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

gz__zg

gz__zg

2016-03-26 04:23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太极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很有学问的知识。太极拳发展至今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学习吴式太极拳要掌握的五大原则,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

  太极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很有学问的知识。太极拳发展至今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图老师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学习吴式太极拳要掌握的五大原则,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练习吴式太极拳要掌握五大原则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第一,知行合一

  对太极拳要高度重视,视之为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途径。许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语汇和道理的诠释上。这样的认识是逻辑的推理和辨析,是外在知识的积累,与近求诸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混元整体的境界还不能兼容,甚至连自身的健康都保持不住。

第一,知行合一

  2000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这两个高等学术机构里举行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1996年到2000年这5年期间一共有130多个专家去世,这些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多一点。这里边的教训很值得深思。中国古人创造的太极拳,既和《周易》等传统文化之理念一脉相承,又与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功夫修养相匹配。这就是知行合一。真正太极拳家修炼的至高境界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成境界。这种境界修炼的先天混元气,而这种气可营养自身,使自身的神明、意灵、气足、形体通透,这样的人可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身心的健康。如梁漱溟、王选等。明白了这些道理,练太极拳就有了方向,就会为实现内在境界的混元、外在知识的混元,内外之气的混元而努力。如是,则人生通达,太极拳功夫深厚。

  第二,自然舒适

  许多人都提倡练太极拳要刻苦,并以历史上某某人多么刻苦来说明之,其实,这是违反人的先天本能的做法,只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一些很出名的太极拳师,一天练太极拳几十多遍,结果连60岁的寿命都达不到。真正源自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家并不提倡刻苦修炼,他们认为悟觉方能明道”。在魏老师所著《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一书引述原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对永泉的话:练太极拳并不是先苦后甜,苦是练法不当所致,不得法,纵然长期苦练也不会有盘拳舒适的感受。随时随地找舒服就是盘拳养生的窍门。”违背自然的强求刻苦,是不符合太极拳与宇宙虚空同一的特性的,更会出现以形体的僵硬损害神意之灵明的弊病,这就是老前辈们反复强调的以形客意”的真意的所在。

  第三,理法不二

  到太极拳老前辈的家中,他们多从理上来启发我们。其实,太极拳本来练的就是人的先天本能,只是我们后天许多知识和道理把先天的本能给掩盖了,或者说,我们从小建立的参照系没有放置进太极拳方面的思维。如果我们想进行太极拳的修炼,就必须理解茫点、鹘星、身中垂直线、三道气圈。九曲串珠、”等太极拳术语;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太极拳经典论述中的深刻内涵。理就是法,法就是理,理法不二,理法一如,因此,学练太极拳者必须反复体悟《太极论》、《十三势歌》、《密授歌》等太极拳经典理论,如是才能建立起相应的太极拳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养生的效益,揉手的功夫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人的生命活力和道德情操等等就会有整体性的提升。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2)

  第四,一门深入

  我的一位老师,20世纪70年始学杨式太极拳,那个时候,3个月才学一个式于,如果3个月这个式于内在的东西练出不来,老师是不教下一个式于的。结果刚刚3年,他的功夫就出来了,而此时,他连完整的太极拳套路都还没学完呢。当代人学知识讲究效益,于是,恨不得3年把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大流派的东西都学会,于是,就形成了会许多太极拳套路,但身体疾病都没有改善的现象,甚至连基本的放松都做不到。

  古人学知识,特别讲究一门深入。只有这样,功夫才能上身。太极拳更是强调专注一方”。如何做到一门深入呢?每个人可根据自身学练太极拳的目的,或选择传统的太极拳:或选择国家体育部门推广的太极拳,专心研究一套太极拳(或者一个太极拳体系)。通过几年时间的反复锤炼,等身上有了功夫,就会发觉,套路并不是根本,一举一动,混元一体,内外一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等等才是关键的关键。

  第五,无我无为

  练太极拳时身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不管它,只把握住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要旨就可以。这个要旨既是太极之理的根源,又是人内在修养的描述。经常与人揉手的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凡是有打人、发人”的念头,肯定把别人发不出去。这个无”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次应邀去做健康讲座,我提出,不要总关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总惦记疾病,要多想象自己身体空了、虚了(炼神还虚)——第二天,一个患肩周炎的中年妇女告诉我,说她的肩周炎好了,原来,听讲座的当天晚上,她自己运动手臂时,想象患有肩周炎的这只胳膊不存在了,结果胳膊反而一下子抬了起来。

  太极拳来源于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特别强调无中生有”,只有达到了无”的境界,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才能作出有益于人类的事情来。著名作家梁衡先生写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这篇散文,就描述了周恩来从大无”入手修养自己,反而获得了大有”。周恩来的大有就是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那种倾城倾国,请到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太极拳的关于无我无为”的修炼,也是为了实现大有”。如何实现大有”呢?必须从无”上求,也就足所谓的无中生有”啊!这个有就体现在武功上可发人于丈”:体现在养生上可益寿延年不老春”;体现在人生修养上可无我无为入化境”。把握了这些,才能说抵达了太极拳修养的至高境界。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3)

  吴式太极拳的养生和柔化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吴式太极拳始于满族人全佑。全佑先生得杨露蝉与杨班侯父子真传,从而技艺精湛,深得太极之真谛,经其子吴鉴泉数十年融化和拓展,形成一种以柔化为主,拳架紧凑,拳法细腻,轻灵圆活的新架。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就是以柔化为主。能做到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极柔软而后极坚刚。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特别强调柔化并不顶撞,不把别人当扶手,也不给对方作扶手。吴式太极拳并非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正是这种长于柔化的拳法,有利于养心、健身、养生、保健、促进气血运转流畅和血液循环,锻炼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功效,是一种延年益寿的长寿拳。

  太极拳的修练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例如四时不同,风寒暑湿即不同,在练拳中打开的经络也会不同。又如在一日的十二时辰中,练拳又应按时辰导脉,如此才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此外,男女老幼更应因人而宜。地理对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盘拳时应遵遁因地而宜。

  古人常说,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其实任何修练都有其法门。正所谓无法不成道”。世人只知无为是大法,哪知道有作才是根基。

  《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吴式太极拳正是在松静柔化中,以中正安舒的姿势和轻灵圆活的动作,打通经脉、调和阴阳、激活脏腑功能,进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健身作用。

  总结:通过上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 练习吴式太极拳的五大原则都有所了解,吴式太极拳有其自身的特色,想要练好它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它的相关知识,相信图老师小编的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原则

武式太极拳 练好武式太极拳的五大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练好武式太极拳的五大原则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流派 怎样练习吴式30式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 怎样练习吴式30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练习太极拳气息的三大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练习太极拳气息的三大原则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练习太极拳散打的三大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练习太极拳散打的三大原则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基础练习的四大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基础练习的四大原则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从女人这处竟能看出生育能力

从女人这处竟能看出生育能力

太极拳24式视频 杨氏简化24式全套演示

太极拳24式视频 杨氏简化24式全套演示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