位老太监对屁股的回忆:

  太后宫内的总管首领、妈妈、宫女,平日受太后的严厉训练,即使安德海、李莲英等,也是打出来的,其他人可想而知。太后宫几乎天天有打人声。……御前的首领、小太监和妈妈、宫女等殿上的近御者,屁股上常绑一块橡皮,以防重杖,其皮名叫宝贝……

  把“宝贝”穿在身上,这种不得已而透露出的黑色幽默实在让人哭笑不得。而橡皮的这一功用也可以写入中国科技史。

  或许是我们的历史太过浩瀚,因此,与屁股相关的许多有趣的人与事我们几乎可以信手拈来。 

  古代行刑前的特殊规矩

  古代称死刑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是古代惩罚犯人最狠的刑法条款。

  死刑在中国出现时间很早,上古三代时期的“五刑”中,便有“大辟”之刑。具体都有哪些种类的死刑,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曾作考证,其《历代刑法考》共列出了24种,分别是:醢(脯)、炮格、焚、烹、轘、沈(沉)河、陵迟、支(肢)解、磔、要(腰)斩、枭首、戮尸、斩、绞、罄、弃市、笞杀、考竟、剖心、射杀、射鬼箭、生瘗、投崖。

古代称死刑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

  这些死刑是依处决犯的方式来划分的,仅从刑名来看,已够恐怖的。如醢刑,是把犯人杀死后再剁成肉酱。在刑法史上,最早使用此刑的,是商朝末代之君纣王,《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篇》记载了此事:“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在古代中国,处决死刑犯的手段,年代越早越恐怖。《历代刑法考》所述的前五种醢(脯)、炮格、焚、烹、轘处决犯人的手假,均系出名的酷刑,恐怖至极——

  炮格,又称“烙刑”,将涂抹上油脂的铜柱架于炭火上烧烤,强令罪犯在铜柱上行走。因为太滑,犯人往往坠落炭火中,被活活烧死。《史记·殷本纪》记载,此刑也系纣王发明,据说为取悦宠妃妲己。

  烹,即将犯人放在大锅里煮,也系纣王最早使用,他曾将周文王长子伯邑考如此烹杀。西楚霸王项羽劝降汉王刘邦手下周苛,周不从,结果被项羽“烹”了,此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记,“项王怒,烹周苛。”

  轘,又称车刑,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称,“车裂人也”,即把犯人绑在朝四个方向跑的马车后面,将犯人撕裂。此刑后期方式简化,将犯人直接绑在马后,即俗话所说的“五马分尸”。

  此外,古代还不少“非法之刑”,即用法律规定以外手段处死犯人的手段。

古代还不少“非法之刑”,即用法律规定以外手段处死犯人的手段

  古代充许“看杀人”吗?

  唐“凡决大辟罪皆于市”。

  死刑是极刑,其目的是震慑,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尽量让人们知道,以扩大影响。在这种理念下,古代处决死囚都是公开的,而且在人多的地方等行刑,允许群众围观,“围观”就是看杀人,这无异于现代电视的“现场直播”。

  古代处决犯人,一般选在街头、闹市区。《唐六典·刑部》中规定,“凡决大辟罪皆于市”。北京有条歇后语,叫“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就是因为鹤年堂药店址在清代京城有名的刑场菜市口附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汉律中规定的枭首、要斩、弃市三种死罪,也都要选择在清朝菜市口这样的地方执行。枭首,即砍头,头砍下来后要悬挂在木竿上头“公示”,这是秦朝处决死囚的常用手段,即所谓“枭首示众”,后来也有将头颅悬挂于城门楼上的。

  至于“弃市”之刑名,则直接因为行刑地点位于“市”,犯人在街市上处死后,不准收尸,原地“晒尸”一定时间,供公众“参观”,这样的弃市场景比电视现场直播更怕人吧!

  三国时蜀国都乡侯刘琰便被处以“弃市”之刑。而其遭此极刑,竟然是因为他吃醋,怀疑老婆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胡氏很漂亮,进宫给太后拜年一个月后才回家。刘琰“家暴”一通胡氏后休了之,结果被胡氏告到朝廷,遭受极刑。

  “晒尸”时间一般是三天,高湛当皇帝时(北齐武成帝),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完成的《齐律》中规定,犯人被处死后要“陈尸三日,无市者列于乡亭显处”,意思是,如果行刑地不在街市上,要将尸体陈列在乡间公供场所显耀之处。

  为何古代春天不行刑”?

  明非法定时间行刑“杖八十”。

  古代对行刑的月、日、时很有讲究。除“决不待时”的重型死囚外,绝大多数朝代行都有固定的月、日、时,不像现代一年四季都能处决死囚。《唐六典·刑部》中便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不得决死刑。”

  一般说来,古代多选择在秋分后以后、立春以前处决死囚,即所谓“秋后问斩”。这是为了顺应天时,合秋冬肃杀之气。在固定月份这外,如果非要处决犯人,也要避开正月、五月、九月,因为这三个月份是“断屠月”。

古代对行刑的月、日、时很有讲究

  在可以行刑的月份,也不是哪一天都可以杀人,1、8、14、15、18、23、24、28、29、30这十天叫“十直日”,属于“禁杀日”,是绝对不能行刑的,即使是“决不待时”的死囚,也不能在这月、这日行刑。另外24个节气日、国庆节、皇帝生日等重要日子,也不能“杀人”。

  如果不按法定时间行刑,责任人要被严惩。《明律·刑律·断狱》“死囚复奏待报”条规定:“若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杖八十;其犯十恶之罪应死,及强盗者,虽决不待时,若于禁刑日而决者,笞四十”;唐宋也是“杖八十”。

  行刑时间一般都选在白天,即便是夜间,也要等到天亮以后再动手。唐宋多在下午日昳之后行刑,即《唐六朝·刑部》中“日未后乃行刑”一说。日昳之时是古代12时辰中的未时,对应现代24时制为13:00-15:00,“未后”在冬天来讲,太阳开始落山已近黄昏。选择这个时辰应是替死者考虑,方便死刑犯“托生”。

行刑时间一般都选在白天,即便是夜间,也要等到天亮以后再动手

  明清似乎多选在午时,对应现代24时制为11:00-13:00,明清话本小说里所谓“午时三刻”大概就是因为有此背景。选择午时则是为生者着想,午时阳气最旺,鬼魂难以作祟,监斩官、行刑者不怕“鬼魂”缠身,避免遭“报应”。

  图老师说:在古代,如果犯错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打板子,像很多大户人家的丫鬟就经常会被打板子,那么他们打板子为啥选择屁股呢?大家看了上述图老师小编的介绍对于这些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古人行刑为什么要选屁股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古人行刑为什么要选屁股

宝宝为什么会有红屁股

宝宝
宝宝为什么会有红屁股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宝宝屁股为什么不能打

幼儿呵护 育儿知识 科学育儿
宝宝屁股为什么不能打

宝宝为什么会红屁股原因

生活百科
宝宝为什么会红屁股原因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为什么孩子屁股打不得

生活百科
为什么孩子屁股打不得

新生儿为什么会红屁股?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呵护
新生儿为什么会红屁股?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美女的“体香”到底从何而来

古代美女的“体香”到底从何而来

史上最成功的情妇竟然是她

史上最成功的情妇竟然是她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