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七年之约刺

七年之约刺

2015-12-12 09:40

有时父母会发现:积极的、正向的行为可能孩子学不会,但是一些“坏榜样”的行为孩子马上就学会了,这可怎么办?

警惕危害孩子视力的不良行为

  不少婴幼儿都喜欢看电视,他们的父母也会认为,通过动画片开始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除此之外,很多家长用闪光灯给婴儿拍照,专家认为,这些行为会损伤孩子的视力。眼睛的健康和后天的学能发展关系密切,视力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平衡能力及直观的判断力。

  典型案例

  婴儿看电视损伤视力

  囡囡从6个月开始就喜欢看电视,只要看到电视画面就会停止哭闹。不少像囡囡这样的婴儿父母认为,给孩子看电视可以提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但儿童健康专家提出,看电视合适的距离应为2米以外,这个距离对1岁以内的婴儿是不甚适应的。婴儿视力的距离随年龄增长逐渐由近到远,3个月前的婴儿只能看到放置在他眼前的玩具和物品,以后逐渐发展到可以注视1米左右的物体,以及更远处的活动着的物体。因此,小婴儿不可能看到2米以外电视画面;同时电视图像总要比实物显得模糊,加之播放的电视图像有颤动,质量差的电视播放图像效果更差。这样,婴儿看电视会增加眼睛的疲劳度,从而降低视力。

  问题1:放任孩子看电视

  目前,婴幼儿父母非常重视宝宝的智力发育,但对视觉健康,以及眼睛和学能发展的密切关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蒋卓勤教授指出,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和惠氏联合进行了“婴幼儿父母视觉健康和学能发展知识调查”。调查发现,多数父母放任孩子看电视,并通过给孩子看碟片的方式进行早期教育。

  提醒:其实,即使有好动画片要让婴儿看,也只能在2米以外的位置上看几分钟,并且不要每天看。

123

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不良的父母关系 

  (1)父母对抗 

  ①热对抗:父母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冲突以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tuLaoShi.com,双方互不尊重,常常激烈地争吵和打架。对抗时,有的父母把子女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殴打孩子。有的父母力图使子女加入到自己的一方,一起与对方对抗,结果子女成为父母冲突的替罪羊。在这样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产生两种异常行为,一是出现强烈的攻击心理,因此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二是犯罪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暴力有关。 

  ②冷对抗:这样的家庭看似平静,父母双方没有争吵,但他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相互敌对,彼此很少说话,也根本不想交谈,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心理抑郁,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内沉闷的气氛造成的。国外一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家庭的成员,特别是子女,还易出现精神分裂。 

  (2)父母分居 

  研究发现,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异常较为明显,在分居家庭里,和母亲生活的子女的心理异常程度要比与父亲生活的子女要大,女孩的心理异常比男孩要突出。这些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是:爱哭闹,胆子小,不合群,紧张恐怖,分离焦虑(指由于惧怕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一种明显的焦虑情绪)。有时,父母暂时的分居,对子女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 

  (3)父母离异 

  父母离异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异常比父母和睦子女要明显增多。因为幼小的孩子虽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他们却形成了与父母的纯真的感情??亲情,父母离异后这种亲情也即崩离。子女不得不与父亲或母亲分开,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和创伤。父母离异后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常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夜间长时间大哭(多见于较小的孩子);有的孩子敏感、厌烦;有的孩子恐惧、退缩(多见于女孩);有的孩子自卑、猜疑;有的孩子攻击性强或有犯罪行为(多见于男孩)。多数孩子学业明显下降。 

  (4)父母再婚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明显上升,父母再婚的现象也很普遍。父母再婚,对子女心理影响也很明显。再婚父母的子女与未再婚父母子女相比,前者的心理问题较多,仅次于父母离异的子女。父母再婚子女的最大心理问题,是难于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当孩子突然进入一个新的家庭环境时,原有的环境与新的环境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由于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调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父母的再婚,使孩子处于一个新的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突如其来的这种新的家庭关系的接受有很大的困难。而且,不少子女对这种家庭关系有抵触心理,甚至不接受这种关系。这些都会促使子女产生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情绪混乱。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抑郁,有时亢奋,具有攻击性。对父母(或父或母)产生仇视心理,易怀疑他人。⑧个性混乱。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自信心差,自卑感强,学业也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123

警惕: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警惕: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有时父母会发现:积极的、正向Tulaoshi.com的行为可能孩子学不会,但是一些“坏榜样”的行为孩子马上就学会了,这可怎么办?

  调查:

  “坏榜样”的十大不良行为有位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路人,请他们分别谈论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成人不良行为对儿童造成影响的事情。经过调查发现,大致可以归纳为十大行为。

  一、 违法跨越隔离带。

  二、 随意将杂物抛到车外或者从阳台将垃圾抛到楼下。

  三、 相互攀比。

  四、 践踏草坪,攀折花木。

  五、 说脏话。

  六、 乘坐公交车不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等特殊人群让座。

  七、 对老人不礼貌,发脾气,甚至打骂老人。

  八、 取笑身体残疾或者有缺陷的人。

  九、 在医院、图书馆、剧场大声喧哗、接听电话。

  十、 将公12

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必须制止!


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必须制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父母不对此加以重视和引导,让这些行为和习惯成为了自然,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将是很大的。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这一类行为时,要坚决地说“不”,因为“不”能让他们懂得限制,并保障他们成长的安全和快乐。

  1、危险当头

  孩子应该被制止的行为中,第一个就是危险当头时。眼看孩子将遇到危险或是做了危险的事,父母必须毫不犹豫地制止他们。对孩子来说,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也需要知道行为禁区在哪里。

  2、咬人

  宝宝4月龄左右即将出牙时,会因牙龈肿胀等不适而啃咬玩具或最亲近的人,此时他还不明白咬人是对还是错。

  而等孩子1岁左右时,有时也会出现一兴奋就咬人的行为,不但咬身边的大人和一起玩耍的伙伴,也会咬自己。这其实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只是用错了地方。父母这时应该及时制止,明确而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允许”的行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大人的意思了。

  3、乱扔东西

  睡觉前,孩子将脱下的衣服扔了一床;玩耍时,孩子将玩具扔了一地……这些都是需要制止的不良行为,制止时一定要柔中带刚。也许提醒一次,孩子并记不住,所以在反复的督促中,要让孩子逐渐学会自理,并懂得承担责任。

  4、任性耍赖

  孩子因为一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发脾气、哭闹,让父母头疼不已。这时发怒和妥协都不是好办法,父母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不”,告诉孩子你希望他请求而不是哭闹。把握好这一原则,就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一习惯。

  5、打断别人的谈话

  孩子在大人说话或打电话时,总是要插几句嘴,也许他们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孩子的这一行为,孩子就不会为他人着想,也不会懂得礼貌的重要性。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要反复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就不能那么迁就了,因为他们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可以在谈话或打电话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给他安排点活动,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6、不遵守规则

  孩子由于年龄的特性,对一些事情随心所欲,不懂得遵守规则,这也是需要父母“出手”的时候,让孩子知道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几项家庭规则,如果他违背反了,就大声清楚地陈述出规则,这样有助于孩子铭记在心,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7、夸大来掩盖事实

  孩子用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来夸大其词,或是用谎言来掩盖事实。当孩子这样时,父母可以直接告诉他,夸大事实和说谎都是不好的行为,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就没人会相信他的话了。可以鼓励孩子说出真相,打消孩子的顾虑,如果他承认了错误,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坦诚、真实。
------------------------------------------------------------------------------------------------------------------------

  图老师育儿网友宝BEI计划发贴分享,父母不要给孩子不良心理暗示:为人父母的都知道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可当他们身上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强化他们的缺点。莫给孩子不良心理暗示,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越来越进步。>>详细

  图老师育儿网友xiaozhen11求助:孩子有好多不良习惯,想趁早赶快改改,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改?

  图老师育儿网特聘专家胡小燕(向她提问)解答:首先建议家长不要太过迁就孩子,及时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思想。其次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尽量和睦相处,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后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情况,因为孩子的某些习惯也许就是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到的,家长需要及时地做引导!>>看看其他专家的解答

  阅读推荐:

  各年龄段孩子不良行为处罚方式

  导读: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父母们正在逐渐意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罚方法也应该有所转变。那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最佳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故意忽视”应对孩子不良习惯

  导读:“故意忽视”就是将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上移开。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我们加以责备或给予注意,则是在无意中奖励了这种不良行为,应该做到拒绝争辩、责备,或交谈,但不要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当孩子不良行为终止时,再给予大量关注。 12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会出现吮手指、挖鼻孔等不良行为习惯。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应简单训斥甚至打骂。解决孩子的生活行为问题,是塑造一个人的心灵,从来没有“一打就开”的锁和钥匙!最要紧的,是你要学习和思考,做一个冷静的智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第一、养育者需要如饥似渴学习早期教育理论和方法。>>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人类为了生存和温饱,从洪荒时代就开始探索自然科学,已在一万年以上;而后随着社会现象的复杂化,人们研究社会科学也数千年了;然而研究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从0岁开始促进身心完美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一划时代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新觉醒,是全人类孩子的福音!初为天下父母者,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了,怎能不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科学育儿呢?!

  第二、家长在孩子问题面前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家庭教育中的10个不要

  切不可直来直去,看到不良行为就说教动气,切忌无可奈何地数落没完,也不能带着孩子去请教专家。因为这些“教育”都是反教育,只会强化孩子的问题、弱点或错误。

  那么怎样矫正孩子的问题呢?家长集体要背着孩子统一认识,分6步走:

  1、看主流。欣赏孩子的主流、优点、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也极其珍贵。你要为这些主流优点和闪光点而欣慰,使自己具备积极的心态,避免以消极心态影响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

  2、找原因。默默地思考孩子缺点、弱点或错误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和形成的原因。这里面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溺爱问题,有的是孩子生活贫乏、从未激发兴趣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偶然受到心理伤害,有的是长期放任自流而出现问题……总之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寻找问题根源是很不容易的事,Tulaoshi.Com需要思考,需要与行家研究,需要阅读有关育儿的图书章节,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但这个过程决不在孩子面前流露,更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发泄、数落、唉声叹气。

  3、除根源。找准孩子缺点、弱点、错误及各种问题的根源后,就要悄悄地消除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而且不能让孩子觉察。

  4、冷淡与淡化。对孩子一贯存在的问题暴露时,家长集体都要表示不满,严肃批评一两句然后冷淡,或瞪孩子一眼然后走开,给孩子一个教训和没趣,教育者的情绪是最强大的教育能。此后有一人带他外出散步谈心,全家仍都保持一段时间的冷淡,但再不提孩子这种坏行为,也让孩子渐渐淡忘。

  5、转移兴趣。迅速改变产生孩子不良行为的生活状况,培养新的兴趣和兴奋点,用新的兴趣和兴奋点取代不良兴趣和兴奋点。例如以往他不停地动,眼睛一睁,闹到熄灯,现在诱导他做安静的趣事,如听朗读故事,学画画,学下棋,学做玩具,学钓鱼等。如果以往孩子胆小怕羞、不肯交往,那就带孩子常到儿童乐园去与同龄人玩,常去锻炼身体。他慢慢适应,玩得非常痛快,喜笑颜开,就勇敢了,胆子变大了,也学会交往了。

  6、成功鼓励成功。“失败为成功之母”主要对成人而言,婴幼儿缺乏理性思维和意志力,只能是“成功为成功之母”。亲切地帮助孩子12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该怎么去纠正

育儿百科
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该怎么去纠正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如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育儿知识
如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父母如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亲子早教 育儿知识
父母如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警惕: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警惕: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如何巧妙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分娩
家长如何巧妙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孩子爱撒谎到底是为了什么

孩子爱撒谎到底是为了什么

孩子学英语何时最适宜

孩子学英语何时最适宜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