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治腹泻

我的文档会计

我的文档会计

2016-03-28 14:27

中医教你治腹泻,拉肚子是常见的病症,许多人拉肚子了就会吃药,大部分会选择西药。那么中药治腹泻的效果又怎么样呢,大家也可以常试用中医治疗哦。今天小编就腹泻怎么办,腹泻吃什么药及腹泻吃什么食物来跟大家讲讲。

  拉肚子是常见的病症,许多人拉肚子了就会吃药,大部分会选择西药。那么中药治腹泻的效果又怎么样呢,大家也可以常试用中医治疗哦。今天图老师小编就腹泻怎么办,腹泻吃什么药及腹泻吃什么食物来跟大家讲讲。

  目录

  1、腹泻怎么办 2、腹泻的原因

  3、慢性腹泻 4、感染性腹泻

  5、婴儿腹泻怎么办 6、腹泻吃什么食物

  7、腹泻吃什么药 8、腹泻的治疗

  腹泻怎么办

  腹泻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不能忽视它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腹泻可引起重度脱水,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绪紧张、豆类食品、胰脏疾病、癌症、通便剂、制酸剂、咖啡因、寄生虫、结肠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变质的食物、食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均可能引起腹泻。

  多喝水

  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

  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可以补充必需的维生素,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品。

西瓜汁可以补充水分

  勿匆忙服药

  除非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严重腹泻产生并发症,普通的腹泻并不需要服药治疗,它的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

  所以,至少两天以内,勿用药物止住腹泻,因为腹泻是体内排除毒素的方式。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时,不鼓励使用止泻剂,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况。否则,让它排出可能比较有利,也能加速复原。

  检查所用的药物

  腹泻有时可能与你服用的药物有关,比如服用纡解胃灼热的制酸剂。

  产酸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为了避免与胃灼热相关的腹泻,建议使用含氢氧化铝抗酸剂。如果你怀疑这些药物或其他药物使你腹泻,请询问你的医生。

  顺其自然

  许多人喜欢用果胶、嗜酸菌、角豆粉、大麦、香蕉、瑞土于酪及各式各样的奇特食物来治疗拉肚。这些东西能约束肠子,延缓其蠕动。

  但实际上,这只是延长问题来源待在体内的时间,你真正需要的是将引发拉肚的物质排出体外,最佳的方法仍是顺其自然地排掉。

  远离厨房

  拉肚期间不宜为家人作饭烧菜,应直到症状消除为止。

  每天喝3碗米汤米汤有益于治疗腹泻。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钟,过滤后,每天喝3碗。

  同时,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b。

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b

  饮食清淡

  腹泻期间应食用清淡的流质食物,如鸡汤或其他透明的液体。因为在腹泻期间,你的肠子需要充分地休息。

  当你确定鸡汤没问题后,可趁症状改善时,在饮食中逐渐加入米饭、酸乳(含有益菌)、生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下列食物

  拉肚子时,最需要避开的食物包括豆类、甘蓝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会加重腹泻。

  这些食物包括脂肪、小麦及含麸质食物如面包、面条及其他面粉制品、苹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麦、马铃薯等。避免喝碳酸饮料,这类饮料所含的气体可能使你的泻肚火上加油。

  治疗小偏方

  一、用大蒜治肠炎腹泻一法

用大蒜治肠炎腹泻

  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

  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消毒。

  二、肚脐敷药治腹泻

  将白胡椒粉或云南白药敷于肚脐上,上面用消毒棉纱盖住,最外面用虎骨麝香膏或伤湿止痛膏封住,几小时后从脐内有水分排出,腹痛、腹泻竞痊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三、鲜姜贴肚脐可治婴幼儿拉稀

  婴幼儿拉稀久治人愈,孩子黄瘦大人急。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肚脐处,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见影,屡试不爽。

  以上所述偏方是几种用法比较简单,适合患者家常食用的偏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效地治疗腹泻的偏方,患者可以结合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以便更方便的帮助患者解决腹泻的问题。

  腹泻的原因

  腹泻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为特点,常伴随腹胀腹痛、恶心厌食、肠鸣矢气、疲乏无力等症状。从中医的证候分析,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湿热蕴脾、食滞肠胃、寒湿困脾等均可引起腹泻。

  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

  现代医学通常把腹泻病程超过两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大肠肿瘤、肝癌、内分泌肿瘤患者常可长期间断性发生腹泻,故慢性腹泻应认真查找原因,血样便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常是大肠癌的表现。

  腹泻除注重病因治疗外,首先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饮食口味不可太重,应及时补充盐分,多喝水,适当增加碱性食物,防止因腹泻引起的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不少成年人常有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有的是早晨一起床就先去厕所,吃完早饭又去厕所,便前腹痛急迫,便意难忍,便后腹痛消失,便意不尽感。

  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常因吃凉食水果、腹部受凉、精神紧张、吃韭菜喝牛奶后,腹泻加重。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去医院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

  医学将这种慢性腹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症,属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疾病范畴。慢性腹泻患者很痛苦,怕出门,怕出去旅游,一出门首先做的事就是上厕所,因为一有便意,非上厕所不可。

  中医认为是健康原动力不足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脾气不足,脾主运化。

  慢性腹泻

  症状:发烧、体重持续下降。

  原因:压力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若腹泻持续,可能导致脱水。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注意不喝冷水,并适当吃些止泻药。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食物。

  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或者每次月经期间出现大便泄泻,泻时小腹疼痛,每日次数多少不等,可为溏便 ,也可为水样便,甚或进食之物完全排出。伴有神疲力乏,脘腹胀满 ,饮食不香。

  日行数次,经净泻止,这在临床上称为经行腹泻。

  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与女性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比例失调有关。而中医则认为经行泄泻多与素体脾虚肾弱有关。

  脾气虚弱,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所以出现泄泻。肾虚,命门清冷,不能温煦脾阳,也将导致泄泻。

  中医对此病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根据症状,将其分为脾虚和肾虚两类

  ( 1)脾虚型

  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大便稀薄,或面目及四肢浮肿,腹部胀满,舌质淡红,舌苔白腻,饮食不思,神疲肢乏,经行量多,经色淡浅,经质稀薄,脉象濡缓。

  方用参苓白术健脾汤。

  此方具有健脾益气 ,化湿调经之功效。

  若两胁胀满,兼腹痛即泻的经行腹泻。

  可采用白芍痛泻散:白术,芍药,陈皮,防风。

陈皮做白芍痛泻散

  ( 2)肾虚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表现为头昏耳鸣,肢冷畏寒,经行大便泄泻,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腰骶酸软,月经色淡,经质清稀,舌苔白润,脉象沉迟。

  方用党茯白术健固汤

  党参,吴茱萸,补骨脂,茯苓,白术,肉豆蔻,薏苡仁, 巴戟天,五味子。

  此方具有健脾固肠,温肾扶阳之功效。

  餐桌上越来越丰盛,“吃”出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关注度不断提高,慢性腹泻却未得到重视。长期腹泻带来的营养物质缺乏不但严重影响身体机能,还给“泻一族”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饮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又称为“后天之本”。脾胃不和,百病始生。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进食不洁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固然可能会腹泻,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起伏不定,亦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产生腹痛和腹泻症状。

  另一方面,若受了凉,特别是小腹受凉,亦会导致腹泻。

  此类腹泻的特点是腹部咕噜作响,同时大便烯烂,原因是肠道因发炎而加速蠕动,同时将肠内尚未完全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以及大量水分排出体外,因此排出不成形的粪水。

  引致腹泻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对某类食物过敏,以致影响消化吸收,例如许多人因缺乏乳糖酵素,无法消化牛奶或乳类制品的乳糖。一但进食此类食物,便会腹泻。

  中医学上所谓的脾虚泄泻。若脾的运化呆滞,水液便积留在身上,即所谓的湿。

  肠内水份过多,会加速肠的蠕动,引致腹泻及大便烯烂。要保持脾脏健康,要注意日常饮食,最好避免进食过多肥腻及寒凉食物。

  平日可多用淮山药、莲子、芡实煮汤,有健脾效益。

  若腹泻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而粪便有血迹或颜色有变,或体重不断下降,便需要作出详细检查,以防有更严重的病变。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稀烂、溏薄、甚至为稀水样粪便,病程持续超过二个月者。

  腹泻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个临床症状,许多消化道的器质病变或功能病症均有腹泻的临床表现,如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消化道肿瘤、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小肠吸收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地区种族等发病无明显差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慢性腹泻的吧。

  方法步骤

  寒湿中阻证

  主症:大便清稀、腹部凉痛。

  次症:恶寒怕风,食欲不振,脘腹闷胀,肠鸣不适,小便清少,身重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泄泻寒湿中阻证。

  辨证:寒湿外袭,脾失健运。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助运。

  大肠湿热证

  主症:泻下不爽,便黄臭秽。

  次症: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口苦口粘,腹部绞痛,泻下急迫,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大肠湿热证。

  辨证:湿热下注,传化失常。

  治法:清化湿热,调理胃肠。

  食积停滞证

  主症:暴食腹泻,臭如败卵。

  次症:腹部疼痛、泻后症轻,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恶心欲吐,腹胀拒按,苔垢厚腻,脉象弦滑。

食积停滞证引起呕吐

  辨证: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食积停滞证。

  辨证:纳运失职,食积停滞。

  治法:健脾益胃,消食导滞。

  肝郁脾虚证

  主症:腹痛而泻,气怒症重。

  次症:泻后痛缓,胸胁胀满,两胁痛胀,嗳气纳少,肠鸣矢气,泛吐酸水,苔白薄腻,脉象细弦。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鸿肝郁脾虚证。

  辨证:肝气郁洁,横逆秉脾。

  治法:舒肝健脾,缓痛止泻。

  脾肾阳虚证

  主症:晨起泄泻,脐腹凉痛。

  次症:喜暖喜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腹痛即泻,泻后痛止,舌胖苔白、脉象沉细。

  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脾肾阳虚证。

  辨证:脾肾阳虚,大肠失固。

  治法: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治疗

  一、寒湿困脾型

  症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肠鸣时作,脘腹闷胀,食少纳差,身困 肢冷,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以化湿运脾为主,方用胃苓汤加味。

  处方:炒苍术、炒白术各15克,陈皮、制半夏、川厚朴、炒木香、泽泻、苏梗、防风、猪苓各10克,煨葛根、茯苓各30克,桂枝、于姜、炒荆芥、砂仁、炙甘草各5克。

桂枝用来治寒湿困脾型腹泻

  二、肝郁脾虚型

  症见大便稀溏,平素多有胸胁胀满不适,时有嗳气,纳食较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大便次数增加,舌嫩红、苔薄,脉弦细。治以疏肝健脾为主,方用叫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处方:醋柴胡、炒枳壳、制香附、佛手、炒当归、煨诃子各10克,陈皮、青皮、炙甘草、白豆蔻、绿梅花各5克,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炒白芍、炒鸡内金、合欢皮各15 克。

  三、脾胃虚弱型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腹胀,稍进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脉细弱。治以益气补中为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处方:党参、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芡实、炒薏苡仁、莲子肉、炙黄芪、红枣各20克,炒木香、苏梗、陈皮、炙甘草各8克,神曲、炒谷芽各15克。

红枣用来治脾胃虚弱型腹泻

  四、脾肾阳虚型

  症见五更泻,肠鸣即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脘腹喜温喜按,舌胖大边有齿印、苔薄,脉沉细。治以温养脾肾为主,方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处方:党参、炒白术、炙黄芪、IlI药、煨益智仁、乌梅各20克,川断、补骨脂、仙灵脾、巴戟天各10克,防风、炙甘草、煨诃子各8克,炮姜、肉豆蔻、肉桂、五味子各4克。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医教你治腹泻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腹泻

中医教你治肺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肺炎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中医教你治鼻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鼻炎

中医教你治痤疮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痤疮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中医教你治肩周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肩周炎

中医教你治脚臭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脚臭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互包容让爱常存

相互包容让爱常存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