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

天蝎赵忠航

天蝎赵忠航

2016-03-26 04:46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太极拳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太极拳主要锻炼什么?对我们身心又有哪些好处呢?并且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才能让你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太极拳了,下面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太极拳主要锻炼什么?对我们身心又有哪些好处呢?并且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才能让你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目录

  1、太极拳详解 2、太极拳养生

  3、太极拳的分类 4、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5、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方法 6、太极拳对生理效益

  7、太极拳对精神效益 8、练太极拳的禁忌

  太极拳详解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内功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动作以松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陈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灵,杨式太极拳则以抽丝劲为主,皆以内劲为统驭,形成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形意结合, 阴阳互交。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於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一辈子受益无穷。

  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练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太极拳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太极拳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2)

  太极拳养生

  一、练脑

  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是以静制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太极拳是以静制动,虽动犹静”,动与静结合的锻炼方法。这有益于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节。它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亦可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所)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在脑力,体力劳动后进行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这就是练拳比静止更能消除疲劳的原因。

  二、练气

  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其体温可增高1度左右。

通过气的运行

  通过气的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在平时只有5条左右有血流过)。而毛细血管是依照一定周期来开闭的。因此它们的搏动,好像给身体增加了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这些外围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利。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的弹性,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脑血管的病症。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3)

  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因之横膈膜下降的较多。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此,胸腔,腹腔的器官血流旺盛,吸收机能加强,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禁等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使肺腑排出大量浊气

  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使肺腑排出大量浊气,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换气效率,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这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动度加强,对肺病和肺气肿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吸气时吊裆(指轻轻的收缩肛门肌肉,就像会阴吊着一样)会阴轻轻用意上提,吸气时放松。这样会阴一提一松,练久了会感到会阴部随着呼吸张弛起伏。这是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可防治痔瘘病、脱肛、子宫脱垂和某些慢性生殖系统疾病。

  三、练身

  1、躯体

  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即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但可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通过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对颈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

  2、腰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要求以腰带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增强肾功能,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尤有积极影响,对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4)

  3、眼神

  练太极拳时是否精神贯注,主要表现在眼神上。俗语谓:神聚于眼”、眼为心之窗”。练拳时眼神要随着实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动作变化时首先要意动,指挥眼神转向欲去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达到形神合一”。这样的练法,不仅能使眼球神经得到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和增强。

太极拳要求节节贯穿

  4、关节和韧带

  太极拳要求节节贯穿,周身一家。在腰脊,关节的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缠绕运动,就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的机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现象,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

  5、肌肉

  肌肉的质量主要看弹性和坚实程度。长期演练太极拳能使肌肉坚实有力,从而防止大腹便便,行路困难。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伸屈的运动,一方面可使劲法运用自如;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有节律的挤压,对静脉血回流心脏会起到促进作用。

  6、腿和脚

  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不论上肢、下肢、躯干及内脏各部处处均有一虚实”。以腿为例,体重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反之亦然。腿部通过虚实锻炼能增加很大的力量。在以脚为例,当脚跟、脚掌、脚趾相继下落抓地为实,脚心(涌泉穴)轻轻上提为虚,叫做实中有虚。经常做脚底板贴地,足弓上提的活动,一紧一松的虚实交换可使足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锻炼。长久下去,不但可以矫正平足,同时可使足弓增强弹性,达到健步轻灵。

太极拳能健身治病是确信无疑的

  太极拳能健身治病是确信无疑的,但有一个条件,即必须坚持下去,要把练太极拳当作日常生活中如同吃饭一样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只要坚持,就能达到百病不侵,精神旺盛,身体健壮的锻炼目的。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5)

  太极拳的分类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其中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 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 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 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6)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 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园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 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太极拳历史悠久

  太极拳历史悠久,除了这五大派系,还有一些演变的新派系图老师小编就不再多做介绍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练太极拳有哪些注意事项吧!让我们大家一起练好太极拳的同时,不会发生误伤。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 给你不一样的养生法

紫色茄子给你不一样的养生体验

茄子的做法 营养价值
紫色茄子给你不一样的养生体验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味鹅蛋给你不一样的营养

营养价值
美味鹅蛋给你不一样的营养

红色蔬菜给你不一样的营养

营养价值
红色蔬菜给你不一样的营养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香甜芒果给你不一样的夏天

营养价值
香甜芒果给你不一样的夏天

杨式太极拳 为何杨式太极拳的姿势套路不一样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为何杨式太极拳的姿势套路不一样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女人一处太硬或是大病来袭

女人一处太硬或是大病来袭

旺夫的女人都是这些月份出生

旺夫的女人都是这些月份出生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