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恋衣恋家

恋衣恋家

2015-12-12 17:38

我们常说孩子的笑脸是最天真的,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在成年人看来,孩子都是快乐没有烦恼的。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还是有很多烦恼的,只是因为孩子太小,往往会容易被我们忽视。那么孩子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烦恼有哪些?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13种烦恼

  1 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 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 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 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 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6 父母包办  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父母包办的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要么是父母放心不下,要么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其实,即便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他们的兴趣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们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只有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才不至于毫无主见。对于交朋友,我们应该给他们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具体的干涉,其实,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学习不好的朋友可能胆子大、脑子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性格,我们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吗?  7 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父母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8 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父母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9 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父母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父母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父母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记者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父母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10 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11 父母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父母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12 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讲。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  13 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建议父母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也会有“烦恼”

  儿子3岁时,我们一家三口还挤在20多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他生性胆小,在我们专为他做的小床上睡不到半个晚上,就哭闹着又钻进了我们的被窝里,不管我们怎么哄,他就是死活不愿睡他的新床。

  结婚第二年,妻就生下了儿子,取乳名“康康”,意思是希望儿子健健康康成长。那时,因经济拮据,我们没有给儿子请保姆,由我和妻子轮流看护。一边上班,一边看孩子,各种艰辛就不用多说了。但我们的辛苦很值,因为儿子的到来,给我们夫妻的生活增添了欢乐。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享受到儿子康康带来的“烦恼”。

  儿子3岁时,我们一家三口还挤在20多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他生性胆小,在我们专为他做的小床上睡不到半个晚上,就哭闹着又钻进了我们的被窝里,不管我们怎么哄,他就是死活不愿睡他的新床。当我们把他的小床安放在我们的床边时,他也不屑一顾。没办法,看在他哭得可怜的份上,只好姑息迁就,让他恋着我们的被窝。每天晚上,儿子在妻重复多次的故事里,让妻抚摩着他的小脚丫静听入睡。这是儿子每天必修的功课。此时我也像听了催眠曲一样,早已哈欠连天,没有了激情。

  没料想到,一天晚上,儿子白天玩困了早早就睡了。那天,恰好我出差半月刚回来,我和妻按捺不住相思之苦,在昏暗的床头灯下“翻云覆雨”。岂料刚及高潮,突然听见儿子的哭声,“不好,儿子醒了”,妻低声道。我心里说:儿子你醒得不是时候。再侧头一望,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坐了起来,睁着一双大眼睛,在我们旁边边看边哭着。我急忙尴尬地草草收兵,心想这回“真是丢人丢到家了!”平常我们夫妻俩的性生活都很检点,没想到这回却让儿子撞上了,够糟糕的。不过我们很快镇静下来,开始想方设法“哄”儿子。

  儿子终于停止哭闹了,他对我说:“爸爸,你坏,你打妈妈!”见儿子如此说,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轻轻地说:“康康乖,爸爸没有打妈妈。”儿子抹抹眼角的泪水说:“打啦,我看见的!你为什么要打妈妈?”看见儿子的倔劲,好像今天晚上不老实交代,怕是难以过关了。但我们又怎么向儿子解释呢?胡编乱造蒙混过关,岂不又是一个“狼来了”吗?在谎言影响下,儿子的健康心理会造成畸形的扭曲;如果来个实话实说,如实向儿子讲述“夫妻生活”,可儿子太小又难以理解,准以明白,搞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加深儿子的好奇心理。

  我和妻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一下子未能找到妥善处理的办法而发愁。突然间,我想起曾给儿子讲述过的那个“将魔鬼打入地狱”的童话故事,刚起个头就被妻制止:“莫吓唬康康。”她把儿子抱到自己身边,问道:“康康乖,你听不听妈妈的话?”儿子点点头:“我听妈妈的话。”妻格外平静地说:“刚才爸爸不是打妈妈,是妈妈的身体不舒服,需要让爸爸给按摩一下才会好。这就像你平时睡觉,要妈妈给你按摩小脚丫一样。”妻这番话一下提醒了儿子,他立刻吵着:“妈妈,快点按摩脚丫丫,我想睡觉。”在妻的轻轻按摩下,儿子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事后,我们意识到,儿子在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以备日后儿子成长的拷问。

  儿子7岁时,有一天,他突然对妻的纹胸感兴趣,趁没人注意时,他将妻放在床上的纹胸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左瞧右瞧,放下去又拿起米,反反复复,就像小花猫在做玩弄老鼠的游戏。当妻回过头时,儿子像是被电击了似的将手赶紧缩回来,那张小脸憋得通红,惊慌得手足失措。其实,儿子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在梳妆台前梳头的妻通过镜子看得一清二楚。对此妻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耐心地和儿子进行交流。

  “康康,你刚才干什么?”“没有干什么?”“妈妈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有什么疑惑的问题不跟爸爸妈妈说跟谁说呢?没关系的,你刚才是在看妈妈的纹胸吧?”“是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妇女的日常用品,你小时候吃过妈妈的奶,对不对?这个纹胸就是用来托住乳房的。这样走路轻便,也可以健美,女孩子长大都要用。当然,男孩子是用不上的。”“妈妈,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以后你有什么弄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我们提,没有必要感到神秘,难为情的。”妻微笑地对儿子说道。和妻的这一番交流,儿子不仅没有感到难堪,还使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儿子快满10岁时,我们去他小姨家吃宝宝的满月酒。在归来的路上,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所有的孩子都会提出的同样问题:“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敏锐地感到,在这个问题上再对10岁的孩子遮遮掩掩,恐怕是有些不合适的。于是,我决定对儿子“实话实说”:“康康,你是我和你妈共同培育出来的。”“用什么来培育?”儿子睁大眼睛。“用胚胎,也就是生命的细胞。”我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原来是个胚胎?”儿子感到很意外。“是的,你是由两个细胞组成的。就像植物一样,只有雄花的花粉经过飞虫传送到雌花后,才能结出果实。爸爸这朵花的细胞送给了妈妈那朵花的细胞,彼此结合,就开始在妈妈的子宫里经过10个月左右的时间,长大了,装不下了,果实就落下来了,这就是你。”

  儿子满意地点点头。儿子10岁生日时,我们送了一套大型科学漫画丛书《漫游科学世界》给儿子,其中就有他特感兴趣的人体奥秘。当时,儿子接过书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我们对儿子提出的问题也并不总是“无话不说”。有一天,我正准备去换煤气,儿子跑过来指着手里的报纸“爸爸,强奸是什么意思?”当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解释这个问题对只有10岁的孩了来说,似乎有些为时过早。我答非所问地对儿子说:“康康,你把这个煤气罐提下楼好吗?”儿子像是不认识我似的,两眼盯着我看:“爸爸,你今天是怎么啦,我年纪这么小,怎么能提得动这么重的煤气罐?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笑了,对儿子说:“这就对了。你还小,当然提不动这个煤气罐。同样如此,有些问题,对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肯定是理解不了,消化不起,也无法一下子弄明白的。所以,对什么是强奸这个问题,你现在只要懂得这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就行了。其余的暂时让爸爸替你收藏,等到你长到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爸爸再来告诉你,你说可以吗?”儿子对我的请求表示理解。若干年后,当我重提这个问题时,儿了说他早已从有关书籍中得到了正确答案。

  总之,为了孩子身心更加健康的成长,父母对待孩子的提问就是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讲解,既不能让孩子失去(m.tulaoshi.com)探索的精神,又不能随便糊弄孩子的问题。

中国孩子最常见烦恼有哪些?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6父母包办

  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父母包办的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要么是父母放心不下,要么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其实,即便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他们的兴趣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们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只有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才不至于毫无主见。对于交朋友,我们应该给他们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具体的干涉,其实,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学习不好的朋友可能胆子大、脑子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性格,我们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吗?

  7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父母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8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父母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9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父母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父母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父母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记者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父母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m.tulaoshi.com),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10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11父母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父母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12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讲。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

  13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建议父母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最后,要想让孩子少一点烦恼,父母就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吧。

怎样帮助孩子远离烦恼?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烦恼,但是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为什么而烦恼,及时帮孩子去消除这种烦恼感,重新帮孩子拥有开心快乐的好心情。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远离烦恼?

  成长中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烦恼。

  当孩子遇到烦恼时,家长如果不及时去了解孩子的烦恼,不去帮助孩子克服烦恼,轻者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重者会使孩子走入极端。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他们的美好愿望与现实产生矛盾时,就会有烦恼。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烦恼呢?某小学副校长刘昕说,家长帮孩子解决烦恼,可这样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多与孩子接触、沟通,创设家庭民主氛围,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参与家庭讨论,有自己的主见。

  当孩子有烦恼时,他(她)就乐于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帮助解决、克服。

  多关注孩子的烦恼。

  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烦恼,以自己工作忙、事务多为由对其置之不理,必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当孩子烦恼时,不妨耐心听听他们倾诉,多了解一下孩子,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地面对烦恼,消除烦恼困扰。

  教给孩子克服烦恼的方法。

  一是学会倾诉。告诉孩子有了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学会倾吐自己的烦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避免长时间积聚烦恼,产生紧张、悔恨、绝望等情绪。每天要留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如晚饭后,或临睡前,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替其分忧解难。

  二是自我放松。告诉孩子有了烦恼,可到空旷之地大喊一声或有节奏地深呼吸。也可做感兴趣的事情冲淡烦恼,如看书、找小伙伴聊天、室外运动、听音乐、洗热水澡等。不要过多约束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有多种爱好选择,他们便会有多种自我放松的方式,这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最后,为了能让孩子远离烦恼,父母还要多创造愉快的家庭环境,父母轻松愉悦的心情也会让孩子变得快乐起来。

孩子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烦恼与对策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孩子们当今才艺学习的现状、父母在孩子学习才艺的道路上的作法、困惑及经验, 2008年4月《父母必读》杂志进行了“才艺培养父母最关注的话题”的调查,来自全国 31个省、直辖市的2416父母参与了调查(分直接问卷和网络调查),参与面分布非常广泛。相信通过这个调查和专家解读,能有针对性地给父母提供好的经验和方法。

调查问题:孩子学艺过程中,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父母必读》综合分析:

父母的烦恼反映了对于学习成果的关注和期待

除了孩子有时会有不想上课的情况外,调查显示,“不主动练习”是大约24%的父母最大的烦恼,另外各有约20%的父母的“最大烦恼”分别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练习”和“学习效果不明显”。这三大担心,都直指课后的情况,唯恐由于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的练习,使得学习效果不明显,也反映了父母对于学习成果的关注和期待。但实际上,孩子课后练习的状况似乎没有父母担心的那么严重。无论父母陪伴情况如何,总体来说,超过50%的孩子能够在课后“练习”,另有约38%的孩子“偶尔练一练”,完全“不练习”的孩子在总体中约10%。

专家支招:

解决烦恼的5个关键词:别奢望、小步子、看成绩、多欣赏、允许停

《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资深儿童心理学家 徐凡(主编《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

孩子学艺过程中,不主动练习、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或者拖延练习时间、出错、退步或不愿继续学下去等现象是很正常的。父母首先应调整好心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如果一味批评责备甚至采取高压政策,只会引起孩子更强的逆反情绪。

因此父母与其焦虑于孩子在练习过程中的时间、陪伴、或效果等具体问题,倒不如更根本地想一想哪些因素能够更好地激发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坚持。

才艺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练习,动作才能连贯,技能才会娴熟,表达也才会自如。然而为了掌握基本功,反复练习的过程大多枯燥辛苦。如果孩子感受到的总是噪音与失败,孩子练习的积极性当然受挫。

为此,我在《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中提醒父母,“设定的目标要让孩子看得见、够得着”,也就是说给孩子定的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才能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目标设定得过高,或实现起来时间太长,孩子很难具体地感知和把握,自然就会影响他努力的积极性。比如孩子学琴时,如果曲目较长,其中又充满难关,就把需要练习的曲子切短,而让孩子体验到练习的效果。对孩子,可以不单纯用时间作为限制,而是与孩子商定当天把那段乐曲拉好或把那个运动项目的某个动作练习好。通过这样地设立一个个有些难度但孩子有可能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更直观地体会努力与目标的关系,体会到成就感。这有利于孩子坚持才艺学习并享受才艺所带来的乐趣。

开始学习才艺以后,老师们往往反复强调天天练习的必要性。养成这种习惯固然好,但需要付出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父母最苦恼的问题之一“不主动练习”,我用5个关键词概括解决建议,即“别奢望、小步子、看成绩、多欣赏、允许停”。例如“允许停”的意思就是:当你发现如果再坚持练下去,孩子有可能讨厌某种才艺,父TuLaoShi.com母最好在孩子明确表达之前主动暂停孩子的练习,变练习时间为艺术欣赏时间,或者和老师沟通,把学习的步伐暂时放慢。和是否坚持联系相比,孩子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更为重要。没有了这个基础,即使技术有了进步,艺术的表达也不会鲜活生动。

本文由《父母必读》授权图老师育儿网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宝宝睡觉多汗为何?

婴儿
宝宝睡觉多汗为何?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经常憋便坏处多

育儿百科
经常憋便坏处多

揭密宝宝便便的学问

育儿知识
揭密宝宝便便的学问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让宝宝“便便”轻松的美食

婴儿
让宝宝“便便”轻松的美食

宝宝会自己“便便”吗

育儿知识
宝宝会自己“便便”吗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如何培养宝宝的智能发育

如何培养宝宝的智能发育

胎儿在妈妈腹中的各种活动

胎儿在妈妈腹中的各种活动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