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识字问题

限量版♂猪崽

限量版♂猪崽

2015-12-12 10:46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学习除依赖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外,还有赖于自身的成熟。而个体的成熟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根据实验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是儿童通过朗读来学习...

正确引导3-6岁孩子识字


  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左右,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脑重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特别高。

  识字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认识汉字呢?以下办法,也许爸爸妈妈可以试试。

  1、看图识字

  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短小故事,引导幼小儿童认识图文中对应明显的字,并根据图画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浅显、图画含义清晰、结合幼儿生活的儿歌,帮助孩子了解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孩子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2、利用游戏认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只要家长肯动脑,游戏中随时可以教孩子识字。比如孩子喜欢玩沙子和石头,家长可以把沙子和石头这几个字写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让孩子用小铲子挖出来。孩子挖一个让他认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在兴奋中把汉字记住了。

  3、利用幼儿故事教孩子识字

  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按照故事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讲下来。然后,把着孩子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遍遍地教,这样孩子会领会一个字发一个音,不认识的字会根据自己已会讲的故事猜出来。

  4、用汉字积木识字

  买一盒汉字积木,让孩子摆成各种玩具如火车、小楼房等。而且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个汉字的偏旁拆开,和另外一个重新组合成一些新的汉字。孩子可以通过认一个字而连带学会很多字,并在拼拆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利用顺口溜识字

  顺口溜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适合幼儿的语言表达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轻松快乐地记住那些笔画繁多意义抽象的字。如“热”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6、拼词造句识字

  幼儿认字往往是记忆方式的重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反映出来的就是单独一个字的认读,以词汇、句子形式记忆的,反映出来的就是词汇和句子,有着整体记忆的特征。

  如幼儿已会认读整首儿歌,看似每个字都认识,但单独抽取其中一字让其认读时,却不认识了。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拼字念儿歌的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口语与文字、词与句的关系,鼓励孩子创造性地组词造句,拼出许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云彩——白色的云彩像座山”。

12

识字游戏

niuniumum 原帖: (写于10/16/2001 1:38:18 PM)

游戏一

对于会走还不太会讲话的孩子,这是个很有趣的游戏。

首先,将做好的字卡贴在实物上,比如把“门”字贴在门上。注意字要够大,够醒目。粘贴高度要以孩子够得着为准。然后告诉孩子这个字念“门”。反复几次。

然后,将一块白纸贴在字卡上,遮住字卡,但白纸可以掀开看到字。对宝宝说:“咦,门字不见了,它藏到哪里去了?谁能帮我找出来?”让孩子翻开白纸找到“门”字,再给他念几次“门,门”。

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快地记忆,而且更能提高孩子对认字的兴趣。

玩这个游戏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分配角色,比如让孩子当警察,帮你找回丢失的物品,等等。

每次时间不要太久,以5-10分钟为宜。

游戏二

孩子平时看的书大部份都是买来的,其实各位家长可以自己动手和孩子一起做一本属于宝宝自己的书,相信孩子一定会非常喜欢。

做法:

1、准备白色卡片纸若干,最好和普通书本一样尺寸。
2、在卡片上贴上家人照片,比如爸爸,妈妈,宝宝等,每页一张。
3、在照tuLaoShi.com片下写上文字,比如:爸爸的照片下写“爸爸” ,妈妈的写“妈妈” ,宝宝的写宝宝的名字,等等。
4、除了照片,也可以从杂志,画报和宣传单等地方剪下有趣的图片,粘贴在卡片上面再写上字。
5、把做好的卡片打上孔,穿在一起,随时可以添加新的书页。
6、很重要的一点,在书的封面写上《XXX的书》(XXX是宝宝的名字)。

用这种自己制作的书,不仅可以很随意地教宝宝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及文字,而且由于宝宝参与制作(比如帮助剪图片,粘贴等),使他对图书更加珍惜。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零岁识字,三岁扫盲”可取吗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学习除依赖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外,还有赖于自身的成熟。而个体的成熟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根据实验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是儿童通过朗读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4岁以内是儿童形成形状感知觉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情绪和感性为主,以后才是以知识为主。6岁以前为打心理基础阶段,心理安定才会使孩子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父母对孩子应以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更忌急躁。在孩子学习效果不好时,发脾气甚至棍子加身,这样往往事与愿违,使孩子视学习为畏途。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然而,对孩子的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www.Tulaoshi.com在带领孩子上公园、进大自然游玩时,可运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观中的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昆虫、植物、名胜古迹等,采用边游玩,边观察,边讲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爱提问的好习惯,为入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一些家长不顾儿童的特点,拔苗助长,一味地让孩子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而导致孩子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确是不妥当。当孩子有了问题之后,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寻找,启发孩子动脑筋,学会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任孩子自然发展,担心孩子太小用脑过多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的教育方法也是错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1~6岁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人的智力发展将难以补救。孩子大脑在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引导等外来刺激下,脑细胞反获得急剧生长,开始工作,并逐渐发育成长、成熟。因此对3岁以前的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不但不会损害大脑,反而有利于智力的启迪。

3-6岁是孩子识字黄金年龄段


3-6岁是孩子识字黄金年龄段

  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说法。在日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来自京沪两地的专家认为,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而无害。

  传统观点认为,学龄前儿童不宜过早地学习识字。我国儿童一般是6岁初入学后先学6周汉语拼音,然后开始“看图读拼音识字”。然而,单一的拼音教学不利于开发、发展儿童的思维。据一些语文工作者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识字时间晚、速度慢、数量少,远远未能满足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专家认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识字教育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据了解,经过两年学习,中班孩子一般能认字1200个左右。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儿童在6岁前学会2000个汉字,一般就无阅读障碍了。日本东京有多所教幼儿识字的幼儿园,据他们从1967年开始的一项研究,5岁开始学部分汉字的孩子智商可达95,4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20,而3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30。


带孩子打疫苗 妈妈先扫盲

  接种疫苗妈妈提问4要点

  为孩子接种疫苗时,知情同意书是每位妈妈都会面对的。据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杨汝沛介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实施,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赋予预防接种门诊及其医务人员相应的告知义务,使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在了解儿童将面临的风险、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取得的收益的基础上自由作出选择,是对儿童预防接种知情选择权的尊重,是医务人员需要履行的义务,也是减少纠纷的最好方式。

  此外,妈妈们可以主动向接种点的医生提问,快速掌握疫苗的选择方法。第一问:这个疫苗预防什么病?第二问:这个疫苗有什么禁忌症?第三问:这个疫苗接种之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什么?第四问:预防这种疾病除了这种疫苗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同时,杨汝沛还提醒,可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更加全面详实的健康免疫及疫苗接种知识。

  了解疫苗联合疫苗更高效

  据了解,成都市从2008年起,www.Tulaoshi.com宝宝需要接种的国家免费疫苗(一类疫苗)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11种,在1岁前要完成14剂次的接种,如果再加上自费疫苗(二类疫苗)将达到20剂次左右。不过,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联合疫苗的出现将可用最少的疫苗预防更多的疾病。

  联合疫苗是由不同抗原组分混合制成的疫苗,它包括两大类: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多联疫苗由不同病原的抗原组成,用来预防多种疾病,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不同的传染病。多价疫苗包含同一种病原的不同亚型或血清型,如2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23种亚型的肺炎球菌感染。联合疫苗的出现显著降低了预防接种针次。

  所以,从宝宝的角度来说,接种针次的减少,可以减少宝宝的疼痛。从家长的角度而言,接种针次的减少,可以减少家长在宝宝接种前后的种种担忧。此外还可以减少疾控系统在疫苗贮藏、运输、管理和接种等方面人力物力费用的支出。所以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知识,将更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疫苗为孩子接种。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婴儿识字问题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婴儿识字问题

婴儿皮肤问题

育儿百科
婴儿皮肤问题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识字

育儿百科
识字

婴儿常见哪些皮肤问题?

皮肤问题
婴儿常见哪些皮肤问题?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婴儿牛奶喂养注意哪些问题

牛奶 喂养
婴儿牛奶喂养注意哪些问题

母乳更好 婴儿食品问题多

育儿 育儿知识 妈妈 儿歌 取名 婴儿 喂养 孕期 营养 怀孕 分娩 孕妇 教育 胎教 亲子游戏 奶粉 幼儿 宝宝 早教
母乳更好 婴儿食品问题多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怀孕各时期“孕”动计划

怀孕各时期“孕”动计划

坚强老爸

坚强老爸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