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重点保护区小肚脐

bdjinfu

bdjinfu

2015-12-13 11:11

防龋齿应从胎儿就抓起门诊中,常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口腔科问大夫:“我的孩子刚出牙不久就有洞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对此,河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学聪教授说,在胎儿的牙胚发育期,孕妇的营养缺乏可直接影响到

夜间护理新宝宝的心得

看起来,好像婴儿除了吃奶之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了,但对大人而言却毫不轻松。虽然宝宝的睡眠时间长,但由于婴儿的生理时钟尚未调整成规,夜间醒来的次数相当频繁。缺乏经验的年轻父母常常在宝宝哭闹声中忙作一团,疲惫不堪。

宝宝夜间护理心得

其实,如果事先能够合理有序地安排好夜间护理宝宝的必需品,当宝宝夜间因某些需求而醒来时便可从容行事,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满足或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婴儿良好的睡眠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新手爸妈出现熊猫眼。

有位新手爸爸炫耀他的夜间护理心得,一边讲一边还手舞足蹈比划着:“左手奶瓶,右手尿布……”他的娴熟动作给了我灵感,整理出新生宝宝夜间护理的注意事项,献给所有的新手爸妈。

宝宝夜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1、饥饿、口渴

2、憋尿、尿布潮湿

3、室温过冷或过热、衣服不舒适

4、被蚊虫叮咬

5、睡卧姿势不好,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

6、突发性疾病

宝宝就寝环境调适

想要确保孩子舒适入睡,先要调适好室内的温度、环境,以下是儿科医师给您的建议:

·窗户:睡前开窗通风,入睡时就将窗户关起来。如夜里开窗,也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在风口。

·婴儿床:婴儿床不要放置在窗户下或空调风口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睡衣、寝具:避免宝宝裸体睡觉,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天气凉爽时可让宝宝穿着透气性好的长袖衣服、长裤;天热则可用薄单将宝宝的肚子围起。

·空调:风向不对着床,睡眠时尽量将空调调整到自然风和微风状态。

垂手可得的必需品清单

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准备好宝宝夜间必需品,并把它们放在垂手可得的地方,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取用。

1、哺乳用品

宝宝夜间醒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饥饿和口渴,只要及时吃到母乳或牛奶,嗷嗷待哺的宝宝便会立刻止住哭声。

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省事,妈妈哺乳前只要用事先准备好干净的毛巾擦拭乳房即可进行授乳。

喝配方奶的宝宝:需要准备消毒后的奶瓶1~2个;冷热纯净水(以便调成泡奶的温水)、奶粉。这些东西最好离床头柜、床前灯、婴儿床远一些,以免睡得迷迷糊糊的您把热水碰洒,伤害或惊吓到孩子。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吃配方奶,喝过奶后都要用水瓶喂宝宝两口水喝,不然奶水残存在口腔可是不太卫生哦!所以水瓶也是睡前必备的物品之一。

聪明奶爸喂哺母乳装备:如果妈妈白天过于疲劳,夜间喂奶的事也可由爸爸代劳。睡前用吸奶器挤出奶水(图老师整理)放入冰箱冷藏,需要时拿出来温热即可。

宝宝的纸尿裤选购5招

市场上,高、中、低档产品共存,产品质量有好有坏,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纸尿裤、纸尿片主要是起吸收作用。

纸尿裤、纸尿片的中层芯层——吸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吸收性能。一般纸尿裤、纸尿片的吸收材料是植物性纤维材料绒毛浆,为了增强吸收效果和锁定水分,吸收层中还需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由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价格昂贵,各种产品加入量有所不同。吸水树脂加入量大,能更好吸收和锁定水分,避免返渗,保持皮肤干燥。而有一些纸尿片或尿垫(多为成人尿垫),其吸收材料是皱纹卫生纸,该类产品吸收量较少,使用时需要经常更换,但价格便宜。消费者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产品。

2、消费者在选购此类商品时尽量要到大超市和大商场去购买。

因为这些商店一般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储存环境、卫生条件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应选择大型企业、知名品牌的产品。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及产品设计先进、合理,生产过程及质量管理严格,生产环境好,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虽然这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可能相对贵一点,但使用时能保证满足使用要求、卫生、舒适。

3、产品包装标识应齐全。

产品包装上应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的执行标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对没有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品牌、执行标准的产品不能选用。

4、消费者可结合使用经验进行以下方面的比较:

比较吸收量,吸收量大的产品意味着每片产品可使用较长的时间,减少使用的数量。有些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吸收量小,使用时频繁更换,使用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选择时要考虑价格性能比。但每条纸尿裤(片/垫)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纸尿裤(片/垫)被污染后细菌会大量繁殖,影响身体健康。

比较使用后的干爽程度。好的产品吸收一定的液体后,表面应能保持干爽,有利于保护皮肤干燥,使用者也感到舒适。

比较使用后的形状。好的产品吸收一定的液体后,应能保持完整、均匀的形状。而不好的产品,在使用时经过挤压、揉搓,吸收层会变散、结团,影响使用,这样的产品不宜购买。

5、虽然纸尿裤使用方便,但不宜长时间穿戴。

由于穿上纸尿裤会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不利于皮肤的健康。所以取下纸尿裤后不要马上更换新的纸尿裤,给皮肤进行适当的透气,保持皮肤干爽,有利于减少尿布疹的产生。

防龋齿应从胎儿就抓起(图)

防龋齿应从胎儿图老师就抓起

门诊中,常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口腔科问大夫:“我的孩子刚出牙不久就有洞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对此,河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学聪教授说,在胎儿的牙胚发育期,孕妇的营养缺乏可直接影响到胎儿乳牙的钙化,并降低其日后的抗龋能力,因此,预防龋齿,应从胎儿期开始。

儿童龋病高发

据刘学聪介绍,龋齿是指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硬组织出现无机物脱矿、有机物破坏,而形成洞穴的状态。目前临床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0%-80%。而据国内一家医院所做的调查显示,能在孩子一岁前就为其进行口腔清洁的父母不到20%,而能在孩子成长发育期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的父母更是少之又少。

先天不足是根

儿童龋病为何高发?刘学聪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有的孩子在胎儿期(出生前6个月至8个月),由于母亲的食物中缺少一些形成牙齿所需元素,如蛋白质,钙、磷,氟化物以及维生素A、C、D等,使牙齿营养结构有所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对牙齿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要到牙齿萌出后才被发现,但那时即使再补充各种营养,已不能改变牙齿的损害。

二是后天因素。儿童龋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附着于牙齿,并通过牙齿上的牙菌斑转化为葡聚糖,而后者使细菌易于粘附于牙面,产生更多牙菌斑,造成牙齿脱钙,慢慢形成龋病。

防龋从孕期始

刘学聪说,乳牙的牙胚发育和钙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乳牙的抗龋能力。因此,预防龋齿应在妊娠期间就充分重视营养的供给。除保证营养均衡外,还可以多吃些抗龋食物,如含钙、磷、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另外,肉类、核桃、果仁、蔬菜及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也有明显的抗龋能力。

婴儿出生后,在长出第一颗牙时,家长就应注意为孩子清洁口腔。最好在每次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由妈妈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洗乳牙的牙面,清除食物残渣及菌斑。切忌让孩子含奶瓶睡觉。待孩子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后,家长就应教孩子刷牙,养成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卫生习惯。

什么样的室温适合新生宝宝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因而出生后,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一小时内可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达到36℃-37℃,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可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消耗的氧气也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热量消耗也少,使营养素核热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适中温度的环境中,不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体重增长也快。新生儿期的适中温度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例如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3℃-35℃,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室温过高对新生儿不利,一来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发烧称“脱水热”。如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最基本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也可用暖气、火炉、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同时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3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育不完善,尚不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调、电风扇等方法,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同样使用空调时,也应定时开窗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功能发育,保证身体健康。

早产儿成年后健康问题多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刊登研究报告指,即使在出生时没有明显身体缺陷,早产儿成年后在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将会面对较多的问题。

研究人员运用包含了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及其他人口信息在内的数据库,对挪威在1967年至1983年间出生的人群进行了研究。在对年龄、性别、父母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了控制以后,研究人员发现早产这一因素与成年后较低的教育程度及较低的收入有密切的联系,数据也显示,早产儿在成年后生育后代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低。

研究报告的作者表示,是否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以及父母的智商等情况没有在数据库中反映出来,这些因素可能也是导致以上结果的因素。密歇根大学妇产科教授Marjorie Treadwell表示:“许多人都知道早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出生时没有明显的健康缺陷,我们往往就不会在意。这项研究报告告诉我们,对于出生时没有严重健康问题的早产儿,我们也许同样应该进行一些医学干预。”

如何正确为新宝宝“打包”?(1)

为什么要把新生宝宝包裹起来?许多父母可曾想过这个问题吗?除了保暖之外,还有什么要将宝宝包起来的理由吗?

1、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很容意发生全身反应,好似受到惊吓,从而影响到睡眠;

2、新生儿一个人睡觉,会像成人那样即使盖上被子也有感觉冷的时候,将宝宝包裹起来,可以使他在一个暖和的环境中沉睡;

3、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非常不方便,将宝宝包起来就能很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可见,给宝宝打包很是重要,那么,新手妈妈爸爸会正确使用包裹宝宝的包被吗?

许多新手父母可能心里会想,包蜡烛包,自己是不会,可tuLaoShi.com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啊!让他们弄肯定没问题。

周围环境潮湿可减轻宝宝鼻塞症状

细心的爸爸妈妈们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外边去,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鼻塞,这是因为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

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有时可持续3~4周左右,甚至达到了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的缘故引起的,爸爸妈妈们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接触室外空气后,会使宝宝鼻腔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要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宝宝纸尿裤,该如何选择

小宝贝的屁屁又红又肿,宝宝不开心,妈咪更着急!

嘿,妈咪你还在为宝贝红红的小屁屁烦恼吗?

琳琅满目的纸尿裤,该挑哪一种?

我们现在就要告诉您,宝宝红屁股时的正确护理方法,如何挑选最适合小宝贝的纸尿裤?

市面上深受好评的尿布品牌又有哪些呢?

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轻薄=好自在?

记得小时候很讨厌穿尿布,因为大大的一包(当时没有所谓的“超薄设计”),走起路来像小鸭子一般,一点都不舒服。

现在的孩子可幸福多了,“超薄设计”、”“立体棉柔”、“不回渗”,“防漏侧边”、“尿湿显示”几乎是每家厂商的标准配备!仔细一看,尿布的设计原理似乎和大人世界的“卫生巾”有异曲同工之妙!卫生巾接触面不但要棉质设计、吸收力强而不回渗、瞬间干爽之外,两边的翅膀还要防侧漏!除此之外,“翅膀”和“立体防护设计”能帮助棉片顺着身体曲线不乱动;这点是不是和BABY尿布的“顺着小屁屁的弧度”、“小屁屁从此不乱动”的要求类似呢?

好尿布=几乎忘记它的存在?

如何挑选尿布的准则,各位应该都有概念吧?没错!好尿布包覆在小屁屁上的感觉,套一句广告台词,就是“几乎忘记它的存在”!

因为宝宝无法像大人一般,买到不舒适的卫生巾,顶多自己再买别的牌子来用,所以他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哭,来表现自己的不舒适;或是干脆一直抓小屁屁(想脱掉尿布),甚至得等到小屁屁和大腿交接处磨出红疹,才能提醒妈咪;“妈咪,我不舒服啦!”

*腰围、腿围

譬如腰围有部分加宽、或是大腿附近的剪裁有增加伸缩功能,妈咪要注意伸缩剪裁部分是否有完全服贴(约可容纳一根手指的宽度)在宝宝的肌肤 ,假使肌肤上出红红的勒痕,就是太紧喽。

*棉柔材质+透气性佳

因为小屁屁和尿布相处的时间相当长,而且直接接触小屁屁肌肤的部分,应选择棉柔材质、吸汗和透气性佳的款式,让小屁屁轻松零负担!

*防漏侧边

防漏侧边设计能防止因为小宝贝跑来跳去,动作太大,尿尿渗出尿布外的困扰。部份厂商还有推出加大尿量吸收的设计,即使宝宝尿量较多也不怕。

*尿湿显示

对于还不能掌握什么时候该换尿布的新手爸妈来说,“尿湿显示”的设计就显得相当实用!只要观察尿布上的图案显示,就不用担心错过换尿布的最佳时机喽。

尿布的种类

最常见的有一片式设计,SIZE从出生型到XXL都有。此外,还有直接站着穿脱,外型类似小裤裤的整件式纸尿裤,适合较大的宝宝,这种尿布不仅能帮助妈咪训练小宝贝自己穿的习惯,即使出门在外找不到合适的换尿布场所,也很方便。

小屁屁红通通——尿布疹

小屁屁长期包覆在尿布里,如果尿湿了,加上宝宝动来动去,反覆磨擦之下,其实一点都不舒服!因为紧贴尿布的表皮层,让汗水排出不容易,加上小宝宝好动、过度的磨擦下,产生水泡和破皮,以及尿液、粪便中的细菌再度刺激皮肤,就引起尿布疹了。

尿布疹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出现小丘疹、红肿、糜烂,甚至有异味产生。最容易出现在包覆尿布的位置上,譬如大腿内侧、会阴处、屁股、腹股沟。

刚出生的宝宝胃肠蠕动较快,大便次数频繁,加上家长担心宝宝着凉,层层包覆之下,皮肤更容易出汗,而且一天好几次的小便,都会造成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增加。

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后,会使皮肤变得较粗糙,稍微有一点外力就会容易刮伤皮肤。另一方面,含水量增加之后 ,会使皮肤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加,也就是在化学物的刺激下,皮肤变红所需要的时间会缩短许多。这时,妈咪如果不勤帮宝宝换尿布,很快就会出现尿布疹。

宝宝的皮肤特别娇嫩敏感,很多的刺激物质包括尿液、粪便、或是潮湿环境,都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进而产生发炎、溃烂而形成尿布疹,其中尿液中的氨与粪便中的微生物被认为尿布疹的主要元凶。

小心念珠菌感染

尿布疹大多可分为接触性的皮肤炎和微菌感染两种。如果尿布与皮肤过度磨擦造成的尿布疹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在潮湿的环境下就容易引发微菌二次感染,也就是感染念珠菌皮肤炎。

容易感染尿布疹一族

*新生婴儿

新生婴儿排便稀、次数多,如果不勤换尿布,粪便中的细菌和酵素就容易引起尿布疹。

肠炎宝宝

患肠炎的宝宝,拉肚子次数频繁,加上尿液粪便全部都包在一起,更容易引起尿布疹。

尿布疹的处理方式

换尿布时,妈咪可用温水轻轻冲洗宝宝的小屁股,再用纯棉布轻轻按压即可。家长可以使用棉花沾温水擦拭(或是用湿纸巾),但是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用温水冲洗,等小屁股干爽后再用较油性的润肤乳涂抹,以形成保护膜。无论是温水或冷水都能达到洗净的目的,水温以手背手肘量测水温,妈咪感觉舒适就可以!

常常拉肚子的婴儿,比较容易感染尿布疹。根据统计,一天拉肚子超过4次以上的宝宝,患尿布疹的比例大幅提高,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屁股的清洁。此外,母乳宝宝的便便偏弱酸性,加上容易水便,也会增加尿布疹感染的机会。不过,沈仲敏医师也强调,母乳宝宝的水便状况只是暂时性的,家长毋须太过担心而停止哺喂母乳。尿布疹的治疗首先就应该勤换尿布,避免尿液粪便留在宝宝的皮肤上造成刺激伤害。

根据统计,一天勤换尿布次数达八次以上者,宝宝换尿布疹的机率明显降低!季节不同与居住环境的气候、身体流汗程度不同,尿布内潮湿闷热的程度不同,尿布疹的发生机会也不一样。此外,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技巧、宝宝皮肤本身的敏感程度,也会与尿布疹的好发程度紧紧相关呢!可以的话,宝宝刚换下尿布后,不妨让小屁屁不包尿布,透透气约1小时,预防尿布疹感染。

宝宝有尿布疹时,建议暂停使用:

湿纸巾

市售湿纸巾如果含有香精或是酒精成分的,建议有尿布疹的宝宝暂停使用,以免对小屁屁造成另外的负担。

痱子粉

患尿布疹的宝宝,小屁屁最好保持干爽,像中药痱子粉等,我们建议暂停使用,仍需要以勤换尿布为主。如果皮肤有破皮的情况,就建议停用爽身粉。因为爽身粉会与皮肤的渗出物结合成硬块,影响皮肤伤口的愈合。预防尿布疹或是治疗尿布疹,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换尿布、清水洗净,避免尿液便留在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伤害。

自行购买药膏涂抹

如果家中有患尿布疹的宝宝,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合格医院让医生诊断处方,千万不要自己购买药膏涂抹,避免延误治疗的黄金时间。

小屁屁问题多,轻薄舒适,最好!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选购尿布时,家长在意“会不会产生尿布疹”的比例占七成以上,其次是尿布的吸收力、柔软度以及合身度。尤其“吸收力”几乎已成各家品牌的基本配备!无论如何,多试用比较,平时注意清洁,一定能让宝贝的小屁屁更舒适、健康!

新生宝宝重点保护区小肚脐

小肚脐,新生宝宝重点保护区

江苏辛林林:

我生产后出产院回家时,护士教给我宝宝脐部的护理方法,并让我带回一小瓶消毒用的酒精和一小包消毒棉棍。回家后,我每天用棉棍蘸酒精涂脐部,一周以后宝宝脐带自行脱落。可两周左右,我在给宝宝洗澡时看到宝宝脐窝里的脐根部长出白色的东西,用酒精也擦不掉,于是赶紧抱着宝宝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脐肉芽肿,经搔刮后上药,数日后才痊愈。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脐带脱落后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容易导致脐肉芽肿。肚脐是胎儿与母亲胎盘相连接的地方,由脐带连接。脐带内含一根静脉、两根动脉,周围是胶状组织,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路。新生儿娩出后剪断并结扎脐带后,如果脐窝创面血管尚未闭合,有时会有少许渗血,加之脐凹易积水,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很容易引起小肚脐炎症,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败血症。

新生宝宝要每天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勿受尿便污染。可用75%酒精棉棍擦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面湿润。此时,仍需用酒精消毒,或涂2%龙胆紫以促使干燥;但龙胆紫易掩盖症状,故有人不主张使用。遇结痂时,应去除痂皮,彻底清洁底部。脐部切勿随便涂抹痱子粉等,以防感染。

小肚脐异常信号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在两周内脱落。如发现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均属异常,应及时诊治。

(1)脐炎: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应去医院检查。若有发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2)脐肉芽肿:脐带脱落后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直径0.2~0.5厘米,表面湿润,有少量粘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需由医生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一般均可以治愈;若无效则应手术切除。

(3)脐茸:脐带脱落后,其创tulaoshi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粘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这种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粘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其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4)脐瘘: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粘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容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常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5)脐疝: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环的边缘。此为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有的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手术治疗。

(6)脐湿疹: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

文/邱顺阔

新生儿游泳需注意的问题

女儿在育儿问题上是很前卫的,她积极地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尤其是看到一些朋友在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开始训练孩子游泳,更是跃跃欲试。女儿的好朋友知道后,马上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婴儿用品店给小铭铭定购了一套婴儿游泳器材。

我对孩子出生后学习游泳是赞同的。因为孩子在胎儿阶段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羊水包裹着的子宫里,但出生后失去了这个环境。环境的改变使得孩子不适应,通过把孩子放在温暖的水中,让孩子重又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有利于建立安全、积极的情感。另外因为皮肤是新生儿最大的感觉器官,通过水流的按摩刺激,促进孩子的触觉和平衡觉的发育,也有助于本体觉的建立,使得孩子的感觉更加灵敏。孩子在游泳过程中,可以促进食欲增加和食物的吸收,有利于孩子的发育。而且运动促使肠蠕动增强,有利于胎便排泄,减少肝肠循环,由此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或者使发生的程度减轻。游泳也使孩子的肌肉、骨骼、关节都得到了锻炼,使运动功能的发育更好。同时游泳也能够更快地促进神经系统的通路,更快地铺设和回路的建立。游泳训练由于水温和室温差异,也锻炼了皮肤的调节功能,有助于提高抗寒能力,增强体质。游泳运动还促进了循环系统的发育,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每次游泳过后都使得孩子愉快入睡,而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旺盛。通过一些科学家研究证实,进行过游泳训练的孩子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怀抱着的孩子,而且少生病。

游泳虽然很好,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选择游泳的孩子。

如出生时发生窒息的孩子、患有需要治疗的疾病的孩子、小于32周的早产儿、体重低于1800克的低体重儿都在禁忌之列。

掌握严格的水温和室温,水温保持在37~40℃,室温38℃。

游泳同时还要伴随着按摩抚触,有利于克服孩子的恐惧感,有利于孩子的睡眠。

游泳应该在奶后1个小时进行。

必须有专门设计的游泳池、游泳水、游泳圈和辅助设备、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指导。

必须保证一人一池,如果孩子的脐带没有脱落还应该在下水前贴上防水贴,以防造成感染。

但是在新生儿阶段我没有同意让小铭铭学习游泳,因为室温很难达到38℃,另外我也怕脐带长得不好,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孩子已经40天了,可以训练孩子游泳了。

婴儿游泳专用游泳设备是一个直径大约80厘米的绿色的软塑料桶,高约1米,用金属条固定起来,有一个排水口。游泳圈是一个开了口的气圈,套在孩子的颈部,共有2个,用于不同月龄段的孩子。同时还有一个测量水温的温度计。

当游泳圈充好气后,需要一个人很费力地掰开气圈开口的两侧,小心翼翼地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另一个人需要配合拿气圈的人,抬高孩子的下巴,把孩子的脖子准确无误的放进气圈的内径里。然后将粘在气圈开口的尼龙搭扣按上,才能将孩子放在水里,孩子凭借颈部游泳圈的浮力在水中游动。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新生宝宝重点保护区小肚脐

育儿百科
新生宝宝重点保护区小肚脐

宝宝的小肚脐 妈妈的黄金看护区

育儿知识
宝宝的小肚脐 妈妈的黄金看护区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需要对阴茎进行重点保护吗

育儿百科
需要对阴茎进行重点保护吗

在孕期必须重点保护的几个部位

怀孕
在孕期必须重点保护的几个部位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女人日常上班6个重点保护部位

女性 健康常识
女人日常上班6个重点保护部位

孕早期是准妈妈的重点保护期

孕期
孕早期是准妈妈的重点保护期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宝宝哭闹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宝宝哭闹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怎样赶跑恼人的鹅口疮

怎样赶跑恼人的鹅口疮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