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好不好

梦想在一起和你

梦想在一起和你

2015-12-12 12:44

童话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经常都很想给宝宝将童话故事的。家长们面对这些美丽的童话故事,该怎样为孩子解读童话的呢?

警惕用童话唤起熟睡的孩子

  手机闹钟已经响过两次了,七岁的女儿还在赖床。我挠挠她的小胳肢窝,说:“宝宝,要起床了呢。”女儿嘟噜了一声,翻过身去,又睡着了。看她没有起床的意思,我开始绘声绘色地编故事:“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名字叫考拉。这个考拉啊,也跟你一样,可喜欢睡觉了,一天24个小时,有20个小时都在睡觉。有一天,考拉睡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住的地方变漂亮了,有蘑菇样的房子,有许许多多从来没有见过的花……”

  讲到这里,我偷偷地看了女儿一眼,发现她睡在那里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我猜想她一定在竖着耳朵听我的故事,于是停顿下来,故作惊讶地嚷道:“哎呀,这只小考拉怎么还睡在这里呢,那边来了好多好多的动物,有从新加坡来的,有从法国来的,有从中国来的,他们都是来看你的呢。”女儿又翻了一个身,闭着眼睛问我:“妈妈,他们在哪儿啊?”我说:“他们都在那边等着呢,说要看世界上最美丽的小考拉。”女儿说:“那你快点把我的花裙裙拿来啊。”说完,翻身坐了起来,假装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模仿小动物说话的语调说:“小考拉马上就要起床啦,考拉妈妈,我的小拖鞋呢?”

  就这样,女儿边跟我进行着童话里的情景对话,边完成了穿衣、刷牙、洗脸的过程。等一切准备妥当后,我的童话故事也告一段落了。女儿开心地说:“妈妈,今天这个故事真好听,明天我还要接着听。”我捏捏她的小鼻子说:“明天的小考拉可不会再赖床了哦。”女儿不好意思地笑了。

  因此,家长们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改变的,来唤醒熟睡的孩子。

家长们该怎样为孩子解读童话

  陌生路上的狼外婆

  读者提问:丹丹平时在家,或者和亲戚朋友们在一起时,能说会道,爱唱爱跳,然而一到陌生的环境,丹丹就像只受惊的小兔子,即使是在幼儿园,老师、同学问她话,她也会面红耳赤,说话磕磕巴巴。

  原来,这全是“狼外婆”惹的祸。在丹丹两三岁时,为了女儿的安全,丹丹妈曾给丹丹讲过小红帽的故事,还告诉丹丹:“不要跟陌生人走,他们都是大灰狼,会把你骗走、吃掉。”使丹丹害怕陌生人,由此产生心理障碍,直到现在,不论丹丹妈怎么解释都无法消除小时候留在丹丹心里的阴影。

  金色摇篮婴幼园园长李冬梅解读:

  和陌生人说话、接触要学会自我防范,注意安全。但是,所有的朋友都是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相知,一步步发展成为朋友的。所以,孩子,“陌生人”并不是“危险和阴谋”的代名tuLaoShi.com词,我们大可不必紧锁心扉,将自己禁锢在家人和熟人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使生活变得了然无趣。如果一味地防范、躲避陌生的世界,世界会变得更加陌生。

  孔融可以不让梨

  网友提问:周末,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做游戏,抢糖果,忙得不亦乐乎。忽然,4岁的贝贝告状来了,他说6岁的欣欣不乖,不学孔融让梨,把大的那个苹果抢去了。欣欣为自己辩解:“我也想吃大的,为什么要让他?”9岁的豆豆另有高论:“知道孔融为什么让梨吗?因为那只大的梨子生了虫子,不好吃。这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什么孔融让梨,全是家长用来骗小孩的。”

  金宝贝历山中心指导师KELLY解读:

  孔融让梨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一种传统美德,谦让是文明的体现。所以,孩子,有些时候,你应学孔融让“梨”,比如在乘车时,你应该为老弱病残者让位而不能抢位。而在有些时候,你却要学会挑最好的那个“梨”。因为随意礼让,会造成有些人坐享其成,不思进取。一味礼让,也会让自己丧失好的时机。生活给每个人的机遇是公平的,必须不断努力去争取,才能公平对待自己。

  鼻子为何没长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读者提问:4岁的外甥有天忽然问我一个奇怪的问题:“大姨,隔壁康康的鼻子为什么还没长长?”我说:“为什么要康康的鼻子长长?”小外甥说:“因为他是个爱说谎的孩子。

  原来,妹妹为了教育孩子做个诚实的人,曾经给外甥讲过木偶匹诺曹的故事,天真无邪的外甥对匹诺曹因说谎而长了一个长长的鼻子信以为真,对于同伴康康经常说谎竟没有长长鼻子感到迷惑不解,于是,就向我提出自己的疑问。教育孩子诚实的童话遭到孩子的质疑,甚至被认为是谎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山东英才·银座幼教集团总园长赵春梅解读:

  长长鼻子和被狼吃掉并不是说谎的必然结果。而且说谎的孩子受到的惩罚也会不一样。比如,有的孩子因说谎失去了爸爸妈妈的信任,有的会失去最好的朋友,有的受到老师的责备。诚实是做人的美德,说谎的孩子将得不到任何人的喜爱。所以,孩子,尽管说谎不会让你的鼻子长长,也不会真的让你被大灰狼吃掉,但你仍要明辨是非,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掌握方法,给孩子讲解正确的知识,指引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与孩子走进“秋天的童话”


【旅游季】这个季节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旅行

大部分父母在宝宝很小的时候都不喜欢外出旅游,因为对他们来讲,带着孩子似乎是一件麻烦事。其实,只要你事先有一个周全的计划,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在这金秋时节与孩子一起旅行会有着无穷的乐趣!
带孩子出游都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宝宝乘坐飞机、火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有何注意事项?面对旅途中的麻烦该如何解决?怎样有效预防“秋游病”?带孩子旅行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十一出游备忘录
让宝宝安全渡过十一长假
儿童出行百宝箱
儿童出行安全宝典
宝宝乘机旅行注意事项

【热门话题】十一出游季 你多久没有旅行了?
有多久没有旅行了?
有多久没有与老公一起出游了?
还想念以前自由的状态吗?
有了宝宝后,你的生活是不是就此停止了呢......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面对,比如:宝宝的成长、父母的老去、自己的奋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因为这些而让自己的心灵老去。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有自己的小情绪。 回头想想,我们已经度过了五味杂陈的月子、幼儿园的纠结、小学的烦恼时期,或许现在可以暂且放松一下啦。有没有想过你和老公已经多久没有一起旅游了呢?
>>进入“你多久没有旅行了”话题讨论
>>进入“各种旅游陷阱 你曾中过招吗?”话题讨论

【微博热议】贴秋膘 你给宝宝做了什么好吃滴?

秋天来了,老话说,得贴秋膘了呀,尤其咱馋嘴的小宝宝们,长身体的孩子们,贴秋膘更得当正事给孩子补补好营养呢!但话说回来,现在日子好了,可谓天天都在贴秋膘,趁此秋季来临之时,晒美食展厨艺秀母爱喽!
>>进入“贴秋膘 你给宝宝做了什么好吃滴?”微博话题

【空间日记】秋天的童话 让我们一起分享

秋天,无疑是妈妈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了。温度适中,宝宝远离痱子和蚊虫叮咬等困扰。这个时候的户外是最适合宝宝们的玩耍天地。说一说秋天的出行故事,晒一晒秋天的美丽景色。这个秋天的童话,让我们一起分享~
>>进入“秋天的童话”日记征集

【成长记录】秋天来了,妈妈们收获了宝宝的成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一年,宝宝们也长大了,各位妈妈们首先收获的是宝宝的成长!这一刻,请留下这一年中令您记忆深刻的,关于宝宝成长的飞越进步。那一刻,那个不经意,让您欣喜万分激动不已,小小的人儿小小的改变,曾让我们百感交集……
>>进入“秋天来了,妈妈们收获了宝宝的成长!”微博话题

【论坛晒图】晒晒晒 hello秋天 秀宝贝儿美衣 留住秋天的印记!

夏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一夜醒来微微的凉风吹打在脸上,清爽的感觉扑面而来。
秋天有太多的景色,落叶、凉风、天空以及营养丰富的美食和色彩斑斓的美衣等等。那么这个初秋,你为宝贝儿准备了入秋“装备”吗?
无论你家是王子还是公主,不妨把你精心给宝贝儿搭配的入秋美衣来个图片秀吧,摇身一变成为摇篮小明星。
>>进入“晒晒我家宝宝美丽秋装”论坛页面

【护理常识】

【百科知识】全面了解秋季腹泻

【小儿疾病】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微博热议】宝宝入秋皮肤干燥的护理方法

【秋季护理】孩子秋季上火怎么办?

【营养饮食】

秋季小儿怎么“养”?

宝宝秋季食品top10

孩子“秋补”要适度

秋季断奶好时机

童话为吓唬小孩而诞生? 盘点那些被改编的童话

  “孩子们,让我们关上灯吧,爸爸要给你们讲几个可怕的故事了……”这是《西方文明另类历史》一书中,作者介绍童话诞生时所用的开场白。  现代人说起童话,总是觉得温情脉脉。其实,可怕、恐吓小孩、警醒少女——这才是童话故事诞生的初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应该m.tulaoshi.com就是“黑童话”。  初期的童话都是黑童话  现代童话故事几乎都是大团圆结局,都有一个“happyending”。但是童话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曲折的情节和阴森的结局。最老的童话,已经经过了2500多年历史,比如“灰姑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在经过了700多次改编后,“灰姑娘”才最终变成了现在这样毫无血腥感觉,甚至还带有一些柔情的故事。  世界上最早的童话故事得益于两个人,并非我们所常说的格林兄弟,而是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法国人。最开始是一位意大利人,名叫乔姆巴蒂斯塔·巴西尔,他写过一本名叫故事集的书,用西西里一带的方言编成的50篇故事,发表于1636年。这本书被称为《五日谈》。另一个法国人查尔斯·佩罗特则于1697年发表了一本故事书,里面有8个小故事。令人吃惊的是,其中7个都成了经典故事:“灰姑娘”、“小红帽”、“蓝胡子”、“穿长靴的小猫”、“睡美人”、“钻石与青蛙”和“大拇指”。这些故事都充满了血淋淋的情节,尤其是“蓝胡子”,更是充斥着血腥、暴力和不信任。  但是在后来的数百年间,这些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已经面目全非。据《西方文明另类史》的作者称,这是因为所有的童话编辑者一向都是随便改动故事的,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现在常常在儿童故事碟片中听到的“三只小熊”的故事,就经历了各种改编。这个故事最初出现时是为了警醒那些不乖的小孩,而且在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中,那个金发小姑娘其实是一个牢骚满腹、无家可归的老妪。经过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她‘变’成了一个满头金发的小偷。英国桂冠诗人罗伯特·萨雷在1837年出版了他自己的版本,其中道德取得了胜利,因为喜欢偷盗的老妪被抓住了。萨雷的版本出版以后10多年,一位编辑将故事中的老妪改成了银发女郎,因为他认为,各种故事中有了太多丑恶的老太婆的形象。银发女郎在1918年又变成了金发小偷,因为编辑者们认为,应该吓唬一下小姑娘们,告诉她们不要随便到陌生人的房间去。就这样,专门吓唬小姑娘的童话故事从此产生了。  同样的故事还有“小红帽”。在1697年查尔斯·佩罗特的版本里,同样是讲一个天真美丽的姑娘被狼骗了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猎人回来把大灰狼的肚子剖开,把小红帽和外婆从大灰狼的肚子里救出来,只是倒霉的小红帽被吃了,而大灰狼逃之夭夭。佩罗特在故事的结尾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特别是一些脸蛋生得很漂亮,身材也很好看的姑娘——她们总是不小心,什么人说的话她们都信。”他还说:“最危险的狼,就是那种文质彬彬、温柔浪漫和模样可爱的狼……这些狼喜欢在家里接待女士,也喜欢在街上向小姑娘问好。”  至于“蓝胡子”,它在变成格林童话的时候就被很多人抨击其中的血腥和色情的场面,尤其是“蓝胡子”的牢狱里,关着他众多前妻的尸体,无一不是血淋淋的,书中的描写即便是在今天也会被归为限制级。“蓝胡子”,最终能够被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真是让人很难想象。  童话的出现意味着民族觉醒  事实上,童话故事的兴起往往是一个民族觉醒的标志。所谓真正的童话出现,往往是在文明社会才会有的现象。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儿童文学的人,将童话故事称为是滋养全人类心灵成长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童话出现之初都是“黑童话”,是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孩子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而是被当作小大人来看待。因为居住条件很差,孩子们从小就看到很多醉酒的丑态、游手好闲的人、打斗等,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双手沾满鲜血,在厨房里开膛破肚、剥皮取脏,用动物做一顿美餐。而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传统社会中,儿童是被漠视的,甚至成年人认为,儿童太像小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在接受采访时就称,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对儿童的最高评价是“少年老成”。《世说新语》中写的小孩子,凡是成功的、优秀的小孩子,都是像成年人一样。而且默认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度的孩子才是值得一写的。所谓“童心”也是贬义词——在汉代作品中提到“童心”指的是人“无成人之智,有儿童之心”。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有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比如《千家诗》也是从成人的作品中挑选出来一批看似适合儿童的作品合集。而在欧洲,也没有专门给孩子看的童话,大部分都是民间故事。  直到安徒生童话集,才开始有了专门的文人童话,但也并非全部,比如安徒生的《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就是民间故事,而《丑小鸭》就可以称为文人童话。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创作文人童话,但初期也是阴暗的黑童话,比如王尔德,可以算是文人童话的先驱之一了,他创作的各种童话就有非常阴暗的情节。爱伦坡也写过各种童话,更是情节阴郁,甚至连光明的结尾都没有。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很多时候,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从文化的解读上也并不那么温暖,比如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历险记》被海明威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是第一部用美式英语写的作品,其中加了很多黑人的土语。整部小说虽然感人,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性的温情,直到被改编成电影和动画连续剧后,才显得温情脉脉。西方世界中,真正的“正能量”温暖童话直到上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  其实,一个民族的成长与儿童地位的确认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不把儿童区分出来,就不能把成年人区分出来。而在中国,即便“童话”这个词,也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是从日语中音译过来的,是“五四”时期对儿童自由精神的追求。那一时期的中国很多作家都进行过儿童文学创作,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写的散文。包括茅盾也改编过神话故事。直到那时候,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 12

家长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那么,当今的家长真的有足够的信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据《健康时报》报道,一个关于“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认字”的问题在新浪亲子频道引发热议,几十位专家、上百位网友撰文发表看法,2453名网友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父母对“要不要早教孩子认字”的观点没有明确的态度。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家长在面对新老育儿观念的冲击时很不自信,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好。

  杨晓峰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加上工作忙,他们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一起游戏、玩耍就更难得了。上中学后,杨晓峰迷上了电脑。什么PSP、微博、MSN、MP4等玩意儿弄得父母云里雾里的,偶尔怯怯地问上一两句,就被儿子的一句“你不懂!”给噎了回来。

  妈妈说:“跟不上时代了!干好咱们自己的事情,给儿子多攒点钱吧!”

  爸爸说:“咱们和孩子没话说,孩子和老师、同学有话说就成了!”

  妈妈说:“有老师呢,咱家孩子没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但自由到家长必须抓在手上的那根线都放松了,那孩子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很容易脱离父母的视野与期望。至于孩子的未来,父母也难以预知了。

  罗曼?罗兰曾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在孩子面前,家长得有走进孩子心里的信心,才能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已经长大或者成长得很好,不需要自己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从教育者的岗位脱离,就会导致孩子出了状况,家长却全然不知情。

  在初三的时候,杨晓峰每天放学后会先去网吧玩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后,如果父母不在,就和保姆一起吃饭。晚饭后,杨晓峰写完作业就上网聊天、玩游戏,每天都得玩到凌晨才睡觉。而这时,父母还不一定能回来。

  玩游戏的时候,杨晓峰结识了一位网名“雪鹤”的女子,聊了一段时间后就有点难舍难分。特别是在网上结婚后,两人关系更亲密了。为此,杨晓峰还购买了手机,不在线的时候就和她短信联系。

  在杨晓峰眼里,“雪鹤”就是自己的知己,自己就愿意和她说话。后来,杨晓峰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就跟学校请了病假,赶往另一个城市和“雪鹤”见面。孰料,对方是一个大自己好几岁的待业女子,但在杨晓峰眼里却是一位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仙女。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发生了性关系。从那以后,杨晓峰欲罢不能,因为他感到很幸福,全然不顾成绩已经亮了红灯。

  杨晓峰的父母得知儿子的情况后,很惊诧。他们搞不懂,别的孩子都好好的,自己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身心慢慢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自信地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矫枉过正,协助孩子产生正确的认知。具体要怎么做呢?

  沟通技巧

  1.掌握足够的家教知识

  有的家长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但是害怕自己说出的话孩子不喜欢,唯唯诺诺的样子,显得很不自信,让孩子觉得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

  其实,做任何事情,只有坚信自己能够做好,才能产生做好的动力和希望,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家长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家教知识,不断地接触新的家教理念,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才能增强自己在教育上的自信心。

  黎阳和许多青春期孩子一样,向往自由,做事情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可是黎阳的父母并不知道这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特殊心理状态,还以为孩子是故意在和自己作对,于是对孩子大加指责,关系弄得很僵。

  不懂孩子,没有掌握足够的家教知识,就容易在教育孩子上简单化、粗暴化,不利于孩子成长。

  2.做个与时俱进的家长

  现在的孩子,更容易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就会在孩子面前落伍,失去和孩子沟通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要不断地学习。

  那天,陈杨的妈妈问他:“你天天说围脖围脖的,我怎么没有见着你围呀?”儿子脸一黑,说:“那是网络术语。什么都不懂,问什么问呀!”儿子一句话,让妈妈很郁闷。可这个要强的妈妈不服输,利用周末报了一个电脑班。虽然妈妈学得慢,但是她有股韧劲。三个月下来,陈妈妈有了自己的博客、微博、QQ,还会玩游戏、发电子邮件、下载电影了。

  妈妈的变化让儿子惊讶,儿子也常常在妈妈面前撒娇,让妈妈给他下载动画片、歌曲。后来,这位以前只会坐车的妈妈还学会了开车,周末经常带儿子去听流行音乐会、去必胜客吃快餐。

  现在,陈杨一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交流,而妈妈也趁着这些机会和孩子仔细沟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纠正或者鼓励孩子。

  3.不以语言暴力掩盖内心的虚弱

  很多家长的心底都埋藏着一股主宰孩子的欲望,一旦自己弱于孩子,这股欲望便会驱使家长对孩子施以语言暴力,比如,大声呵斥孩子、打骂孩子、吓唬孩子等。这些做法恰恰暴露了家长自身的不足和虚弱,呈现给孩子的是,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在无力地挣扎。

  一个自信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温和、乐观地面对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轻松、快乐;对待严肃的问题时,能够掌握与孩子谈话的时机,使问题得到解决;当自己不如孩子的时候,能够虚心向孩子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在一部电视剧中,有位蹬三轮的父亲当儿子说出“长大要当知本家”这句话的时候,父亲笑话儿子说:“什么呀?那叫资本家!”儿子给父亲细细讲解,告诉父亲“知本家”不同于资本家。知本家,就是利用拥有的高新知识创造财富的成功人士。听完儿子的讲解,父亲脸上当即堆满了笑容,他为自己孩子的博学而欣慰,也为自己学了个新词语而高兴。

  当自己被孩子比下来的时候,我们不要硬撑面子,呵斥孩子,应该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微笑地看着孩子,冲着孩子点头,夸奖孩子几句,这些举动都无损于家长的形象,反而会增加孩子的信心,也为自己的亲和力“加分”。

  4.执行规则要彻底

  我们给孩子制定规则,就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孩子也需要有规则,因为规则能够给孩子带来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要求和他不能超越的底线。

  李阳洋5岁的时候,妈妈给他立下一条规矩:每天晚上睡觉前把袜子洗干净。那天,李阳洋看动画片看累了,就忘记了。妈妈很严肃地把已经躺下的李阳洋拉起来,监督他洗好袜子才让他睡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规则令孩子做事有章可循,可父母如果执行规则不彻底,就达不到效果,甚至会有反作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家长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说话口气很弱,不管说什么,孩子都有理由对抗,搞得很被动。这就是因为家长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不够严格、不够彻底而留下的后遗症。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觉得自己即使犯了错误,爸妈也不会严加管教,变得肆无忌惮。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长万不可因为自食其言而失去自信。

  因此,家长们必须了解上面的内容,做好上面的事情,这样才能教育孩子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成长的。

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好不好

贝儿妈妈 的原帖: (写于3/5/01 9:59:41 AM)

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

我的女儿贝儿五周岁了她非常喜爱童话故事。我们为她准备了磁带、VCD、 图书等各种形式的童话。当然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图书资料。这段时间来我们发现贝儿读童话有点儿“走火入魔”了,不管什么问题不管什么事情她都牵到童话人物身上。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我能不TuLaoShi.com能穿上?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王子?……昨天早上她对我说,我想早点长大。我就可以穿上长裙子,染个黄头发,穿上水晶鞋,到外国找我的王子了!

我们的本意是想培养她的情商,培养她的爱心和对文学的兴趣,可现在这种情况会不会让她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产生一种恐惧和憎恨? 会不会容易让她产生幻想而不去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实践?

domino 的回复: (写于3/5/01 1:56:58 PM)

继续和她编童话。告诉她,只要勤劳、善良、有爱心,有一天她会穿上水晶鞋,见到白马王子。

mimimama 的回复: (写于3/5/01 6:24:17 PM)

咪咪说,咱们这儿是不是警察就是孙悟空!

咪咪虽然知道故事和现实不是一回事。但也常常禁不住联想。

圣诞节的晚上,我们悄悄放在她枕边她盼望已久的小猫卡子。第二天,咪咪告诉她的老师:圣诞老人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半夜12点到我家来的。老师笑笑。总有一天,咪咪会知道其实没有圣诞老人,但我不想现在告诉她。

nightingale 的回复: (写于3/5/01 1:29:42 PM)

这个问题我记得在灰灰豆(原创天空)里讨论过。我想一个女孩子多点想象多点童心没什么不好。但是对于现实世界,作家长的不应该只给她讲好的一面,有些东西可以早点让她了解,起码应该懂得自己要保护自己。至于童话情结,我想大一点会好的,现在这个样子,倒很可爱呢。

shiner 的回复: (写于3/5/01 10:23:24 AM)

我觉得社会会让她明白现实,因为她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但不能剥夺她的童话世界,不能剥夺她幻想的权利。还有,我认为女孩子多一些想象多一些纯真是可爱的,这样的孩子很有灵气!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让宝宝和真实世界的交往是重要的,但也不要粗暴干涉宝宝内心对假想伙伴的需要,要知道这样的需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完全正常的。

  

  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会假想出一个或者几个小伙伴,就好像这些朋友真的围绕在他的身边,跟他讲话,和他玩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陪伴着他。孩子会以为他可以带着自己的假想小伙伴参加各种活动,和其它现实生活中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伙伴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个小动物,或者就是个小精灵,停留在自己的肩头、手臂或者手心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有时候,孩子也会把一些实际的物品作为他们想象中的玩伴,比如说一只毛毛绒玩具,一个小枕头。虽然这些小伙伴仅仅存在于孩子神秘的想象空间里,但孩子会把这个伙伴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并且相信它真的存在着,就像一个活的生命体,还有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呢。

  你会发现,孩子会和它小声说话,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好的心情,不好的心情;或者还会在桌子后面给那个假想小伙伴设置特定的座位,喂它吃饭,给它打针吃药。

  宝宝会对这样一个伙伴产生特殊的情感依赖。有的时候,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宝宝会要求你象接纳真人一样接纳他的假想伙伴呢。每当生活中出现一些强烈的情感体验时,比如宝宝感到委屈,害怕,不安或者孤单的时候,也就是他开始寻找和创造那个假想伙伴的时候了。

  现代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玩伴往往比较少。那么这种和假想伙伴讲话、玩耍的表现会更为明显。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创造出一个想象中的玩伴是一种良性的行为,它会对宝宝的精神和情感健康更有好处。

  惊喜1:学习运用语言与社会交往技能

  专家分析:从行为层次上看,和一个想象中的玩伴玩耍,可以使孩子不断尝试使用新学会的语言和社会技巧,是一种用来减轻孩子内心孤独感受的好办法,是一种缓解和现实中同伴交往矛盾的好办法呢。特别是对那些由于生理或其他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和同龄人一起游戏的孩子来说,这种与假想伙伴的交往能够较好的模拟社会交往,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惊喜2: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

  专家分析:孩子在和假想朋友的交往中,他一会儿要扮演那个朋友,一会儿要做回自己,他可以扮演自己心目中的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或者乐观的自己和悲伤的自己等等。通过两个角色不断的扮演和转换,这两个部分不断的沟通,孩子最终会巩固他心灵中的不同方面,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所以当你的宝宝有了自己的想象中的小伙伴时,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件乐事呢。

  那么作为父母,宝宝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你又该如何对待宝宝和他/她的假想伙伴呢?

  1、要始终和你的孩子直接交谈而不是对他想象中的玩伴说话。

  这并不是要你否定孩子虚构出来的小伙伴的存在。但是你必须要孩子明确一点,你是无法看见他/她的那个小伙伴的,也听不见他们说话。容忍你的孩子有一个想象中的玩伴这个事实,并不是要你把它当作一个家庭成员,要知道,这个玩伴只对你的孩子存在着。

  如果宝宝并没有要求你这样做,你也不需要提到他的那个玩伴,也不需要专门在饭桌上给宝宝的假想玩伴安排一个座位。如果你的宝宝要求你在饭桌上安排另外一个位置,你可以这样做。

  2、为宝宝寻找一些真实的同伴,逐渐替代宝宝想象中的玩伴。

  当你家里出现了一个想象中的玩伴时,请你尽量不要排斥或者取笑这个玩伴,否则这会让孩子感到受到挫折和丢脸。你也无须过分关注那个孩子虚构出来的小伙伴,想象中的玩偶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神秘的独享的快乐。

  你可做的:通过让孩子更多的接触真实世界,接触更多的小朋友,使他对想象中玩伴的需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让宝宝和真实世界的交往是重要的,但也不要粗暴干涉宝宝内心对假想伙伴的需要,要知道这样的需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完全正常的。

  在宝宝的情感和社会认知发展中,这种和想象中的伙伴的交往是可以提高宝宝的交往技能和认知技能的,也可以促进宝宝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降低宝宝的不良情绪体验和挫败感。

  大人是应该尊重宝宝创造的这个独特的童话世界。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好不好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好不好

沉浸在旧爱里走不出来的星座排行

十二星座 星座
沉浸在旧爱里走不出来的星座排行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不织布里的童话世界

布艺diy 布艺
不织布里的童话世界

Victor Nizovtsev童话世界

平面设计 海报设计 广告设计 画报设计 签名设计 服装设计 名片设计 画册设计 版式设计 商标设计
Victor Nizovtsev童话世界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孩子玩电脑好不好

电脑 儿童
孩子玩电脑好不好

孩子上网到底好不好?

分娩
孩子上网到底好不好?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第四个月准妈妈的生理变化

第四个月准妈妈的生理变化

调节策略不同对孩子的影响

调节策略不同对孩子的影响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