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的心灵活跃在色彩中

夏三滥凉

夏三滥凉

2015-12-12 13:18

心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居然也会毒害宝宝的心灵,这样的提法是不是太玄乎了呢?实际上,这一点都不玄乎,宝宝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不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父母心态的问题。那么父母的心态怎样毒害宝宝的

让宝宝的心灵活跃在色彩中

美丽的图画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想像,同样,我们的想像也能通过图画表现出来。

帮助心灵插上翅膀

“妈妈,这是什么?”
“这个呀,是红红的苹果。”
“好大啊!”
“对呀,就像天上的红太阳一样。”

这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的小宝宝在翻看图画书时的对话。当听到这样的描述时,你会不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想象在这图画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也许是一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也许是一件画有苹果的T恤?或者,是一只在啃着苹果的小刺猬?
理学家曾对于创造力高的人进行行为特征的研究,发现他们在幼儿时期便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爸妈能在适当的时期,给予宝宝在艺术方面的启发,会有利于激发宝宝某些内在的科学、艺术的潜能哟!

“爱”让宝宝敞开心灵

美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得理性与感性相平衡。而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就需要在心中有“爱”——让宝宝爱他周围的事物;让宝宝爱他的国家、乡土;让宝宝爱大自然的景象……所以,爸妈可以尽量带宝宝到大自然中,让他接触、观察更多新鲜的东西和事物,当宝宝心中有了“爱”,自然就打开了心灵。

也许,有些爸妈会因为工作原因而很少有机会亲自和宝宝相处,更别提是出去玩了。此时,建议爸妈除了应该尽量安排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或一周中的某一天是专属于宝宝的亲子交流时间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可别把电视当作百试不厌的哄宝宝的不二法门,认为它能带给宝宝最新鲜的刺激!事实上,电视节目只会破坏宝宝的性格,因为它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缺乏与宝宝的双向沟通会,会让宝宝变得呆板、不爱说话。这样想想,是不是觉得牺牲自己的一点时间,带着自己的宝宝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认识并仔细观察小树叶,与绿绿的草地亲密地接触……这样做会更值得、更有意义呢?

爸妈需要学会协助宝宝,拾回宝宝对于自然的感受,让宝宝的眼睛、鼻子、耳朵、手指以及全身能够储存那些丰富的、敏感的经验,慢慢地,宝宝就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热爱这些事物,对艺术的感受自然也就提升了。

进入斑斓的色彩世界

那么,爸妈该如何带领宝宝进入美术的领域呢?下面,我们为您支出几招,有兴趣的爸妈,不妨试一试哦!

1.准备几支软性铅笔或彩色铅笔、彩色油画棒、蜡笔等等,让宝宝做线画的练习,随性地涂涂抹抹,空间允许的话,妈妈可以把它们贴在墙壁上,让宝宝周围的人都能来分享宝宝的作品,让宝宝产生满足感。

2.为宝宝准备一本随手可带的小画本,在平时带宝宝外出的时候,可以让宝宝把他感兴趣的东西画下来,这些东西可以是有着最最简单造型的,比如一块小石头、一朵花儿、一只饮料瓶子……关键是要让宝宝能够仔细地观察它们,用心去画出它们。只要宝宝是乐于参与的,最后画出的东西像与不像就并不是最重要了。

3.爸妈一定会带宝宝去动物园的吧?假设我们下次要带宝宝去那儿看长颈鹿,那么,在出发前往之前,爸妈可以先在家中准备关于长颈鹿的图画、书籍等资料,让宝宝先了解长颈鹿。等到了动物园看到真正的长颈鹿之后,便可问宝宝长颈鹿有多高?要宝宝用手比画一下,爸妈也可以协助宝宝手把手地比画一下;长颈鹿身上有什么颜色?让宝宝对长颈鹿有更深一步的观察与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宝宝作画的话,一定能很快就画出来。

4.偶尔,还可以让宝宝跳出小笔小画的框框,尝试大笔地作画。爸妈可以在比较空的平地上铺上一大张纸,用中号甚至大号的水粉笔蘸上浓厚的颜料,让宝宝大笔大笔地画,抒发心中的情感。当然,宝宝在做这种“豪放”的绘画练习时,爸妈最好是能够陪伴在宝宝的身边,照顾好宝宝,以防颜料打翻,或是宝宝把画笔弄乱。

给爸妈的话:

*如果发现宝宝对绘画有很大兴趣,可自己无法指导的时候,就可以带宝宝去绘画兴趣班,请专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指导;

*不要错过诸如画展、博物馆展览之类的活动,请带上宝宝吧,可以让他耳濡目染,接触面更广一些呢;

*不要拿自己家宝宝跟别人的宝宝比较,无意中会加重宝宝的负担;

*要理解宝宝的“另类”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感受不同,画中所表达的形态也会不同,别轻易地以为宝宝是“与众不同”的;

*跟宝宝一起比较并分享昨日、今日与明日的表现,让宝宝在生活中感受进步感。

爸妈从小就给予宝宝具体的教育启发,会让宝宝的性格品性更容易扎根,不会在以后的成长中迷失自己,对自己能充满自信、热爱生活,这些才是爸妈送给宝宝最为珍贵的礼物!

父母错误心态毒害宝宝心灵

  勋勋妈的不如意事来自何方?  第一次见到2岁半的勋勋,我立刻就喜欢上这个虎头虎脑,非常活跃的小家伙了。不过勋勋妈很快就开始向我诉苦,罗列了勋勋的许多“问题”,诸如,勋勋坐不住,不像别的小朋友能安静地看会儿书,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拿起他喜欢的某一本书,随便翻两下,也不听妈妈讲,立刻就去拿另外一本书;玩别的玩具也是一样,三分钟热度,没有专心致志的时候;勋勋不听话,你要他干什么,他偏偏跟你对着干,一点都不像别的小孩,乖乖巧巧,惹人喜爱;勋勋不爱学习,教他认个123,半个月过去了,他还没记住;听说听音乐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勋勋妈给他买了不少的CD,但是只要妈妈一放CD,勋勋就跑来跑去,根本就不认真听,不像别的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摆动着身子跳舞,或者显出很认真很陶醉的摸样;勋勋没礼貌,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妈妈提醒他,他还经常梗着小脖子故意来上一句“不叫!就不叫!”……  在勋勋妈的眼里,勋勋实在是问题多多,这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那方面也不如别的小朋友。勋勋妈总想去消除勋勋的这些“问题”,但是,她又总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更令勋勋妈烦恼的是,在妈妈的努力下,勋勋的问题不但没有被解决,相反,很多的问题似乎还越来越严重了。  父母心态如何毒害宝宝心灵?  为什么勋勋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勋勋妈自身的心态出现了问题。类似勋勋妈这样,父母的心态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宝宝产生影响,甚至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宝宝心理的健康成长。这种影响可能会以许多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妨碍宝宝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有的父母对宝宝的期望值太高,总是希望宝宝十全十美,这类父母就会更多地看到宝宝的问题,而较少看到他的优点,也因为如此,他们常常会否定宝宝许多好的方面,让他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进而妨碍宝宝自我价值感的形成,让他变得比较自卑。  2。剥夺宝宝愉悦的心理体验  不少父母不了解宝宝心智成长的特点,总喜欢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宝宝的行为,结果就会给宝宝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他们可能不了解宝宝在某些阶段会有一些特别的心理需求,像好动,看书、玩玩具三分钟热度,这都是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的行为,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把它当成一个问题,给宝宝施加压力,宝宝就无法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他就会厌倦这些活动,甚至再也不愿意接触这些活动了。  3。无意间给宝宝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少父母总是当着别人的面,很苦恼地描述宝宝的“问题”,给他贴上一些不好的标签,诸如“不听话”、“没礼貌”、“不爱学习”等等。父母贴标签的出发点有时候是好的,比如为了让宝宝明白这样的行为并不好,也有的时候,父母贴标签只是为了化解自己的尴尬,说给在场的他人听。比如宝宝不跟见到的熟人打招呼,父母可能就会来上一句:“又没礼貌了吧!快叫阿姨!”这话既说给宝宝听,也说给对方听。说给宝宝听,是希望他改变,变得有礼貌,说给别人听,是指父母说这话的时候,其内心可能还在打着另外一个小九九——你看看,不是我不管教孩子,而是这小家伙不听话吧。  父母给宝宝贴标签的原因可能还会有很多,总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给他贴这些标签不仅不会帮助宝宝改变,相反,还会带给他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让他认为自己就是个“不听话”、“没礼貌”、“不爱学习”的孩子,在这种心理暗示作用下,宝宝会认同父母的这些看法,并且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父母给他贴上的标签。因此,贴标签只会让宝宝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4。将自身情绪与感受投射到宝宝身上  一个人的心态跟他小时候的经历密切相关,也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小时候经历的一切会存留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带给他无形的影响,当他在未来的图老师生活中遭遇类似的事件的时候,他小时候的那些记忆就会复苏,不过这种复苏可能会以一种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现出来。于是这个人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情绪与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一个小时候常常被父母斥责甚至体罚的人,他的心态跟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充满温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样,即便他在准备当父母的时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绝不让宝宝经受他曾经受过的那些伤害,他也会在某些场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宝宝。实际上,他试图发泄的是他曾经压抑在内心的愤怒,而不是真的要那么“狠心”地对待自己的宝宝,所以发泄过后,他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宝宝带来伤害而后悔不已。  5。让宝宝承继自己儿时未了的心愿  不管是谁,在他一生中总会有某些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当有了宝宝之后,这些憾事就会尤其鲜明地重新浮现在脑海,于是,不少父母就会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这样的遗憾,就会很急切地想要通过宝宝来弥补自己曾经的缺憾。比如,有的父母小时候特别喜欢乐器,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他们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宝宝爱上某个乐器,父母这种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会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如何避免宝宝误中父母心态的毒?  父母的心态是个无形的东西,很少有人去关注它们可能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影响。实际上,父母的心态对宝宝产生的影响有时候可能会比别的事情对他产生的影响要严重得多。要避免宝宝中父母那些不良心态的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努力:  1。学会等待宝宝自我成长  宝宝的自我成长有他自己的进程表,即便年龄差不多的宝宝,他们之间各种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快慢之分的。如果总是拿自家宝宝的短处去跟别家宝宝的长处攀比,父母的心态就永远无法平衡。因此,多看到自家宝宝的长处,学会等待他自我成长,相信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会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周围的小伙伴,甚至超过周围的小伙伴,相信他的某些问题只是阶段性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都会消失,或者如果我们平和地看待这些问题,给他一些必要的引导,他的这些问题也会慢慢地淡化,我们的内心就轻松多了。而且,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曾经令我们烦恼的那些问题也确实会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逐渐消亡。  2。学会站在宝宝的角度来思考  宝宝的感受不是我们的感受,他们的感受有时候与我们自身的感受甚至可能大相径庭。举个常见的事例——很多父母一看到宝宝跟人打架,心里头就七上八下没法平静了。如果宝宝是主动攻击并且常常占上风的那一方,父母一方面可能因为宝宝不会吃亏窃喜,另一方面就会因为宝宝富于攻击性而担忧。如果宝宝总是被欺负的一方,父母一样犯愁,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慨叹:哎呀,宝宝这么窝囊,长大了不就没法立足社会了吗?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呢?当宝宝长到足够大,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两个宝宝刚刚还在因为打架涕泪横飞呢,要不了两分钟,两小家伙就已经挂着泪花亲密无间玩到一起去了。打架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学会社会交往,甚至是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欺负”、“受欺负”、“窝囊”,那更多的只是父母本身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一个经常欺负人的宝宝,也许某一天会被别的宝宝欺负,同样的,一个总是受人欺负的宝宝,也许某一天突然就会变成欺负人的一方。宝宝的角色常常会发生转换,因为他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社会交往的最佳模式的。如果能更多地站在宝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宝宝的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其他事情我们都可以更多地放手让他自己去处理。
  3。努力修行改变自身心态  人生很多的经历,如果回过头来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好的经历未必真的很好,而那些曾经令你痛苦不堪的经历却往往能为你的发展提供非常大的帮助。试着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包括看待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表现,努力从中找到令我们欣慰的成分,多看一些心灵修养的书籍,多和一些心态比较好的朋友接触,我们的心态就会随之改变。如果父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宝宝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变得积极乐观,在各方面都获得快速的成长,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练就非常好的心态,他的未来毫无疑问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4。引导宝宝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因为各方面能力有限,他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这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强求他变得坚强而故意给他施加压力,这样的压力或许就会把他幼小的心灵给压垮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了,相反,挫折教育是从小就可以进行的,只是挫折教育的重心不是让宝宝经受挫折,而是引导他从挫折中找到帮助他成长的力量,学会更好地去面对挫折。  比如宝宝刚刚学会搭积木的时候,他可能搭两三块就倒了。看到辛辛苦苦搭好的“高楼”倒塌,他或许会因为无法排遣内心的挫败感而哭闹,甚至放弃搭积木。这时候,如果我们硬要锻炼他的抗挫折能力,逼着他继续坚持,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效果。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种方式,或许我们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咳,好不容易搭好的‘大高楼’倒了,真是太可惜了。你听听,积木倒下去的声音多好玩啊!来,我们再搭一次,听听积木倒塌的声音吧!哗啦,倒了!这次我们小心点,搭更高一些,听听高楼倒塌的声音好不好?”如此一来,宝宝就会从这项活动中寻找到积极的一面,并且以快乐的情绪继续对抗那些倒塌的积木——倒了没关系,我可以重新再来。长此以往,他将来也就能学会以同样的方式不屈不饶地去对抗其他的挫折了。

莫让父母心态毒害宝宝心灵

  心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居然也会毒害宝宝的心灵,这样的提法是不是太玄乎了呢?实际上,这一点都不玄乎,宝宝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不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父母心态的问题。那么父母的心态怎样毒害宝宝的心灵,又该如何避免父母的心态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呢?

  勋勋妈的不如意事来自何方?

  第一次见到2岁半的勋勋,我立刻就喜欢上这个虎头虎脑,非常活跃的小家伙了。不过勋勋妈很快就开始向我诉苦,罗列了勋勋的许多“问题”,诸如,勋勋坐不住,不像别的小朋友能安静地看会儿书,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拿起他喜欢的某一本书,随便翻两下,也不听妈妈讲,立刻就去拿另外一本书;玩别的玩具也是一样,三分钟热度,没有专心致志的时候;勋勋不听话,你要他干什么,他偏偏跟你对着干,一点都不像别的小孩,乖乖巧巧,惹人喜爱;勋勋不爱学习,教他认个123,半个月过去了,他还没记住;听说听音乐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勋勋妈给他买了不少的CD,但是只要妈妈一放CD,勋勋就跑来跑去,根本就不认真听,不像别的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摆动着身子跳舞,或者显出很认真很陶醉的摸样;勋勋没礼貌,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妈妈提醒他,他还经常梗着小脖子故意来上一句“不叫!就不叫!”……

  在勋勋妈的眼里,勋勋实在是问题多多,这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那方面也不如别的小朋友。勋勋妈总想去消除勋勋的这些“问题”,但是,她又总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更令勋勋妈烦恼的是,在妈妈的努力下,勋勋的问题不但没有被解决,相反,很多的问题似乎还越来越严重了。

  父母心态如何毒害宝宝心灵?

  为什么勋勋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勋勋妈自身的心态出现了问题。类似勋勋妈这样,父母的心态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宝宝产生影响,甚至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宝宝心理的健康成长。这种影响可能会以许多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妨碍宝宝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有的父母对宝宝的期望值太高,总是希望宝宝十全十美,这类父母就会更多地看到宝宝的问题,而较少看到他的优点,也因为如此,他们常常会否定宝宝许多好的方面,让他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进而妨碍宝宝自我价值感的形成,让他变得比较自卑。

  2.剥夺宝宝愉悦的心理体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不少父母不了解宝宝心智成长的特点,总喜欢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宝宝的行为,结果就会给宝宝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他们可能不了解宝宝在某些阶段会有一些特别的心理需求,像好动,看书、玩玩具三分钟热度,这都是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的行为,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把它当成一个问题,给宝宝施加压力,宝宝就无法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他就会厌倦这些活动,甚至再也不愿意接触这些活动了。

   1234

父母如何给孩子心灵自由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

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我想,在家中的大人们对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也应把握上述的观念。

让幼儿图老师自己做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什么:

我听到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宝宝被人打后 父母最易犯4错误

  宝宝在人际交往中,由于语言表达的匮乏,或者难以控制的情绪等等的原因,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当自家的宝宝被打后,作为家长的你是怎么应对的呢?来看父母最易犯的4个错误。

  宝宝年纪小,容易自我中心也容易情绪失控,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抓伤、咬伤的事情时有发生。看到自家宝宝受了委屈,家长的心中肯定是非常的不舒服。家长是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意外情况呢?小编跟你说,宝宝被人打后,有4个家长常做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1、教宝宝“以暴易暴”

  情景回顾:爸爸满心欢喜地赶到幼儿园,可一看见点点,就发现他粉嫩的小脸上多了一道红色的抓痕,爸爸真是心疼死了。后来老师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当时点点和另外一个小男孩一起玩,后来因为争抢玩具,小男孩“出手”抓伤了点点的脸。爸爸感到很气愤,还“教育”宝宝下次不要吃亏,要勇敢一点还击,把对方打倒才不被欺负!

  家长爱孩子,不愿孩子被欺负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打了就要打回去”是绝对不正确的。家长以激烈的方式去责骂对方的孩子,甚至教唆孩子下次以牙还牙去还击,孩子会认为父母是鼓励这种行为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孩子会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骄纵、暴躁甚至变得暴力,这样孩子难以与他人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确的做法:当孩子被打被欺负时,家长首先要冷静头脑,不能因为自己的宝宝被欺负了,就失去理智地大发雷霆。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应对的技巧,在孩子被欺负时,鼓励孩子迅速、主动准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家长还可以主动地和对方家长或老师沟通,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2、嚷嚷着指责老师

  情景回顾:妈妈看到玲玲哭红了双眼,一问缘由才知道原来玲玲带去幼儿园的心爱娃娃被别的小女孩抢去弄坏了,玲玲生气地骂了对方竟还被那个小朋友动手抓伤了手臂。妈妈对于老师的“无动于衷”感到很生气,非要找老师理论不可。

  老师发现打人情况后立即制止,并在家长接孩子放学时向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老师诚恳的态度理应得到家长的谅解。但是一些家长过分挑剔,在孩子和其他家长面前大声指责老师的过失,甚至向园长投诉。这样一方面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激化矛盾;另一方面,老师作为孩子在幼儿园中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危机,失去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

  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对于孩子打架的问题,家长可以和老师多做沟通工作,让老师多关注孩子的活动。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和老师建立信任关系,告诉孩子“当别人抢你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主持公道”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谦让、分享,不要动手打人。“如果别人来抓你的脸,可以用胳膊挡住”教会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12

让宝宝感受错误

文/韦苇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一点点不自信了,一点点缺乏创造力了……等到我们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从头来纠正,却发现这已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奉劝妈咪们多给宝宝一些自我发挥的余地,多给宝宝一些感受错误的机会。

场景1

佳佳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妈妈,我要搭一个高高的宝塔。”佳佳的凌云壮志是这样实现的:将一块小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在小积木上方摞上一块大积木。佳佳的大积木还没来得及摞上去,妈咪的干预来了:“宝贝,这样不对。大积木应该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只有这样,你的宝塔才不会倒塌。”在佳佳搭建她的宝塔的过程中,妈咪始终像个监工一样在旁边指手划脚。在妈咪指导下,佳佳避免了有可能犯的哪怕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很快便搭好了她的宝塔。佳佳很高兴,但是佳佳高兴的眼里明显少了些什么。

场景2

蒙蒙要搭一座高楼大厦。他犯了和佳佳一样的错误,也将小积木放在下面,大积木放在上面。刚放上去第二块,他的“高楼大厦”顷刻间泡了汤。妈咪在旁边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抑制住自己想要为蒙蒙提供些指导的欲望,立在一边保持了沉默。蒙蒙又试着搭了两次,都没有成功。连着失败了几次,蒙蒙似乎明白些什么了。他试着改变原来的思路,将大积木摞在下面,又搭了一次,这次果然成功了。“妈妈,大积木放在下面,我的高楼大厦就不会倒了。”蒙蒙高兴极了。

佳佳在妈咪的帮助下很快便搭好了宝塔。她确实少走了很多像蒙蒙那样的弯路,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正确的知识,但是她永远也体会不到与蒙蒙同样的乐趣。蒙蒙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搭建高楼大厦的技巧,他体验到了失败的沮丧,更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他的快乐是佳佳永远无法企及的。毫无疑问,在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成长起来的两个孩子,他们的未来肯定也会大相径庭。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是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够完全传授给孩子的。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多给他一些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探索正确的达成某一目标的方式方法,那才是父母能够给予宝宝的最好礼物。某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事实如此。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的机会远不止此。宝宝所犯错误可能十分幼稚可笑,也可能让我们十分挠头。在我们的眼里,他的错误是那么地显而易见,那么地令人无法容忍,而宝宝或者浑然不觉或者明知故犯。只要宝宝的错误不会构成任何致命的伤害,作为妈咪,我们完全可以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给他一个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错误带给他的一切对他未必不是好事一桩。
  
让宝宝感受错误的好处

1.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对宝宝来说,他身处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未知。如果妈咪只是简单地告诉宝宝一切正确的知识,那么他就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体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经自己摸索而获得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他更多地获得的是一种能力和一种喜欢探究事物奥秘的良好习惯。

2.在感受错误过程中体验快乐

如果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通过自己努力想方设法避免错误,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那种快乐的体验是通过别的方式无法获得的。

3.在感受错误过程中锤炼意志

感受错误有时是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宝宝在感受错误的过程中,他的心灵就有机会不断经受这样的历练,这对锤炼宝宝的意志提高宝宝的挫折商无疑意义重大。

4.在感受错误过程中提高宝宝的责任感

如果宝宝不听从父母的劝告犯了某种错误,给他一个机会去体验他犯错误后带来的后果,这比爸爸妈妈的训斥与说教要管用得多。通过这种方式,让宝宝养成自己做事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地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5.在感受错误过程中让宝宝学会正确的行事方式

比如宝宝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他就会失去他的好朋友;宝宝以不正确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只能适得其反等等。在经过多次这样的体验之后,宝宝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出合适的行事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宝宝感受哪些错误?

1. 常识性错误

像前面提到的,宝宝在探索事物奥秘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常识性错误。宝宝犯这些错误其实是他积累经验的过程,根本不值得妈咪大惊小怪。像佳佳妈妈一样对宝宝横加干涉则更不可取。相信宝宝,给他多一点自由,让他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总结,他能做得比我们想像的好。

2.明知故犯的错误

比如宝宝因为贪玩不好好吃饭,妈咪怕宝宝挨饿,总是追着去喂,这无疑助长了宝宝的不良习性。明智的做法是饿他一顿,让他体验体验挨饿的滋味;比如宝宝喜欢攻击别人来吸引妈咪的注意,那就隔离宝宝,让他受到冷落……让宝宝感受这些错误可能带给他的自然后果,他会很快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3.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错误

宝宝因为好奇,可能会把某个玩具敲碎或者拆开,看看里面的结构,或者想要了解他能接触到的其他事物的奥秘等等,都可能采取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他的目的。只要不对宝宝的安全构成威胁或者不是特别贵重的物品,让他尝试去搞些破坏也未尝不可。宝宝在犯这类错误的过程中也许能学到很多他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知识,事实上这是宝宝非常难得的一种特质。即便他什么知识都没有获得,至少他也会明白某些物品坏了就是一大损失的道理。
4.其他不会对宝宝构成伤害的错误
  
贴心提示

1.对于宝宝好犯错误的习性,只要不构成伤害,妈咪尽可以用比较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2.一些不能让宝宝接触的贵重物品或者可能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最好将它们藏匿在可靠的位置,避免宝宝发现。

3.如果宝宝对诸如电器、炉灶等可tulaoshi.com能造成威胁而又无法藏匿的物品感兴趣,一味地约束宝宝不见得是最好的避免宝宝被伤害的方式。有心的妈咪不如慢慢地教会宝宝各种电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或者找些像蚊子苍蝇蟑螂之类的替罪羊,让宝宝亲眼目睹它们被伤害的惨状,给他一些感性认识等等。

本文摘自《妈咪宝贝》



8种家居用品可毒害宝宝

  为了让我们的家舒适美观,家居用品必不可少,可是有些家居用品,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尤其是宝宝!那么家有宝宝,哪些家居用品不能有呢?



  1、漂白剂  大部分漂白剂都含有一种名为次氯酸钠的化学物质。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过度接触可能对肺部和头发造成损伤。漂白剂和氨水(常用于家庭清洁剂)同时使用尤其危险,因为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氯气。  替代方案:对于宝宝衣物上难以洗净的污点,可以用柠檬反复擦拭。  2、塑料玩具  劣质塑料玩具里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接触邻苯二甲酸酯会造成生殖器畸形。  替代方案:尽量给宝宝选用一些木质玩具。  3、电器  许多电器,如电视、计算机和电热毯,通常含有溴耐燃剂。溴耐燃剂释放到空气里,有可能被宝宝吸入,而且不易排出体外。目前,溴耐燃剂在瑞典等欧洲国家已被禁用。  替代方案:用热水袋代替电热毯;把电器搬出卧室,避免在睡觉时吸入溴耐燃剂。  4、清洁粉  许多用来清洁玻璃窗的清洁粉,含有特殊的氨气味。这会刺激和腐蚀皮肤,造成眼睛和肺的不适。长期与氨接触,还会造成宝宝肝脏损伤。  替代方案:用两汤匙的醋,兑上一升热水,再用布蘸湿后擦玻璃。  5、含镍的珠宝  含镍的珠宝、首饰可能会造成接触性皮炎。  替代方案:尽量不要给小宝宝佩戴珠宝饰品,它们不仅会引起宝宝皮肤炎症,小件物品还容易刮伤宝宝或被宝宝误食。  6、厕所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里通常含有萘。这种有毒物质会刺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大量吸入后,宝宝的肝脏和肾会遭到损害。每次清洁厕所的时候,要开窗通风,厕所没有窗户的,要打开排气扇。  7、鞋油  鞋油中含有硝基苯,具有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可能会引起头痛和嗜睡。  替代方案:用棉布蘸橄榄油,再加几滴柠檬汁,涂抹在宝宝鞋子上,几分钟后擦干净即可。  8、化纤床单  化纤床单中可能含有甲醛。这种物质能刺激皮肤和呼吸道,而且永远不可能被清洗干净。  对宝宝有毒物品:替代方案:给宝宝使用百分之百纯棉的床单。  家居用品本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但是用的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爱干净的妈妈们要注意了,有了宝宝后,家居清洁攻略就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哦。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让宝宝的心灵活跃在色彩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宝宝的心灵活跃在色彩中

色彩斑斓让宝宝更加灵活

育儿百科
色彩斑斓让宝宝更加灵活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怎样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育儿知识
怎样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在Word中灵活插入数据

办公软件
在Word中灵活插入数据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怎样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育儿百科
怎样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如何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分娩
如何让宝宝表现得活跃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宝宝牛奶喂养四大常见误区

宝宝牛奶喂养四大常见误区

5个育儿“伪真理”(下)

5个育儿“伪真理”(下)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