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

邢台_奋青

邢台_奋青

2015-12-12 21:05

  汶川地震的影响尚未平息,玉树地震的消息又揪紧了人们的心。不少人都处在焦虑当中,心神不定,食欲减退。对此专家提醒说,可调整饮食安抚地震后的心情。

注意: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

  饮食习惯关系到儿童健康,应引起父母足够重视。有些父母出于爱心,长期无原则顺应孩子们不合理饮食要求,常是养成孩子们挑食偏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结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进生长发育的合理营养,产生两极分化——营养不良和肥胖,但两者都存在营养素问题。

  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凡符合上述原则的饮食行为均可称为良好饮食习惯,反之则称为不良饮食习惯。

  为了便于家长和孩子记忆,现将良好饮食习惯归纳为“七要七不要”介绍如下:

  1.要吃多样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无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基于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每天菜谱应包括5个营养性食品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类食品,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分成分都有一个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也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如粗细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3.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有些学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家长们可在家中为孩子准备放学后的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点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12

用饮食安抚地震(图老师整理)儿童的情绪


用零食调节化解紧张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据专家介绍,零食虽然不是镇静剂,但是却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所以可考虑吃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吃的东西,诸如葡萄干、蜜饯、花生、巧克力等零食,能够化解紧张情绪,消除不安。

碳水化合物能安神

能够防止人体疲劳,平衡人体的血糖浓度,还能降低胆固醇并帮助平衡人体荷尔蒙的分泌。

  专家表示,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这对于改善焦虑、失眠、神经衰弱都有好处。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莲子、藕粉、蜜枣、百合等也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的食物。水果中的香蕉、草莓、龙眼、苹果也都具有安神效果,对消除疲劳和过度紧张大有益处。

  能缓解儿童紧张情绪的食物

研究证明,人一旦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就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少年儿童的承压能力不强,面对地震会更加紧张。所以爸爸妈妈应为孩子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摄入量。

另外,如果食物中缺碘也会造成心理紧张,宝宝可以补充一些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

  此外,摇篮专家提醒您,常吃白菜能减少紧张情绪;每天适量吃些洋葱,能稀释血液,改善大脑供氧状况,从而消除过度紧张和心理疲劳;牛奶可以发挥类似鸦片的麻醉、镇痛作用,让人感到全身舒适;小米、葵花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核桃是对付神经衰弱的理想食品。

老年人在震后比年轻人从内心上更容易担忧,进而出现精神紧张、食欲不振等症状。对此,老年人可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诸如稀饭、青菜、馒头等主食,可以改善食欲。图老师育儿网原创,转载请注明!

如何安抚宝宝的不满情绪

从出生那天起,宝宝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诸多的不满情绪。哭是宝宝的第一门语言,读懂这门奇特的语言,爸妈就可以及时了解宝宝的需求,及时有效地安抚他的不满情绪……
不满情绪1:我的生理需求谁来满足?

表达不满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宝宝在表达自己生理需求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差异,不过他们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哭闹。有的宝宝可能会选择放声大哭,有的则小声呜呜,看起来很委屈的模样。一边哭,他还会一边扭来扭去,显出一副躁动不安的样子。
宝宝不满的原因:
饿了、冷了、热了、尿布湿了。
爸妈安抚策略:
1.用手指轻轻触摸宝宝的小脸颊,如果宝宝很急切地表现出觅乳反射,那肯定就是饿了,赶快给宝宝喂奶吧。
2.如果离上次喂奶时间不长,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是否湿了。换上干净尿布,他的情绪可能就安定了。
3.摸摸宝宝小手小脚,看看是否冰凉?或者摸摸宝宝的后背、脖子等部位,看看是否有汗水?根据情况给宝宝加减衣物或者被子就可以了。
4.有时候,宝宝的不满可能是这几种原因同时存在,因此,爸妈可以大概估计一下,给宝宝做个比较全面的检查。

不满情绪2:我身体不舒服了,快来帮帮我!

表达不满的方式:
宝宝可能在每天某个时段莫名地啼哭,啼哭的时候还伴有双脚伸直,看起来比较痛苦的模样,这可能表示他患有肠绞痛。如果宝宝的啼哭是持续性的,即便睡眠期间,也是睡一会儿就哭醒来,可能是有其他的不适症状。
宝宝不满的原因:
宝宝可能患有肠绞痛、感冒、尿布疹、鹅口疮、皮肤搔痒等病症或者正处在长牙期间感觉不适等。
爸妈安抚策略:
1、查宝宝皮肤是否有什么异常,如果发现异常,赶紧带他去看医生。
2、摸宝宝的小额头,看看他的小嘴唇是否红得有些过分。如果是,可能他在发烧。
3、轻地按摩宝宝的腹部,观察他的表现。如果爸妈按摩他腹部时,宝宝表现安定一些,可能是肠绞痛,可以给宝宝涂抹防胀气的药膏,并按摩腹部来减缓不适。
4、果宝宝只是吃奶的时候哭得比较厉害,可能是患了鹅口疮或者喉炎,应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
5、果宝宝正处在长牙阶段,他的哭闹也可能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可以考虑给他牙胶咬着玩,或者给他一些水果条、蔬菜条、磨牙饼干等磨磨牙。
6、管因为什么原因不适,给宝宝按摩按摩小身子,放些轻柔的音乐给他听都会有助于他安抚情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不满情绪3:我累了,烦着呢,别再刺激我了!

表达不满的方式:
对他人的逗弄失去兴趣,不时用小手或者小拳头揉眼睛,开始烦躁地哭闹,甚至一个劲儿地打哈欠。
宝宝不满的原因:
睡够或者到了要睡觉的时间,玩的时间太长,有些累了,或者给予他的刺激过多,让他感觉厌倦了。
爸妈安抚策略:
1、宝宝脱离吵闹的环境,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2、妈可根据宝宝习惯性的反应确认是是否困倦了,如果是,就按照惯常的方式走入睡前的例行程序,然后将他放在床上,给他唱催眠曲或者温和地讲睡前故事,让他做好入睡的准备。
3、果房间里太热,可以考虑开一会儿空调,把温度降下来。
4、果是在外面,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轻拍他的后背,哄他在爸妈怀里入睡。
5、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给他吃点奶,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给他喝点水或者配方奶,吮吸有助于宝宝安定情绪。
6、轻易改变宝宝的生活习惯,最好按照固定的时间入睡,以免宝宝过度困倦而哭闹。

不满情绪4:吓坏我了,爸妈救命!

表达不满的方式:
1、宝宝处在陌生环境时,他总是盯着那些陌生人或者陌生环境,神情紧张,一副很警觉的模样。
2、然听到很大的声响,或者受到别的事物惊吓,比如有一只小狗冲着他狂叫,他会大声哭着扑向爸妈或者伸手要人抱。
3、怕爸妈突然消失,不再回来,因此,爸妈一离开就大声哭闹,爸妈一回来就一切归于平静,但是仍然会紧张地守护着爸妈,生怕他们再度离开。
4、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所惊吓,比如学走的时候突然摔跤了,去拿某个东西掉地上摔碎了等等,宝宝都可能因惊吓而大哭起来,并且宝宝的这种哭声里会带着明显的委屈情绪。
宝宝不满的原因:
某些事情的时候出现他意料之外的情况突然被惊吓;因进入陌生环境,或者爸妈不在身边而缺乏安全感;因无法控制环境而产生挫败感,比如摔倒等。
爸妈安抚策略:
1、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小身子完全蜷在爸妈的怀抱,将他包裹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并不断地用温和的声音安慰他。
2、次进入陌生环境时,不要急于让他去跟人交流,可先带他四处看看,熟悉熟悉环境,跟陌生人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他适应之后再缩短接触的距离,直至和陌生人有比较亲密的接触行为。
3、爸妈离开他一定距离时,要跟他说话,让他听到爸妈的声音,让爸妈的声音带给他一种安全感。
4、带宝宝出去,让他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5、出时可考虑带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借助这个玩具的力量来帮助他摆脱不安全感。
6、宝宝因为恐惧而哭闹的时候,不要犹豫,立刻回到他的身边。千万不要为了“锻炼”他的胆量而延缓响应,这于事无补,反而会带给他更多的不安全感。

不满情绪5:好郁闷啊,怎么没人理我?

表达不满的方式:

本来玩得好好的,突然哭闹起来,一边哭闹还会一边转头寻找可能带给自己安慰的目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注意,期待有人来提供帮助。
宝宝不满的原因:
当宝宝的视线中没有他喜爱的人的身影,或者一个人玩的时间太长了,厌烦了某项活动,没法达到自己的需求,比如够不着某个玩具,拎不动某个东西,或者一项活动进行的时间太长了,没办法表达或者实现自己的想法等。

爸妈安抚策略:

1、快解决他的问题,比如他够不着某个玩具,立刻帮助他拿到这个玩具。
2、伴宝宝一会儿,跟他一起玩玩游戏,或者听听音乐,看看绘本等。
3、一个新鲜的环境,让环境中的有趣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帮助他消除无聊烦闷的感觉。
4、宝宝换一个玩具,或者换一种游戏方式,带给他新鲜感。
5、要一哭闹就把宝宝抱在怀里,可以通过别的方式给他安抚,比如拍拍他的小身体,拉拉他的小手,搂他一下,亲吻他一下等等。

特别提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很多妈妈见到宝宝哭闹,不管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第一反应就是用乳头、奶嘴或者其他的零食塞住宝宝的小嘴巴,或者立刻将宝宝抱在怀里。虽然这种方式见效通常都很快,但是一旦进食的刺激消失,或者离开妈妈的怀抱,他的哭闹就可能继续,或者虽然不继续,长期这样安抚宝宝却会导致其他的一些问题:

1、宝宝将进食当成安抚自己各类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即便他将来成人后,也会延续这种方式,一遭遇不良情绪就暴食暴饮,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2、宝夜间哭闹原因很多,有时候也许仅仅是做了一个不愉快的梦,稍后,他就会自然地再度入睡,如果妈妈总是将乳头塞进宝宝的小嘴,或者立刻将宝宝抱起来,这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导致宝宝一到夜间就哭闹,并且一定要含着妈妈的乳头或者非要抱在怀里才可以入睡,结果影响宝宝正常入睡,折腾得妈妈和宝宝都很疲惫。

基于上述原因,在宝宝哭闹的时候,爸妈一定要首先弄清楚他哭闹的原因,根据他的需求采取对应的措施安抚他的情绪,或者引导他学会排解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宝宝处理自己各类不良情绪的能力。

文/林怡
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 其实,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本是无可厚非的。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能哭的孩子,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往死里哭”。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哭上个把钟头很平常。而大人对待我的办法,往往先是哄,然后是骂,最后就是不理不睬了。他们说:“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  其实,我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哭累了才停的,他们永远都不了解我在整个哭泣过程中的感受。一开始我是真的很难受,所以哇哇大哭;后来发现大人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就变成了悲啼;再后来,无人问津了,如果立刻停止哭,我会觉得自己很下不来台,所以接着抽泣。我的心里觉得很堵,而哭着哭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慢慢就感觉轻松一些,不那么堵了,好像把什么东西释放出来了。每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我想,即使在成人之后,这种感觉也是有的。哭,就是一种发泄的渠道。  当孩子痛哭不止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才会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缘由,孩子的心灵就已经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一看见孩子闹情绪,有些父母就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管让孩子有些时间来发发脾气,等他的脾气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对精神健康是有益的。  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比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熊壮壮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哪天晚上回来得很晚,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4个星期,他也每天都是超级乖宝,让爷爷奶奶更加疼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看他没事儿吧?高高兴兴的,有什么不放心的?”  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4个星期后我去接他,胳膊刚在车窗露出来,他就断定:“那是妈妈!”一见面,他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奶奶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回北京了?”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全家老少心里发毛,我却笑道:“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当孩子表现得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那平静的内里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马上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相比在他还未准备好时去问他,这样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吗?
  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肯定会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一天下着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有3岁左右,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着急吗?  于是,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我们就全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她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于是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了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停了一会儿,她对女儿说:“你握到伞杆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也不哭了。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时,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做不好就别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遭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因为他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才是最实用的,即便孩子拒绝大人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供聆听的耳朵  孩子是最不懂得掩饰情绪的人,特别是在快乐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向你述说愉快的理由和感受。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如果熊壮壮哪件事做得非常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周末又跟爸爸妈妈去了什么新鲜的地方,那么他一定要向班里4个老师都“禀告”一遍,一个都不能落下。  熊壮壮在家里也是这样,一件事反反复复说八遍,说得你都能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但只要他没尽兴,就还会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而且要求你必须每一次都有同样热烈的回应。他爸爸甚至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太唠叨了?男孩子这样可不好。可是我每次图老师都会耐着性子听完儿子的“唠叨”。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重复述说一件小事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更应珍惜这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其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在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之后,孩子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在非常认真地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等,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

  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的饮食行为给予指导,告诉孩子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多吃什么,并要告诫孩子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饮食欲望,逐步确立良好包含行为。

  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凡符合上述原则的饮食行为均可称为良好饮食习惯,反之则称为不良饮食习惯。

  为了便于家长和孩子记忆,现将良好饮食习惯归纳为“七要七不要”介绍如下:

  1.要吃多样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无任何一一生中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基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每天菜谱应包括5个营养性食品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类食品,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分成分都有一个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也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应按比例摄入各级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如粗细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3.要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有些学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家长们可在家中为孩子准备放学后的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饥包包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晚各占30%,午餐点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5.要吃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

  儿童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粮食,约1/6来自蛋白质,从油脂中获得热能只应点1/4.若过多摄入重油食品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使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且由于过于甜腻而难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6.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

  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儿童贪吃生冷食品学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儿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儿童体质不相符合。家长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7.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有促进儿童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餐桌不是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孩子。

儿童饮食安排,按“周”来

儿童肥胖问题不停给家长敲警钟,同时家长又担心孩子摄入营养不够,孩子一日三餐该怎么安排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洪莉建议,在遵循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以周为单位安排儿童饮食较合理。

洪莉把自己为孩子安排饮食的办法介绍给大家,能量合理、均衡营养、品种多样,少盐、少油、少糖是儿童饮食的总体原则。一日三餐能量比分配为:早餐1/4、午餐2/4、晚餐1/4,晚餐后不加点心。

早餐可包括牛奶、鸡蛋、面包、粥(m.tulaoshi.com)、蔬菜、水果,当然也可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予以调整。午餐和晚餐,一般安排一荤一素一份豆制品加水果即可。荤素菜根据品种每天变化,以一周为一个循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孩子吃到时令的蔬菜、水果,一方面还能满足他的新鲜口感,比如鱼虾,每天买不同的品种,按照不同的做法烹调,一周轮换一次。(健康时报)

如何培养儿童的饮食态度

3~6岁儿童应该培养一个健康的饮食态度。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明白进食是对饥饿的正常反应,并将进餐看作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经历,小小美食家得从这时开始培养。

这个时期你在孩子进餐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伙伴,他已经准备开始学习基本的餐桌礼仪。他已经可以不用攥住叉子和汤匙,因为他现在已经可以像成人一样使用这些工具。在指导下,他也会合理地使用餐刀。现在你也可以教他其他餐桌礼仪,例如在口中充满食物时不要讲话,不要横过餐桌去拿其他人的食物。不仅有必要给幼儿解释这些原则,而且家长自己的模范作用更加重要。

吃多少才算够

许多父母都会担心他们的孩子是否吃得“足够”。下面的一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你判断孩子吃得既够又不多:

1.只有在幼儿要求一些食物一会儿以后才给他一小份。

2.食用甜点不超过一天两次,强调用健康饮食代替诸如软饮料、糖果、面粉糕饼、含盐或脂肪过多的食品。过多的甜点不仅会使幼儿对正餐的食欲下降,而且容易使孩子长蛀牙。为了将蛀牙和热量过多的风险降到最低,鼓励孩子食用下列营养点心:水果和水果汁,胡萝卜、芹菜和黄瓜片燕麦片粥,麦麸面包或饼干奶酪。

3.不要将食物作为对孩子的奖励。

4.当幼儿要求食物或饮料时,确信孩子实际上也的确是饥饿或口渴。如果孩子的真实目的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就要与他交谈或玩耍,但不要使用食物进行安慰。

5.幼儿玩耍、听故事或看电视时,不要让他吃东西。这会导致他因为“下意识”地猛吃而过饱。

6.计算他经常吃的食品所含热量,并注意他平均每天摄入多少卡热量的食品。3~6岁学龄前儿童每天的总热量需要是900~1800卡,或大约40卡/千克体重。

7.如果幼儿饭量不很一致,也不要担心,有时他会吃他可以拿到的任何食物,有时他又会对任何食物都嗤之以鼻。当孩子拒绝进食时,他可能是因为前些天活动太少而不感到饥饿。也可以把吃饭作为自控能力的锻炼手段。尤其是孩子在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时,注定会抵抗你让他吃饭的想法。不管怎么样,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在孩子无精打采时要保证他的休息,他既不会饥饿,也不会因此消瘦。然而,如果他的食欲明显下降时间超过一周,或者有发热、呕吐、腹泻或体重下降等疾病征象,要向儿科医生咨询。

8.限制幼儿摄入过多的牛奶。牛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主要是由于它的钙含量较高。然而,太多牛奶将降低孩子对其他食物的欲望。孩子每天饮用480克牛奶就足以满足其钙的需要量。

尽管这一时期的幼儿非常渴望进餐,但在吃饭时仍然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为,这些表现可能每天都会改变。孩子遇到非常喜欢的食品时,他的贪婪会使你感到恼火,但最好不要这样做。而是让他吃自己盘中的食物,或别的东西。只要他选择的食物糖分、脂肪或盐不是太多,就不要反对。要让他品尝一点点其他食品,鼓励他吃其他食物,不要坚持让他吃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食品。 有时,电视广告可能严重阻碍孩子获得合适的营养。一些研究表明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12小时的儿童很可能发胖,这一阶段儿童很容易接受含糖谷类和甜点的广告,特别是在他去过准备了这类食品的其他家庭以后。

为了与这些外部影响做斗争,保持你家庭的尽量“干净”。购买一些低盐、低糖和低脂肪食品,只在特殊场合供应甜点。也要对幼儿看的电视和广告进行监视,最后他会逐渐习惯健康饮食,最终幼儿对糖、盐或脂肪含量大的食品的欲望会明显下降。

(来自:图老师)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儿童饮食习惯7要7不要

儿童饮食习惯的7要7不要

儿童
儿童饮食习惯的7要7不要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7种饮食习惯帮你排毒养颜

排毒
7种饮食习惯帮你排毒养颜

培养宝宝7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育儿百科
培养宝宝7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会让儿童长高的饮食习惯

儿童长高食谱
会让儿童长高的饮食习惯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育儿百科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看分娩时宝宝是怎样努力的

看分娩时宝宝是怎样努力的

轻松分娩全国情报

轻松分娩全国情报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