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

最爱双鱼rain

最爱双鱼rain

2016-03-26 04:22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在众多太极拳的流派之中,和式太极拳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式太极拳的拳架中正松柔、轻灵圆活,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些和式太极拳推手练习的要点知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

  在众多太极拳的流派之中,和式太极拳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式太极拳的拳架中正松柔、轻灵圆活,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图老师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些和式太极拳推手练习的要点知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式太极拳推手

  和式太极拳为拳架、推 手、散手三者合一,拳架与技击相一致,拳架为体,推手为用。走架行功中的要求推 手中必须做到,如不贪不欠、守中用中、上下相随、明三节六合、轻灵圆活等,推手是技击的实践,推 手的要领归纳如下。

  (1)以静制动,因人之势

  据《和氏老谱》记载:太极拳练架要求心静神凝、推 手时要沉着冷静,大脑清醒,身体保持虚灵状态,静观其变,以静待动,才能辨明对方的来势与意图。知已知彼,从容应对,对方来势凶猛,要避其锋芒,顺势引之。乘其虚,击其隙,不至于心慌意乱,手足无措而顾此失彼。

以静制动,因人之势

  (2)沾连粘随,差米填豆

  据《和氏老谱》记载:沾连粘随是太极拳必须掌握的方法。沾是手与手相沾。和式太极拳推 手是接手接肘,彼此变 化中看手看肘。粘如胶漆之粘,使 人已沾我之手不能使 其离去。连是接角点不脱离。随是因人之势以为进退。沾连粘随的是轻、灵、活。它的功能 是问劲、听劲,因势 利导,我顺人背。

  差一料米填一颗豆是和式太极拳在教学时的口语,是指导推 手时掌握劲力大小、速度快慢的原则、是沾连粘随的方法。拳理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在交手时只有我力我间在先才能走”,能走则不顶丢,能粘”住不使 敌脱离,粘如保能使 人背我顺?答曰:差一料米填一颗豆。在因人之势 以为进退时,给对方一点劲力,敷布于对方身上,使对方处于一股劲的控制之中,此劲不可大,大则易为人用;不可小,小则不能连随,此劲相对彼之劲恰米与豆”之比。此劲力的要领能熟练掌握,运用恰当,是问劲、引劲、听劲之法。给彼劲若走化,必有阴阳虚实变化,我则趁势探寻对方重心,控制对方,使其被动挨打;给彼劲若无知觉 或硬 顶,我则因势而击之。差一粒米填一颗豆是彼有力,也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有力,我意仍在先”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彼已动,已先至”等理论生动而形象的说法,通俗易懂,哲理深奥。

  (3)要啥给啥。吃啥还啥

  据《和氏老谱》记载:要啥给啥 ,吃啥 还啥 ,是和式太极拳在推 手较技时,用生活中的语言,形象化的说明推 手中舍已打人,化打合一的技法原理。

  要啥给啥,符合人刚我柔,以柔克刚技击原 则。在推 的,对方用刚猛之力击打或拿我身体的某部位,我把这部分给对方。给”顺对方之势不顶抗,使对方作用到我身上的力一瞬间化于无形,即击到何处何处空,无处受力。给是从人,给不是单纯的给,如果要了就给,那就成任人摆 布任人击打状态,那么太极拳就不成为以柔克刚、后发先至、四两 拨千斤的拳术了。给”是为了要”,从人是为了由已。在给的过程中,我形成一个不受力的瞬间,彼这劲力势必落空,能把这一稍纵即逝,那就达到了由已的目的。能由已,即得机得势,不加思索,只需按照拳架走圆 行弧,可迅速改变对方力的方向,使对方之力与我的旋转之圆 形成一个夹角成正比。

  使夹角变小的关键有二:一是轻,轻则听劲准确,轻则灵,稍有力至我则自如旋转,使 彼力与我身受力点形成最小夹角,用切线化解来力或使 我与彼劲接触点处于化力打力的最佳位置;二是接人彼劲之后行圆要小,圆越小,受力点就少,反击速度越快,这是太极拳的后发先至技巧,即吃啥还啥 。正如拳论曰:自己安排的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又曰: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 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能熟练掌握这些技法,走化就很省力,就可以达到以顺避逆,以柔克刚,四两 拨千斤之妙看似神奇,其实符合力学原理,功夫扎实,内劲充沛是以柔克刚的必备因素。内劲充足,在给 ”的瞬间能保持自己重心稳定,周身顺遂,随其势 曲而旋化蓄劲,引其过与不及阴阳未分的瞬间而击之。

  拳论曰: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上是能上去击打。化力借力是方法,乘隙击打是目的,打法较借法更重要,也较借法难度更不协调,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影响技击效果。太极拳的技法奥妙无。传授高,功夫足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拳谚曰: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技。”由舍已从人到从人由已及至随心所欲,因势应变,圆切线引进落空,身旋气转离心抛掷,内劲圆 转松活弹发,敌人虽强,不足为虚。望学者细心体悟,循序渐进。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2)

  和式太极拳架的特点

  1、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

  拳技与理论完美融合,体用一致,拳架自然柔活,顺遂浑圆以理体内中和之气,二气阴阳和合而达于外,故称代理”。太极图是《周易》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述。太极图外呈环圆,环呈无端之象。和式太极拳以太极”之理规范指导拳架,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

  2、遵循中正松柔,轻灵圆活”之要领

  和式太极拳演练时身体中正安舒 ,不偏不倚,不贪不欠,脊背骨节垂直贯穿,经络通畅,气血循环。由形体到意识均要放松,由松入柔,积柔成刚,以柔走化,以刚击敌,阴阳相济,刚柔并用。

  3、行功走架又称耍拳”,即追求顺遂自然,是和式太极拳的独特之处

  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走架时招势自然圆活,神意活泼顺遂,呼吸自然顺畅。《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式太极拳本乎天道,不尚用力,以阴阳自然之运转体现太极拳之技法。和士英宗师常曰:耍拳要知规矩,合规矩,懂规矩,脱规矩,举手投足自然而合法度,拳打十万遍,不打自转,自然而然,技到无心,临敌致用才可以随心所欲,应物自然。”

  习时要求合乎人体自然。人出生后,先天的自然行为不断丧失,违背自然的后天行为不断增加,常导致疾病产生。在拳法中表现为形、意、气、力配合无序,尚后天之力,动作僵滞。和式太极拳以后天之法,引先天之形气。要求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收腹、松胯裹臀,使脊椎弯曲减小或消失,回归先天之自然状态。

  4 、身法规矩、守中是练好和式太极拳的基础

  和式太极拳又称尺寸架”,身体的运行状态要用尺寸”来衡量,手足的起、行、止要规矩端正。身法中正,不偏不倚,不贪不欠。求中、守中、起中、攻中。进退、仰俯皆能守于中,起于中,不犯抽扯,一进毕至,路径最近,实为技击之捷径。遵循身体中正诸要领,则可气沉丹田,能练丹田先天之气,此为太极拳健身养生之道。

  5、步活圈圆是和式太极拳的显著特点,有圈太极”之称

  步有运载身体之功能,步要灵活,招势运行随身体阴阳虚实的转换,步运身行,身随步换,才能周身一家;身到、手到、步到、上下相随、手足相合,一动两腿要分清虚实,步有腾挪之势、欲动之意;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立足稳当,得机而动,进步必跟,退步必随,轻巧敏捷,八面支撑。

  动静阴阳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元素,阴阳转换变易是太极拳的灵魂。走圆或弧线是和式太极拳主要运动形式,和式太极拳的招势运行以圆为宗,有圈太极”之称。形动求圆,内劲圆转,在意念支配下,周身协调配合,肩、肘、手、胯、足、身都做圆或弧形的转动和滚动。使招势运转无凸凹、无缺陷、无断续,身体成为自然虚灵之体。太极拳轻灵圆活的运动方式形成了四两拔千斤,以柔克刚的技击效果。一圆之中八门劲力俱全,圆是化打合一的最佳运转形式。练劲圆转,技精路捷。

  太极拳化力之妙,借力之神,实为力学原理。若能得真传、功夫足、丹田气转、内外合一。即成浑圆一漾而贯其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充气而圆,无处受力。如簧机受压,反弹随势,压愈重而弹愈强,力愈沉而空愈深。挨到何处何处击,周身无处不太极。即一动无不是圈,从而达到浑厚圆转,处处顺遂,活似车轮,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即滑似鱼、粘如胶、柔如棉花、硬如钢的击技效果。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3)

  6、和式太极拳注重心法、意念的修炼

  和式太极拳要求心与意合。心即本心,是大脑的思维活动,人的本意、真意,是没有任何外界干扰下的自然流露。意即意识、意念。前者为体后者为用。故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回复自然,是本心与意念抱元守一。达到意自心出,拳随意发,意动形随,意到劲到的技击效果。

  拳架为意念之载体,行动走架,用意只在检查身体是否规矩,练劲是否圆转自然,不要心存如何打人之念。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只有自然而然练就之技法,用时才可达到应物自然之无意识状态。

  7、和式太极拳用人体结构理论指导拳架功法

  和式太极拳架有三直、四顺、六合、三节、四梢等要求,不能坐腕、折腕、塌腰、翻臀等规矩。这些要求和规矩符合人体结构的顺遂自然状态,再通过拳架的正确锻炼,进一步调理人体结构及生理机制。和式太极拳教学时的捏架”就是对人体各骨节位置状态的有序摆放,达到认筋识穴,使身体处于一种顺遂自然的最佳状态,久练使人体潜能释放,可强身健体,自卫防身。

  8、拳架与中医治病健身理法相一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中医理论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理病理,不能仅孤立着眼于人身体本身,而应看到人与自然存在的有机联系。和式太极拳的拳架功理,圆活紧凑,进退开合都求阴阳相济。一气运行阴阳,即是太极。一气为腹中中和之气,亦为人之元气,它漾溢于四体之中,侵润于百骸之内,流行不息。拳架功法全借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动静开合纯任自然。舒展筋骨,调和气血,以收劳而不极,摇而谷气消,血脉通畅,祛除疾病,益寿延年之功效。和式太极拳练功时辰顺应天时,合乎自然规律。行功顺应天时,使自然阴阳与人体阴阳,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互补,天人一体,属行功最佳效果。

  和式太极拳理导源于《周易》,招势中处处无过不及、不贪不欠、阴阳无偏,由外形的阴阳动态平衡,带动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目的。和式太极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拳架练法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拳架着势圆转自然,紧凑柔活,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并用五行生克之理指导拳架的步法、技法,使身体灵活而稳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9、和式太极拳善技击,尤擅用靠”击人

  和式太极拳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一,技击性极强,招招不空,势势技法鲜明。与人交手要求粘连粘随,舍己从人,分清对方虚实,引进落空,柔化刚发,后发先至,技法上注重靠、掷、打、跌、拿,讲究上中下三盘24法的技巧。练精化气,练气归神,练神还虚,内外合一,内劲潜转。有意带形随人动,有意无形神意真,从而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来犯者应手立仆之神妙境界。

  靠”有迎门靠、背折靠、贴身靠、七寸靠等,用靠时要求身法圆转灵巧,四肢随身体的曲伸、纵横、转侧高度协调,勿有缺陷,否则易受制于人,用靠就无从谈起。和兆元所创拳架身法独到,要求有意无形,犹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靠”的运用出神入化,素有和家神靠 ”之美誉。

  总结: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和式太极拳推手的练习要点以及和式太极拳拳架特点,它详细的总结出了和式太极拳的要点知识,希望对和式太极拳不太了解的拳友们仔细阅读本篇文章,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

和式太极拳 练习和式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练习和式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推手学习的三大要点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推手学习的三大要点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推手的两大要点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推手的两大要点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和式太极拳 初学和式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初学和式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和式太极拳 简述和式太极拳推手的分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简述和式太极拳推手的分类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42式太极拳 该怎样调配呼吸更恰当

42式太极拳 该怎样调配呼吸更恰当

太极拳教程 如何练习和式太极拳三直五顺

太极拳教程 如何练习和式太极拳三直五顺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