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技法原则

平民阿旺

平民阿旺

2016-03-26 09:11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技法原则,我们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一处即发的效果,这是太极拳的一种练习成果的表现,想要练到如此的成果,需要的是不懈努力与坚持不懈的那股认真劲。除此之外也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用规律来练习,使它达到最佳状态。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技法原则

  我们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一处即发的效果,这是太极拳的一种练习成果的表现,想要练到如此的成果,需要的是不懈努力与坚持不懈的那股认真劲。除此之外也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用规律来练习,使它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各个方面的文化都来源于生活,在这些文化中也包含了一些太极拳的动作,如果你仔细的探究,太极拳的螺旋动作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动作,也是人的本能性动作。很多人在研究着法时,多局限于某一部分,未从全面上把握。而系统论的观点认为,对各部分的分析只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加以分析认识。

  下面谈谈几个系统方法原则的应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一、 整体性原则的应用

  整体性原则告诉我们:按一定规律构成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并不存在于某个要素之中,而是存在于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上。当我们讨论某种着法的功能时,不能只分析它的局部用力,而必须分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太极拳以《易》为理论基础,以兵法作为行动方针,以独特的掤劲和螺旋运动贯穿始终。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彻底了解了阴阳的理论,亦即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了太极拳的奥妙。但如何掌握阴阳道理及其配合变化,以及阴阳变化之理在拳法中的运用,确是关键。

太极本身是一个整体

  太极本身是一个整体,太极拳犹如一座建筑物,十三势则是它的建筑原料。在手法上为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在步法上为前进、后退二法;在眼法上为左顾、右盼二法,在身法上为中正一法。由于笔者拳法学自洪均生先生一脉,故在以下举例讲解的时候多以洪先生所授技法加以研究。就十三势而言,洪先生所传与其他各式在原则上并没有差别,但在讲解和动用中却大有不同。下面以捋”的结构和功能为例,试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分析。

  想要达到引进落空的效果,其实也很简单。假如敌方出手攻击我,我会以自己的右手去迎接敌方的出手,自己的左手同样的方式去迎接,瞬间将敌方的无论哪只手变为后手,这样缠住敌方,而手心贴在心口,接下来就能很简单的做到。

  捋的手部缠法为双顺缠,两手距离为一小臂宽。因捋时是后手缠引对方腕部,前手搭制对方肘关节外上侧,后手贴在心口前,前手高于后手,距离约尺许。后手虽也是顺缠,但手心应向心口,大拇指向外上旋,中指向外下旋,无名指及小指则向里上转,这是顺缠的收法。前手以腕部制敌,顺缠时,沉肘下塌而以腕部向外碾转,手心斜向内上方,中指扬向外上方,对准对方的中心,这是顺缠的开法。两手劲路与对方来力,在引进时方向一致,是合力。捋的后手收到心口前,中指方向变为指向外下方,前手的肘收到贴肋旁时,沉肘塌腕而下塌外碾,中指扬向外上方,是为分力。没有合力,不能引进;没有分力,不能使来力落空。至于躯干缠法的配合,则要上小而下大,即:眼应注视对方不许移动;头随身体的旋转方向略作侧旋;侧旋时,前额(如我身体左转,则右额头为前额,左额头为后额;身体右转则反之)角略低,后额角略高(前、后额的高低,都是躯干在立体旋转时自然的身体状态,而不是刻意追求);胸部的旋转只限于45°,胸以下至裆部可以随捋的需要而大于45°;裆部旋转角度大,则后足应外摆一些,以适当配合手部的动作,总以下盘稳固为原则。这其中公转与自转的配合更要有整体性,公转与自转及其配合是洪均生先生拳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阴阳互变、刚柔相济,收即放、合即出的法则。

  从以上对捋法的分析,不难看出,捋法的应用在瞬间完成,其功效的大小,关键在于肢体配合能否具有整体性,捋法之功效,主要是表现在动作的整体连贯性,即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衔接及联系上。这种整体的连贯为发挥整个动作的速度,完成快速有力的运动轨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相互联系原则的应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认识客观事物,包括认识该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我们仍然以捋法为例。从整体上看,它不过是一个捋法,但在捋法的应用中,还包含着采拿、挤靠、肘扫等法,运用时无论哪一环做不好,都会功亏一篑。如在应用捋法时,我首先以前手采拿对方进攻之手,使我前手采拿之缠丝劲达到其肩,乃至足部。同时,前手变后手,后手变前手,以挤挒之势搭在其肘部,复而以腰裆转带动两手完成捋的动作。而这些动作的完成就在一瞬间,这也就是洪老先生所说,收放要在一”中完成,而不能出一、二、三……”但一”中却又含着一、二、三……”。所以说,要掌握好一个捋法,必须明白和了解其着法的组成及其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练好和用好捋法。按此相互联系的原则,其他像太极拳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前发后塌等法则也就容易理解了。

  三、综合性原则的应用

  无论什么样的整体都是有一定的散体的目标通过自身的组合而成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本身的综合性,想要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必须要从各方面的综合性去考虑。

  当前,人们常用现代物理学知识对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作解释,这本是好事,但由于有些人对太极拳技击实质性的东西掌握得一够正确,只根据一些简单的力学公式看问题,结果就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如:有一同志曾经用冲量公式Ft=mv去解释太极推手的问题,将推手中短暂时间内完成的发力动作,误认为是长时间施力于对方;将人看作刚体(即大小和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的物体),而忽略了人是一个复杂的能动系统,从而违反太极拳以柔克刚”粘黏连随、不丢不顶”的原则,使研究走进误区。

  在我们的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仅根据某一种学理论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事物,如果用多种学科和理论去衡量时,就可能变得不够正确甚至错误。鉴于各种原理的适用性及局限性,笔者认为研究太极拳技术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从整体的联系出发,用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进行衡量,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四、最佳化原则的应用

  系统论的最佳化原则认为,局部+局部≠整体,只有局部与局部的最佳结合才是整体。

  最佳化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为在复杂的动态系统中,既要调整、控制、协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辨证关系,又要根据系统整体内外情况的变化,及时地采取措施、调整系统内部的机制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争取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化。其实我们练功或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

  上面所说的就是太极拳的多角度的解析,我们知道每种武术都是互相贯穿的,不是只有系统理论只能适合于太极拳,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理论用在所有的武术中。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技法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技法原则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练习途径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练习途径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拳论之解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拳论之解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采法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采法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教程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关于太极气的知识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正确认识关于太极气的知识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男人不要太苗条

男人不要太苗条

女人冬天应如何保养自己 对症养脸色

女人冬天应如何保养自己 对症养脸色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