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

补血圣药

补血圣药

2016-03-28 14:51

中医教你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为什么身体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问题,其实这和我们体内水湿过重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呢?湿气重怎么办好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为什么身体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问题,其实这和我们体内水湿过重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呢?湿气重怎么办好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图老师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让我们身体里水湿太重的话,出现湿邪为患的疾病的时候,我们要调理脾脏,这样能够起到不错的治疗作用。

  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肾脏主水,有“水脏”之称,当肾脏出现功能异常,体内水湿泛滥的时候,通过调理脾脏也可以得到治疗。所以又有脾主湿之说!

  要深入理解“以土制水”的含义,我们还得明白这里的“水’’在人体的指向,水过多的具体表现,知道了什么是“水湿太过”,知道了“土能治水”,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以土制水”。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湿邪在体内的表现形式。

  湿邪重表现之一:痰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我们会发现一些老年人,长时间的咳喘痰多,但是体温没有上升,西医认为这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一些老年人,长时间的咳喘痰多,但是体温没有上升,西医认为这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其实这样的病人,并不是所谓的炎症,而是“脾虚失运,痰湿内盛”所致,止咳化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急性期痰湿较盛,可以通过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来缓解,后期则从脾胃人手,培土制水,让脾胃功能恢复了,痰湿的来源自然也就得到了控制。虽然表面上没有治痰,但实为治痰的不二良方。

  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用二陈汤作为主方,随症加减。二陈汤的组方是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生姜。因为陈皮和半夏,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陈”。

  二陈汤的组方略为加减变化,就能用于多种痰证。

  1、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

  2、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

  3、治寒痰、凉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

  4、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息风;

  5、治痰食交阻,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

  6、治痰气郁闭,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

  7、治顽痰阻滞经络,形成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在痰湿之邪得到改善之后,通过调理脾肾,可以使患者的体质得到恢复,痰湿产生得少,疾病就能得到控制,甚至彻底痊愈。

  湿邪除了上述这些表现形式外,还有很多,比如,皮肤经常起湿疹、双腿经常浮肿、女性白带清稀量大等。

  认清了这些表现形式,治疗时想到“土能克水”,想到“脾主燥”,再想想前面谈到的扫地的故事,在治疗湿邪为患的相关疾病时,自然而然会想到调脾!

  当一种病邪长期存在于体内时,治疗的思路不是单纯驱邪这么简单,应该从相克的角度入手,培养病邪的天敌,培养虚弱的脏腑,脏腑强盛了,疾病就能得到控制。

  湿邪重表现之二:全身乏力

  《黄帝内经》上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人体清阳的这些分布,需要脾脏来实现。脾主升清,升发人体清阳,是脾脏的职能所在。如果脾受湿困.脾的功能受到抑制,清阳的升发就会受到影响,人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之症。

  许多患者经常抱怨:“医生啊,我全身没劲,两条腿沉重无力,上下楼梯困难,好像有千斤重担,腰部也像背了个大包袱,沉重异常,头也昏昏沉沉。”

  这些困乏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生重浊”。

  湿性为什么会重浊

  那是因为湿邪困脾,影响到了脾脏的升清功能,进而影响到阳气在人体的输布。

  这些都是人体的生理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人就会生病。清阳不能出上窍,浊阴不能出下窍,后果就是“九窍不利,耳目闭塞,大小便不畅”,所以李东垣说:“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湿阻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能发于上,头部阳气就会不足,人就会感到头脑昏沉,这样的病人从早到晚都觉得天是灰蒙蒙的,人的精神状态很差,很压抑,很郁闷。这些都是脾的升清作用不能发挥所致,这也是为什么逍遥丸通过疏肝健脾,就能够调节情志的原因,清阳升发了,头部阳气足了,人自然就有精神,也就逍遥自在了。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能发于上,头部阳气就会不足,人就会感到头脑昏沉

  湿阻皮腠

  清阳不能发腠理,则腠理失养,皮肤干燥,脱皮脱屑,所以健脾也能润肤。

  湿阻四肢

  清阳不能实四肢,则四肢酸楚、沉重、乏力,这样的病人,在排除脑血管意外之后,运用健脾除湿的办法,常常能够立竿见影,所以有“脾主四肢”之说。

  中医的许多理论,看似各不相干,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关联的,只要学透了,自然就能将它们融会贯通。

  湿邪重表现之三:口水多

  体内湿邪过重,还会淹没五脏六腑,充斥于脏腑经络。五脏化生五液,就会通过五液的形式来排泄,患者就会表现为五液过多。《黄帝内经》说: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汗为心液,鼻涕为肺液,泪为肝液,涎为脾液,唾为肾液。

  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身边,你就会发现,许多小孩经常流很浓的鼻涕,流口水,或者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而且越胖的小孩,出现这种情况的机会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小孩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虚之后,湿邪内盛,非常容易出现五液过多,湿邪过重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调理脾脏才是关键,同时兼顾五脏,就能解决问题。

  湿邪重表现之四:肥胖

  许多年轻的女性,体重不断增加,控制饮食也不能解决问题,借用患。者的话说:“喝水都长肉。”

  “喝水真的能长肉?”当然不是!这长的其实不是肉,是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当三脏功能异常时,水液在体内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轻则体重增加,重则出现浮肿。许多人长胖,并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内停所致。

  后来在治疗肥胖患者时,对于上腹部胀满的,我习惯运用枳实、白术和木香三味药;对于小腹胀满的,则加上附子、小茴香、荷叶;对于下肢沉重、浮肿厉害的,则配伍黄芪、益母草、川芎。

  患者服用后,很快就感到轻松舒服了,体重也下降不少。可见,肥胖症的治疗,除了考虑降脂外,水液代谢异常也是非常多见的。

  五行相克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对付湿邪上,湿邪如此,那寒邪呢?有些病人经常咳嗽,稍稍受寒,立即诱发。有些病人夸张地说,只要有一根手指沾上凉水,就立即咳嗽。

  火能御寒

  这样的病人是因为体内克制寒邪的火不足了。心主火,心脏就好比天上的太阳,太阳不出来,地上的寒邪是驱散不尽的。心火衰微的病人,就容易患此类疾患,这样的患者,稍稍接触凉物,就会开始咳嗽。

  现在流行冬病夏治,按照五行来分,夏季属火,这是借大自然的火,来驱散人体内的寒。其实,只要明白了相克的道理,温养心阳,让患者体内火力旺盛,自然就不会咳嗽了,一年四季都可以治疗,何须受夏季所限呢?

  曾经有位外地的患者,长期咳嗽,稍稍受凉,病情立即加重,还总感到后背发凉,到了冬天,手脚冰凉,穿多厚的衣服都没有用。中药西药吃了一大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后经人介绍找到我,切脉时,我发现他左寸沉迟而微,右寸浮紧而滑,表明心火衰微,肺中有寒痰凝积。综合各种症状,建议他服用肉桂粥。患者连续服用半月后,病情痊愈。

  肉桂粥做法如下

  上好的肉桂一两,研成极细的粉末。用白粥一碗,加肉桂细粉5克,加少许白砂糖,调匀。每日早上吃一次,连续吃10天。

  这粥看似简单,却能温通心阳,流通血脉,消散寒邪,对于寒性咳喘疗效特别好。

  有些病人每到冬天就手脚发凉,无论如何都暖和不过来,这种情况也可以服用肉桂粥,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就会大为好转。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火能克寒,对于虚寒型疾病的治疗,就是需要补火,而心脏属火,只要。心脏功能强盛了,人体自然就不会有寒了。

  体内湿重如何去除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第3招: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第4招: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图老师说:体内水湿重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如果发现自己湿气重的话,就要对症治疗了哦。中医治疗水湿重的方法有很多,大家不妨试试,同时,我们平时还需要多运动锻炼。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医教你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如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湿

老中医教你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老中医教你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中医教你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中医经络养生术 清除体内毒素

养生 健康
中医经络养生术 清除体内毒素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能清除体内垃圾的菜

饮食禁忌 健康饮食
能清除体内垃圾的菜

WPS文字中如何清除文档中多余的空

办公软件
WPS文字中如何清除文档中多余的空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亲子心理救助知识解答

亲子心理救助知识解答

常做这一动作有效防脱发

常做这一动作有效防脱发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