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

呐喊的特特苏

呐喊的特特苏

2016-02-17 05:03

今天图老师小编要向大家分享个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教程,过程简单易学,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轻松get!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PS教程,图老师教程网

关于晼子

晼子,80后女性摄影爱好者。擅长用导演控制的手法构筑封闭的私人纪实空间,在拍摄上注重自然的光影渲染。以单纯、洁净的视觉秩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2002年开始接触摄影,其中以沪居为题材的人文系列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有别于传统纪实摄影中以诚实为名挑起的城市情调,浪漫以及看似冷漠的共鸣,而是将焦点对准了朴实的百姓面孔,以及弄堂里的生活细节;捕捉到了大都市里残存的历史,充分地还原了城市的内核。代表作品有《沪居烙印》等。

此外,还有一系列女性人像作品值得关注,她擅长通过影像来阐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同时映射彼此之间的心情亦或周遭发生的事情给相互之间的成长带来些许转变。 代表作品《堕落天使》、《薇香蔓衍》、《花之物语》、《花样年华》等。

晼子没有选择摄影作为职业,更在意的是通过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主观意识,作品在小圈子里低调流行。

 

弄堂中的美丽论证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PS教程,图老师教程网

Q:你早期的作品《往年回顾》及后来的《沪居烙印》都以纪实摄影的形式出现,拍摄灵感从何而来?为什么选择这种表现形式?

A:拍摄弄堂系列的初衷是想真切地表现上海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大都市的流光溢彩下,他们与繁华并存却不失坚强,与喧哗并存却不失安静。他们在历史里根深蒂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的里弄,就在不经意之间流逝。我想记录下被匆忙忽略却存在的生活细节。

沪居里很多建筑非常有特色,让人着迷,比如石窟门、老虎窗、天井、过街楼等等;我喜欢用局部去表现这些建筑物的细节,吸引我的不仅是建筑表面,还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乐于去弄堂里拍摄这些生活常态,表现普通人的平凡故事。

《往年回顾》里面的作品是早期拍摄阶段慢慢积累起来的;《沪居烙印》是一次比较有计划的拍摄,用5-6个月时间内间隔完成的。分别走访了四川北路、多伦路、七浦路、老西门、 南浦大桥、 淮海路、思南路等地,还有些不知名的小弄堂。

Q:能告诉我在拍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A:在拍摄过程中,我很感动于弄堂居民的热情帮助和支持,最有趣的事情,是在拍摄即将拆迁的某一地段时,很多大叔大婶都好奇地围了上来,问我,小姑娘为什么拍照阿;听我一番解释后;那位热心的大叔还要我进屋拍他们打麻将;有位大婶还说去她们家吃中饭;临走时一位老奶奶还塞了我两个橘子。

这是我感受到真诚实在的上海百姓,他们可亲的的人性魅力,使我想不断的深入这个主题的拍摄。

Q:从《往年回顾》到《沪居烙印》,你的个人风格完成了较大的转变,请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pmsj/)

A:我起初接触摄影用的是一个理光傻瓜机,35毫米镜头。后来买了富士S7000就一直没有换过器材,另外随身带一个理光R1,我不认为自己专业,只是爱好在充分发挥最大的热量。

最初拍摄只是简单记录,当我逐渐对摄影有了更深地理解后,开始更专注于在前期拍摄上思考过程和后期影像传达的视觉效果。就好比拍电影,摄影师有时是导演有时是灯光师有时是编剧有时还要负责道具等等,也同时要负责后期剪辑。我想这些应该都是严密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进步和提高是建立在不断的积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

 

我要简洁,并且完美无暇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PS教程,图老师教程网

Q:你的作品用晼美无暇作为Logo,保持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您是如何形成和坚持这种风格的?

A:我没有刻意的安排过自己会形成什么风格,拍摄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尝试,我理解的个人风格可能也就是一种视觉形成的惯性思维,就是说一看就觉得是这一类的感觉。严格的说,好的作品是需要在严谨的光线,和一丝不苟的后期制作下完成的,那么同一个人的视觉框架应该都是有相同的思路和类似的结构。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至于形式是其次的。

Q:你的大部分作品都处在封闭的空间,画面主体凸显在严密的黑色中,一切有碍观照的细节都被阴影覆盖。您是如何选择这种表现形式的?是否和你的个人性格有关?

A:我认为作品应该是鲜明的,从主题上要能一目了然,从视觉上要能过目不忘的话,那么那些分散视觉和影响主题的东西自然就需要降低或者去掉;跟性格可能也有关系,我希望保留鲜明的部分。

Q:来谈谈你的人物摄影吧。你的作品把人物的形象表现得很生动。在照片中,我感到了一种不设防的状态,模特的感性复苏了,感情的本质凸显了出来。你是通过怎样的交流达到这种默契的?

A:我拍摄的女性多半是自己非常好的朋友,女生之间就说是闺蜜吧。我们彼此互相了解,有非常好的感情基础,所以在精神状态上,我们搭成默契相对比较容易,拍摄过程也不会尴尬,尽量满足她们想要有的感觉。她们表现的同时,我只需要简单的引导镜头方位,让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就好了。

这种默契的达成跟摄影师和模特之间相互了解程度和对心理认知程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Q:在拍摄人物肖像时,您更多地喜欢表现人物的局部,并且通过多格的拼图来完成有意识的对照与叙事,您是如何形成这种表现特点的?

A:对于拼图这个形式,也是从平面视觉角度出发的,这是附在照片外面的框架,就好比画要用画框裱起来一样,我更希望注重的还是照片的本身。不管是拼了几张,任何一张单独拿出来,我希望是一张单独的作品。形式可以合并,那么也应该可以拆开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pmsj/)

 

黯陈色调的冷冽传奇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PS教程,图老师教程网

Q:你的作品让我想到了19世纪后本叶欧美的画意摄影,普遍的黑白表现与部分沉静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了一种冥想氛围。你是如何看待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的,又如何在不同的题材中做出选择?

A:我认为就目前来说对黑白的认知还不是很透彻,只有那些可以独立完成黑白胶片传统手工冲洗、放大等全部流程的摄影师,我觉得才有资格诠释黑白摄影这个严肃认真的话题。就目前我的作品大部分还是后期上的彩色转黑白,所以我自认为是偷懒和不合格的,我只是想尽可能的达到黑白灰的和谐,不管是什么影调我都希望看到更多黑白灰的丰富变化,以及在层次上黑白空间赋予二维图像的通透;彩色的取舍,更是让我觉得复杂,不管哪一种颜色都涉及到色相、饱和、亮度,所以越多的颜色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越错综复杂,我是在用平面的思维分析画面,所以很多数码的片子有局部去色和上色;不过我是偏爱胶片的人,任何颜色的呈现我都不忍心割舍。

Q:你在前面提到自己使用的是富士S7000,你如何看待创作与器材的关系?

A:专业的器材适用于更多广泛的场合,对于我自己而言,在明确创作理念和自我视点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手中的器材,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将它的热量发挥到极致才是重要的。

Q:你最喜欢哪个焦段,这和你的表现方式有何关联?

A:我比较偏爱35毫米。照相机里看到的世界和人眼看到的有区别,35毫米的焦段接近人眼的视觉,而且能还原更多目光不能及的细节,能最大限度的表现我观察到却不能完全渗透的事物。

Q:你有没有遭遇过记录和表现的困惑?你对事物的本质部分还是超越性的部分更感兴趣?

A:时常会遇到很多困惑,难免也会遇到创作的低潮,但这些过程都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我会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来选择拍摄方式。人文的作品希望是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就算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赋予他们很多故事;我在拍摄很多女性人物肖像时,美化的只是表面,更希望透过镜头去表现她们内心世界。

行走着的的光影触觉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PS教程,图老师教程网

Q:你喜欢旅行吗?怎么看待旅程中的摄影?

A:我很喜欢旅行,旅程让人感觉到生命新的层次和丰富的内涵。旅行中的拍摄没什么压力,当然也会遇到很多意外的事情,比如说受到天气等很多客观条件的约束。我是随性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刻意一定要拍到什么,但是如果我遇到的,会尽力拍好。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希望能够真正体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而不是站在旅客的角度去拍摄。

Q:数码的流行使摄影风靡了整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摄影创作,你是80后的创作人,但和同龄人相比有着明确的创作理念,请分享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和对摄影的思考。

A:首先要有一个自己可以表现的空间,并且拥有专注的热情、注意力与能深入描写的功力;要充分熟悉自己的器材,有表现视觉的技术和方法,具体体现在拍摄前期的认真严谨,不要把遗憾留给后期去补偿修改;随着作品数量慢慢的积累,质量上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宁缺毋滥;多看摄影大师们的作品,分析他们的风格特征,有利于汲取成功的经验。

我身边有很多热爱摄影并且投入其中的朋友,他们为此正在不断的努力和付出,执着并热爱着,他们都感染我、激励我不断地努力。

Q:您在多组作品中提到自己的老师,请谈谈他对您摄影创作的影响。

A:枣老师给学生的教育,我想是永远都受用的。他说摄影难就难在它太简单了。我没有很好的器材,无数次遭遇一些不屑的眼光,但是其实我并不介意,还记得他说,一百年前摄影师们用的什么相机?也就是这样,哪怕只是一个傻瓜机,我相信只要你用心拍摄,也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一直觉得这是摄影基础里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好的器材给我们能给呈现更完美的画质,但是我更希望的是看到哪怕画质不太完美,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Q:摄影对你来说是一种自我证明的媒介吗?你对自己未来的创作与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A:艺术感管世界的宣泄和传达,相机有时会成为最自然的媒介,胶卷会成为诚实的载体;对于未来,我想纯粹执着于拍摄的人只是跟随内心际遇,不断的创作出更丰富的作品吧。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

平面设计 海报设计 广告设计 画报设计 签名设计 服装设计 名片设计 画册设计 版式设计 商标设计
Vogue china晼美无暇–晼子专访

使用遮瑕膏打造无暇美肌

化妆
使用遮瑕膏打造无暇美肌

什么是极简主义 如何打造极简风格家居

家居设计 装修设计
什么是极简主义 如何打造极简风格家居

按摩美容可拥有无暇美肌

美容养颜 女人养生
按摩美容可拥有无暇美肌

祛痘小偏方 还你无暇美肌

祛痘方法 女人养生
祛痘小偏方 还你无暇美肌

2017榻榻米书房设计装修效果图 榻榻米书房设计图片

榻榻米 书房 装修设计 书房设计 平面设计
2017榻榻米书房设计装修效果图 榻榻米书房设计图片

7个小偏方打造无暇美肤

护肤
7个小偏方打造无暇美肤

Vogue.2019.巴西

平面设计 海报设计 广告设计 画报设计 签名设计 服装设计 名片设计 画册设计 版式设计 商标设计
Vogue.2019.巴西

2017春夏女装风衣外套流行趋势

服装设计 平面设计 设计 服装搭配
2017春夏女装风衣外套流行趋势

F型浏览受网站设计等因素影响

F型浏览受网站设计等因素影响

表单按钮文字的传达效果

表单按钮文字的传达效果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