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脑出血患者

奔波儿霸0421

奔波儿霸0421

2016-03-29 01:57

关爱脑出血患者,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由于年纪的上升脑部血管的老化,再加上没有人陪伴照顾,就易发生脑出血。那么大家知道脑出血的症状是什么吗、能够及时发现脑出血前兆吗、那脑出血的后遗症又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脑出血的症状 关爱脑出血患者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由于年纪的上升脑部血管的老化,再加上没有人陪伴照顾,就易发生脑出血。那么大家知道脑出血的症状是什么吗、能够及时发现脑出血前兆吗、那脑出血的后遗症又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脑出血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年龄在四十至七十岁的中老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主要还是和脑内部血管的病变和硬化有关。

  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

  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出血的病者通常会伴有情绪激动,过度用力。脑出血前期的死亡率非常的高,而脑出血幸存者中多数又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和言语的障碍。

  脑出血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

  1.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脑出血患者会有眼部瞳孔不等大的情况,是由于脑内压力增高影响到眼球的活动所导致。

  5.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bingyufang/)

  预防

  (一)40岁以上者、定期健康检查、以及早发现有无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现象。

  (二)避免血压突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血压突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三)均匀饮食少吃动物性脂肪、及高胆固醇高盐分饮食。

  (四)少抽烟、喝酒。

  (五)经确定为危险之商患需按时服药及定期检查

  脑出血要如何检查

  1、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

  颅脑CT扫描是诊断ICH首选的重要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破人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

  如果突发意识丧失,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缺损表现,头颅ct又是新发的高密度影,那么就可以确诊脑出血。脑出血诊断的金标准是头颅ct,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确诊。老年人应常到医院做一些检查,这样才能预防脑出血。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脑出血患者的MRI和MRA检查

脑出血的症状 关爱脑出血患者(2)

  对发现结构异常,明确脑破入的病因很有帮助。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脑出血患者的脑脊液检查

  脑出血患者一般无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免诱发脑疝形成,如需排除颅内感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谨慎进行。

  4、脑出血患者的DSA

  脑出血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DSA检查,除非疑有血管畸形、血管炎或moyamoya病又需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时才考虑进行。DSA可清楚显示异常血管和造影剂外漏的破裂血管及部位。

  5、脑出血患者的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外周白细胞可暂时增高,血糖和尿素氮水平也可暂时升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bingyufang/)

  治疗手段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脑出血患者后期要如何护理

  ①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病痛刺激引起血压变化; 24 小时专人守护, 协助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②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刺激, 保持环境安静, 消除各种噪音, 光线要柔和, 防止环境因素对患者情绪造成不良刺激; 嘱患者亲友探视时, 不与患者进行生活、工作等方面不必要的谈话, 避免情绪激动。

  ③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 防止窒息。

  ⑤保持大小便通畅: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便秘者可用开塞露、石蜡油或缓泻剂; 排尿困难及昏迷者应留置导尿管。

  ⑥稳定血压: 稳定血压是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但血压降的不宜过低, 以防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若血压过高, 应遵医嘱给药, 徐缓降压。

  ⑦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头痛、呕吐等情况, 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⑧精神紧张、烦躁、头痛、失眠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

精神紧张、烦躁、头痛、失眠的患者

  ⑨心理护理:患者病程长, 易烦躁, 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爱护患者,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心理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耐心安慰患者,使其消除悲观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和突然用力。

  图老师小结:作为家人,作为子女,给予家中老人足够的关爱,多多的陪伴他们,给他们做定期的健康体检,脑出血病只有早预防早治疗才能很好的杜绝其发生,让我们行动起来照顾好我们的家人吧!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关爱脑出血患者

疾病预防
关爱脑出血患者

正确护理脑出血患者

疾病预防
正确护理脑出血患者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脑出血

疾病预防
脑出血

脑出血前兆

生活常识
脑出血前兆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脑出血如何预防

疾病预防
脑出血如何预防

天冷更要预防脑出血

四季养生
天冷更要预防脑出血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秋天养生头上这物保护好能预防大病

秋天养生头上这物保护好能预防大病

膀胱炎要及时治疗

膀胱炎要及时治疗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