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母乳喂养的十种情况

mayudong

mayudong

2015-12-13 00:33

哪些产妇不宜给婴儿哺乳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但有些产妇则不能给婴儿哺乳。那么,哪些产妇不宜给婴儿哺乳呢?1.患有较重的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产妇,不宜哺乳。因为患此类疾病的产妇通

正确哺乳,乳房不下垂

乳房下垂,失去弹性可以说是每个产妇最不愿触及的“噩梦”。如何让乳房恢复原状、保持健康?听听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少芬怎么说。

第一,在产后应尽早给孩子哺乳。即使产后暂时还没有乳汁,也应让宝宝吮吸一下乳头,以起到刺激作用,让乳房早点产奶。

第二,喂奶前要洗手,然后轻轻地按摩乳房,以刺激泌乳反射。喂奶时,要先用清洁的温水将乳头洗干净,再用毛巾擦干。别用洗液、肥皂、酒精擦洗,以避免化学物质附在乳头上。喂完奶后,最好用手挤出一滴奶,擦在乳头周围,以保护乳头。

第三,由于乳头的皮肤黏膜很娇嫩,一定要保证孩子吮吸时的正确姿势。不要让宝宝只把乳头含在嘴里,而要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只含乳头,容易使宝宝因吸不到奶拉扯乳头,将乳头弄伤。

第四,为避免乳房下垂,可用纯棉胸罩将乳房托起,胸罩的尺寸比平时稍大。也可以选择一种专为哺乳设计的胸罩,能在前面解开,对预防乳房下垂有一定作用。若有乳汁淤积或因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喂奶时,应及时把乳房内的奶挤出。

第五,乳头如果出现凹陷,在孕期就应该及时纠正。可用双手手指在乳房皮肤周围做“十”字形牵拉,以使乳头从凹陷处弹出。

第六,如果乳头有破损,可在乳头上涂抹一点甘油或红霉素眼药膏;如破损较严重,涂抹后还不见效,就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幼儿患耳疾机率

新华社洛杉矶12月11日电(www.Tulaoshi.com记者高原)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能抑制特定基因,使婴幼儿的耳朵不易被感染,从而减少患耳疾的几率。

美得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部研究人员收集了得克萨斯州和肯塔基州505名儿童的基因样本,其中60%的儿童被归类为中耳炎易感染者。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身上与发炎有关的3个基因的微小差别。

研究表明,其中两个基因与耳疾风险有关,它们可以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从而减弱免疫系统抵抗力,导致耳疾。但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这两种基因的作用就会被削弱,免疫系统抵抗力相应增强。

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最新一期《儿科学杂志》月刊上。

六种科学方法帮助增加母乳

母乳不足是不少新妈妈在哺乳期碰到的难题。其实,这当中有不少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例如,民间常用猪蹄汤、鲫鱼汤促乳,但原来如果分娩后过早进食这些汤,反而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为此,有专家总结了六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新妈妈增加母乳。

1.注意饮食、休息和培养对哺乳的信心。

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儿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其疲劳。

2.纠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

最常见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婴儿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3.避免“乳头错觉”产生。

从调查情况看,人工喂养3次后,婴儿即产生乳头错觉。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尽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种人工奶头及奶瓶。乳头错觉的纠正,要在婴儿不甚饥饿或未哭闹前指导母乳喂养,可通过换尿布、变换体位、抚摸等方法使婴儿清醒,产妇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势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于含接。乳房过度充盈时热敷5分钟,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4.寻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妈妈和婴儿是否生病,妈妈的乳头有无异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同时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给哺乳的妈妈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避孕药,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时、适量、科学地补养。

哺乳期间不可偏食。并且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进食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因为这类食物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这类的食物。

6.注意喂养技巧。

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将来两侧大小相差悬殊,影响美观。每次喂奶都应给婴儿足够的时间吸吮,大致为每侧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后半部储存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多,热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婴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一定要将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数为6~8次或更多。只有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日后才能继续正常地分泌乳汁。

哪些产妇不宜给婴儿哺乳

哪些产妇不宜给婴儿哺乳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但有些产妇则不能给婴儿哺乳。那么,哪些产妇不宜给婴儿哺乳呢? 

1.患有较重的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因为患此类疾病的产妇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而有些药物是可以通过体内代谢进入乳汁的。婴儿若进食这样的乳汁后,极易出现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损害健康。

2.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哺乳,会将疾TuLaoShi.com病传染给婴儿。

3.患有恶性肿瘤或体质过于虚弱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哺乳,会增加其身体的负担,不利于战胜疾病和恢复健康。

4.患有精神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精神病发作可伤害婴儿。

5.在哺乳期间,若产妇患上乳腺炎时,应暂停哺乳。

因为患乳腺炎时,乳汁中会含有大量的细菌,婴儿进食后,轻则会引起身体某部位的细菌感染,重则会使婴儿得败血症。

乳房不对称可在哺乳期纠正

晨报记者朱国荣报道 女性的乳房不对称,或是乳房“一大一小”的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容易患乳腺疾病。在近日召开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专家指出,乳房不对称的女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过度饮酒和吸烟者,不生育或30岁以后生育的女性,每月应自我检查一次,每年应到医院做乳腺专科检查。

张冠峰认为,从医学角度分析,矫正乳房大小不对称,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但可以加以预防。哺乳期是纠正乳房大小不一的关键时期,哺乳前如果发现双侧乳房大小不一,在哺乳时应该对小侧乳房增加哺乳次数,使小侧乳房渐进性增大。在经过较长时间哺乳后,小侧乳房体积基本上可以得以矫正。

初乳宝贵要珍惜

初乳是产妇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它是宝宝出生一周内最佳的天然营养品。它所含物质的质与量的特性和新生儿一周内的特殊需要非常一致,是其他任何乳类或代用品无法替代的。

初乳中必需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主要谷氨酸和牛磺酸。而牛磺酸能促进神经细胞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对宝宝的大脑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初乳中所含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最适合宝宝一周内的需要,不仅容易消化吸收,且不增加肾脏的负荷。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及其它免疫因子、抗感染物质,其中免疫球蛋白A比成熟乳高8倍,并且在产后第一天含量最高,活性最强,因此初乳可使宝宝出生后即能获得口服免疫抗体及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希望年轻的妈妈们要特别珍惜你的初乳,做到早吸吮,早开奶,千万不要把产后头三天的初乳白白浪费掉!

按摩从哺乳期开始效果最好

妊娠早、晚期

按摩乳房须避开乳头

预防乳房松弛下垂,按摩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办法。有网友介绍自己的护乳心得是“从乳房被撑大开始,就让老公按摩。(怀孕)八个多月时,怕哺乳时乳头不通会得乳腺炎症,还让老公吮乳头”。然而,张安秦指出,早在妊娠期便按摩,手法不当则会适得其反。他说,怀孕头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不能让老公吮吸乳头,“因为这是女性的敏感部位,刺激之后会导致宫缩,可能诱发流产、早产。”

“按摩从哺乳期开始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乳房变化大,可塑性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延伸服务中心郑秋萍护师说,产后应及时进行胸部肌肉锻炼,除了能帮助乳房恢复形状外,还可用于急性乳腺炎的康复,但前者需要长期坚持,应至少要到断奶后,效果才明显。

郑秋萍表示图老师,做健胸操前,可先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然后涂上无刺激性的精油或者按摩乳。她推荐的健胸操为: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指掌触及皮肤。先由颈肩向腋下按摩,再由两乳房中间向下推,以乳房为中心,再向外向上方向画圈推开。

如果已经患有急性乳腺炎,可采取按压乳根、中庭穴等穴位,沿着乳头方向缓缓推。每天应坚持一次10分钟,每天做多次,家人可以帮忙。另外,洗热水澡时按摩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用五招护乳房

1.常做扩胸运动

妊娠、哺乳期可多做扩胸运动,产后可通过游泳来改善胸部肌肉。

2.戴合适的胸罩

从哺乳期开始,就要坚持戴胸罩。否则乳房重量增加后会明显下垂。张安秦建议,大小尺寸要合身,哺乳期选用的胸罩塑型功能虽重要,但首先得方便哺乳,质地应为全棉,要选择不带铁箍的,全罩杯的胸罩一般不太合适哺乳期女性。

3.喂奶姿势正确

将乳晕和乳头一起塞进宝宝嘴里。哺乳时,应两个乳房交替喂奶。

4.用玫瑰精油、橄榄油按摩乳房

用精油按摩乳房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使用含有激素的按摩膏。而玫瑰精油、橄榄油都是不错的选择。

5.多吃富含异黄酮的食物以及猪皮、牛筋

可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号称含有“植物雌激素”的木瓜,以及含有异黄酮的豆类、坚果等。张安秦说,韧带主要是一些纤维结缔组织和有弹性的胶原蛋白组成,按中医的理论来讲可进食富含胶原蛋白的猪皮、牛筋等,有助于韧带的弹性的恢复。

增加母乳的六种健康方法

 

母乳不足是不少新妈妈在哺乳期碰到的难题。其实,这当中有不少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例如,民间常用猪蹄汤、鲫鱼汤促乳,但原来如果分娩后过早进食这些汤,反而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为此,有专家总结了六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新妈妈增加母乳。

增加妈妈母乳的六种科学方法

1.注意饮食、休息和培养对哺乳的信心。

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儿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其疲劳。

2.纠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

最常见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婴儿的吸吮时间不够,妈妈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喂养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可能长达8个小时;出生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24小时内哺乳次数至少有8次。

3.避免乳头错觉产生。

从调查情况看,人工喂养3次后,婴儿即产生乳头错觉。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尽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种人工奶头及奶瓶。乳头错觉的纠正,要在婴儿不甚饥饿或未哭闹前指导母乳喂养,可通过换尿布、变换体位、抚摸等方法使婴儿清醒,产妇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势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于含接。乳房过度充盈时热敷5分钟,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变软,便于宝宝正确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4.寻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妈妈和婴儿是否生病,妈妈的乳头有无异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同时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给哺乳的妈妈使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避孕药,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时、适量、科学地补养。

哺乳期间不可偏食。并且要避免分娩后马上开始进食猪蹄汤、鲫鱼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因为这类食物会使初乳过分浓稠,引起排乳不畅。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可根据个人口味、平时习惯,适当多吃一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这类的食物。

6.注意喂养技巧。

新妈妈应两侧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将来两侧大小相差悬殊,影响美观。每次喂奶都应给婴儿足够的时间吸吮,大致为每侧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后半部储存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多,热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婴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一定要将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数为6~8次或更多。只有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日后才能继续正常地分泌乳汁。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不宜母乳喂养的十种情况

育儿百科
不宜母乳喂养的十种情况

这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呵护
这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小孩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十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10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育儿百科
10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 喂养
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5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乳房 婴儿
5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分娩时 宝宝也一样痛苦

分娩时 宝宝也一样痛苦

网友吐槽:做例行血常规检查相差两小时 结果大不同

网友吐槽:做例行血常规检查相差两小时 结果大不同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