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念与零花钱

夏飘雪飞

夏飘雪飞

2015-12-12 20:57

孩子的零花钱竟然有20万之多,听来不免让人咂舌。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力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受金钱所累,不迷失在巨额的零花钱之中,如用这些零花钱来

如何指导孩子使用零花钱

指导孩子使用零花钱

1.尊重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建议:

零花钱可以被孩子用来满足我们“不赞成”的消费欲望。也就是说,父母在尊重孩子自主零花的基础上,提一些建议就可以,如果父母管得过严,孩子买什么东西都要听父母的,那么孩子不过像是一只“储蓄罐”,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钱来培养其精明消费和理财本能的意义。父母要清楚,孩子在用零花钱上走一些弯路,也是让其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例如孩子被“喝饮料,赢大奖”的宣传所吸引,一口气拿出所有的钱买了饮料,最后发现什么奖也没有中到,他会反思刚才的冲动;再如孩子被“吃干脆面,集画片,赢海南游”所吸引,我们也不妨让他尝试一回,当他发现再买一箱干脆面,怕也集不齐那18张画片时,他自会醒悟。

2.“安全消费”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haizi/)

有了零花钱,“安全消费”的教育必不可少。孩子喜欢在小摊上购买散发出怪异香气和荧光的新奇文具,购买来历不明色彩俗艳的塑料玩具,购买会在舌头上“爆破”或把舌头染绿染蓝的糖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消费已经伤害到他的健康时,一定要干预。从孩子4岁起,我们可以教会他寻找和识别食品包装袋上的“QS”质量安全标志、像“一轮绿太阳从草原上升起”的绿色食品标志,教他识别那些有信誉的大超市的门脸,告诉他特别鲜艳的饮料和冷饮不能买,能把舌头染绿染橙的糖也不能买等。让孩子明白食品、玩具、文具的质量安全对小朋友健康的重要性,告诉他,在你辨别能力有限时,选择连锁超市,比选择路边小摊安全得多。

3.别让孩子变成“自私鬼”:

家长要避免宝宝的零花钱只用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有些宝宝有了零花钱后非常小气和自私,买了东西只顾自己一个人享用,还对父母说:“这是我的钱买的,你可别想尝!”父母此时千万别笑笑就算了,而是要对宝宝讲明白,爱是互相的,在家里,在朋友之间,只有懂得分享的宝宝才会受到欢迎。父母应鼓励和启发宝宝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述爱心,如买小礼物为爷爷奶奶过生日,如将部分找零放入超市收银台边上的“希望工程募捐箱”,或者将积攒下来的钱买一个新书包送给报纸上报道的“贫困学童”。相信这些爱心教育将在宝宝的心灵空间中种下善良与分享的种子,等宝宝再长大些,这些种子自然会开花结果。

发放零花钱的3大误区:

1.将零花钱和孩子分担家务紧密挂钩。

父母切忌这样告诫孩子:“要是你不马上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下周的零花钱就没有了”;也切忌这样收买孩子:“给你五毛钱,把垃圾袋提到楼下去。”把零花钱与家务联系在一起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孩子会以为家务不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只是挣钱的手段;这样,会养成孩子在做家务时“锱铢必较”的脾性,也容易让其丧失对家庭的爱心和责任感。

2.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紧密挂钩。

等6岁宝宝进入一年级后,切忌对他这样说:“如果你的作业还不是优,我就停发你的零用钱”,或者“要是你进入全班前三,我就奖你一百块钱”。基于金钱刺激而产生的动力,比基于兴趣和责任产生的动力要短暂而薄弱,父母很快会发现,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一挂钩,只不过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机欲——有些孩子会以作弊的方式来企求“达标”,有些孩子则以谎报成绩来求得“奖金”。

3.将零花钱和“我有多爱你”紧密挂钩。

某些父母为争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分别给孩子零花钱并在数额上互相攀比,有些祖父母为了显示跟孩子的亲密超过宝宝与他的父母,也用高额的零花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这都是非常短视的做法。零花钱与爱无关,零花钱不该打上“收买人心”的烙印。宝宝的父母应该与其他家人达成一致,保证宝宝只能从一个渠道得到零花钱,这有利于零花钱发放数额与有序使用的控制。

专家点评

对于“零花钱”的问题,是典型的“小问题、大学问”,因为它们涉及到太多的蕴含:

钱币可作为智力玩具

无论硬币和纸币,都蕴藏着丰富的细节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借此提高孩子观察能力、普及文化常识。

金钱观

让孩子懂得,金钱是劳动所得、用来满足生活需要的。让孩子看自己的工资单并联想每天父母如何工作。

消费观

通过举例让孩子了解基本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区别,认识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杜绝奢侈消费、攀比心理。

自主能力

定期、定量地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孩子负责给自己买铅笔,剩余的自由消费,这样可促进孩子的自主意识。

财商培养

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计划,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的能力,向孩子渗透开源节流的意识。

劳动观念与零花钱

dangdangma的原帖:(写于1/3/01 9:23:58 PM)

我前次在网上介绍A Penny Saved一书,讲培养孩子理财观念的方法。有妈妈担心会影响孩子劳动观念培养。我也这样想过,在看完该书之前。该书的好处是设计了一整套方法,孩子该自己做的事:刷牙、叠被等等,属于公民义务,父母不付钱,只用郊游等方法来表扬好行为。孩子额外的劳动父母则付钱,几块钱而已,而且帮孩子分成买大件玩具的储蓄,与自己决定的零花钱。一方面培养储蓄意识,一方面培养孩子使用金钱时的选择能力。该书的好处还在于,不仅教孩子金钱的用处,而且教孩子金钱有做不到的事情;不仅教挣钱、积累,还通过母亲带孩子做义工、捐款,教孩子分享。

我同意小虫子妈妈的看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法。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在生活中比我更主动,所以对此方法感兴趣。

kx0883的回复:(写于1/4/01 8:29:46 PM)

谢谢当当妈的回复,有时我对教育孩子真的是很茫然,我不知应采用何种有效的方式来让她成长,林林总总的育儿书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有时书看多了反而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其实现在有时对某些问题仅仅是凭经验来处理,我真没想到做母亲会这么难,做个称职的母亲则更难!

zhangshen的回复:(写于1/4/01 5:53:14 PM)

请问当当妈,什么时候开始让宝宝有金钱的观念,两岁多可以吗?现在能和他玩“买卖”的游戏吗?谢谢。

心痕的回复: (写于1/3/01 11:29:24 PM)

从当当妈的零星介绍,我已经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家的孩子在金钱上几乎没什么认识,劳动观点倒是挺强的,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介绍。谢谢当当妈!

nightingale的回复:(写于1/4/01 2:14:59 PM)

这几天逛到这里总会停留很久,尤其是看到当当妈这么专业的观点,真的有一种自已是井底之蛙的感觉!

真的觉得教育孩子好辛苦!更是觉得自己的本领实在有限,精力实在有限!

以前tulaoshi常常是凭着感觉想让孩子从小成为一个会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性情中人,有时教教英语,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并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一个母亲,要做的实在是太多!我能做到吗?我好恐慌。

不劳而获的“零花钱”应有度

  现象:小孩零花钱越来越“大头”

  长沙市一小学一名10岁的五年级女生,攒了20多万元零花钱。调查结果显示,该班45名同学中,所攒零花钱超过万元的有7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haizi/)

  孩子的零花钱竟然有20万之多,听来不免让人咂舌。农村中有些“穷爸爸”,辛辛苦苦一辈子,也积攒不了三万五万。现实的巨大反差,只能引发人们对贫富不均的强烈反感。

  不劳而获的“零花钱”应有度

  孩子能有20万零花钱,父母非富即贵。如果父母身家千万,20万元就只是“小菜一碟”。虽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具普遍性,但还是让人充满隐忧:哪来那么多零花钱,为什么给孩子这么多,孩子应该怎么用好这些钱?孩子的零花钱大多来源父母的“奖赏钱”和过年时的压岁钱,其中既有“劳动报酬”,也不排除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得的“灰色收入”,而让孩子过早陷入到金钱交易之中,对金钱不当追求,容易让孩子产生“金钱万能”思想,显然是教育的失败。当孩子有了钱,用起来随心所欲,挥霍无忌,又会助长孩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对孩子的爱严重变味,首先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少数孩子在家长的灌输下,可能会用零花钱来理财投资,但不论是自己动手,还是委托“操盘手”,分明做了超越年龄的事情,也是一种误导和伤害。

  当然,金钱并非万恶之源,也不是洪水猛兽。如果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力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受金钱所累,不迷失在巨额的零花钱之中,如用这些零花钱来交学费、献爱心、存银行、买保险等,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和有效弥补。

  记tulaoShi.com得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儿童是复杂的,因为世界就像一个大的森林,里面有天使也有妖魔,有一种可能,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比尔·盖茨也说过,“拥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起跑点的孩子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说这些说法还过于理论和抽象的话,那么,世界巨富洛克菲勒对子女零花钱的要求可是具体的——每星期只给孩子5美元零花钱。相信,这总能让那些“富爸爸”们有所反思和醒悟吧。

用零花钱教孩子理财

  给零花钱是不少富裕家庭让孩子在理财方面的第一个尝试,如果使用得当,每周一次的零花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决断能力、延迟的满足感和正确的财务价值观。

  家长可以从孩子五六岁时开始给零花钱,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钱是用来买东西的。他们在商店里可以自己决定要点什么并自己付钱。他们可以开始学习交换这个概念。虽然八岁以前的孩子还不太懂节省攒钱是怎么回事,家长还是可以教他们如何计划着花钱,要分轻重缓急地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这要求家长在孩子想要多个东西时,有决心说:“不行,你的钱只够买一个,你到底想要哪一个?”并且要尽早教育孩子凡事都要有额度这一概念。

  当孩子八九岁时,就开始对钱形成一个比较现实的概念了。到了这个年龄,他们能认识所有钱币,会找钱换钱,能理解不同东西的价格不同,还有自己的购买力。他们也开始理解节约攒钱的重要性。

  零花钱应该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急用,一部分要存起来(为延迟的满足感),第三部分用于慈善行为。当你孩子上高中时,让他交一份自己花销的预算(当然你有最终的否决权),然后根据他的预算,一次性给他一笔学期费用。这样可以鼓励和锻炼他长期计划的能力,为将来上大学做好准备。

  当孩子十几岁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主要花费所需要的钱。如果把参加娱乐活动、给朋友买礼物,甚至自己买衣服等花费都算在内,数目一定不小。这样做,你孩子会认识到钱是有限、有定额的,他花起钱来也会更加慎重。

  在孩子读大学时,每个学期的开学初(以后就发展成每学年)都需要处理一大笔钱,这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如果孩子没计划好,学年还没结束就把钱花完了,那他(她)可以打零工来赚钱。

读书心得之零花钱

当妈妈了 原帖: (写于8/8/2002 10:43:35 AM)

零花钱的作用之一是让有章学习如何管理钱,因为钱永远不可能够花,所以他必须从小学会选择,用最少的钱满足尽可能大的愿望,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时不时地犯点儿错误,但,在小钱上犯小错误正是避免他以后在大钱上犯大错误的有效方式。零花钱的作用之二是让有章分享家庭资源,参与家庭管理,并因此产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零花钱的多少怎么定呢,这是个头痛的问题。

第一、要考虑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到我和孩子爸爸一大家子人的家庭价值观;
第二、要照顾到我和孩子爸爸荷包里到底有多少钱;
第三、要计划到零花钱将要涵盖的消费项目;
第四、年龄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五、市场行情,也就是有章的同学小伙伴们的收入。

从某个角度看,零花钱其实就是有章的工资了,所以,在零花钱的发放上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准时发放,拖欠工资是最有损公司形象和让员工不满的事;
第二、周一发放,因为估计有章会和我一样喜欢周末突击花钱,如果周末发工资,十有八九到下周一有章就赤贫了;
第三、稍有宽裕,工资太少可能造成吝啬的品性,而且也不利于有章学习储蓄;
第四、每年调薪,随着年龄和物价指数的增长,有必要每年新年或生日那天与有章坐下来讨论下一年度的工资额;
第五、建立帐本,既可以养成有章花钱的条理,也有利于我对有章的消费进行监控。

有了零花钱是不是就代表有章可以用他的零花钱,随心所欲地购买他想要的并支付得起的任何东西呢?当然不是。零花钱到底与工资不同。既然给有章零花钱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有章的“钱商”,那么,我与孩子爸爸的指导、协助、监控和干预都是必需的。告诉他什么东西是家庭允许购买的,也就是告诉他家庭的价值观;告诉他在购买商品时的注意事项,就是让他分享家庭的消费经验,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帮助他区分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就是让他学会从繁扰的物欲中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前面提到定零花钱时要稍有宽裕,以培养有章的储蓄观念。对成人来说,储蓄既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有益的品质,因为它代表着长远的眼光和现实的态度,代表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罐储蓄法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是有益的储蓄方法。

A、罐为日常娱乐,用于买冰棒看电影一类的日常消费;
B、罐为中程目标,用于买书CD节日礼物等;
C、罐为远程目标,用于买自行车滑板等大宗商品,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用于高等教育储蓄,由于这是个长期的任务,有章可能没有那么长的热情,所以要在罐上贴上目标的名称以刺激储蓄欲望。A罐中的钱可以转存到B罐中,B罐中的钱可以转存到C罐中,但反之,不行。所有收入按3*30%+10%划分,前三份30%分存入三个罐中,最后的10%做为慈善基金(书上考虑得好周到了,连善事都包括在内呢)。

储蓄的要点是:

第一,储蓄优先。大人孩子都一样,如果开了资不先把钱存起来,到想存的时候十有八九发现已经没钱可存了;
第二,目标期限,无论中程目标还是远程目标,都应该定下期限,否则,可能永远都存不理那么多钱;
第三,重视硬币,硬币如果放在裤兜里,最后一定会不知所终,但如果放在储蓄罐里,天长日久就会是笔可观的积蓄。

最后看一看零花钱的误区。一般说来,父母对零花钱的掌握会出现三大误区。

第一误区——零花钱与家务的关系。很多家长会家务与零花钱联系起来,“给你五角钱把垃圾倒了”,“你要是不马上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下周的零花钱就没有了”。把零花钱与家务联系在一起可能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孩子会认为家务不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是挣钱的手段,所以,如果他不想挣钱,也就不需要做任何家务了。

第二误区——零花钱与学业的关系。“如果你期末考试能进前三名我就给你二百块钱”,“如果你再完不成作业我就停发你的零花钱”,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话。这种做法的坏处是,把孩子学业成功的自尊心全部兑换成了金钱,而且很可能滋长不公平制度,因为聪明的孩子可能不花什么精力就能拿第一,而智力平常的孩子竭尽全力也只能考个中上等,那么奖励第一的孩子无异于培养聪明孩子的投机心理打击智力平常孩子的上进心。

第三误区——零花钱与爱。零花钱图老师与爱无关,这一点哪个父母都知道,可我们是不是仍然会在无意中暗示孩子两者的关系呢?比如我们会不会信口说出:“你最近表现很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你要再这样就别指望下周我会发你零花钱了”,“我爸妈就是比你爸妈心疼咱儿子,你看他们给儿子这么多的压岁钱”,“亲爱的,今天我过生日可你什么礼物都没准备,你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劳动观念与零花钱

孩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劳动观念与零花钱

儿童老要零花钱 怎样给孩子零花钱

分娩
儿童老要零花钱 怎样给孩子零花钱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如何指导孩子使用零花钱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如何指导孩子使用零花钱

父母应该怎么给孩子零花钱

育儿百科
父母应该怎么给孩子零花钱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教孩子理财从安排零花钱开始

分娩
教孩子理财从安排零花钱开始

外国孩子是怎么花零花钱的?

理财
外国孩子是怎么花零花钱的?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幼儿园培养孩子生活习惯

幼儿园培养孩子生活习惯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孩子受到压抑时的7种语言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