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动漫亲子嘉年华——最萌亲子特别任务

不够成熟38

不够成熟38

2015-12-12 14:01

许多家长在旅行时只顾忙着给孩子准备满满一包好吃的,但是,却容易忽略旅行前的精神准备、知识充电。所以在出行前不妨先给自己充充电,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什么是亲子沟通

文/汤千萩

一种没有语言、没有字汇、没有社会期许的沟通态度

孩子经由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渐渐地成长。所谓的成长,其描述地状态大部分是由外在的体格来显现孩子的成熟度,身高如何! 体重如何! 大部分的父母会骄傲孩子身高比自己高,体格比父亲健壮,身材比母亲均匀之类。因为外型的突显,常常会忽略了心理的成长有多少,一般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学校会进行一些心理测验,有一部份的心理测验便是在测验孩子的心理年龄是否相较于外在的年龄;现今物质丰富的因素,孩子一个长得比一个高,体型超过标准值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就必须提早进度,被迫赶上心理的年龄,常常可以听到大人们这么对待这些外型超龄的孩子的说法“你看起来这么高大,做得事却这么幼稚。” 这段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大人们对孩子的负面沟通和贴不良标签的看法,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正在感受到周遭大人给的无辜压力。

父母亲也会问起这样的情形确实是存在着,也正在发生,那么我们要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来避免这类的评语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沟通”,这两个字,做父母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问题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身为父母的大人们搞清楚没有,我常常看见的亲子沟通,其实和交换条件没什么两样,甚至有更负面的沟通方式就是用命令和威胁的,孩子永远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和理解父母的苦心,别以为做父母的认为沟通结束后,孩子点头说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难道孩子不是为了要赶快结束继续面对这样地唠叨和杂念,而应声答应,或是害怕被处罚的命运,保护自己,成全父母的期待而应许承诺,即使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先逃过这一次再说,然而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轮回,最后做父母的会以大声地或放弃地口气去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永远讲不听…”

有一天有位妈妈遇见了,研究出伟大「进化论」的达尔文,问他说“我的小孩两岁而已,请问应该何时开始做学习教育?”,达尔文回答说“妳已经迟了两年了。”所以当父母问起我何时开始与孩子做沟通,从零岁做起吧!一种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字汇的沟通,没有社会期许下的态度做沟通,当宝宝还是个Infant(没能使用语言的个体)父母就应该开始学习与孩子沟通,这样会类似观察肢体方式的沟通,发生在经常性照顾者的身上。别误会了,我们要谈得是除了换尿布、喂奶以及明白孩子偶尔的身体不适之外的状况,事实上能对宝宝有更多的了解,是解除当父母焦虑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极大的帮助。例如透过,婴幼儿按摩便能有许多的益处,最好的就是能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沟通,肌肤的缓和接触会暂缓情绪、降低攻击,保持平静的气氛,这是一种需要长期性的联接才能在亲子之间产生沟通上的优质效应。婴幼儿按摩对孩子的好处已经了解到不能在了解了,父母亲则是别忘了,婴幼儿按摩可以带给你的好处是,让父母在面对孩子即将成长的体态或是难以发觉的心理成长,有和缓、安抚的功用,更是一大好的沟通工具。

在婴幼儿按摩的课堂上有位母亲与我分享她与八岁大的孩子进行婴幼儿按摩时的感动,有一次她很生气孩子弄坏了一盆很贵的兰花,她心疼之余,希望孩子能为他所做的事有所歉意,但是儿子却是以说谎来保护自己可能会遭受处罚的命运,所以这位妈妈决定当下先不处理,直到晚上按摩的时间,妈妈开口问儿子”你今天想要按摩背部吗?”她先是发现儿子脸上讶异的表情,接者开心地接受妈妈的爱心按摩时间,不一会儿这位小朋友问”妈妈,妳不是在生气吗?”一边按摩得妈妈说”你知道我在气什么事情吗?”“知道!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说谎。”后来这位母亲很明白地说,这就是她要的期许。孩子不会永远不犯错,我们自身也是。但是当下的处理与沟通我们能稳重地面对吗?可以尝试地利用婴幼儿按摩从小培养亲子的依附感和亲密感,良性与温和地互动,在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后,也能轻松自在地与父母亲分享心中的喜怒哀乐,这不就是父母们所期待的吗!我常常会与父母分享的心情是”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你希望和父母有着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如何让亲子沟通更有效

  停止喋喋不休地重复你的那些说教吧,遵从下面的建议,你的孩子也许会更专注于你和他的谈话。

  “在学校和家里,学龄期的孩子tulaoShi.com们都已经厌倦了集中注意力去听你对他的谆谆教导,他们更愿意自己决定该听些什么”,多瑞恩·米勒,身在纽约一所大学的家庭教育专家这样说。但是,你确实需要你的孩子认真听你说,所以你必须仔细地规划该如何把你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传递给他,从而避免你们之间的无效交流。当然你也可以试试以下那些方法,防止你的孩子对你的话“置若罔闻”。

  别一下子发太多指令

  孩子的大脑只能处理这么多的信息,别用过多的琐碎的细节冲击他——“关上电视,然后上楼,别再像现在这样了,去刷牙,梳头发”——他或者她不会记得两点以上的东西。但是又得避免信息不够明确——“准备上床”——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她不会太把你的话当回事,或者她仅仅只是坐在电视机前什么也不做,就为了准备上床。

  其实,你可以把你的要求分成两个部分,米勒建议,你可以说,“这个节目结束时,你该关电视机,准备上床”,然后他关了电视机的时候,你可以再说一次:“亲爱的,现在该去洗漱了。”

  谈话应该直接而有效

  当你在一个话题上喋喋不休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会把自己的耳朵“关”上。比如,你对他说:“亲爱的,我们要去公园和朱莉碰头了,然后我们要去爬山,所以我们出发前,你该把你的那双凉鞋换上。”他很可能仅仅是听进了那句,我们要去公园和谁碰头了。所以,你应该直截了当:“亲爱的,换上那双凉鞋吧,这样我们才能去公园玩。”

  当然如果你不是仅仅关注他是不是在听,他也许会听得更好。比如看着他的眼睛,或者是拍拍他的肩膀,这样的动作可以使他能够更集中注意力在你讲了些什么。芝加哥的一家儿童与家庭教育中心负责人玛格丽特·尼可尔斯博士这样建议。

  当一位妈妈要确认她6岁的女儿是不是听到她说了什么话的时候,她常常会叫她重复一下她听到了什么,“过去,每当我说一些规则,比如不可以在卧室里吃东西的时候,她总是说,我知道了,然后一旦她破坏了规则,我批评她时,她又总是抱怨,我根本就没听到你说呀。”

  别像破录音机似的重复

  如果你意识到你总是在重复同样的话时,那么停止吧。因为这样孩子会习惯于直到你说到一定的遍数时才对你的话有所回应。“你的话会变得毫无意义,而只是一种背景声音”,尼可尔斯博士说,你孩子的老师就不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仅仅是重复她的话,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一旦你的孩子发现,你说什么都很明确,并且是权威的,那么他会更加愿意听进你说的话,并且按照你的话去做。

  给他一些明确的指示,最好不要超过两次,而且一定要确认,一旦他没有遵守你们之间的约定,那么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把他的玩具收拾好,那么就告诉他:“请你去房间里,把你的玩具收到你的柜子里。”并且确保,一旦他没有收拾好,那么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不会被允许再去玩他的玩具。尼可尔斯博士建议。一旦他还是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那么直接把那些他随便乱放的玩具没收吧。当然,一旦他在你第一次提出要求的时候就遵守了你的规则,那么也要告诉他:“谢谢你接受了我的建议。”这会给他更多的正面激励,使他下次也会对你的话更注意。

  孩子的耳朵也需要放松

  你的孩子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你或者老师或者其他的人谈话,因此,对他来说,再继续“收听”父母的说教是很累人的,甚至是很让人反感的一件事。有时候,孩子们的耳朵也需要一些乐趣。让孩子们能听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这样也许会让他对你的“说教”不那么反感,比如带着孩子去散步,去公园里玩,让他能够听听鸟叫、虫鸣、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或者是踩在草地上小草的声音。或者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讨论讨论音乐,让他们的耳朵能够“换”个“频道”,那么对你的“说教”效果会有提升。

  听孩子讲话也很重要

  你也许会觉得你一边看新闻或者一边在打字的时候,对孩子说的话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你的孩子看到的却是,我的妈妈并不太在意我说的是什么。如果你不关注别人说的什么,那么他为什么要关注你说了什么呢?“我们研究发现,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都会注意到,成年人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在和他们交谈”,一位学者这样说。

  当然,并非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但是,至少在你们交谈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你们的谈话上。这意味着,你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谈话,但是你不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上网或者一边写文章,一边听你的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里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在他谈话的时候,你不能分散你的注意力,当然如果你能够及时提问,那么效果会更好。“孩子会觉得他受到了关注,而且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如果你真的能够花费时间听他们谈话,那么他们往往会给你同样的回报。”

亲子旅游地点小提醒

  许多家长在旅行时只顾忙着给孩子准备满满一包好吃的,但是,却容易忽略旅行前的精神准备、知识充电。所以在出行前不妨先给自己充充电,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1、不要带孩子去太嘈杂的地方。

  2、冬季的太阳很猛烈,没有绿阴的风景区,不合适带孩子去。

  3、事先打听旅游区有没有干净、安全、保暖的饭店,这很重要。


  旅行前的准备

  许多家长在旅行前只顾忙着给孩子准备满满一包好吃的,但是,却容易忽略旅行前的精神准备、知识充电。


  A 提前三天告诉孩子。

  4岁左右的孩子对三天以上的时间还没有准确的概念,如果你告诉他一星期以后去旅行,也许两天以后,他就背上小包,哭着闹着要出门了;而临出发前再告诉孩子,孩子也许会感到意外,甚至“发懵”、闹脾气。


  B 发动孩子,收集旅行信息

  ☆一起选择旅行目的地。

  既然是亲子游,孩子当然也有发言权,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配有漂亮照片的旅游地图册,提供大人初选过的短途旅游景点,让孩子挑选,家长可以一一指点孩子:地图上这片蓝色代表照片上宽广的大海,这颗小树对应着照片中的森林,这个“亭子”就是照片上的公园……在商量、选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锻Tulaoshi.com炼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教他初步认识了地图。

  ☆一起了解旅行目的地。

  还是从地图开始,家长可以用尺子比划着地图,告诉孩子旅行目的地离家有多远,不必正式教孩子比例尺的知识,比照某个孩子熟悉的地点就可以了。

  孩子对旅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家长可以教孩子打电话询问旅游点的天气预报,和孩子一起留意电视中的旅游天气预告;可以带着孩子上网收集旅游点的照片;一起请教去那儿玩过的小朋友,问问他的小心得;一起去图书馆借旅游区的图书;一起去购买介绍旅游景点的VCD……


  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线索,让他学着自己去收集、去查找,家长应循循善诱,不要万事包办。

给爸爸的亲子游戏

  在大部分家庭教育中,妈妈总是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爸爸也不可缺少。爸爸的陪伴会让宝宝更加勇敢,在逻辑性和动手能力上都会有开发,科学研究数据也证明,爸爸陪伴更多的孩子,更加聪明!下面小编就为爸爸们准备了一些适合0-1岁宝宝的亲子游戏,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你的孩子一起high起来吧!

  1.爸爸滑梯

  爸爸强壮的手臂就是牢固的“栏杆”,爸爸的长腿就是天然的“滑滑梯”,宝宝可以抓住“栏杆”,然后从“滑梯”上顺利地滑下来。在爸爸伟岸的身体上滑来滑去,会让宝宝觉得很有安全感。

  2.爸爸玩具桶

  爸爸和宝宝面对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坐着,给宝宝一个小的绒毛玩具,爸爸用长长的双手环成一个大圈,就像一个大的玩具桶,让宝宝把玩具投进这个玩具桶里,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3.爸爸升降机

  让宝宝跨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当然别忘了用上尿不湿),爸爸开始缓慢地站起、蹲下,宝宝在爸爸的肩膀上感觉空间的变换,体会上升和下降的感觉,宛如在一架天然升降机上。当然这架升降机还可以旋转、绕圈,使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

  4.袋鼠爸爸(0一6个月)

  游戏目的:与宝宝分享快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游戏开始:爸爸用婴儿背带把宝宝绑在肚子上,宝宝背对爸爸。这样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玩玩具、看图书。爸爸也要不时地向宝宝“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哦。

  5.躲猫猫(0一6个月)

  游戏目的:提高宝宝的探索力。  游戏开始:用一块手帕把一个玩具盖起来,问宝宝:“宝宝,玩具不见了,玩具在哪里?观察宝宝的反应。然后,把手帕挪开,用夸张的声音吸引宝宝:"原来玩具在这里。”重复几次,引导宝宝自己掀开手帕寻找玩具。

  6.拉扯游戏(3-6个月)

  给孩子一个手环或类似手环的圆环,和他玩拉扯游戏,孩子年纪越大后,他抓手环的力道也会越大,这时就得增加取回手环的困难度。

  7.爬到爸爸的身上(6-9个月)

  躺下,把孩子放在身体一侧;然后在另一侧摇动一个吸引他的玩具,鼓励孩子从你的身上爬过去拿。

  8.配合动作的游戏(9-12个月)

  婴儿喜欢模仿并回应伴随动作的有趣词句,比如“拍手”游戏,你在不动双手的情况下说出“拍手”,当孩子知道字眼的暗示,开始拍手,你就好像触动了早已储存在他脑海中的记忆模式。然后,你就得加入这个游戏来强化他的动作。

  9.开小“车”(适合年龄:6—12个月)

  游戏目的:让宝宝感受空间移动  游戏开始:让宝宝坐在一条毛毯上,爸爸轻拉毛毯,宝宝也会随之移动。

  10.坐看天下(适合年龄:6一12个月)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空间感。  游戏开始:宝宝跨坐在爸爸肩上,爸爸记得要用手扶住宝宝,然后缓缓地起身或蹲下,让宝宝体会升高和降落的感觉。爸爸可以慢慢地转身,绕圏,让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

如何同孩子进行亲子沟通

  现在的家长压力很大,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时候,他们不能详细地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在学校里有什么样的活动,这时,同孩子的交流就非常重要。但是,相当多的家长抱怨说,他们不能从孩子嘴里问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里有什么活动呀?孩子说没活动。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没教什么。今天同谁玩了?没玩。但是,别的孩子会兴高采烈的向妈妈描述,今天体育课老师带我们玩游戏了,我今天画画了,等等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多家长,把原因归咎于孩子的表达能力,认为是孩子不会表达描述,说不出来。表Tulaoshi.Com达能力不同的孩子,的确会有沟通的不同,但是,除了表达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有没有培养孩子的沟通习惯,家长有没有鼓励孩子沟通。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慢慢有了自我的主见,他们不再对爸爸妈妈言听计从,一般十几岁的时候,是同父母矛盾最多,冲突最大的时候。全国妇联曾经做过一项调查,32.35%的母亲与孩子存在沟通的障碍,没找到好的沟通方法;21.47%的妈妈认为孩子不对自己说心里话; 51.24%的妈妈不清楚孩子最大的压力是什么;58.09%的妈妈无法察觉孩子情绪的变化;为了了解孩子,83.5的妈妈每隔一段时间要去同老师交流。

  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保姆,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学会与孩子的良好交流可以把父母的爱和期望充分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适当的成长环境,最愉悦的生活空间,以及最适宜的学习机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我们以前提到过乐乐的问题,对于乐乐来说,他的妈妈用自己的时间表来要求乐乐,她希望乐乐能像个大人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她操心。她对孩子有很多的不理解。如果她能耐心同孩子沟通,她就能更容易走进孩子内心。沟通越通畅,理解越多,教育效果越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理解是双向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孩子也要理解父母,而理解的桥梁就是沟通。

  小叶最近很痛苦,她女儿不愿意上幼儿园已经断断续续有一个月了,每天早晨起床,孩子就开始哭闹,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小叶的第一个反应是老师对孩子不好了,她从孩子那里问不出什么,就去幼儿园,同老师沟通。老师向她保证,绝对没有惩罚过孩子,或对孩子有任何不好的态度。老师说以后会耐心观察孩子,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原因一直没找到,但孩子不去幼儿园却愈演愈烈了。经常看到着急上班的小叶,在幼儿园门口同大哭大闹的女儿进行拉锯战。硬把女儿塞进幼儿园后,女儿会像刚入园的孩子一样,哭闹不休。她会一个人在幼儿园哭一上午,不参加任何活动,然后老师给小叶打电话,请她把女儿领回去。小叶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不停地安抚女儿,但是,孩子就是不配合。最后,小叶没办法,她只好请假在家陪女儿。苦恼的小叶拨通了心理咨询的电话。这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了。就是这根稻草帮助了她,心理咨询师说,有时候,孩子面对特别恐惧的事情,他们不愿意说出来,宁愿把它压在心底。但是这种恐惧还在,还困扰着他们,他们会因此而倍受折磨。心理咨询师知道小叶的女儿喜欢画画,就告诉她,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可以把她最隐蔽的心理画出来。但是,你一定不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在试探她,毫无戒备的状态下才能最好的表达内心,否则,前功尽弃。

  晚上,已经焦头烂额的小叶把女儿抱着怀里,两个人一起画画。画着画着,小叶对女儿说,你给我画一幅幼儿园的画吧,画在幼儿园里最高兴的事情,和在幼儿园里最害怕的事情。女儿画了几道水波纹,在水波纹下面有一个小孩子好像在游泳。小叶看不懂,女儿说,在幼儿园上游泳课的时候,她沉底了,呛了很多水,游泳老师跳下去把她捞上来,老师说不要告诉妈妈。那天晚上,女儿就像被打开水龙头一样,向小叶倾诉了她的害怕和担忧。女儿在哭,小叶也在哭。除了心疼女儿,更多的,是因为她对自己一直以来,没能进入女儿的心里,没能及早帮助女儿而内疚。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你想让别人向你敞开心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先入为主,把你的想法观点强加给某人或某事;第二,请一定要安静、用心地倾听。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把所有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不需要你给出什么主意,只要你能够认真听,他自己有时候都可以把困扰他的心结打开。而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找一个他最放松的时间,找一个他最放松的方式,让他把内心表达出来,这样你才可以帮助他。所以,你也要了解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方式孩子最能表达自己。

  一般来说,不愿意同父母交流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擅言辞。但是,根据行为学分析,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喜欢画画。所以,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了解对方心理的工具就是图画,画画可以反映出很多内心中隐蔽的东西。

  除了画画,做互动的情境游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扮演老师或别的什么角色,而你自己扮演孩子,这时,你可以从孩子怎么对待你,知道他受到过什么样的待遇,或者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123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动漫亲子嘉年华——最萌亲子特别任务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爸爸去哪儿动漫亲子嘉年华——最萌亲子特别任务

爸爸去哪儿 亲子行摄地精选推荐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爸爸去哪儿 亲子行摄地精选推荐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魔力宝贝》嘉年华任务攻略

手机游戏
《魔力宝贝》嘉年华任务攻略

萌宝大冒险之爸爸去哪儿攻略

育儿百科
萌宝大冒险之爸爸去哪儿攻略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爸爸去哪儿攻略

育儿百科
爸爸去哪儿攻略

看《爸爸去哪儿》星爸和萌娃共成长

分娩
看《爸爸去哪儿》星爸和萌娃共成长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冬季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宝宝不肯吃母乳有什么原因

宝宝不肯吃母乳有什么原因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