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12革新》武将阵形

独特544

独特544

2016-01-28 13:37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武将阵形,会员 提供 初阵、初次上阵,在战国时代,参加到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的大将、武者、步卒大概合计有几百万人吧?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其初次上阵的经历,也就是有几百万个初阵。当然,狭义而言,初阵是指的武士的初次上阵,即使这样,战国时代大概也产生了数十万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武将阵形

会员提供

初阵、初次上阵,在战国时代,参加到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的大将、武者、步卒大概合计有几百万人吧?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其初次上阵的经历,也就是有几百万个初阵。当然,狭义而言,初阵是指的武士的初次上阵,即使这样,战国时代大概也产生了数十万的初阵吧?
武士能够初阵的年龄,一般是元服以后,十六岁左右,一个在现在不过初三(十六为虚岁)的学生,就要学会面对鲜血与死亡、学会制造鲜血与死亡。然而,在残酷的乱世,元服前的初阵也绝非罕见。宇都宫广纲之子国纲,年仅十一岁就替代病弱的父亲,出阵壬生城的会战场。当然,反过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以当主不出阵闻名的朝仓氏,末代义景到了三十一岁才在战场上露了一小脸儿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民族的武者象日本中世武家那样重视初阵,对其而言,初阵不仅仅是首次在战场上驰骋,一个年轻的武士,他的初阵,更多的有着与元服类似的仪式上的意味(也确实有一套仪式)。经过了战场的洗礼,年轻的武者肩上担起了本人和自己所保护的人的生命与幸福。战争,在他的字典里再也不会是与小伙伴骑竹马打架的概念,而是生死存亡之所系、家国安危之所系。勇敢与怯懦、高尚与渺小、光荣和屈辱,从此将通过一次次的战场试炼伴随他的人生。

千百万的人有千百万的初阵,有的初阵,朝阳之破晓、春芽之绽开,若武者年轻的骄傲照耀着家门的前途(如毛利元就、蒲生氏乡),有的初阵,若武者猝然面对人世的苦痛、亲仇的煎熬,因为他们的第一个敌人就是昨日的父兄亲朋(如最上义光、伊达晴宗)。还有的初阵,却若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如果能在早晨喷薄而出,也可算是绚丽吧,然而此时却只是无奈的粉饰最后的落幕(如武田信胜)。

初阵,就是黑漆漆的夜里、前面什么也看不见、一大步迈出去,据说关原合战的前哨战上田城攻击战中初阵的酒井忠胜说过这样的话。这一步迈出去以后会是什么?有的人,从此开始书写花一样、歌一样的壮丽人生,而有的人,身影却从此就隐没在这黑暗之中。以下所要讲述的44人的初阵,或多或少都是幸运儿,因为他们毕竟留下了清晰的初阵记录,而更千百倍于此的人,他们走入黑夜的第一步,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发帖时间:2003:6:29 14:56:03)
---whhok
(1): 南部信直

鹿角合战

敌手:安东爱季

永禄十一年(1568)三月,二十三岁

永禄八年(1565)七月,出羽国桧山城主安东爱季发动鹿角城侵攻,南部一族的名将石川高信迎击,两军展开一进一退的长期攻防战。信直是高信的长男,永禄十一年三月,二十三岁的信直出阵,击退安东势。信直从此深得家中元老的信赖。当主南部晴政无子,将信直收为养子、世继。但后来晴政自己生了个儿子晴继,元龟三年(1572),信直辞掉了与晴政的养子关系、交还了世继的地位。

然而,天正十年(1582),南部晴政、晴继父子相继死去(晴继在父亲葬礼那天被刺),家中以北信爱为代表的老臣拥戴信直继任家督。而九户政实则联络七户、久慈等氏与信直对抗,形成家中的非主流派。从此播下了十年后九户政实之乱的种子。

(发帖时间:2003:6:29 14:56:49)
---whhok

(2): 津轻为信

石川城(大佛鼻城)攻击战

敌手:石川高信

元龟二年(1571)五月,二十二岁

津轻氏初代为信,是南部家臣大浦城主为则的弟弟武田守信之子,当时还是叫大浦为信。南部晴政和安东爱季为了争夺东北地方的霸权而对立,原为南部一族(有异说)的大浦为信,此时以弱冠二十二岁突然举起了反抗南部的旗帜,是年,以南部在津轻郡统治残暴为名,奇袭攻落南部氏津轻统治的中心石川城,迫使南部津轻郡代、据说对他本人有恩的石川高信自杀,然后递次攻略和德、大光寺、浪冈、油川、田舍馆、高楯等诸城,制霸津轻三郡(平贺、鼻和、田舍),构筑了战国大名津轻氏的版图,取得了对于南部的半独立地位。

是役中战死的石川高信,正是南部下一代当主南部信直(天正十年,1582即位)的亲生父亲,终为信一代,津轻与南部有不共戴天之仇,双方的仇怨一直到了今天,还深深烙刻在两地民众心中,如同萨摩、会津一样不可解消。石川城合战,不仅仅催生了战国后期屈指可数的一位名将,更是这百年恩怨的肇始。


(发帖时间:2003:6:29 14:57:19)
---whhok

(3): 秋田(安东)实季

凑合战

敌手:丰岛通季

天正十七年(1589)二月至同年七月,十五岁

天正十五年(1587)九月,下国安东氏的英主爱季在与夜叉九郎户泽盛安对阵当中病死。其子实季以十三岁继承了家督。幼主即位,敌人视此为良机,凑城安东氏的嫡子丰岛通季于天正十七年二月,在户泽、南部两家的支持下,发动急袭!实季措手不及,笼城桧山城坚守。经过五个月的激烈攻防战,击退敌军,并发动反击,一举消灭了通季。

此战由于违反了当时丰臣秀吉发布的物无事令而受到责问。实季,这后来享有老奸巨滑之名的谋将,通过巧妙的政略工作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后来,改称秋田氏而成为了江户大名之一,家名一直存续。

(发帖时间:2003:6:29 14:57:49)
---whhok

(4): 最上义光

最上之乱

敌手:最上义守、中野义时、伊达辉宗

天正元年(1573)东至二年(1574)闰十一月,二十八岁

最上氏当主义守与嫡子义光的关系一向不好,义守一直有心让义光弟弟中野义时继任家督。义守、义光父子为此曾经多次对立。天正元年,义守、义时父子在一族、国人伊达氏的支持下挑起了对义光的战火。

当时二十八岁的义光,在谱代家臣的支持下,与强大的敌人作战,终于制压了父亲一方的势力,此后,递次击破一门众、国人中的反对者,重新实现了领国统一。最上之乱战国时代父子相攻的典型,在如此残酷的重负下成长起来的最上义光,大概注定了会有与阴谋、暗杀等名词为伍的人生。


(发帖时间:2003:6:29 14:58:19)
---whhok

(5): 伊达晴宗

天文之乱

敌手:伊达植宗

天文十一年(1542)六月至十二年(1543)九月,二十四岁

天文大乱,是伊达氏天文时期一分为二的大动乱,而其波及之广,则奥州群雄无一不被卷入。本质而言,天文大乱的原因,是两个主角伊达植宗、伊达晴宗父子不同的思想信条的冲突,而伊达植宗领国经营中的若干偏差(如田赋)导致的家臣中的不和情绪,也是要因之一,天文大乱最后会因养子入嗣问题发作,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偶然而已。

天文十一年六月,越后国守护上杉定实因为无嗣,希望由伊达氏当主植宗的三男时宗丸入嗣为养子。一生惯用联姻等政略手段的中兴之主植宗,自然满口答应,定实喜悦之下赐时宗丸偏讳,取正名实元,并赠送了宇佐美长光太刀和竹雀之幕。然而,此一举措引起了嫡子晴宗的不满,而向对植宗有意见的重臣桑折景长、中野宗时二人趁机进言晴宗,希望其当机立断行非常之事。晴宗乃于植宗及其侧近放鹰的归路设伏,捕获植宗并将其幽禁。以此为契机,伊达氏分裂,而奥州诸家也分别卷入两大阵营:田村隆赖、田山义氏、盐松尚义、悬田俊宗、义宗父子、相马显胤、亘理宗隆、最上义守、葛西晴胤、大崎义宣、黑川景氏、植国父子、国分宗纲、三分一所等势力站在老当主植宗一边,而岩城重隆、元宫宗赖、大崎义直、黑川藤八郎、留守政景、长江盛景、桑折景长、小梁川亲宗、大条植景则属晴宗派,战乱持续了七年,倒向晴宗的势力越来越多,天文十七年五月,经将军义藤(义辉)调停,双方和睦,植宗在丸森隐居,晴宗进入米泽城继任家督,这次动乱以晴宗派的胜利而告终。

(发帖时间:2003:6:29 14:58:48)
---whhok

(6): 芦名盛氏

横田合战

敌手:山内舜通

天文十二年(1543)七月,二十三岁

天文十年(1541),芦名势嗣子盛氏继任当主。其时,芦名氏在老当主盛舜的时代已经克服了长期内乱的局面,实现了北中会津地区的领国统一。盛氏的目标,就是完成对南部会津的征服。天文十年底至十一年初,盛氏首先展开对猪苗代氏的侵攻(本人未出阵)。十二年七月,又发动对大沼郡国人领主横田山内氏的战争,然而初战却败北了,于是,盛氏本人首度亲任总大将、出阵横田,一举击破山内舜通军,迫使其屈服。

随后,盛氏在当年十月与伊南河原田氏作战,永禄四年(1561)击破南山长沼氏,会津地方有力的国人领主尽皆臣服,芦名氏将整个会津盆地纳入支配之下。盛氏一代,频繁转战于南部陆奥,与东北第一的名门伊达氏恶斗得难分难解,是芦名氏的全盛期。

(发帖时间:2003:6:29 14:59:20)
---whhok

(7): 北条氏康

小泽原合战

敌手:扇谷上杉朝兴

享禄三年(1530)六月十二日,十六岁。

小田原后北条氏的次代当主氏纲与河越城主扇谷上杉朝兴,从大永四年(1524)开始,在武藏国南部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异本小田原记》中记载,针对侵攻而来的朝兴,氏纲于享禄三年进行了坚决的反击。是年六月,扇谷上杉朝兴的重臣难波田氏、上田氏的500骑自武藏国府中出阵,相对应的,氏纲以十六岁的嫡子氏康为大将迎击。六月十二日,氏康向多波(多摩)川端的小泽原的朝兴阵所发动攻击,后北条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总大将氏康作为少主初次上阵,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全军一心。而上杉军方面虽然人数较多,但士气并不高,内部也不够团结。 会战开始后,上杉军一度处于优势,但入夜后被后北条军一举击溃。氏康的初阵大获成功。是役在其他史料上并未见到记载,所以其是否存在还属于孤证。

(发帖时间:2003:7:7 19:23:06)
---whhok

(8): 北条氏直

上总进攻战

敌手:里见义弘

天正五年(1577)九月至十一月,十六岁

后北条氏与安房里见氏自天文六年(1537)开始彼此对立。天正二年六月,里见的当主义尧去世,北条氏政乃趁机展开攻势。同三年八月,上总一宫正木氏、万喜土歧氏遭到里见的进攻,氏政出阵上总救援,对里见氏配下的土气、东金两酒井氏和长南武田氏发动攻击,随后与里见义弘对阵。同四年,氏政围攻上总有木城,迫使两酒井氏降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同五年九月,义政再次出阵上总,进攻长南武田氏的胜海城,是月晦日武田氏的本城长南城和池和田城皆降。扫清外围后,氏政继续向里见氏的本城佐置城攻击,十一月,义弘请求和睦。此次上总出阵,是氏政嫡子氏直的初阵。氏直是年十六岁,三月间刚刚元服,本次出阵,意味着他的成人仪式完成了。

两氏和睦后,氏政将女儿(龙寿院殿)嫁给义弘嫡子义赖,两家结成姻戚,化敌为友。房总半岛的形势安定下来,在两氏的关系中,后北条氏处于上位的地位。里见氏后来曾数度应后北条氏的要求派出援军。

(发帖时间:2003:7:7 19:23:52)
---whhok

(9): 真壁氏干

手这坂合战

敌手:小田氏治

永禄十二年(1569)十一月二十四日,二十岁

真壁氏,在常陆诸国众(国人的下位概念)中是以武勇著称的一族 。
真壁氏以常陆真壁城为本城,从属于佐竹氏。氏干是当时家督久干的长子。佐竹义昭崩后,常陆国内原来为义昭压制的势力又有抬头迹象。小田氏治,在常陆豪强中也算是个打不倒的家伙了,三次被从小田城赶出,现在又趁机再次夺回小田城,而且恢复了对常陆北部的攻势,永禄十二年十一月,向佐竹方太田资正(太田道灌一族)镇守的片野城发动攻击,周遍一带一片狼籍。小田军未能落城,归阵小田,坂东太郎佐竹义重乃率领太田资正、木尾尾政景父子以及政景的岳父真壁久干大举追击,大败小田军,氏治守不住小田,主从十七人从小路逃往土浦。这一战,小田氏治终于被彻底打残,再次让出小田城(由政景入守),再九年,向佐竹投降。据记载:手这坂一战,真壁势极其活跃,名铁炮手大藏坊一枪击落小田军持旗印之武者冈见弹正,小田军大乱,真壁军乃以400弓手乱射,趁势掩杀,杀伤无数,总计取首一千八百级(夸张了吧?),本方战死者三百二十人。《关八州古战录》卷九记载:真壁氏干、义干兄弟均在此战完成了初阵。这二兄弟,一个接受了北条氏政的氏字,一个接受了佐竹义昭的义字。

真壁安艺守氏干(暗夜轩)、鬼真壁、塚原卜伝的弟子、大力无双的剑豪、关东剑道霞流的开创者,作为猛将追随义重奋战在战国后期的东关东,却有着非常寂寞的晚年。


(发帖时间:2003:7:7 19:24:58)
---whhok

(10): 长尾为景

府中稻荷馆攻击战

敌手:上杉房能

永正四年(1507)八月二日,时年不详

永正三年(1506)八月,为景继承父亲能景的家督之位,就任越后守护代。转过年,他就对守护上杉房能的居馆府中稻荷馆发动攻击。事先得到消息的房能仓皇出逃,窜向关东,结果在越后天水越被长尾军包围,剖腹了事。以此为发端,越后进入了史称永正之乱的时期,在为景企图制霸一国的野望下不甘臣服的国内势力相继举兵。

为景拥立房能的养子定实为守护,制压国内反抗势力。永正五年(1508)十一月,室町幕府承认了定实的守护继承,并命为景辅佐。为景乃取得了支配越后一国的合法性,大步的向越后国主的道路上迈进。

(发帖时间:2003:7:7 19:25:48)
---whhok

(11): 长尾显景(上杉景胜)

下野饭守城攻击战

敌手:佐野昌纲一族

永禄十三年(1570)正月,十六岁

看过俺的《二流武将列传佐竹义昭》的朋友可能还对佐野昌纲这个人有印象,这位凭借关东七名城之一的唐泽山城如不倒翁一般生存在下野国的武将,在后北条、长尾(上杉)这两大势力的拉锯中倒来倒去,先后十几次击退军神谦信的军势。

长尾显景,弘治元年(1555)十一月生、长尾政景之子,父亲死后,受到叔父辉虎(谦信)的庇护。永禄十三年,佐野昌纲再次举起叛旗。辉虎乃命令上野、下野的亲上杉势力,大举进攻佐野氏的饭守城,长尾显景也首次参阵,并且立下军功。二月二日,辉虎赐给他感状予以表彰。军神的后继者,从此战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发帖时间:2003:7:7 19:26:17)
---whhok

(12): 朝仓义景

加贺大圣寺城攻击战

敌手:加贺一向一揆

永禄七年(1564)九月,三十二岁

朝仓义景是年已经三十一岁(虚岁三十二岁),却仍然没有完成他的初阵。若是一个四邻平静的领国倒也罢了,可朝仓氏却是处于每日都要与北陆一向一揆势力激战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义景的这个记录大不寻常。

直到这次进攻大圣寺城的合战,义景仍然遵循旧例,委派同名众担任大将棗朝仓景镜、朝仓景隆二人。结果这个人事安排被证明是麻烦多多,两将不和,军令不一,军心动摇。无可奈何之下,义景终于勉为其难,亲自出阵弹压。九月十九日到达凑川大圣寺城阵中。

朝仓氏与越贺一向一揆的对峙旷日持久。直到永禄十年(1567)十二月,经过足利义秋(义昭)的斡旋,才勉强达成和议。朝仓与一向一揆势力以大圣寺城为界划分了势力。

义景本人亲自出阵,除了这次大圣寺的初阵外,本人能查到的只有一个末日降临时的刀弥坂,不知道谁还能找到其他的例子?
(发帖时间:2003:7:7 19:26:51) (编辑时间:2003:7:7 19:28:14)
---whhok

(13): 畠山义纲

七尾笼城战

敌手:畠山晴俊、温井续宗、神保总诚、三宅总广

天文二十四年(1555)九月至永禄三年(1560),约二十岁

能登守护畠山氏也算是历史悠久的望族,但在天文年间已经被连绵不绝的重臣内争搞得筋疲力尽。义纲的父亲义续是个凡庸之辈,领国的实权落在七人众温井总贞、长续连、 三宅总广、平总知、伊丹续坚、游佐宗円、 游佐续光手中。而七人众自身也矛盾重重,游佐续光和温井实贞为了争夺家中支配权于天文二十三年(1554)爆发大规一宮合战,义纲此时虽继承家督三年,但仍由父亲担任后见,在父亲义续的指挥下采取了支持温井方的立场。是战,温井获胜,从此掌握了能登的实际权力,他于当年隐居,但新的七人众 长续连、游佐宗円、三宅总广、三宅总贤、温井续宗、 饭川光诚、神保总诚仍然唯实贞的马首是瞻。

年轻的义纲怀抱着家门再兴的雄心,而他采取的手段直接而严厉,天文二十四年(1555),他将隐居中的权力者温井实贞一举暗杀。此一行动如雷霆般震撼能登国内的豪族,温井氏立刻做出反应,由温井续宗联合三宅总广、神保总诚等重臣,拥立畠山晴俊,反抗义纲,能登弘治之乱爆发!

温井三宅联合军占领口能登(外浦)地方,从是年九月开始向中、奥能登大举进攻,义纲军乃于坚城七尾城笼城坚守。经过三年许的防御战,于永禄元年春转入反攻,包围了晴俊、续宗等人于鹿岛郡胜山城。畠山晴俊、温井续宗、三宅总广、神保总诚等反乱军主将先后战死。然而是年七月,温井纲贞再起,寝返义纲军大将山田左近助。义纲再接再厉,又在次年击毙温井纲贞、三宅俊景。温井三宅联军又推出温井孝景、三宅庆甫,但已无力再与义纲对抗。永禄三年初,义纲一扫温井余党,结束了这场动乱。

经此一战,七人众土崩瓦解,义纲数年间就几乎解决了能登重臣割据、尾大不掉的积弊,建立了以年寄七人众为框架的独断体制。到目前为止,义纲正顺利的走上中兴之主的道路。然而,仅仅六年之后,永禄九年,义纲的专断遭致重臣势力的反弹,重臣联合起来将之追放。此后的义纲,奔走于上杉氏、将军家,致力于领国夺回,永禄十一年(1568),依靠上杉军大举返国,在上杉军莫名其妙撤退后仍然坚持独力作战,自是年五月一日开始攻击,连战连捷,三日内席卷能登大半,制压七尾城周边据点,然而在昔日自己赖以安身的堡垒七尾城下停止了脚步,七月畠山义庆军开始反击,义纲军溃败,九月退出能登,再兴的努力彻底失败了。

从此,义纲背上无能暗主的名声度过了痛苦的后半生。至于他到底是昏庸还是时运不济,没有人再去关心


(发帖时间:2003:7:7 19:27:26)
---whhok

(14): 武田义信

佐久郡、伊那郡征服战

敌手:村上义清、小笠原信定、知久赖元

天文二十三年(1554)八月,十七岁

《妙法寺记》记载:天文二十三年,此年御曹司样(指义信)始而御马信州出,即是形容义信初阵。其时义信十七岁,受将军义辉偏讳,正是风华正茂之年。八月六日,父亲信玄向信浓的佐久、伊那两郡展开侵攻,义信做为世子首度参阵指挥军之一部,从小诸城出发直入佐久郡,据说一夜之间攻陷九城!信玄大喜。确实,如果属实,那真是丝毫不亚于信玄初阵(海口侵攻)的表现。

回到踯躅崎馆后,信玄通过义信的师傅饭富虎昌,赐义信具足一领,并赐酒一杯,由原虎胤、小田虎盛、饭富虎昌等宿将次第传给义信,义信接杯,自斟其酒,高举祈祝大捷!据《甲阳军鉴》品三十三记载,这是非常特殊的表彰,当时因出阵而不在场的马场信春、内藤昌丰等人闻说后都感动的流下热泪并为自己的缺席而颇感惋惜。意气风发的义信,用自己初次的光荣表现证明了自己完全可以成为甲斐之虎的继承者,此时,谁又能想到十数年后,他却会走上谋叛自杀的末路呢?

(发帖时间:2003:7:7 19:31:20)
---whhok

(15): 武田胜赖

箕轮城攻击战

敌手:长野业盛

永禄九年(1566)九月,二十一岁

川中岛战后,上杉谦信将注意力放在关东地区,其在关东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为了与之抗衡,武田信玄一直企图在关东上杉势力圈中打下一枚楔子。他选择的目标是上野国西部的上杉方据点箕轮城。

永禄九年,武田军对箕轮采取了攻击行动。此时,信玄长子义信已经被幽禁,四子胜赖已经被公认将是武田的继承人。一般认为:胜赖正是在此战完成了他的初阵。据记载,胜赖在初阵中表现勇猛果敢、攻击凶猛。是役,武田军拔掉了长野业正以来长期阻碍其东进上野的钉子箕轮城,城主长野业盛(业正子、猛将)自害。胜赖的初阵,维持了武田氏世继首战必获大捷的传统。

然而,根据《甲阳军鉴》品四十的记载,胜赖的初阵是在永禄六年(1563)作为箕轮城攻坚战的前哨战的松井田、安中两城攻略,不过没有其他史料可以提供辅证。


(发帖时间:2003:7:7 19:32:11)
---whhok

(16): 武田信胜

天目山合战

敌手:织田信长

天正十年(1582)三月,十六岁

武田信胜,胜赖子,信玄孙,代代名门武田氏的最后的当主,他的初阵,为这百年大族的末日装点了最为凄婉而惨烈的一幕。

甲斐源氏的名族武田家,在长筱崩溃后,走上了没落之路,在织田、德川军的猛攻下,家臣团土崩瓦解,众寡不敌,终于彻底覆灭。在武田覆灭的最后一战中迎来自己的初阵,对于胜赖的嫡子竹王丸信胜而言,大概也是义务范围内的事吧。

是年三月三日,信胜在新府城主持了最后的军议,席间,否决了以此城为凭依行最后一战的方案,而决定向一门重臣小山田信茂的郡内(都留郡)转进。然而,信茂却背叛了

进退失据、日暮途穷的胜赖、信胜父子,终于有了最后的觉悟,他们选择了先祖武田信满在上杉禅秀之乱时自害的场所天目山作为自己的死地。三月十日,在田野(大和村)构筑栅栏,决心拼死一战。胜赖请出武田氏新罗三郎义光以来历代的重宝,为信胜行元服仪式,正式将家督之位传于信胜。这时,追击的织田军逼近了

战斗居然持续了两天,十日,一条信龙战死,那漫长的一夜不知道胜赖、信胜父子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度过的,十一日的太阳升起时,胜赖、信胜、迹部胜资、土屋昌恒、安部宗贞、小宮山友晴等人与泷川一益军展开了最后的战斗,根据《甲阳军鉴》《甲乱记》《理庆尼记》记载,信胜持枪突入敌军,奋力讨杀数敌,自己也负伤。午前十时许,众人先后战死。胜赖和信胜也举刀自向,结束了波乱的生涯,甲斐武田氏灭亡了。

信胜时年仅仅十六岁他的初阵就是他最后的一战,同时也是数十年间威震甲信的武田军团的最后的战斗。


(发帖时间:2003:7:7 19:34:41)
---whhok

(17): 武田家的悲剧收场令人感叹!
(发帖时间:2003:7:16 11:05:34)
---whhok

(18): 村上义清

佐久合战

敌手:武田信虎

永正十六年(1519)九月,十六岁

《更级上将村上源府君年谱》记载,是年,武田信虎突然侵入佐久郡,在平贺地区纵火焚烧。村上义清年仅十六岁,其父赖平应佐久众大井氏的邀请,率军出援,迎击武田军。这就是后来两度大破武田信玄军的名将村上义清的初阵。

村上军经小诸城,与佐久众合流,据说城主大井伊贺守父子对村上来援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

然而,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武田信虎仍然在一天到晚的与甲斐国内的国人众打打杀杀,致力于甲斐统一,应该没有余暇发动对信浓的攻击,所以不排除《更级上将村上源府君年谱》的这个记录属于后世创作的可能。

(发帖时间:2003:7:16 11:06:18)
---whhok

(19): 今川氏亲

骏府馆合战

敌手:小鹿范满

长享元年(1487)十一月九日,十八岁(一说十六岁)

文明八年(1476),今川义忠战死,世继龙王丸(氏亲)只有七岁,家臣中颇有支持义忠的从兄弟小鹿范满为家督者,经过调解谈判,最终决定由范满担任家督代理,并应在氏亲成人后将家督位还于氏亲。长享元年,氏亲已经成年,但范满却没有还政的意思。(本节详细情形请参照菊亭半闲斋《战国今川一族》第二节)

是年十一月,担任氏亲后见的伊势新九郎发难,向范满居住的骏府馆发动了攻击,意在讨杀范满,还位于氏亲。家督继承的正统性无疑是在氏亲方一边,而范满方的力量也处于劣势。于是战斗以氏亲方的压倒性胜利而告终。

据说氏亲在一开始并没有出阵,随着战斗的展开,也借此机会完成了初阵仪式,亲自参加了攻击行动。这一战虽然短促,但其对东海乃止关东的影响却因两个因素而甚显重要。一者自然是今川氏中兴之主氏亲的闪亮登场,二者,伊势新九郎因此拥立大功而就封富士郡兴国寺城城主,领富士下方十二乡之领,战国最早的****儿北条早云宗瑞,从此奠定了他奇迹般人生的基石。

(发帖时间:2003:7:16 11:06:45)
---whhok

(20): 今川氏真

三河攻略

敌手:松平(德川)家康

永禄五年(1562)六月,二十五岁

被海音寺潮五郎称为大阿呆(《武将列传》)的今川氏真,在其英雄一世糊涂一时的老爸归天桶狭间后,被从歌道游艺的甜梦中惊醒,推到了战国乱世的前台。桶狭间合战后,松平元康在冈崎独立,随即对东三河展开了攻略。永禄五年,松平军对牛久保城展开攻势,今川氏真率领一万数千人马,进入牛久保城,更意气风发的转守为攻,向松平军为攻略牛久保城而建筑的一宫砦发动攻击。

松平家康率军来援,是役,在历史上以一宫之退口而留下了家康的武名。正相持间,氏真得到骏府来的报告,被儿子轰出来、寄居在今川家多年的武田信虎那老头子有不稳的动向。氏真乃匆匆撤兵,回到骏府。

义元生前,氏真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的战役,这一次匆忙仓促的三河攻略战,是他的首次参阵。在杀父之仇的刺激下,氏真闪现了那么一瞬的雄心,随后,就又躲回到和歌与游艺的世界里昔日威震东海、连尾张的猛虎织田信秀都崩掉了半嘴牙的今川氏,从此成为了德川、武田、后北条眼里的肥肉

(发帖时间:2003:7:16 11:07:14)
---whhok

(21): 松平清康

山中城之战

敌手:西乡(大草松平)信贞

大永四年(1524)四月,十四岁

大永三年,以十三岁的幼龄继承家督的松平清康,堪称战国时期罕见的麒麟儿。虚岁十三,实岁只有十二,这个岁数的孩子,现在的话还是小学生或初一学生,而这位十三岁的清康小朋友,却开始筹谋进取西三河的中心冈崎城。转过年,他接受大久保忠茂之策,趁大风雨之夜突袭冈崎城主西乡信贞(大草松平氏)的支城山中城,一举攻陷之。

山中陷落,西乡信贞胆为之夺,乃将女儿嫁给清康,并让出了冈崎城。此后,清康以冈崎为据点,开始了三河统一的狂飙!

是役中立有殊勋的大久保忠茂,被清康重重恩赏,忠茂几经固辞,清康坚持要赏,忠茂乃提出要求赏赐领国内市场的征税权,而清康居然慨然允诺。受赏的忠茂,乃宣布免除领国内的所有市场税,从而极大的活跃了领国内的商业。三河,经过多年的离乱,开始恢复繁荣气象。


(发帖时间:2003:7:16 11:07:49)
---whhok

(22): 松平广忠

室城合战

敌手:松平(樱井)信定

天文五年(1536)九月,十一岁

天文四年(1535)十二月,东海的流星松平清康在守山城之阵陨落了。对松平氏而言,历史上称为守山崩确实是贴切的评语,崩溃,完全的崩溃,外敌大举压境,而领国内也重新回复到了豪强林立、土崩瓦解的状态。

樱井城主松平信定,趁机夺取了冈崎城,年仅十岁的清康遗子广忠,在老臣的扶保下逃亡到了伊势。此后,通过家臣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三河吉良持广和骏河今川义元的支持。天文五年九月,回到了三河室城。

听说广忠归国,松平信定当即发动了室城攻击,以求斩草除根。广忠方人少力薄,不敌,再次流亡,跑到吉田城,此后又在各地流浪。直到天文六年六月,才在外力的支持下,回到了冈崎城。

广忠的初阵,对他而言一定是一段极其苦涩的经历,说起来,他的短短的一生,从这一天起,就仿佛浸泡在这种苦涩的味道中一样。他的生、他的死,无不如此。战国最后的胜利者的父亲?呵呵,我有时真宁可相信家康是清康的儿子,与我有相同想法的朋友不是没有吧?说起来,广忠大概要算战国最可怜的人之一了。

(发帖时间:2003:7:16 11:08:35)
---whhok

(23): 德川信康

足助城、武节城攻略

敌手:铃木弥兵卫、菅沼贞吉

天正元年(1573),十五岁

是年九月十日,德川氏利用武田信玄死后武田势的低潮,一举夺回了东三河山间部的要地长筱城。为了巩固该重要据点,德川军随即对足助、武节两城展开攻势。

德川家康的世继,时年十五岁的德川信康,借此机会举行了初阵仪式,并首次担当总大将。信康率军从冈崎出发,先行击败足助守将铃木弥兵卫,弥兵卫弃城败走,随即,德川军兵锋指向武节城。守将菅沼贞吉丢下城池和士兵逃亡,信康的初阵如同狩猎一样轻松的结束了。

是役也有记载是在是年三月。但是,从当时东三河的情势推断,对这两城展开的攻击,应该是在长筱落城以后。


(发帖时间:2003:7:16 11:09:04)
---whhok

(24): 织田信忠

近江攻略

敌手:浅井长政

元龟三年(1572)七月,十六岁

近江攻略,敌手浅井长政,大阵仗,好敌手!不过可惜,对于十六岁的若武者信忠而言,这里没多少可让他闪光的机会。与德川信康的初阵类似,都并非命运迫使其必须披上战铠,他们英雄的父亲,无非是借这个机会完成一个仪式而已。

元龟二年,信长自歧阜出阵,展开北近江攻略,信忠时年十六岁,乃于七月十九日完成了具足初仪式,随父亲一起出发。七月二十日,着阵横山城。二十一日,向浅井氏的本城小谷进击。此后,直到是年九月十六日归还,两个月间,信忠与父亲信长一起行动,初次体会了战争这种血腥游戏的味道。


(发帖时间:2003:7:16 11:09:47)
---whhok

(25): 筒井顺昭

箦川合战

敌手:箦川藤八父子

天文十二年(1543)四月,二十一岁

关于筒井顺昭,本人已经有数千字的专题介绍文章,但文中没有明确其初阵时间,这里做个补充。

筒井氏的上一代家督顺兴去世时,遗子顺昭只有十三岁,而当时大和国内的政治局面非常混乱复杂,然而就是这个少年,却一举突破了长期混沌之闷局,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大和分国统一。箦川合战,是史料中留下明确记录的第一场由顺昭亲自指挥的合战。顺昭时年二十一岁。

天文十一年(1542)三月,纵横近畿数载、翻弄****于股掌的枭雄木泽长政,在河内太平寺遭遇了他的滑铁卢,在与三好范长、游佐长教联军的战役中阵亡,他辛苦建筑的势力圈也就瓦解了。与十市远忠联姻,数年与长政抗衡的顺昭,立即展开了对木泽势力的扫讨战。须川地方的豪强箦川藤八父子首当其冲。

天文十二年四月,筒井顺昭率6000大军围攻位于今奈良市须川附近的须川城砦,面对优势的筒井、十市联军,箦川父子以城为凭依做了顽强的抵抗。战斗进行了半个月,筒井军在付出相当伤亡后终于攻陷该城,箦川父子战死。

随后,顺昭联合远忠先后击破古市氏于古市城、柳生氏(箦川支党)于小柳生城。天文十五年发动对大敌越智氏的总攻,迫使其降于军门之下,从而完成大和制压,是年二十四岁。这是筒井氏有史以来的全盛时期。

天文十八年,筒井顺昭崩,二十八岁。

(发帖时间:2003:7:16 11:10:15)
---whhok

(26): 六角定赖

岛乡口合战

敌手:伊庭贞说

永正十三年(1516)八月十七日,二十二岁

近江守护六角氏是佐佐木(宇多)源氏的嫡流,在室町时期,控制南近江地区,与北近江的京极氏及继起的浅井氏长期争雄。永正十一年,六角高赖追放重臣伊庭贞说,伊庭逃亡北近江。同十三年八月,伊庭贞说以同族的浅井氏为后援,发动对南近江的反攻,史称:第二次伊庭之乱。

当时的六角高赖已经将合战指挥之权责委托给长子氏纲。然而,大敌来隙,氏纲却发足疾而无法上阵。领内豪强期盼着惣领家六角氏的表现,高赖无可奈何,想到了自己已入僧籍的次子承龟。救场如救火,承龟被临时任命为总大将,指挥是次战役,时年二十二岁,之前的人生只与佛堂经卷为伴,未尝识得干戈。

伊庭势倚仗其优势的水上力量,控制了琵琶湖的交通权,因此乃水陆并进,直攻六角氏的本城观音寺城。承龟率军于城下西北约5到6公里处的岛乡口迎敌,奋勇将正面之敌击退。同时,联络长命寺的僧兵,袭击了伊庭方的冈山城(九里氏居城),切断伊庭方的运补路线。

站稳脚跟的承龟,徐徐发动反攻,控制琵琶湖的制海权,逐渐压倒敌势。这个临时抱佛脚上阵的小和尚,因此深得六角家臣的信赖。永正十五年,承龟的长兄氏纲终于不治离世,承龟还俗,改名定赖,此后成为了六角氏的下一代当主。

(发帖时间:2003:7:16 11:10:41)
---whhok

(27): 浅井长政

野良田合战

敌手:六角义贤

永禄三年(1560)八月,十六岁

北近江浅井氏,在下克上驱逐主家京极氏后,战国大名化,但随即,他们也必须继承京极氏当年的地缘强敌,南近江六角氏。浅井亮政一代,在六角氏的名君定赖手底下尝尽苦头,到了其子久政时,被迫采取和睦政策,久政为自己的嫡子迎娶了六角氏重臣平井定武的女儿,并授义贤(定赖子)一字,命名为贤政。

贤政成长起来后,不能甘心这种做六角半附庸的地位,他视自己名字中被强加的贤字和自己被强加的平井氏的妻室为奇耻大辱。永禄三年四月,十六岁的贤政迫使持对六角和睦政策的父亲久政隐居,继承家督,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平井氏的女儿送回娘家,宣布休妻。

毫无疑问,这等于与六角决裂的公告,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六角义贤的讨伐大军,旋即北上佐和山城,首先包围位于今彦根市的肥田城。

贤政出阵,这是十六岁的年轻大将的首战,他率军在野良田布阵,向六角氏主力挑起决战,合战进行当中,肥田城的浅井势出城参战,与贤政本队形成夹击,野良田合战以浅井方大胜而告终。

一战之下,浅井氏摆脱了对六角的半附庸地位,势力日渐增强,而六角氏则内部矛盾相继暴露,走上了衰微之路。浅井贤政,后来迎娶了织田信长的妹妹、绝世美女市为正室,并终于抛弃了那屈辱的贤字,改领信长一字,即浅井长政。雄姿英发,佳人在怀的青年武将,正处在人生、事业、爱情的丰收季节,若有不识相的预言家此时叹息这是他悲剧的开场,大概那张臭嘴都会被人们撕碎的吧,而天上的神袛却兀自转动着命运之轮,嘴角挂着冷冷的笑

(发帖时间:2003:7:16 11:11:07)
---whhok

(28): 黑田如水

青山合战

敌手:赤松政秀

永禄十二年(1569)五月,二十四岁

战国无双的名军师黑田官兵卫孝高,其实早在其十七岁时就随父亲职隆完成了初阵。然而,青山合战,却是他本人亲自指挥并有明确战果的首战。

孝高之父职隆,是深受当主小寺政职信赖的重臣,孝高十六岁成为政职的近习,二十二岁时父亲隐居,他继承父业,担当小寺氏的重臣职。其时,龙野城赤松政秀与小寺氏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战斗。

永禄十二年五月,赤松军来袭,小寺孝高率军出阵,于姬路青山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威名大振。次月,赤松卷土重来,直袭小寺本家军阵,小寺政职大败溃走,孝高的部队受到牵连也崩溃了。入夜,孝高收拢败兵数百,趁敌新胜而骄,急袭赤松本营,赤松军大溃,孝高乃再次击退了敌军。

接连的胜战,显示了官兵卫高人一筹的军事指挥,对于刚刚继承了父亲在家中地位的官兵卫而言,着实令家中上下对之刮目相看。然而,是否一生就这样在庸碌的主君之下满足于小国人领主的地位、玩弄着千人百人的战争小把戏呢?官兵卫心中一定不满足的吧 - 以天下为舞台,以江山为赌注,这才应该是属于他的人生。

此时,距离黑田官兵卫孝高与羽柴藤吉郎秀吉的初会,还有八年的时间。


(发帖时间:2003:7:16 11:11:30)
---whhok

(29): 宇喜多直家

西播磨之战

敌手:赤松晴政

天文十二年(1543),十五岁

直家六岁时,祖父能家为浦上氏配下的国人岛村丰后守奇袭而死,直家的父亲兴家带着幼子逃亡到福冈。不二年兴家病逝,年幼的直家到邑久郡下笠加村投靠姨母,而他的母亲此时仍然是浦上宗景奥方(也有说是正室)的女侍。直家此时七八岁,一脸痴呆,是远近闻名的傻子,他母亲见状非常伤心,他却偷偷对母亲说:我是在装傻,以防被仇人岛村追杀,请母亲放心,早晚我会复兴家门,还要请母亲帮我在天神山城打通出仕的门路。

天文十二年八月,经过母亲斡旋,直家出仕浦上宗景,时年十五岁。同年,播磨守护赤松晴政来攻,直家首次上阵,取得敌人的兜首,立下军功。此后又累立功勋,次年,浦上宗景表彰其功,给他元服,并赐备前乙子城知行300贯,足轻三十人。直家终于有了自己最初的立业之基,他招纳祖父的旧臣,一时经济窘迫,即使是自行生产耕种,据说每月也要断粮三五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了后来的西国第一枭雄和他无比坚固的家臣团。


(发帖时间:2003:7:16 11:11:56)
---whhok

(30): 陶隆房(晴贤)

郡山城攻防战(青光井山合战)

敌手:尼子诠久(晴久)

天文十年(1541)正月十三日,二十一岁

天文八年,隆房的父亲兴房(道麟)病逝,十九岁的他继承家督,继续作为大内氏的重臣而发挥才干。次年(九年)夏八月,出云尼子诠久动员三万大军围攻毛利元就的吉田郡山城,毛利氏是大内氏的前哨,这一场郡山大合战,是大内和尼子两大势力的一次决战。大内义隆命隆房统军往救毛利。隆房首次上阵就担任一军之主将。

十二月三日,隆房统军8000,号称一万,到达战场,在尼子围城军的背后青山城布阵。次年正月十三日,拉开了最后决战的序幕。

当时,经过数月的激战,尼子势屡遭毛利军打击,损失惨重,士气低迷,毛利大内联军则士气高涨。毛利元就倾城兵而出,连破尼子军高尾久友,黑田甚兵卫两阵,战至日没,隆房见尼子本阵已经空虚,乃说时机成熟了,下令大内势突击尼子本阵侧翼。两军激斗,尼子同名众宿将下野守为幸掩护晴久撤退,壮绝讨死,尼子军大溃,隆房趁势攻杀,扫荡亲尼子势力。

二月,平贺氏头崎城,沼田小早川氏高山城先后降伏。四月,严岛神主家降伏。五月,毛利元就攻灭宿敌安艺武田氏,安艺一国纳入大内氏控制下,隆房开始进而准备出云远征。


(发帖时间:2003:7:16 11:12:22)
---whhok

(31): 吉川元春

郡山城攻防战(宫崎长尾合战)

敌手:尼子诠久

天文十年(1541)正月十三日,十二岁

吉田郡山城攻防战,是西国两大智将毛利元就和陶隆房的联袂演出(尼子诠久同时碰上这二位实在是倒霉),更是后者的处子作,而在这一天完成其初阵的名将还有一人,当然,仅就当时而言,他还只能算是将来的名将,他就是毛利元就的次子、后来的家中头号猛将吉川(毛利)少辅次郎元春。

少辅次郎是年只有十二岁,尚未元服。然而,在这场毛利氏的空前大危机面前,他却跃跃欲试,要和父兄一起杀敌。元就认为他年岁太轻,拒绝让其出阵,并命令家臣井上河内守把次郎带回郡山城。次郎回城后暴怒,挥舞太刀,在城里大闹(暴走),任谁也解劝不住。终于,在正月十三日的决战之前,次郎率领自己的侧近小厮,再次跑到了元就阵中,元就无论是为了军中士气还是仅仅为了保护儿子这种可贵的勇气,都不能再次拒绝,他说了一句大不敌者也(大概就是胆子大,不把敌人放在眼里的意思吧),就批准次郎参阵了。

眼见大内援军已在吉田集结,再加上少辅次郎初阵,毛利军士气更为高涨,城中连老人、妇孺都组织起来,削竹削木,在棍棒上贴上银纸,远远一看,明晃晃的仿佛刀枪,以壮毛利军声威。毛利氏上下百万一心的气势,真可以让敌人不战而胆寒。

是日北风大作、白雪纷飞,元就下令全军总攻击,毛利数千之众,包括十二岁的少辅次郎在内,争先恐后的冲向尼子军的三段布阵,瞬间击溃其二,随即又与第三阵以豪勇著称的吉川兴经杀得难分难解。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少辅次郎在此战有何显赫战功,但他在战前的表现,已经向父亲和毛利家的人们昭示了一位勇将之诞生。

(发帖时间:2003:7:16 11:13:00)
---whhok

(32): 小早川隆景

五龙王山城合战

敌手:山名理兴

天文十六年(1547)四月二十八日,十五岁

毛利元就的三男隆景,于天文十三年,受大内义隆之命继承了竹原小早川氏的家督位。天文十六年,大内氏向山名理兴镇守的备后神道城发动侵攻。小早川氏也在动员之列,出阵手城岛,作为神道城包围网的一个环节。

四月,接受大内氏的命令,十五岁的小早川隆景为大将,率领小早川军向神道城的前卫五龙王山城发动了攻击。经过激战,是月二十八日,城陷。

隆景立此战功,其家臣向毛利元就和隆元恳求颁赐隆景书状表彰。小小年纪就被送出去当养子的隆景,接到父兄的感状后,大概也可以体会到父兄看到他成长的欣慰之情吧。


(发帖时间:2003:7:16 11:13:21)
---whhok

(33): 毛利辉元

富田城下之战

敌手:尼子义久

永禄八年(1565)四月,十三岁

毛利元就,从150兵动员力的小小国人领主,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一跃为西国制霸的十国大名,他的子孙辈,也在漫长的岁月和连绵不绝的战斗中一代代的锻炼、成长起来。元春的初阵,是在毛利氏为尼子大军重围、至为危急的关头,而当毛利元就的第三代幸鹤丸隆元走上战场时,攻守已经完全转化,毛利氏的兵锋直迫尼子本城月山富田城下,隆元的初阵,如同叔父元春的初阵一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分别标志着毛利氏征途上的两个巅峰时刻。

永禄五年开始,毛利元就对月山富田城展开包围攻击,首先扫荡周边以尼子十旗为骨架的支城防御体系。永禄六年,嫡子隆元急逝,元就强忍丧子之痛,发动白鹿城攻略,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拔掉了月山富田城这一最有力的支城,白鹿陷落,决定了富田城和尼子氏的命运,出云国人领主纷纷倒戈,富田城完全孤立。

永禄八年二月,将富田城重重包围的毛利元就,回到吉田郡山城,为十三岁的嫡孙幸鹤丸举行了元服式,起名少辅太郎辉元(受将军义辉一字)。随即,元就将辉元和吉川元春的长子、时年十八岁的元长,带到了富田城之阵(本阵洗合城),他想让这两个家中的希望以其初阵来装饰毛利氏前所未有的辉煌一战。

月山富田城是天下的坚城,毛利军兵力(三万五千余)是尼子的三倍,但被城防优势抵销,则占不到什么便宜。元就确定了三个突破口:第一军,他本人亲任总大将、以少辅太郎辉元为先阵,军一万五千由尾小森口(御子守口)突入;第二军,以吉川元春及其嫡子元长为大将,自盐谷口突入;第三军以小早川隆景为大将,自菅谷口突入。相应的,总势一万二千四百余的尼子军,也分兵三路迎击。尾小森口,由当主若大将尼子义久自率四千四百兵 、盐谷口交给尼子伦久、菅谷口交给尼子秀久。

四月十七日,毛利军总攻击开始,在三个方向同时展开了极其残酷的战斗,占尽地利而且没有退路的尼子军决死拼杀,毛利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盐谷口方向,由于山中鹿之介鬼神般的奋战,毛利军一度形势危急。而尾小森口方向,少辅太郎辉元的先阵军与尼子当主义久的旗本军旗鼓相当,也陷入僵局。激战十一日,至四月二十八日,毛利军始终不能从任何一个方向突入富田城内,元就以为再战下去只是徒然增加伤亡,乃下令全军退却,撤回洗合城本阵。辉元的初阵,以毛利军小负而告终。

行百里者半九十,毛利与尼子围绕月山富田城的攻防战,在此后又持续了19个月之久,直到次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粮断一年的富田城终于开城,此时还能有命做毛利俘虏的,只剩下尼子义久以下一百四十余人。经久以来,称雄阴阳十一国80余载的佐佐木源氏名门尼子氏,其灭亡在同命运的诸战国大名中也堪称最惨烈者之一。

(发帖时间:2003:7:16 11:13:44)
---whhok

(34): 吉川经言(广家)

出云布部山合战

敌手:山中鹿之介

永禄十三年(1570)二月(四月改元元龟),十岁

尼子氏覆灭了,但毛利元就的征途还在继续,他面对的是不屈不饶的尼子余党的反扑,而他的子孙,继续在不绝的战火中成人。吉川元春的三男经言、后来的岩国藩祖,以十岁之龄(毛利两川家的初阵时间一个比一个早)参加了对尼子残党的战斗。

立下七难八苦誓言,为复兴尼子不懈奔走的山中鹿之介,拥立新宫党尼子诚久的遗子胜久,召集尼子旧臣,整顿起三千人的军势,杀回出云,尼子胜久在新山建立本阵,军势膨胀到六千,其第一目标,就是夺回月山富田城。

永禄十三年一月,毛利元就以世继辉元为总大将,元春、隆景为辅佐,动员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开始征剿尼子余党。这是辉元、元春、隆景毛利两川体制的一次大演习。

二月十四日,毛利军与山中鹿之介幸盛指挥的尼子军在布部山爆发决战。担任毛利军先阵的是吉川元春,就在这位不败名将的阵中,赫然有一位十岁的若武者,他是元春的三男经言。战前,就如同当年郡山合战时元春向元就请求那样,经言也向元春要求出阵,元春大概也从爱子的身上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的影子吧,他甚为欣慰,但是,作为父亲,他就象当年父亲拒绝自己一样,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你还太小,过两年再说吧。不甘心的经言央求哥哥元长为自己做说客,元长先找母亲、又找父亲,终于说服了元春,允许经言出阵。

布部山合战,以毛利军的完胜而宣告了尼子复兴企图的破产,十岁的吉川经言,当然不可能亲自参加什么战斗,但他披甲执锐出现在合战场上的小小身影,却无疑是毛利氏数十年制霸西国路上的又一个阶段性象征。

经言后来被送到别家做养子,因为兄长元长去世,而回到本家继承了吉川的家名、易名广家,此后为保全家族而在丰臣、德川政权下浮沉,最终成为江户时代岩国藩的藩祖。


(发帖时间:2003:7:16 11:14:13)
---whhok

(35): 三好长庆

摄津御园合战


敌手:一向一揆


天文二年(1533)八月,十一岁

天文元年(1532),爆发了历史上称为法华一揆的事件。早五年前,细川晴元在界拥立足利义维为将军,称界公方府,与细川高国拥立的二条公方足利义晴对抗。享禄四年(1531),细川晴元在阿波国人三好元长的支持下于天王寺击败高国,迫其切腹。然而,细川晴元感到三好元长力量已经有凌驾于自己之势,于是在木泽长政的支持下旋即展开了对元长的斗争。元长亦予以反击。两方都利用了畿内强大宗教武装集团的力量。细川方联合真宗本愿寺势力,而三好方则取得京都日莲法华宗的支持。真宗本愿寺教团发动一向一揆席卷了河内、和泉、摄津三国,包围在界的三好元长,元长只好自杀了事,界公方足利义维逃亡淡路(后来被细川持隆接到阿波,即阿波公方的初代)。

元长之子千熊丸是年十岁,继承三好家督,元服,此即后来的畿内枭雄三好长庆。当时细川晴元深感本愿寺一向一揆势力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特别是对京都构成绝大威胁,于是转而与京都日莲法华宗联盟,会合木泽长政讨伐山科本愿寺,并于天文元年八月将之彻底烧毁,然后进围石山本愿寺,双方形成对峙。

天文二年六月二十日,由年轻的三好长庆出面斡旋,细川、法华联军与石山本愿寺达成和议(实在不明白当时实际只有10岁的三好长庆是怎么完成这样重大的外交行动的),从而三好氏再次回到了近畿的政治舞台。但一向宗徒的暴力行动仍然没有停止,是年八月十一日,摄津国下部的一向一揆蜂起,大举向御园攻来,长庆出阵弹压,一举将一揆军击溃。九月六日,河原林一揆众又攻入越水城,击毙三好将领篠原。二十三日,长庆联合池田众、伊丹众反攻越水城,将之夺回。这便是三好长庆的初阵。

次年,长庆靠木泽长政的斡旋,在杀父仇人细川晴元手下出任幕职。天文八年(1539),经幕府同意取得河内十七处御料所的知行权后,掌控摄津半国(是年十七岁)、取得了相对于晴元的半独立地位,随后连续击败木泽长政、细川氏纲、游佐长教,天文十七年(1548)终于推翻起兵晴元政权,上洛成功,制霸畿内。是年他也才只有二十六岁,而从十一岁初阵开始已经在军事、政治的角斗场中马不停蹄的奋战了十五春秋!三好长庆,确实是战国时期也十分罕见的麒麟儿、与他昏庸糊涂的老年恰恰形成对比(他死时也不过四十三岁)。

(发帖时间:2003:7:16 11:14:41)
---whhok

(36): 篠原长房

摄津合战


敌手:细川氏纲


天文十五年(1546)十月,不详

细川晴元可以算是战国乱世的一个典型人物了,他拥立足利义维、又因义维支持三好元长而追放之;他杀掉细川高国,却在追放义维后又拥立高国原来的傀儡足利义晴;他攻杀三好元长,却又用其子三好长庆为重臣。如此翻云覆雨,把持中央政权凡十余载,然而,历史证明单单靠这种合纵连横的政治手腕是无法建立起巩固的权势的,在不断打倒旧的敌人的同时他也给自己不断制造新的敌人,而在疲于奔命中,旧敌人的残余力量也随时准备着东山再起。

天文十一年,细川高国的养子细川氏纲举兵,得到河内畠山政国和游佐长教的支持,细川晴元虽然名义上有茨木长隆、三好政长、三好长庆等实力者可供驱使,但实际上诸将各有各的算盘(另一实力者木泽长政已经在是年败死)。天文十五年,细川氏纲军占领了京都,晴元政权摇摇欲坠。

在对付旧高国派上,三好长庆当时的利益和立场还是与细川晴元一致的,在畿内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他返回老巢阿波谋求援助。是年下半年,以长庆的三个弟弟三好义贤、十河一存、安宅冬康以及阿波细川持隆为首脑,组织四国国人,合计两万大军渡海援救近畿。出身阿波篠原乡的国人篠原氏以当主长政为大将参阵,同时出阵的还有长政之子长房。十月二十二日,阿波军渡海成功,到达河内,击破了细川氏纲和游佐长教的联军。有资料显示当时长房已经三十岁出头,这个初阵年龄在战国武将中算是很晚的了。

是役,三好长庆挽救了细川晴元的命运,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在幕府中的地位。而篠原氏也以自己的奋战巩固了在三好家臣团中的重臣地位。篠原长房后来成为三好义贤的家宰。三好长庆死后与三好三人众协力拥立义贤之子三好长治、制订分国法《新加制式》,与拥立三好义继的松永久秀对抗。信长上洛后,他与三好三人众保护长治退往阿波,结连本愿寺抵抗信长、并与备前方面的毛利氏作战,为三好氏的存续竭尽心力。然而,这位对三好氏忠心耿耿的老臣最后却死在了主君三好长治的手里。


(发帖时间:2003:7:16 11:15:03)
---whhok

(37): 十河一存

长尾表合战

敌手:寒川太郎

天文元年(1532)秋,???(很小)

三好长庆最小的弟弟十河一存的初阵比他的兄长还要早,但是俺却放在后面来讲,因为打算在这一篇中结束三好氏。

天文元年,十河一存被过继给?#123;岐国人十河景滋、并继任当主,从而将三好的势力扩大到了?#123;岐。随即,十河军以一存为总大将展开了对?#123;岐另一有力国人寒川氏的攻略。两军在长尾表展开会战。寒川军猛将神内左卫门突入了十河军本阵,直迫一存面前,一枪刺出,贯穿了一存的左腕,谁知这个年幼的孩子(真的很年幼,诸位可以用三好长庆的年龄推推他这年才多大)居然面不易色、手不颤抖,抽出太刀一刀先斩落神内的枪柄,复一刀将之讨取。随后用盐涂抹在伤口上,再用藤蔓缠卷固定,便又若无其事的投入战斗,直到战役获胜安然归阵。这一战轰动了阿波,从此传出了鬼一存的异名!

不得不承认确实是鬼的很。大家算算看,三好长庆那一年也才十岁(还是虚岁),而十河一存居然是他的四弟就算可能存在同父异母的情形,这个四弟只比他大哥小一岁吧(那三好元长那两年的播种能力也真强),一个实际上才8岁大的孩子,不但率军出阵,而且还上演了一出几乎是断臂杀敌的火爆场面!他他他他不是鬼是什么?

且不论以上史实是否存在问题(长庆的年龄和寒川攻略的时间都是有明确记载的),总之这个小鬼后来成为了三好军团的头号猛将,不仅担任?#123;岐方面的大将,而且在三好长庆畿内转战的过程中也总是一马在前,骁勇异常。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安宅冬康、十河一存,这四兄弟的组合其实是可以和岛津兄弟一比的。

永禄四年(1561),十河一存在有马温泉疗养时不幸坠马身故,时年应该不到40岁。他的死仿佛将鬼神的佑护也带离了三好家族。次年,老二义贤在久米田合战战死,再次年,义庆颇有将器的嫡子义兴为松永久秀所害而暴死,再次年的永禄七年(1564)五月,义庆听信久秀谗言杀害了三弟安宅冬康,两个月后的七月二十四日,他在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和爱子相继离世的迭次打击下郁郁而亡,时年仅仅四十三岁。三好四兄弟共同建筑的霸业至此冰消瓦解。

(发帖时间:2003:7:16 11:15:32)
---whhok

(38): 终于完成了,诸位有要补充的吗??
像家康之类的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这里就不贴了。
(发帖时间:2003:7:16 11:21:38)
---whhok

(39):老贴子了,看看,重温一下。
(发帖时间:2004:11:15 02:30:13)
---whhok

(40):的确不错的老贴。
(发帖时间:2004:11:15 08:59:41)
---棋牌高手

(41):松平清康、筒井顺昭,我一直认为这两个少年枭雄的早逝,是战国最大的失色。设想他们如果能够活到40岁,只要40岁,天下的大势就绝对不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那样了。
回头看看他们的初阵,真令人感叹啊。

那个十河小朋友,如果史料可信,的确是鬼啊。不过有看法认为他最后的坠马而死和长庆有关?


(发帖时间:2004:11:15 12:46:36)
---雾隐猿飞

(42):恩,松平清康更是有人感慨:此人要是活到30岁,就能夺取天下。。。
可惜他没活到30岁。。。
(发帖时间:2004:11:15 13:44:03)
---榕城浪客

(43):那也未必啊
像今川义元那样,还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和英名成就了别人
(发帖时间:2004:11:15 17:00:16)
---德川信云

(44):日本人对于磨练两个字我看是要比国人理解得透彻,十多岁武将的初阵,应该是一早就拼命锻炼累积下来的成果.
在我们的战国和三国中还是比较少可以对比的.
(发帖时间:2004:11:15 18:31:35)
---whhok

(45):这话就过了也。马超的初阵是多少岁的?16岁时就和父亲一起进军关中勤王了,之前他已是名震西凉的虎将。蒙恬15岁就和父亲蒙敖攻打赵国了~我们国家少小成名的名将也不在少数的~
(发帖时间:2004:11:16 19:56:54)
---本多平八郎忠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46):这不就是少吗???呵呵呵^-^
(发帖时间:2004:11:16 23:04:49)
---whhok

(47):我的初阵在1999年的8月,暑假的一天,月黑风高的玩上~~~~~
出阵人数是两人~~~~~~一个是我~~~~
一个人我女朋友~~~~
当晚夜战了3小时~~~~
结果我体力不之,败下阵来~~~~
(发帖时间:2004:11:17 22:08:15)
---阪本****儿

(48):灌水!!!!
太明显了!!!还有不良因素,建议不满18岁的网友勿看.
警告一次,下次删贴.
(发帖时间:2004:11:18 18:18:02)
---whhok

(49):补充一个
天文十一年八日,胜家20岁,跟随织田信秀出阵小豆坂。
击败今川军。

骏河国的今川氏世代名门,领土广大,兵力强横,义元更有东海道一弓取的美名。信秀闻知义元来攻,丝毫不敢大意,急命二弟信康为先锋,出西三河安祥城东进,双方在小豆坂遭遇。
  长驱而来的织田军因为体力不支,很快受挫向后败退,今川、松平联军在后紧紧追赶,幸亏信秀的三弟、以武勇善战著名的信光、胜家等人担任殿后,大呼悍战,不但逼退追兵,更鼓舞了本方士气,扭转了战局。最终今川军崩溃,西三河一带尽归织田氏所有。
(发帖时间:2004:11:19 02:09:53) (编辑时间:2004:11:19 02:14:15)
---whhok

(50):幸村的初阵


天正17年(1589)11月24日,秀吉向北条家发布了宣战布告,并在同时向各地的大名发布了总动员令。12月10日,秀吉在聚乐第与家康谈论小田原征伐的具体作战方法。第二年的2月10日,上杉景胜从春日山城出发,15日赶到海津城。另一边,前田利家2月20日从金泽出发,来到信浓与景胜军汇合。之后又得到了真田昌幸、松平康国的兵力支援。这支部队被称为北陆支队。其中的构成是:上杉军1万、前田军1万8千、真田军3千、松平军4千,总计达3万5千人的大军。此时,真田军中幸村也随军参战。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幸村初阵。

真田昌幸队与前田、上杉军在轻井泽合流后,来到碓冰峠。碓冰峠是上州与信州边境的要地,也是北条军防守比较严密的地区。由于在峠道上大军的移动和展开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松井田城城主大道寺政繁在碓冰峠展开了先发制人的攻击,以与良与左卫门为首的800名北条家士兵在要道上阻击丰臣势大军。

真田军中的信幸队首先与这支突前部队展开了遭遇战,虽然相比之下信幸队的人数更少,但是通过拼死作战,居然将与良与左卫门击毙,失去主将的北条军败退,上野的大门被打开了。

以后,真田军又与大道寺军发生遭遇,双方展开乱战,初阵的幸村勇敢地突入大道寺军中,表现极其活跃。

对于幸村的初阵*时的样子,《长国寺殿御事蹟稿》中这样描写道:

松枝ノ城主大道寺駿河守、人数ヲ出シケル。其ノ節、信州侍二与良与左衛門ト云フ者有リ。元来ハ甲州侍ナルガ、北条家ニ仕ヘケリ。此ノ度松枝ヘ小田原ヨリ加勢ノ為ニ来リテ、此ノ城ニ居ケルガ、唯一騎馬上ニテ十文字ノ槍ヲ提ゲテ坂本ノ町ハズレ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武将阵形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武将阵形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劝降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劝降

s8lol主宰符文怎么配

英雄联盟 网络游戏
s8lol主宰符文怎么配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心得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心得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教学攻略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教学攻略

lol偷钱流符文搭配推荐

英雄联盟 网络游戏
lol偷钱流符文搭配推荐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全技术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全技术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内政心得

电脑网络
《信长之野望12革新》内政心得

lolAD刺客新符文搭配推荐

英雄联盟
lolAD刺客新符文搭配推荐

《风色幻想3》经典回顾攻略

《风色幻想3》经典回顾攻略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无敌招数二

《信长之野望12革新》无敌招数二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