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中的中和之道说法

sunpro26

sunpro26

2016-03-26 09:00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中的中和之道说法,太极拳是中华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太极拳的发展可谓是速度之快,这样的速度离不开太极的特点之处。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中的中和之道说法

  太极拳是中华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太极拳的发展可谓是速度之快,这样的速度离不开太极的特点之处。

  从理学家的角度去分析,太极拳的太极就是理。

  顾名思义,太极拳就是从太极理论出发而形成的内家拳。它所包含的拳理是刚柔相济,不偏不倚,至柔方能至刚。仅强调柔,柔而无力,不是太极拳;仅强调刚,刚猛易折,也不是太极拳。所以陈微明先生对《太极拳论》中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作了确切的注解: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这个注解的精神和先秦哲学家对太极”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

  杨澄甫先生曾指出:太极拳本易之太极八卦,曰理,曰气,曰象,以演成。孔子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岂能出于理、气、象乎?惟理、气、象乃太极拳之胚胎也。三者得能兼备,而体用全矣。然象则取法太极八卦,气则不出于阴阳刚柔,理则主宰变易不易,以穷其化。学者尤宜先求其象,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第二条)

  以上的说法就是,可以把太极拳的理气象三点认为是太极拳的根本。

  这里把理放在第一位,把气放在第二位,而把象放在第三位。也就是说学习太极拳,理是至关重要的,习拳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理,这和学习中国其它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其次才是通过习练太极拳的形式达到养气的目的,即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也就是至大至刚”的气。低的层次才是把拳架练熟,这只是末节而已。所以对杨先生说的体用”,我的理解是得理、养气是体,象只用。三者兼备,就达到统一。以上是对太极拳的宏观认识,具体到学拳,顺序恰恰相反,就是由求象”到气”再到得理”。这个理”既有变化又万变不离其宗,随着个人修为不同而认识不同。历代武术家对太极拳的拳理作过深刻的讨论,但拳理只是理”的形而下的部分。笔者习拳近六十年,边练习边思考边读书,对理”的形而上的部分偶有所悟,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这里把理放在第一位,把气放在第二位,而把象放在第三位

  笔者认为,练习太极拳感悟到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即中和之道”,笔者简称为中和理论”。如果借用数学概念来作比喻,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小公约数。中和”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如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再后来,中和”成为道教的一个术语,指元气。

  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由此得名的有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下诏定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作为乞求丰收的节日。北京故宫有中和殿,明朝初建,原名华盖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名为中和殿。唐代有中和乐舞,明清两代宫廷有中和韶乐,用于祭祀和朝会。

  什么是中和之道,其实中和之道就是不偏不倚,和谐自然。这也是太极拳的基础组成之道。

  了解太极拳的最高理论,我们再来研讨具体的拳理,便有吾道一以贯之”的豁然体悟。无论是单人练习太极拳,还是双人推手,都离不开中和之道”。练习太极拳的要点概括起来有十三条(据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体用全书》)。后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拳术》一书中将此十三条归纳为十要”:一为沉肩垂肘;二为含胸拔背;三为气沉丹田;四为虚灵顶劲;五为松腰胯;六为分虚实;七为上下相随;八为用意不用力;九为内外相合;十为意气相随;十一为动中求静;十二为动静合一;十三为式式均匀。

  杨澄甫先生说,此十三点,凡一动作,皆要注意,不可无一式中,而无此十三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学者希留意参合也。”

  我们逐条分析这十三条要点,可以说没有一条不是内含中和之道”的。沉肩就是肩松开下垂,垂肘就是肘往下松坠。两肩下垂,两肘下坠,保证了身体不偏不倚。含胸拔背才能气沉丹田,身体才能和谐自然。如果挺胸,则气拥胸际,就谈不上自然。虚灵顶劲和松腰胯确保人体中轴线端正不偏。分虚实是在运动中求平衡。如全身重心落于右腿,则失去中正,就需要及时调整身体平衡,以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亦然。所谓分虚实,就是调整身体重心的中轴线,然后转动轻灵,不易为人所制。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随、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都是讲求身体和谐自然,不呆板,不沉滞。总结这十三条要求,就是在静时守中正,在动中求和谐。一言以蔽之,就是贯彻中和之道。太极拳的基础是内劲”(即古人说的先天真一之气”),八法五行合乎中和,则天地万物欣欣向荣。太极拳的内劲由中和而生,是将人体散乱于外的神气,通过手足身法中正中和的动作收回丹田,与丹田内的元气相结合,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积精累气而成,庄子说真人呼吸以踵”就是这个意思。艺成之后,一举手一投足皆合乎拳学要领,处处合规矩而脱规矩,通过中和之气,善养内劲,渐臻完满,随心所欲,无可无不可;挨我何处何处击,周身内外都是拳。从而使技击行为升华到道”(中和之道)的高级层次。所谓道,乃丹田内气、神气的自然状态而已。故本文强调修为中和之道,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恪守中和”二字,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反之,持之以恒地练习太极拳,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和”二字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由浅入深的,既可贯串于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拳架,又可把中和之气引申到立身处世之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强度也大,置身其中,常有身不由己之感。由此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烦躁不安,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面对现实,一些人以皈依宗教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实际是这些人在向自己的传统回归。那么练太极拳者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绵延几千年,其精髓就是中和之道”,太极拳正是中和之道”的载体。通过习练太极拳来修炼中和之气,减轻身体不适、烦躁不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此功效远胜于药石,有百利而无一弊。今天全世界太极拳练习者已逾千万,他们在练习拳术的时候,不仅获得身体上的健康,更求得精神上的安宁。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中的中和之道说法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中的中和之道说法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技击原理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技击原理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几层功夫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几层功夫

太极拳视频 浅谈太极拳中的文武之道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谈太极拳中的文武之道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速度变化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了解太极拳中的速度变化

太极拳视频 理解练习太极拳的太极之道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理解练习太极拳的太极之道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前列腺病友平安过冬诀窍

前列腺病友平安过冬诀窍

教你男人长寿的八个秘诀

教你男人长寿的八个秘诀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