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治胃炎

鬼影堂丶冷阳

鬼影堂丶冷阳

2016-03-28 14:22

中医教你治胃炎,胃有毛病了,就会吃不好。吃不好的话,整个人都不好。大多数人都有过胃痛的毛病,或者是胃病,那么,胃炎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胃炎的症状,胃炎吃什么食物好及胃炎怎么治疗来跟大家讲讲。

  胃有毛病了,就会吃不好。吃不好的话,整个人都不好。大多数人都有过胃痛的毛病,或者是胃病,那么,胃炎又是什么呢?今天,图老师小编就胃炎的症状,胃炎吃什么食物好及胃炎怎么治疗来跟大家讲讲。

  目录

  1、胃炎的症状 2、胃炎怎么治疗

  3、胃炎吃什么中药 4、治胃炎小偏方

  5、胃炎吃什么食物好 6、胃炎怎么调理

  7、如何养胃护胃 8、如何预防胃炎

  胃炎的症状

  胃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往往伴随着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和上皮再生。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不同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

  1、上腹痛

  大多数胃炎患者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多数为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

  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

  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

  出血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炎症,是一种复杂的胃炎病症。

  5、其他

  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胃炎怎么治疗

  肝胃气滞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

  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脾虚胃热型

  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

  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脾胃虚弱型

  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

  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胃阴不足型

  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

  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方用益胃汤。

  一、益阴养胃汤

  方药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

甘草用来治胃炎

  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艰涩加栝楼15g,决明子12g。

  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绿梅花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口干引饮,舌光剥或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

  中医辨证属肝脾阴伤,胃阴亏虚者。

  二、清热和胃汤

  方药组成:黄芩10g,连翘12g,败酱草20g,黄连6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蒲公英30g。

  吞酸加吴茱萸3g、海螵蛸12g、锻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且干,嘈杂易饥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中医辨证属中焦郁热,邪热犯胃者。

  三、化瘀理胃汤

  方药组成:丹参30g,檀香10g,砂仁6g,五灵脂10g,蒲黄10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台乌10g。

  若挟郁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30g。若兼气虚加党参20g,白术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锐痛,痛处固定,舌质暗红或暗紫瘀斑,舌底络脉多粗乱而长色青,脉涩滞不畅。、

舌质暗红或暗紫瘀斑

  中医辨证属肝脾气滞血瘀。气滞易致瘀,血瘀多夹气,临症要区分气滞与血瘀的主次,灵活用药,要注意气中血药、血中气药的选用。

  四、疏肝安胃汤

  方药组成:柴明12g,白芍15g,香附12g,元胡12g,川楝子12g,乌药12g,苏梗10g,炙甘草10g。

  痛甚加九香虫10g、元胡12g。胀剧加枳壳12g、佛手12g。嗳气加旋覆花10g、佛手12g。吞酸加左金丸。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或隐痛,痛引两胁,或攻撑作痛,舌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辨证属肝失疏泄,木郁犯胃者。

  五、化湿醒胃汤

  方药组成:藿香12g,佩兰12g,薏苡仁30g,白蔻仁10g,苍术12g,厚朴10g,茯苓12g,菖蒲12g。

薏苡仁用来治胃炎

  偏寒湿加半夏10g、陈皮10g、干姜10g。偏湿热加黄芩10g、黄连6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胸脘痞闷,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漉漉,大便稀溏,身倦困重,苔腻(黄腻多湿热,白腻多寒湿),脉濡细或缓等症。

  中医辨证属湿阻中焦,困遏脾胃者。

  胃炎吃什么中药

  阴虚冲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1)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

  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党参用来治胃炎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道癌等。

  (6)养胃冲剂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陈皮用来治胃炎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

  对胃脘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砂仁

  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藿香

  藿香具有顺气,和中,辟秽,祛湿的功效。

  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山楂

  山楂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用于胃病消化功能减退引起的饮食积滞都可以使用。

  鸡内金

  本品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且能够健运脾胃,广泛用于治疗米面薯芋肉食积滞的各种消化不良。

  治胃炎小偏方

  饮食疗法

  1、取鲫鱼1条(重约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精盐少许。将鲫鱼去鳞鳃及肠杂。洗净。

  生姜、橘皮等洗净切碎,与胡椒一同装布袋,填入鱼肚内,加适量水,小火煨熟。空腹吃鱼喝汤。

  2、取猪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放于碗内或陶瓷器皿中。

  加入生姜、肉桂、精盐和水适量,隔水炖熟。佐餐食用,饮汤吃肚,分2次吃完。

生姜用来治胃炎

  3、取乳鸽1只,山药30克,砂仁15克,生姜5克,胡椒10克,精盐适量。

  将乳鸽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下油锅用姜爆至微黄。

  山药、胡椒洗净,与乳鸽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先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炖2小时。

  然后加入打碎的砂仁,再炖15~20分钟,加精盐调味。佐餐食用。

  民间偏方

  1、取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北沙参30克,淮山药30克。将北沙参、淮山药分别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40分钟,

  取汁

  药渣加适量水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日服1剂,分早晚2次温服。

药渣加适量水再煎煮

  3、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炒枳壳各10克,焦槟榔、厚朴、鸡内金、青皮、木香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按摩疗法

  1、患者取仰卧位,以中脘穴为圆心,用掌根在上腹部(脐至剑突)做顺时针方向轻轻摩动,约3分钟,以腹内觉温热为宜。

  然后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侧腹直肌(前正中线旁开约3厘米处的纵行肌),由上至下慢慢提拿约2分钟。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医教你治胃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胃炎

中医教你治肺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肺炎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中医教你治鼻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鼻炎

中医教你治痤疮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痤疮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中医教你治肩周炎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肩周炎

中医教你治脚臭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中草药
 中医教你治脚臭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解压作用大

心理解压作用大

试试这些小妙招

试试这些小妙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