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冻伤“解冻”莫太急

询q1129872252

询q1129872252

2015-12-12 19:14

冬季气候严寒,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如果儿童长时间呆在寒冷的户外,就可能会发生冻伤。当儿童发生冻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尽快帮助患儿脱离寒冷环境,把他搬进室内...

发生急性冻伤怎么办

严冬时节,如果长时间置身户外,手、脚、耳朵、鼻子等部位就有可能发生冻伤,严重时会将人体冻僵,乃至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一旦发现冻伤者,就应采取下面的救治方法:

1、尽快使受冻者脱离寒冷环境。

2、迅速将受冻部位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以使受冻部位快速恢复温度。对于耳廓或面部的冻伤部位,可用毛巾蘸热水进行局部热敷,但水温不宜过高。

3、在野外发现冻僵的患者时,应赶紧将其抬送到温暖的室内。

4、对于昏迷的冻僵者,可在其颈旁、腋窝、膝弯下及身旁等处放置热水袋后,在全身盖上棉被,以待复温。

5、对于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的患者,应在恢复体温的同时,给其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然后,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救治。

冬季儿童冻伤的原因有哪些

寒冷季节,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的手脚等处出现冻疮、开裂,脸部皮肤被皴了,严重的还会被冻伤。那么,造成儿童冻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1、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m.tulaoshi.com)导致冻伤。

冬天,由于户外天气寒冷,儿童大多停留在室内,因此活动量减少,导致四肢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减少,很容易发生手脚冻疮。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即,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2、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3、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
4、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5、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6、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7、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冻伤后应如何救治

冬季气候严寒,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如果儿童长时间呆在寒冷的户外,就可能会发生冻伤。当儿童发生冻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 尽快帮助患儿脱离寒冷环境,把他搬进室内后,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和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温。

2、 对于全身冻伤患儿,如果有呼吸心跳异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3、 迅速复温是急救的关键。其方法是采用40℃一42℃恒温热m.tulaoshi.com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接近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注意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溃烂,同时急剧的加热会影响治疗效果。

4、 可给患儿服用热饮料及吃有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热牛奶等。

5、 对于较轻的局部冻伤可外用冻伤膏等药物涂于患处,有破溃者可定期去医院换药治疗。

6、 对于破溃而且已感染的冻伤可口服抗生素,并在患处涂含有抗生素的冻疮膏,以助恢复。

宝宝冻伤“解冻”莫太急

  天寒地冻的时节,带宝宝外出玩耍时,万一宝宝出现冻伤状况(比如宝宝诉说耳朵、鼻子、脸颊、手指或者脚趾有麻木、灼伤感,皮肤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等),父母一定注意不要将宝宝冻伤的部位直接放进热水中浸泡;也不要用热毛巾或是手掌按摩受伤部位;更不要把冻伤造成的水疱挑破,这样会损坏皮肤组织;也不能使用电热毯、电热煲直接给孩子冻伤的部位加热。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ongchuanggao/)

  正确的拯救方案是,把宝宝赶紧带到相对温暖的室内,把袜子脱掉,用温热的毯子裹住宝宝的身体;给他换上舒服干爽的衣服,让宝宝喝一杯温热的水,让他从内到外暖和起来;还可以把宝宝冻伤的小手、小脚放在你的腋窝下进行“解冻”;有时候宝宝冻伤的手指和脚趾会有“粘连”现象,“解冻”之前,可以用棉花或者其它柔软的填充物将手指或脚趾慢慢分开……采取以上一系列拯救措施后,如果宝宝受伤部位的肌肤恢复正常的粉红色,则说明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已经恢复正常,否则就要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ongchuanggao/)

冬末春初 怎样避免小孩被冻伤?

  北京近期的气温突然降低,小孩子容易发生冻伤的现象,一般冻伤的部位常是脚与手,耳朵等等,那么做为妈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孩子的这种情况发生,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看看父母应该提前采取那些措施!

  宝宝为什么易患冻疮呢?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宝宝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这样会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tulaoshi伤。  专家还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由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则很容易在寒冷时发生冻伤。这样的话家长除了为孩子保暖之外,还要注意在平时为孩子调理体质。

  如何护理易患冻伤的宝宝?

  爸爸妈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求药物治疗,在具体生活细节方面也须注意的有:  1、宝宝的穿着要宽松,不宜穿着紧身衣裤。尤其是鞋袜更不能过紧。手足要保暖,并保持干燥。  2、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应赶紧治疗。  3、冬季要给孩子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  4、幼儿患了冻疮,切忌用火烤或热水袋加温,这样容易使冻疮复发,病情加重。  5、如果发生冻疮,可按医嘱还可适量服用扩血管药物,如芋酸、普鲁苯辛等。常用的外用药有:轻时可涂樟脑酒精、松节油等。皮肤溃破后可搽黄连膏或草膏等油膏。还可口服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改善调节功能,减轻症状。

  治疗冻疮有哪些保险的偏方呢?

  有一些在医学上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即所谓偏方也会有效预防和治疗宝宝冻伤,不妨一试:  1、夏季里,把大蒜捣烂成泥,晒热后,经常搽患过冻疮的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2、用紫外线照射曾经被冻伤的部位,每隔10天1次,每次半小时。  3、用茄子干煎汤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经过多次浸洗也可达到防止冻疮发生及复发的作用。  治疗宝宝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使合并症发生。  如何宝宝患过冻疮了,父母更须特别注意照顾到他(她)的日常起居方面易致冻疮产生的地方,尽量预防冻疮的发生,如果还未曾患过,也别大意了,宝宝娇嫩的皮肤在方方面面都须引起注意。  冻疮常常出现在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一般如果宝宝前一个冬季冻伤过的话,在第二年的冬天被冻伤的机率也会很高,冻伤的产生往往会让宝宝很难受,所以父母更应该积极的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宝宝冻伤“解冻”莫太急

冻疮膏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冻伤“解冻”莫太急

按摩宝宝手足可防冻伤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按摩宝宝手足可防冻伤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冬季如何防止宝宝皮肤冻伤

育儿百科
冬季如何防止宝宝皮肤冻伤

冻伤的家庭急救方法 如何救治冻伤

育儿百科
冻伤的家庭急救方法  如何救治冻伤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秋季莫给宝宝剃光头

育儿百科
秋季莫给宝宝剃光头

冻肉如何快速解冻?快速解冻饺子

育儿百科
冻肉如何快速解冻?快速解冻饺子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动物简笔画丰富孩子想象力

动物简笔画丰富孩子想象力

产后多吃黑色食物可以减肥

产后多吃黑色食物可以减肥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