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宝箱:宝宝学走路的6个安全措施

机车11

机车11

2015-12-06 00:57

一般,宝宝先是先依赖外力,呈现半躺坐的姿势。其实那是宝宝开始学习“坐”的信号。接下来,宝宝的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凭借双手在身体两侧,慢慢“坐”起来。

宝宝如何更好地学习“坐”

  1. 宝宝如何学习坐?

  一般,宝宝先是先依赖外力,呈现半躺坐的姿势。其实那是宝宝开始学习“坐”的信号。接下来,宝宝的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凭借双手在身体两侧,慢慢“坐”起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宝宝不断的努力。

  8个月再以后,宝宝基本上可以稳稳地坐着,而且还会身体前倾,伸手抓自己能抓到的一切。

  2. 怎么帮宝宝训练坐?

  4个月时练习拉坐。宝宝仰卧时,妈妈握住宝宝双手腕部,慢慢将其从平卧位拉至坐位,然后再慢慢放下,反复练习几次。

  5个半月时练习靠坐或依坐。让宝宝靠在沙发背上或妈妈胸前依坐,也可用枕头垫住宝宝背部或两侧(以防倾倒)进行训练。一开始,宝宝会出现向前倾或侧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宝宝可慢慢离开依靠物,独自稍坐片刻。

  到了6个月,可在宝宝前面放一些玩具,逗引他自己抓取然后拿在手中玩耍。但如果倾倒了,却无法自己恢复坐姿,一直要到8个月大时才能不须任何扶助,自己坐稳当。

  3. 特别提示:

  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使两腿形成“w”状或将两腿压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响将来腿部的发展,最好的姿势是采用双腿交叉向前盘坐。

  妈妈可将宝宝练习坐的空间用护栏围起m.tulaoshi.com来,里面随意放置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促使宝宝自主练习。

  有些宝宝坐着时背脊会产生突出的情形,这可能意味着宝宝太瘦了;但如果发现在背脊突出处有皮肤颜色异常的状况,妈妈最好小心留意,或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属于骨骼发育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

  4. 安全注意事项:

新妈妈如何呵护宝宝肌肤?

  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谈婚论嫁的黄金期,很多80后年轻妈妈们慢慢成了育儿的主力军。从曾经的“公主”向妈妈的角色转换中,80后妈妈难免会遇到诸多的“育儿”困惑与烦恼。比如第一次做妈妈的80后阿真,就和图老师小编说起了最近遇到的宝宝肌肤呵护问题。她困惑的是怎样才能最正确的呵护宝宝柔嫩的皮肤,该涂哪些护肤品?又该选择什么样的纸尿裤?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婴儿用品时到底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呢?

  为此,图老师小编特别走访了三位来自皮肤科、儿科的专家,从日常育儿用品的选择到孩子的性格培养,全面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王晓阳

  北京安贞医院皮肤科专家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

  对于阿真遇到的问题,王晓阳医生给出了几点建议。她说,建议妈妈们在挑选婴幼儿用品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比如在购买宝宝衣服的时候,不应该过分迷信品牌,而应该更多相信自己的手感,注意质地和做工。在挑选宝宝清洁用品的时候,则不要选择太强效或者有刺激性的沐浴产品,尽量选择温和的沐浴露或者浴油。在挑选纸尿裤的时候,因为宝宝的皮肤抵御刺激的能力比较弱,婴幼儿的皮肤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厚度比成年人要薄得多,大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的厚度。妈妈应该特别挑选温和亲肤、非常柔软的产品。她通常会推荐身边的朋友选择大品牌的特级棉柔系列,这样能够保证宝宝能够整晚有一个金质睡眠。

  在谈给到父母们的建议的时候她则笑着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应该挑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和功能最重要,因为最贵的不见得是最好的。

  李薇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北京tulaoshi.com大学医学部博士

  作为一名80后,一位刚刚完成角色转换的新妈妈,一位皮肤科医生,有着三重身份的她在谈到育儿、宝宝的皮肤护理和一些皮肤问题时,李医生深有体会,她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都比较忙,给宝宝穿戴纸尿裤取代了以往的开裆裤和尿布,成为了大多年轻妈妈的首选,挑选吸水性强、大品牌、舒适的纸尿裤固然重要,但穿的方法则更为关键。对此她给出了几点建议:宝宝便便后一定要及时用水清洗干净屁屁,擦干,并晾干,可以拍一些粉或者涂护臀膏预防红屁屁,之后再更换上新的纸尿裤;如果没有大便,观察到纸尿裤外面的尿液显示条变色了,可以用干净的手摸下纸尿裤的内层,如果有潮湿感了也要立刻更换纸尿裤,可以用温水擦拭屁屁,然后晾干,擦上护臀膏或者粉,之后再换上新的纸尿裤;每天都要有一定的给宝宝晾屁屁的时间,比如早晨起床后半小时,中午半小时,这样能让宝宝的小屁屁充分的透气。总之,保持宝宝的小屁屁干燥是呵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对于宝宝的其他部位皮肤护理,她建议,每次给宝宝洗完脸、洗完澡要及时给宝宝用温和的润肤乳滋润面部和全身皮肤,这样能保护宝宝的娇嫩的皮肤,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张斌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在谈到宝宝皮肤的护理建议时,张斌医生则将中外妈妈们的育儿理念做了对比。比如他提到,他的外国朋友们会坚持不隔代养育,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包括从纸尿裤的挑选到宝宝饮食的烹制都不会马虎。再比如,在中国会有开裆裤,而在国外则是清一色的纸尿裤。从婴儿到三四岁穿的各种型号应有尽有,从普通纸尿裤到游泳用纸尿裤。公共洗手间,不管设施多简陋的,但肯定备有残疾人专用厕所和给宝宝换纸尿裤的婴儿换洗室(baby changing room)。国外的妈妈们很信赖纸尿裤,她们会为孩子选择吸收性强而且质地柔软的纸尿裤,穿起来也更舒适。

  同时他还指出,纸尿裤其实更有利于预防妈妈们经常担心的一些屁屁问题。因为避免了多次更换,还能够给宝宝金质睡眠,使宝宝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减少家长护理的负担。

  图老师小编支招:宝宝屁屁不舒服怎么办?

  1.避免刺激源

  经常更换纸尿裤。每次更换前,都应清理臀部皮肤并保持局部充分干燥。

  2.注意湿巾中过敏成分

  一些家长喜欢使用护儿湿巾清理,应注意皮肤敏感的宝宝们可能对其中一些成分存在过敏的可能。

  3.加强皮肤保护

育儿崩溃事 最折磨人的5种宝宝中招没?

  1、撕纸

  解析:不用制止,让宝宝在撕纸中获得快乐

  妈妈【小肥肥520】抱怨:宝宝最近养成个坏习惯,喜欢撕纸,特别是面巾纸,又软又薄,撕的一绺一绺的,撕了还往嘴巴里塞,奶奶说这是坏习惯要改掉,姥姥说这可以练手部细微动作,不用纠正,到底怎么样啊?

  如果你家宝宝已经进入了敏感的撕纸期,妈妈应该为宝宝的成长感到高兴,一般来说,6个月以上的宝宝会有段时期非常喜欢撕纸,其实撕纸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宝宝撕纸这个动作不断强化自己对手指的操控能力;其次当宝宝新奇地发现通过自己的手能够完全改变事物的形态,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乐此不疲。

  妈妈【morlock】支招:我家宝宝从撕面巾纸还喜欢放嘴里,我就给他带个口罩或者含个奶嘴。后来特别喜欢撕报纸,我就放一堆陪他撕,报纸有油墨,给他放几张白纸,听到那声音就笑得乐,由他撕着玩1个半月,他自己就不爱玩了。

  2、爬高

  解析:不用制止,但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妈妈【Karine521】抱怨:我家宝最近总爱爬高,就要爬上去,桌子、小柜子,电视柜。就连大衣柜打开后,也要双手扶着两边,脚踩到最下面那层去。我真是头都大了,说多少次都不管用,打PP也不管用。第一天打哭了,第二天又忘了。要是我在旁边还可以保护一下,问题是,我不在屋里的时候,他自己也去爬。

  喜欢爬高是因为宝宝进入了学步阶段,这个时候的妈妈就要很幸苦了,寸步不离的看着宝宝。爬高能够培养宝宝对空间的感觉。当宝宝成功爬高时,他对自己的身体与世界的关系又加深了一些了解,对如何调整自己的动作以避免危险又多了一份认知。

  妈妈【涵涵12】支招:试过制止过涵涵的爬高,但是一点用都没有。一开始我就在家里铺好软的垫子,放一张矮的沙发,摔了也就疼但摔不坏,让涵涵自己爬,到后来实在管不住,孩他爸就用几个纸箱盒拼成隧道,让宝宝在涵涵爬,涵涵就不那么热衷爬高了,至少爬纸箱盒没那么不用担心摔到哪,不过还是要时刻看着她,哎。

  3、扔东西

  解析:适当教育,不要严厉制止

  妈妈【天使的故事】抱怨:我家宝10个月,最近老是爱往地上扔东西,给他什么玩一会就开始往地上扔,扔完了他还要,你要是不给他捡起来,他还哭,你要是给他捡起来了,他还扔,扔完了自己还乐呢,不知道这是阶段性的呢,还是让我们给惯坏了呢?

  扔东西是宝宝对不同物品的更为深层次的探索,最为直观的是掉在地上的声音和弧度反应,除了探索之外,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所以不要担心这是不是宝宝攻击行为的开始,也不用着急阻止宝宝扔东西的行为。

  妈妈【xpbh】支招:是有个阶段爱扔东西,大人的、贵重的东西都放到高处,不要让宝宝拿到,给宝宝多买几个球,告诉他球可以扔着玩,其他的不可以,大人也多和他一起扔着玩,我家宝宝那时挺管用的。

  4、玩弄生殖器

  解析:要制止,但不要大声斥责

  妈妈【fujin12】抱怨:我家小孩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会玩小鸡鸡了,到现在9个多月感觉他玩的频率越来越高,开始我以为小孩发育到这个时候都会玩一玩自己身体上的耳朵,鸡鸡等,所以没管过他,现在他玩得太频繁,不知该不该管管他了?是不是别人家小孩也都这样呢?

  其实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婴幼儿"小鸡鸡"上,慢慢地,小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

  妈妈【QQ妈】支招:可以试着让宝宝学习一个新游戏:耳朵!宝宝的耳朵在哪里?JJ在哪里?鼻子在哪里?…………让他对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产生兴趣,或者给他脖子里挂个玩意儿,而不是专注于一个JJ上面。我儿子也摸过JJ,我就这样说“原来JJ在这里啊。那么,耳TuLaoShi.com朵呢?”然后他就转移了,他以为我在考他呢。

  5、大声尖叫

  解析:要制止,适当教育冷处理为佳

育儿百宝箱:宝宝的乳牙需要精心呵护吗?

  很多父母认为乳牙反正是要换的,因此不在意小孩换牙前的口腔卫生。其实,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如果宝宝的牙齿毛病多,会影响到孩子的咀嚼功能、营养吸收。喂养姿势不当,婴儿躺着喝奶,下颌长期过度前伸,就有可能造成“地包天”,影响面部的“整体布局”。

  报告显示,57%的父母在幼儿没有长牙齿前对其口腔不进行护理。口腔科专家建议宝宝的口腔牙齿全面护理重视以下四项措施:

  ※ 从孩子还没长牙开始,父母应戴着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孩子口腔内的奶渍残留。

  ※ 给孩子喂奶的正确方式是抱着孩子呈45度角,喝完奶后,最好再喂一些清水。

  ※ 六龄牙一长出,父母应带孩子去医院做窝沟封闭,不让细菌入侵。

  ※ 小孩在活动时碰掉新长出的恒牙,应把牙齿放在牛奶中或含在舌下,在半小时内赶到医院,还有可能植活。

  1、当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的时候,父母应戴着指套或指缠纱布,轻轻擦去附在牙齿周围及口腔内的奶渍,每天应该清洁1-2次。即便小孩还没有长牙,父母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清除孩子口腔内的奶渍残留。

  人的牙齿分为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三个时期。半岁到六岁,称为乳牙列;六岁到十二岁换牙,口腔里既有乳牙又有恒牙,为混合牙列;十二岁以后,牙齿基本上都换完了,称为恒牙列。

  半岁左右,孩子会长出第一颗乳牙。程茜指出,当第一颗乳牙萌出的时候,父母应用手指戴着指套或缠上纱布,为孩子清洁牙齿及口tulaoshi腔。每天应该清洁1-2次,主要是轻轻地擦去附在牙面上(牙齿周围)及口腔内的奶渍及食物残渣等。

  “即便小孩还没有长牙,父母也要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长牙前的口腔卫生也很重要,父母同样需要每天帮助宝宝清洁口腔1-2次。

  2岁左右的时候,要开始让孩子自己动手刷牙。父母可以为小孩选择好看的牙刷,比如带有卡通图案的,带着孩子像做游戏一样一起刷牙。不过,程茜提醒,即便孩子已经自己刷牙了,父母也要经常检查他们的口腔卫生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还应该帮助他们刷牙。因为孩子可能不容易做好清洁牙齿这项工作,需要父母帮助。此外,孩子的口腔黏膜非常娇嫩,不容易适应牙刷这样的“异物”,可能不喜欢刷牙而敷衍了事,这也需要父母及时检查、教育。

  小孩最早开始刷牙的时候,可以不用牙膏,只用牙刷蘸清水或凉白开水。小孩三岁以后,父母可以教他们使用含氟牙膏,用量应该控制在一粒黄豆大小以内,一天不要超过两次。

  从宝宝1岁开始,父母就应该带他们看牙医,每3-6个月看一次,主要检查颌骨的发育情况以及牙齿生长的数目、排列、大小等是否正常。

育儿百宝箱:宝宝学走路的6个安全措施


  一、不学爬就学走两大影响

  “宝宝真聪明,没学爬就开始学走了。”很多妈妈都把宝宝过早学走路看成是聪明健康的表现,不等经历爬的过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

  专家解释说,宝宝的脑神经及骨骼、肌肉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这一过程的相应表现。之所以先让宝宝学爬是因为这时候他的骨头特别柔软,很难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爬可以让脊椎、骨骼和韧带逐渐受力,慢慢增强各部分的力量。

  如果太早就让他站起来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弯腰,腿的负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着弯曲,脆弱的小腿骨还会变形,长大了就会变成X形或O形腿。

  除了骨骼、脊椎变形,不学爬就学走还影响宝宝视力呢。几个月大的宝宝视力发育还不健全,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都是小“近视眼”,而爬可以让他看清有限范围内的东西,慢慢调整,让视力正常发育。

  但走路的时候就需要看较远的地方,宝宝看不清,只能眯着眼睛努力调整屈光度和焦距,无疑会损伤眼睛和视力,严重的还会患上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眼睑下垂和近视,对眼睛造成一生的伤害。

  同时,宝宝都是在室内爬,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而学走大都在户外,尤其是阳光强烈的夏天,紫外线和红外线会伤害视网膜,让眼睛出现刺痛、流泪等病症。

  此外,宝宝爬的时候仰着头,前庭会受到刺激来增强平衡性,要是跳过这个环节去学走,长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连脾气都会变得暴躁,没有耐性。

  二、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宝宝长到10-11个月大,就开始跃跃欲试地站起来,摇摇晃晃自发地要走路了,兴奋的妈妈往往迫不及待地就拉着他的手想让他快快走,而这样做对宝宝学步不仅没有好处,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专家表示:宝宝学步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妈妈应学会不同的保护措施。

  1、摇晃期

  有时候妈妈拉着宝宝学走路,宝宝却突然大哭起来,手臂也不能动了。专家说,这种现象在宝宝刚开始摇摆着走的时候很普遍,是因为牵拉的时候,手臂关节脱臼了。

  专家提醒:宝宝手臂要是脱臼了千万别转,也别揉,找专科医生将关节复位,很快就好。但是,如果一直采取这种牵拉的保护方法,造成手臂习惯性脱臼,就会严重影响宝宝肘关节的发育。

  正确保护:妈妈对宝宝学走时的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其实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但这样半蹲着你会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块布围住宝宝的前胸,你图老师从后面提着布来帮他找平衡,这样就省力多了。或者,在宝宝初学步的时候,让他在学步车里练习,车的四面都有保护,他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脱出来专心守着他,而且还不用担心他会摔倒。

  2、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

  专家提醒: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把学步车撤掉,让宝宝练着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大人在边上看着别让他摔了就成。

  正确保护:如果你不放心让他扶着东西走,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掖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3、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保护的手臂,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虽然走起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但你完全不必担心。

  专家提醒:

  宝宝自己走需要一个心理过程,一开始有玩具逗他,他会很感兴趣,但最怕的就是摔倒。倘若只是没站稳坐在地上,那妈妈一定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这样他就会很勇敢地接着走,而且会很爱走;倘若摔得很严重,甚至受伤,他就会害怕,很长时间不敢走,这是很正常的防御反应,最好是慢慢鼓励他,缓一段时间再走。

  正确保护: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

育儿课堂:怎么让宝宝不认生

  家里一来客人,宝宝就一头扎进妈妈怀里,或躲在柜子后面。不仅不让生人抱,还总低着头不肯打招呼,甚至会哇m.tulaoshi.com哇大哭,完全不似平日里那般活泼可爱。

  这些都是怕生的表现,是孩子发育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可看作正常现象。怕生主要发生在八九个月至一两周岁之间,且一般在1周岁达到高峰,心理学称为陌生人焦虑。这个年龄段正好和孩子学会爬行的时间重叠。孩子会爬后,可以自己支配身体,活动范围扩大,于是开始脱离照料者的视线。但因为他们各方面能力还没发育完全,看到陌生人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吸引照料者的注意。所以说,怕生其实是一种先天的自我保护机制。

  家长不要一味觉得认生不好,觉得丢人,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或是强行去纠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怕生现象在一两岁后就会慢慢消失,认生期自然会过去。不过,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孩子们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怕生程度比较严重,见到陌生人就哭,反应很激烈;有的怕生期持续得比较久。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上幼儿园的年龄还很怕生,就要考虑一些后天因素了。比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鼓励孩子和别人交往,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机会,也可能是由于家住在高楼独户,关上门自成一个小天地,长年累月没有与外人接触和交流。另外,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会表达爱、常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因素,都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害怕陌生人。这时候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孩子都是有社会参照的,父母就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一举一动也自然会参考父母的反应。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好表率,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热情友好,以打消孩子的戒备。

  其次,家长应有意识地多带宝宝接触生人,多出去见见世面,逐步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还可以鼓励宝宝多进行户外运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让孩子体会到与别人交往的快乐,慢慢消除紧张和不安。

  再次,父母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视了和宝宝的互动。经常陪他们玩耍,能增强亲子亲密感,创造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安全感,降低他们的戒备心。

遵循育儿风俗别过了头 给宝宝擦“马牙”易感染

  给宝宝擦“马牙

  孩子出生3-5天后,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人们称为“马牙”。民间认为“马牙”要用干净的布蹭掉才行。事实上,这种习俗是错误的。“马牙”不需要擦掉,一般在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可自行脱落。婴儿的口腔黏膜很脆弱,擦拭会损伤口腔黏膜,容易造成感染。

   给新生女婴挤乳头

  民间认为不挤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李南平指出,这完全没必要。成人手指力量比较大,容易造成婴儿乳头或皮肤损伤。而且,孕妇怀孕后再进行乳头按摩,即可在宝宝出生后正常哺乳。

   宝宝要睡头形

  不少家长喜欢让新生儿睡硬枕头(如豌豆枕头、绿豆枕头等),认为这样睡,头的形状更好看。其实孩子在出生三个月内,颈椎还没有发育成熟,生理弯曲没有形成,所以不需要睡枕头。头形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并没有影响,所以睡什么头形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偏好。不过,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常用一侧睡眠的婴儿,最好能换一侧睡,防止头形睡歪TuLaoShi.com。

   给孩子绑腿

  不少家长认为绑腿睡的孩子,腿能长得直。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绑腿不仅不会让孩子腿变直,还可能造成髋关节损伤。不过,适度包裹上肢是可以的。胎儿在母亲子宫里习惯蜷缩,出生后环境发生变化,对外界的动静比较敏感,睡眠时易受惊吓,将上肢包裹于襁褓中有助于孩子睡眠。

   碰囟门会变哑

www.Tulaoshi.com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育儿百宝箱:宝宝学走路的6个安全措施

育儿
育儿百宝箱:宝宝学走路的6个安全措施

宝宝学走路的安全措施

婴儿
宝宝学走路的安全措施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宝宝学走路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学走路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育儿百宝箱:女宝宝私处的健康隐患?

育儿 产后 健康
育儿百宝箱:女宝宝私处的健康隐患?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育儿百宝箱 妙招帮助妈妈保护学步宝宝

小孩
育儿百宝箱 妙招帮助妈妈保护学步宝宝

育儿百宝箱:宝宝指甲透露的9个不健康信号

育儿 健康
育儿百宝箱:宝宝指甲透露的9个不健康信号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婴儿期宝宝放屁多是正常现象

婴儿期宝宝放屁多是正常现象

“健康成长 舒适体验--温柔呵护宝宝的每一天”亲子活动召开

“健康成长 舒适体验--温柔呵护宝宝的每一天”亲子活动召开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