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爸爸帮助 宝宝更快乐

忍恋心

忍恋心

2015-12-12 09:24

奥尔夫音乐强调原本性与参与性,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充当孩子的“音乐老师”,信手拈来地让他(她)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让宝宝更快乐。

爱动的宝宝更快乐

宝宝的一些举动与生俱来,像反射举动等,但更多的却又需要爸妈的引导。他们举动的变化常能引起爸妈的很大惊奇哦。
  
“呱呱”落地的小可爱让新手爸妈欣喜不已。在一岁之内,宝宝“身材”、举动的飞速增长也令爸妈惊奇。

要知道,周岁内的宝宝可是变化最大的呢,从抬头翻身坐起,到摸爬滚打走路,小宝宝的动作多多哟。
  
新生宝宝有许多的自发性动作,如手舞足蹈、转头等,都可以视作宝宝长身体的一个标志呢。

在他吃饱喝足、身体清洁干爽、感觉舒适惬意之时,宝宝的这类踢踢腿脚、挥舞手臂的动作就会多了起来。
  
爸妈大可以多放些适合的音乐给宝宝听,同时帮助宝宝做些被动操,说些“我们的宝宝是最可爱的”、“乖宝宝我们一起来做操”等话语,让宝宝浸浴在美妙的音乐里快乐长大,宝宝的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以及人际智能都能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翻身坐爬需要爸妈协助
  
随着宝宝逐渐地长大,宝宝就需要爸妈引导着进行活动,而因为宝宝还很小,很多时候如翻身、坐爬、行走等动作都还不太会或无法完成,这就要靠爸妈协助着给宝宝做些主被动操,或协助宝宝进行“翻爬滚坐走”的相关游戏,将宝宝原本就有的运动潜能发挥出来,让肢体充分活动。
  
而在爸妈同宝宝一起活动的同时,亲子关系也肯定在不断升温呢。
  
模仿动作最最逗人
  
渐渐地,宝宝挪开腿脚开始行走了,爸妈欣喜地发觉,可爱的小宝贝居然还会模仿爸妈的举动呢,比如用撑衣杆努力地拨拉挂着的衣物,比如拖动扫帚、拖把来做“家务”,比如旋转盖子来开瓶,又比如……
  
宝宝的笑声也和爸爸一样爽朗,嘴里夹着奶味十足的声音和话语,是不是宝宝在学着和爸爸交流呢。
  
常常,这些动作和语音会逗得爸妈乐得合不拢嘴:原来宝宝就是这样模仿的呀。不知不觉中,宝宝学会了好多动作和词语呢。
 
从自发运动到受人协助而运动,再到模仿,爱动的宝宝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还不快快让宝宝动起来?

(来自:搜狐母婴)

奥尔夫音乐让宝宝更快乐

  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

  音乐,就该是快乐的

  多年前一些家长在倪老师的课上带孩子玩过音乐游戏以后会问:倪老师,干吗花这么多时间玩呢?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式上音乐课呀?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音乐”是一座山,早早地,他们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开始往上爬(学琴,学五线谱……),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只有到了山顶,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乏了,家长们也倦了。于是,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遥不可及。

  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始把音乐看作是一个花园。宝宝还未出生,妈妈就会倘徉其中,让我们的宝宝在安适、愉悦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会抱着他们在音乐花园中闻一闻音乐的“花香”,看一看“多彩”的音乐,摸一摸,尝一尝音乐的“肌理”和“味道”。他们开始了解音乐的“乐”也是快乐的意思,他们要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

  一切都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生——孩子爱动,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坐着听一段陌生的音乐,他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自然地舞动,尝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用奥尔夫乐器(奥尔夫研制的系列打击乐器,分有音高和无音高两大类,均无需反复的技巧训练即能演奏)来尝试演奏,来营造他们想象中的那个童话世界;能用简单的宣叙调来唱说他们集体创作的故事……想一想,哪一个年轻的妈妈未曾在童年时裹着床单毛巾在床上,桌子下演过丫鬟和小姐之类的故事呢……这就是孩子,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音乐世界!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属于精英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inle/)

  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

  在奥尔夫音乐班,你和宝宝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

  当你抱着宝宝在音乐中旋转起舞,宝宝眼前的世界飞快地变化着——他一会儿看见这个宝宝的脸,一会儿看见那个妈妈的脸,这是多么新鲜而兴奋的事情啊!

  一个小鼓,可以发出几种声音呢?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地去尝试,让同一样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mTuLaoShi.comdash;音乐,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边跳边唱,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用身体去感受各种音乐风格所带来的韵律;同时你可以模仿一种动物的姿态,配合它的拍子起舞;

  孩子们可以拍手、跺脚、把玩乐器,甚至拍屁股,用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来表现节奏,这样不断的创新使节奏练习不再枯燥;

  ……

  世界太大了,真正能够上专业的奥尔夫音乐课的孩子只可能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孩子。然而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的滋养,希望能有更多的爸爸妈妈来主动学习了解这样的一种教育思想。别忘了——你,才是他第一位最重要的老师。

  奥尔夫音乐强调原本性与参与性,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充当孩子的“音乐老师”,信手拈来地让他(她)感受音乐的魅力。

  1岁左右的宝宝,你可以把他放在大腿上,面对面,手拉手,配合歌曲内容与节奏弹动你的双膝或让宝宝随节奏左右晃动,并在结尾或童谣的高潮处,把宝宝高高举起,或让他轻轻倒下。

  例:童谣:RIDE A LITTLE PONY

  ride a little pony (在你的膝上有节奏地颠宝宝)

  down to town. (继续颠宝宝)

  Whoops! Little pony (将宝宝的胳膊往外甩)

  don’t fall down .(将宝宝轻轻往后仰)

  当然,动作也可由你自己创编,只是注意不要频繁地更换动作。越小的宝宝越需要反复,你会看到在若干次这样的游戏后,他会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作好姿态来准备你的下一个动作。宝宝喜欢这样的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的活动,他们会觉得很好玩,乐意一再地反复。借着这样的活动,宝宝用他们的全身体验到了一种稳定的拍率感,同时也能强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能。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进入语言敏感期。通过他们喜爱的儿歌、童谣进入稳定拍率感与节奏组合的练习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学习方法。在教儿歌的时候,用一定的韵律节奏来反复念诵,并用手边任何可以敲击的物品来配合伴奏,还可以启发他用动作来表现(不要评估好坏或限制他们的想象,如:不能在地上爬;不要跳得太重……只要保证安全,any idea is OK)

  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天地。都市中的宝宝们有着无穷无尽的视觉、听觉的刺激。他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听。但倾听却是一种全神贯注于声音来源的姿态。今天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孔不入,使得我们忘记了专心聆听的习惯对于我们宝宝在将来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性交往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

  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注意小鸟的歌声,小溪与岩石的嬉戏,小羊与老牛的对话,把它们录下来,回家后让他倾听,辨别这些声音的区别,开始可以是比较明显的对比,慢慢过渡到细微的差别(如:母鸡与公鸡打鸣的区别)。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对敏锐的耳朵才能体会音乐的精妙,这种能力可一定需要从小培养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inle/)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 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 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倒向左边或右边。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


专业指导/王志红(翻斗乐奥尔夫音乐舞蹈教师)
文/苏春平
摘自《妈咪宝贝》2002年第四期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 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 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图老师倒向左边或右边。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

奥尔夫音乐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采访后记:在李老师的家中,为了表现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李老师即兴有节奏地拍腿、跺脚、拍胸,就演奏出一段音乐,我恍然大悟,原来音乐离我们这么近。


指导专家/李妲娜(中国音协奥尔夫委员会会长)
文/苏春平
摘自《妈咪宝贝》2002年第四期

有爸爸帮助 宝宝更快乐

  妈妈们夜里睡不着Tulaoshi.Com时会做什么?
  43% 看电视
  36% 阅读
  10% 叫醒老公
  4% 吃东西
  3% 工作
  3% 上网
  1% 编织
  爸爸不应该缺席的事情
  1. 孩子的生日庆祝:孩子一定希望每个生日都有爸爸的祝福。
  2. 运动会或者体育比赛:爸爸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以及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3. 家长会:不要让家长会成为妈妈的专利,当高高大大的爸爸站在一群妈妈中间时,一定可以让孩子感到非常自豪。
  4. 接送幼儿园:在接送的路上,爸爸可能会发现很多孩子平时不太表露的小心思,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日后的美好回忆。
  Q:最近妻子的工作很忙,所以晚上由我陪着3岁的儿子入睡,但每次他都大哭大闹着要妈妈。我该怎么办呢?
  A:千万不要就此放弃,对孩子讲妈妈很忙的道理肯定行不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你可以发起一起比较新鲜或者孩子一贯爱玩的游戏,你自己先投入进去,孩子在发现你的专注后,也会忽略自己的不高兴而转移到你的游戏中。如果是比较让孩子兴奋的游戏,玩过后要慢慢转移到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事情上,比如:睡前故事,然后等待着他睡着的那一刻。有了愉快的体验和经历后,孩子会慢慢爱上和爸爸一起的睡前时刻,有一天换成妈妈后,没准他还还会吵着要爸爸呢。
  母乳喂养,爸爸可以做什么

  1. 妈妈刚刚生完宝宝,下奶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肿块,这时需要爸爸帮妈妈按摩,使妈妈顺利下奶。
  2. 妈妈的奶是宝宝最好的粮食,所以爸爸要多研究一下妈妈的食谱,给妈妈和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
  3. 妈妈喂奶久了,会出现腰疼、胳膊酸等疲劳的情况,爸爸可以给妈妈做一些缓解疲劳的按摩。
  4. 夜里妈妈喂奶很劳累,所以在妈妈不喂奶的情况下,多让妈妈休息,比如换纸尿裤的事情最好主动承担。
  5. 抑郁、生闷气都会影响妈妈的产奶量,所以要多和妻子交流,让她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
  6. 为妈妈选购一些舒适、漂亮的喂奶衫,一定可以让妈妈感到惊喜。
  7. 合适的时候,为妈妈和宝宝留下一些喂奶的照片或者录像,让他们留有一份美好的回忆。

夏天出生的孩子更快乐

  研究人员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食物、荷尔蒙、温度、光照、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疾病都存在季节性变化,这些变化对孕妇和正在成长的胎 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者们认为,季节的不同会造成孕妇们饮食习惯和荷尔蒙分泌状况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最终会导致婴儿性格的不同。来自哈佛大学和澳洲 昆士兰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分别对新生儿、8月大的婴儿、4岁和7岁的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调查结果显示:与出生在夏天的婴儿相比,冬天出生的婴儿 更重、头围更大、智商更高。而秋冬出生的人更长寿 。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有爸爸帮助 宝宝更快乐

音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有爸爸帮助 宝宝更快乐

爱动的宝宝更快乐

育儿百科
爱动的宝宝更快乐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有圈子才会更快乐

女人养生
有圈子才会更快乐

微笑胎教 胎宝宝更快乐

分娩
微笑胎教 胎宝宝更快乐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笑着去怀孕 宝宝会更快乐

孕前
笑着去怀孕 宝宝会更快乐

笑着去怀孕 宝宝会更快乐

育儿百科
笑着去怀孕 宝宝会更快乐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从办公室测试你是什么样的人

从办公室测试你是什么样的人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