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

img护肤L区

img护肤L区

2016-03-26 02:00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太极拳练习有很多技巧和规则,按照前人总结的方法可以更加快速的练好太极拳,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么?不清楚的话就赶紧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

  太极拳练习有很多技巧和规则,按照前人总结的方法可以更加快速的练好太极拳,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么?不清楚的话就赶紧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习练太极拳艰苦的,不是练拳苦,而是必须遵拳理拳法,按阴阳学说规范的动作行功,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

  修炼太极拳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按规矩练拳。拳动作似手表的表芯,一环扣一环,每个动作十分严谨,随意不得大意不得。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由阴动和阳动组成。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阴阳变化和谐自然。这是玄而妙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最佳的诠释。舍此,有悖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这是玄而妙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最佳的诠释

  太极拳在武术门派中, 是极为严格规范的拳种,学练传统太极拳定要守规矩行功,没有明师指导,练十年二十年,白了头也不知道太极拳是怎么回事。说白了,要求后来学子,要按规矩练拳、用心体悟。

  太极三不动”

  笔者在修炼中,融汇杨禹廷晚年不主动,不妄动、没有动意、不丢不顶、手脚结合等绝妙精髓功法。总结出练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手上三不动、肢体三不动。

  周身三不动:不能有动意、不主动、不妄动。

  手上三不动:不动、不丢、不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肢体三不动:手动脚(腿)不动,脚(腿)动手不动,手脚(腿)齐动。

  周身内外三不动

  练拳、推手、技击三不动:一不要有动意,二不主动,三不妄动。相反,最忌动意在先。在推手、技击实战运化中,身上主动,主动上前、主动后退、主动出击、妄动化解来力。遇对方对来手,不管长手、短手,为了早些摆脱困境,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摆脱困境,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晃,蹲站起伏,进退无常,急躁求胜,脚跟不稳,身形散乱,求胜不得失去信心。

  在行拳操作中,全然不知动中求静后发至之技击要素。也不去体味动静相兼的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之拳理,不管不顾阴阳变化之规律,动与动上下不衔而主动妄动,不是求内部的自然运动,破坏自身的平衡,没有平衡不攻自破。在打拳过程中,不可有动意亦不要主动。例如,在弓步变坐步时,虚腿变实腿后,实腿要实足,一条腿足以支撑全身。实腿变为虚腿后,要虚净,脚尖自然逐渐上扬,脚后跟虚着地,虚腿空虚不挂力方算完成了腿的虚实变化。如果过于急躁虚实突变,功夫不会上身不如不练。

  有一年笔者到江南某市讲学。拳友在某饭店为笔者接风,很巧,另有一此拳人也请来一位老师,在同一饭店聚餐。席间一位学后,突然将请来的老师,用力按在坐椅上,请教老师如何摆脱困境而不用力能站起来。这位老师晃动上身,下肢用力蹬地,挣扎欲起未能成功。这边东道主询问笔者,请教如何解困。笔者认为老师犯了先有动意、主动、妄动之大忌,使自家内外僵紧,是站不起来的。问可试验吗,笔者请他们一位大力士来试,初始也学邻桌那位老师主动、妄动想站起来之状,均被对方按住。后笔者讲解三不动拳理拳法,对方再也按不上力,他的脚下失去重心,没有根基,自然离开接触部位,笔者自然微笑而起。在场观看者咂嘴称奇。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2)

  手上三不动

  手上三不动,即在推手技击中,与对方接手,在接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手上三不动是笔者在多年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手上三不动是笔者在多年修炼身知体悟中,身上三不动功夫的延伸舒展到手销,是太极拳周身上下综合功力在手上的反映。

  请听先贤对手上三不动的论述: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手上三不动是拳上一阴一阳修炼而得。实际操作也要周身松空之后,出手不能有力,身上动不丢不顶。不动是中定,亦可以说为阴阳平衡,周身内外相合,上下肢相随,松空腰胯,身上可以出现中定功夫,中定是阴阳平衡在双方接触部位的反映。还是老话,中定不是局部功夫,请拳友体会。

  肢体三不动

  在太极拳的体用结合实践运用中,练拳、推手、技击,在大多情况下,均为手动脚不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手脚上下同时运动。

  以手动脚动不动,手脚齐动之拳法练拳可以练出功夫。太极拳阴阳变化、虚实开合,松空柔化的味道出来了,令人陶然拳醉,其妙其乐,乐在拳中。此拳法在推手、技击运用也是上乘功法。再示脚动手不动推手一例:双方接手后,防方在手的接触点上,以中定功法坚持三不动。对方进攻,防方进攻,防方脚动手中定不动,弓步变从步。对方攻多少,防方退多少,如攻一尺退一尺,攻二尺退二尺,对方定步进攻已到极限,此时防方脚不动手动,回撤一寸对方都失控。此拳法双方可试,极为灵验。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动静相兼,最忌主动、妄动、上下起伏有悖太极拳学。还是重复老话,盘拳行功循规蹈矩、潜心研习、上下相随,内外双修的三个三不动拳法。武禹襄大师早有明示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恭请拳友悟之。

  太极拳练习的层次

  太极拳的练习有层次之分,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要达到层次的提升用心练习是唯一的途径!用心练习会不断地有新的感悟,新的感悟是层次提升的必要条件!

  研究太极拳练习中的体用变化有利于我们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

  要研究太极拳练习中的体用变化,首先我们来搞清楚太极拳的体和用是怎么回事!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太极拳锻炼中的总结,以及参照拳理分析,悟出如下看法,仅供朋友们参考。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理解太极拳的体应该是外三合,内三合”,用就是动”。在用”的过程中调整体”, 即在动”的过程中调整使外三合,内三合”,简单地说就是以合”为体,以动”为用。

  在日常生活中对合的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存在很多的随意性,对于太极拳练习者来说,年龄比较大的人,仅仅从健身的角度来学的,要求也不必太严格,但是要想得到一定的太极拳功夫就必须一步一步来,在练习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使自己按照拳功的要求,练出太极拳的整体状态。这就是太极拳首先必须的体外三合,内三合”有了这一步的基础,后面的东西就能继续了。

  那么接下来的体和用又应该如何理解呢?

  当我们基础练习到一定的层次后,太极拳体的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就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到这个时候便产生了另外的体用观。

  第一种是以架”为体,以力”为用

  当形成一定的协调性后,练习者往往会用出自己的身体条件而形成的力量(一般称为拙力),加上自己练习后的拳架威力,其实我们练习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克服,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会经历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逐步克服自己拙力”,完善拳架的紧凑程度!

  以架”为体,以力”为用要克服,拳架要紧凑,这样练习又会形成更高一层的体用观。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3)

  第二种是以桩”为体,以招”为用

  随着太极拳练习的深入,紧凑的拳架,熟练的手法便在练习者的锻炼中形成了习惯,加上自己不断克服自身力量对太极拳的影响,以桩”为体,以招”为用的形成就比较正常,但这还不是太极拳真正需要的东西!可是这个过程,差不多每个练习者都会经历到!

  以合”为体,以动”为用。是对初学者的要求,目的是练出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太极拳体;以架”为体,以力”为用要克服;以桩”为体,以招”为用,不是太极拳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的话有的朋友就要急了!

  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呢

  请不要急,前面我们提到过,太极拳的练习有层次之分,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真正需要的东西也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有了良好的上下协调、左右协调、内外协调的太极拳体,以及熟练的拳架手法,接下来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了。

  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的练习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外三合,内三合”,使拳架结构更加紧凑,还要根除自己的蛮力,要熟练手法后忘记手法,保存内心清净境界以达到自身中定的目的,一个人练习时面前无人似有人,用心感觉风的流动。

  在这个层次里练习,首先必须养成绝对从人的习惯,保持自身中定状态,绝对服从对方!同人接手时走得通就走,走不通就认输,然后分析原因,这样才能逐步提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养成任何条件下都能走得通的习惯,这就是太极拳的水的属性,水对任何载体都没有强迫,水在任何时候都是遇物树形,随遇而安的。太极拳功夫也是这样!

  如此说来,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功夫了?!不是!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只不过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只不过是理解了太极拳遇物树形,随遇而安特点而已!

  不但有遇物树形,随遇而安的特点,还有遇物渗透和对物腐蚀的特点。太极拳同样有这些特点!

  前面提到太极拳练习,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的练习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的是遇物树形,随遇而安!随着功夫日进,自己从人”而动逐渐养成了习惯,并且一定能在从人”而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一定能在从人”而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最安全的路线!

  前面说过,以架”为体,以力”为用要克服,以桩”为体,以招”为用不是真正的需要,与其说它们不对,不如说行动置后的不得已的行为!而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是在逐步克服这种不得已的行为!

  太极拳经里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从人”而动就是在彼微动”时,自己意先动”正确判断彼的趋势,相机而动,从行动置后到与彼同步再到后发先至!

  与彼同步是从人”而动的过程中,在自己最安全的路线运行的结果和方法。她体现的是太极的包容性,是和谐的变化。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两面性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最大限度的包容,最大限度的和谐,但是既然有和谐的一面那肯定还会存在不和谐的一面!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类型,也一定有搏击胜敌的功能,否则她就不是武术!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太极拳的渗透性腐蚀性!

  那么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渗透性腐蚀性呢

  在以中定”为体,以从人”为用练习过程中,逐步达到与对方同步,在与对方同步的过程中,保持自己内心清净境界,这样自己便逐渐形成灵敏感知,自己逐渐对周围环境产生敏利的洞察力。

  自己就像一泡薄膜包裹的水,别人不能碰,别人碰到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伤害!双方都是这样!相互之间都以敏利的洞察在从人”而动,在从人”而动的过程中适当的给予对方一些摩擦,中定好的人不会有伤害,中定差的人就容易破裂而被摧毁!

  到这一步太极拳体用已经发生变化了,以中定”为体因为清净、灵敏变得轻灵”, 从人”而动也不是唯从而从了!所以在这里应该是:以轻灵”为体,以心意”为用了!

  太极拳的渗透性腐蚀性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解释。

  在人们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太极的变化规律都有参考价值!人们通过太极拳的锻炼而形成的太极拳思维,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有指导意义,这就是时时有太极,事事有太极!这也就是太极拳的渗透性。

  而太极拳的腐蚀性则表现在,人们通过太极拳的锻炼磨去了更多的浮躁心态,磨去了争强好胜的心态,更多的追求和谐,追求包容!

  因此真正的太极拳体应该是健康”,真正的太极拳用应该是快乐”! 以健康为体,以快乐为用,追求包容,追求和谐。

  若言体用何为准,益寿延年不老春。才是太极拳练习者真正的追求!

  图老师小结:太极拳练习要循序渐进,随着练习层次的提高,体会与感悟自然会不断变化,只有坚持练习才会体会到太极拳的高深含义!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教你太极拳的“三不动”原则

太极拳视频 教你太极拳三动三不动练习(下)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教你太极拳三动三不动练习(下)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教你太极拳三动三不动练习(上)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教你太极拳三动三不动练习(上)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的手上三不动如何学习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的手上三不动如何学习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的手上三不动的论述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推手的手上三不动的论述

太极拳视频 简析如何做到太极拳的三不动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简析如何做到太极拳的三不动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徒手健身 两套动作成就肌肉型男

徒手健身 两套动作成就肌肉型男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这些误区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这些误区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