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上班族妈妈育儿的十项法则

kimgbxdv334208

kimgbxdv334208

2015-12-06 00:22

从前,孩子多家长少,整体贫困,用一根绳把儿童拴在桌脚,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孩子少家长多,条件改善,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依然抱怨“太难带了”。这是为什么?

儿童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

  即使是在这个年龄,角色扮演游戏仍是孩子很喜欢做的事情。它包括对特定人物的简单模仿到扮演话剧等。孩子这个时候已能胜任很多他熟悉的角色:火车检票员、医生、警察、老师、牛仔、印第安人。孩子在集体中最适合做这些游戏。因为,在这个集体里,一个扮演老师的孩子会有真正的学生;扮演售货员能有真正可以服务的顾客;扮演印第安酋长能真正地召集部落会议等。

  由于可以主观随意地将某种性格安在某个人物的身上,所以角色扮演游戏也很接近象征和虚构游戏。在玩后面一个游戏时,孩子还可以用物件来寓意他当时的愿望。例如,一块木头可以是勺子、一棵树,或一根天线。慢慢地,孩子会偏爱于用实际的东西来游戏:他希望用真的秤来秤商品,甚至要给布娃娃吃烤好的点心,并且在扮演医生时,要从医生的箱子里拿仪器出来给病人看病。

  所有这些模仿和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孩子逐渐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处的世界。它实现了让孩子的行为方式符合客观实际,让这种行为方式得到锻炼,让他的恐惧、愿望和攻击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消化。

  利用材料的游戏

  这个时期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木头、塑料、纸板或纸、布料、透明胶片或金属等制品的用途及功能,总想探究明白。例如,孩子玩陀螺时观察制作陀螺的木头材料,或者把一本大的画册当成玩具火车的隧道用。

  玩滚轮车或骑自行车时,他想了解有关的技术关系,如车轮滚动与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新的可能用途。例如,他也许会用沙桶和绳子做一m.tulaoshi.com个货物升降机或挂在自行车上做一个拖车。但有时,乐于动手实验的孩子可能会使自己身处险境。因此,孩子在玩滚轮车或骑自行车时,应反复向他强调在街上车多,骑车有危险(有目的地培养其正确的交通行为),并给他指明客观存在的特殊困难。

  塑造游戏

  孩子有创意活动的需求。塑造游戏特别适合孩子的这种需求,它不会限制他的想像力发挥。当孩子用陶土塑型,用水粉颜料或积木块仿造其周围环境时,他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高度的集中注意力。他的作品主要再现他的印象、经历和经验。因此,尽可能地不要限制孩子做手工或用绘画工具绘画,因初次接触而限制他使用工具箱,或限制他玩积木、小丑玩偶,或限制他做编织、刺绣和纺织。您应该为孩子做好相应的准备,而不是总在边上不断地提醒孩子:“注意,这个东西太脏了。”“当心你的衣服。”“注意,你刮坏家具了!”等等。

  集体游戏

  在正常情况下,这类游戏的进程有严格的规则限定。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都要遵守这些规则。谁作弊,谁就破坏了游戏。

  集体游戏以不同的原则为基础。有些这类游戏要由运气决定游戏的开局,如抽牌或纸牌游戏,它们就是靠偶尔抽出的纸牌好坏决定竞技的特点,掷骰子游戏也类似如此。另外,一些游戏则是要孩子开动脑筋,思考怎样才能以最快最容易的方式,避开路上设置的很多陷阱,而最终到达目标。这类游戏可供孩子玩很多年。所以,购买这类游戏时,应特别注意玩具散件的加工质量及其包装。

  近年来,不设赢家的游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孩子们常常合在一起对付一个怪物,一起扮演耗子来对付猫,或作为登山者来对决下落的太阳等。这类游戏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团队归属感、集体行为和团队精神。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竞争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但并不出现有某位参与游戏者成为对手的情况。

  小组游戏

  孩子通过同其他人一起游戏而积累基本的社会经验,他能从中学会什么是适应、归属、等待、诚实游戏、输和赢等。小组游戏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户外开展。周末郊游或度假时都可以找到机会让孩子有小组游戏的经历,即与其他不认识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弹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猫和老鼠”、“橡胶人一扭曲舞”之类的游戏等。

  在家里也可以举办有邻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参加的下午游戏活动,而下面这些游戏则特别适合在这个时候玩:如“耶路撒冷之旅”、“瞎母牛”、“敲壶”、“我右边的位置是空着的”之类。

  传统竞技即灵巧游戏

  这类游戏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体的灵活性,处理材料的灵巧性,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某些通过耍花招激怒别人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位孩子会在如“猫和老鼠”或“结帕游戏”之类的游戏中获胜。

  灵活性游戏能促进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细运动能力。能有这类效果的游戏有:球类、跳绳或必须将弹子打入特定洞的游戏等。

  电子游戏

  不经意间已经有了很多专为孩子,也包括5岁孩子设计的电子游戏。孩子在这种游戏中所面临的是每一关所设定的特殊任务,而完成这些任务则要求孩子具备灵巧性、能快速地组合、记忆等作为前提。一旦赢了,就能进入难度更大的下一关等。事实上,玩这类游戏,孩子永远不可能赢,因为电脑在下一关里的反应会更快。

  换句话说,只有另外一条出路,即关闭电脑!如果不是这样,电脑就总是能证明自己反应更快。

  棋手在与电脑的对决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宁可跟真的棋手下棋。虽然不是任意一个对手都下得那么好,但可以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来下,时间一长,下起来就会很有乐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中国人带孩子 不该这么难

  孩子带得无比累,物质上还未充分富足是主因

  纸尿裤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既解放了孩子,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舒适感,也解放了父母换洗尿布的负担,但通常情况下,新爸新妈给宝宝使用纸尿裤,长辈就会劝阻:“纸尿裤不透气、又费钱,还是用布尿布好。”

  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老人对传统尿布有近乎偏执的热爱。虽然随着生活生平的提高,我国婴儿的纸尿裤使用率在逐渐提高,但依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照《金融时报》2014年的报道,即使把统计口径放在我国的城市,国内婴幼儿纸尿裤使用率依然不足50%。

  支持传统尿布的理由无外乎两点,透气性好、省钱。透气性的问题,纸尿裤已经做得很好,只要配合使用护臀霜,就不会出现所谓“红屁股”的现象,而且由于纸尿裤会吸收绝大多数液体,利于局部清爽,还能预防尿布疹的出现。但即使把种种优点说清,“省钱”这点倒真让人无可奈何。在某育儿论坛上,一位年轻妈妈抱怨“老人家是不是都很喜欢给宝宝用尿布?我生我家小宝时,我婆婆跟我妈两个人就拿了好多尿布来家里,说用这个最好,我用了两天累死了,尿一次就要换而且还会把宝宝屁股弄的湿哒哒的”,下面有不少感同身受的人回复“我家婆婆也不肯用纸尿裤,节俭得要命”。

  使用传统尿布,严重导致育儿效率的低下。其一,洗尿布的工作量巨大,而且有些老人还不愿意用洗衣机,心里想的是“我手搓一搓就行”,结果一搓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其二,在夜里给孩子使用传统尿布更可怕,只要尿湿就要换,一换就会哭醒,然后你就别想睡一个好觉了。用这种方式带孩子,不累可能吗?

  更多硬件设备、设施跟不上,也造成效率低下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白天由2-4个老人,有的甚至还要请保姆在家带孩子,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后也要加入,一天到晚这么多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可能真是中国独有。而在“老人和年轻人各自精彩”的欧美,除了有高度发达的托儿所系统,一对年轻夫妻带多个孩子也很常见:孩子的妈妈一边用婴儿背带背着一个小婴儿,一边拿着吸尘器打扫卫生,家里还有两个三五岁的小孩在客厅婴儿围栏内里玩耍。而仅仅是婴儿背带和婴儿围栏这两样最常见的育婴用品,在中国都还远远没有普及。

  再看看让中国父母最头疼的吃饭问题,常常可以看见一个大人手抱孩子,另一个大人给孩子喂饭的情况,甚至还要满屋子追着跑,一顿饭吃下来,大人精疲力尽,孩子哭得惊天动地,就像是一场战役。实际上,最科学的方式,并不是爸妈追逐孩子,“逼迫”吃饭,而是用有安全带的儿童餐椅把孩子固定住,围上围兜让它自己吃。而在育儿论坛上,可以看见很多父母说“宝宝发育的太快,儿童餐椅用不了多久就不能用了,还是不要浪费”。

  除了家庭里现代育婴设备普及率不高,整个社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很多妈妈吐槽,即使出门前都做足了准备,在外还是无法避免状况频出。比如不少公共场所能配吸烟室,却找不着母婴室。但在很多国家,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比如日本,厕所里可以在自动贩卖机上买到尿不湿,城市里有各种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公共场所一定会有母婴室。这些都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带孩子更多的累,还是认识误区导致的

  吃喝:中国父母认为任何买来的辅食、饮料都不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对于足月的健康宝宝,满6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在孩子可以吃辅食之后,中国父母们的用武之地终于来了,各种折腾各种作,而对从外面买来的成品、半成品辅食非常抗拒,给孩子们吃这些包装食品,如同“虐童”。

  但是,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就曾对媒体说“婴儿当然可以食用购买的辅食”,美国儿科医生也建议没有充足时间的家庭“可以直接买婴儿食品,营养成分并没有差异”。

  但中国的爸妈们还是不相信,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介绍“日本妈妈从来不买外面的辅食,都是自己做”,但据一位长期在日本生活的网友介绍“日本妈妈往往是一个人做家务带孩子,老公不到晚上八九点不着家,一个人怎么来得及搞这些?她们在外面给小孩买的成品、半成品食物非常多,比如铝箔袋装的拌饭,只需要拿热水把袋子泡热,倒在米饭上,孩子Tulaoshi.Com的中饭就好了,一岁以内的娃更简单,各种现成米粉,包装打开冲水就行。”

  再来看“喝”的问题。小孩子都不喜欢吃水果,但在中国,爸爸妈妈往往一定要让他们把水果吃下去,比如削了一个苹果,吃完可能要耗费两个小时,大人、小孩都折腾得精疲力尽。实际上,对于1岁以上儿童,完全可以喝果汁,但是中国父母又认为果汁会损失营养而且不可信。在美国,儿童是最大的果汁消费人群,而这些果汁都不是家里鲜榨的,而是包装好的成品。美国儿科学会甚至因为美国儿童饮用果汁过量,建议1至6岁的宝宝每日剂量应控制在110至170克。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爸妈不敢买市场上的成品辅食、果汁,是因为对国内的食品安全没有信心。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的,其一,中国父母也不信赖国产尿不湿,所以国外同类产品的代购业务就很火热,但是国际品牌的儿童辅食产品却乏人问津;其二,很多搬到国外居住的中国父母,依然排斥当地的成品辅食,即使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不愿意购买这些产品。说明,很多人确实在骨子里认为“自己做的,才是最安全最营养的”。

  睡:一些爸妈认为孩子做不到整夜不进食

  带孩子累,不仅累在白天,更累在晚上。这种颠倒黑白、披星戴月的辛苦,让很多人心力交瘁。所以,我们常常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孩子的父亲,宁愿晚上在公司办公,也不愿意回家,也有不少父亲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自己单独睡一个房间。中国的孩子,晚上一定要这样折磨人?

  威廉·西尔斯是全美最著名的儿科医师,在他的《亲密育儿百科》一书中写道,从3到6个月开始,大部分宝宝都会进入睡眠稳定期,很多都可以“一觉到天亮”(“一觉到天亮”在医学上的定义为:连续睡5个小时)。但也有一些宝宝晚上会醒来,醒来的原因比较多样,比如冷、长牙期牙齿痛、分离焦虑等,并不一定是饿了。

  而中国妈妈看到孩子哭了的第一反应就是饿了,赶快喂奶,实际上这毫无必要,学界普遍的共识是:6个月以上的孩子,整夜可以不进食。但在一些育婴论坛上,常常可以看见很多已经满一周岁的孩子,晚上还要进食4次。

  那么,孩子晚上醒了后大哭,应该怎么办?美国最著名的婴儿睡眠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理查德·法伯认为,首先,孩子要和父母分床睡,孩子晚上醒了后哭泣,爸妈第一次过去安慰应该在哭了3分钟之后;如果再哭,5分钟后再去;如果还哭,10分钟后再去。长期践行这个规则,孩子就能安睡一整晚。当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性,学界至今也没有形成共识,比如西尔斯坚持认为,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孩子啼哭作出反应,否则可能造成“有害神经的影响,进而对大脑部分发育造成永久损伤”。

  医疗:只要小孩有一点不舒服,就往医院跑

  中国的爸妈对孩子身体任何风吹草动都紧张得要死,带着出门散步,回来稍微有点流鼻涕,做长辈的就会指责年轻夫妻:又吹风受凉了吧!

  因为太紧张,儿童医院永远是最拥挤的医院,一去就是一大家子,一耽误就是一整天。就以婴幼儿就医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发烧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必要去医院的。根据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的说法,首先,宝宝发烧只要体温在38.5℃以下,都先只需要物理降温,体温大于38.5℃才需要服退热药;第二,发热时间在五天以内一般来说都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不要过于焦急,超过五天才需要特别注意;第三,体温高低不代表病情轻重。应同时观察是否存在咳嗽、腹泻、拒奶等表现。仅是高热,服用退热药后精神好,进食基本正常,应在家观察;第四,不能轻易给婴儿用抗生素。

  父母不能用“凡事求个安心”来解释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医院的行为,正是这种无用功做得太多,才导致了“带孩子真累啊”。

  育儿理念:宁愿一直错下去,也不愿意查查书上怎么写

  之所以在育儿方面,中国父母误区很多,一方面是不愿意学习,一方面是老一辈认定自己的经验就是对的,甚于知识。实际上,关于科学养育的书籍非常多,比如上文提到的威廉·西尔斯,就出过好几本育儿方面的书籍,基本把父母可能面对到的状况都介绍了,看了这些书,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低效。

  就拿要不要给孩子“把尿”来说,很多长辈认为从月子里就应该为宝宝把尿,于是,不少中国宝宝白天基本处于光屁股的状态,定时被“把尿”。但已经有无数的专家指出,不仅不应给小婴儿“把尿”,也不应给大婴儿“把尿”。因为“把尿”既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造成婴儿脱肛、肛裂等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感觉尿排在纸尿裤内的不适感,先是尿完后给予爸妈提示,逐渐就会在尿前给予提示。爸妈需要耐心等待,2岁左右,婴儿就会有一定表示了,到时因势利导很容易形成排尿习惯,戒掉尿布。这些知识,并没有很高的门槛,只要父母识字就能解决,但就是有很多父母,宁愿一直错下去,也不愿意看看书上怎么写。

  坚持科学、高效育儿理念,年轻夫妻要敢于“忤逆”长辈

  爸爸妈妈们在养育宝宝方面,一定不能因为长辈奉献多、家庭要和谐,就去坚持许多错误的事。

批评孩子要看场合 儿童教育抓住十大最佳时机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动机。

  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时机

  一、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孩子在校运会上因故没能拿到名次,在最沮丧的时候如果所听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块料”、“没得本事瞎逞能”的讥讽,他必定对父母没有好感,以后对体育也很可能再无兴趣。相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是训斥,而是首先肯定其已经尽到了努力,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

  二、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诱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辫子不放,横加责骂,没完没了,却会适得其反,使其破罐子破摔,无心思改。

  三、他人或自己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

  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共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夸奖时,更会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因此,父母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四、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当孩子对某一事情如绘画、弹琴、踢球等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他们会自觉地去寻求知识、去刻苦努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逼其去做不愿做的事,学不愿学的东西。聪明的父母大多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他们入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其平衡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厚积薄发,少走弯路。

  五、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密不可分。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未意识到。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紧紧抓住这“第一次”不放,及时地对其进行明辩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必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六、新时期开始的时候。

  任何一个被认定的“坏”孩子,在其失足或犯错之后也都存在着悔过自新的本能。如果家长在他们立志发奋、决心从头做起的时候抓好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鼓励,必能有效地促其变好。这种时机便是各种新时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如:考取新的学校、新的学期开始、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刚刚换了班主任、刚刚当选为班干等等。这种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鲜感、希望感,容易产生强烈的“从头开始”“好好学”以求得到教师、家长或别人承认和肯定的内在动力。此时家长若能因势利导,定能“旗开得胜”。

  七、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当孩子没有做错事而被人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怪时,他们往往认为别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因而由于委屈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时家长若能以冷静、宽容m.tulaoshi.com和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必然会产生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结教训甚至训诫的话孩子都能听得进去,也乐于接受。

  八、学校教师来家访的时候。

  教师家访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他们唯恐父母在教师面前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有些父母正是有教师来家访便告状,一味指责,想借教师的威严来教训孩子,结果引起孩子反感,进而以后 对父母的话不管好坏一概不听。如果家长在教师来访时,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则容易博得孩子的好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在日后的行动中积极改正。

  九、有重大集体活动的时候。

放学路上 中外妈妈与宝宝聊天内容大不同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国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一、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tulaoshi.com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二、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三、两者不同问话,会如何影响孩子?

  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四、换种问话,换种问题

  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时,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时间,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

  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

  1、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2、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3、你听见或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错误的育儿方法 你戳中了几个

  今天的家长比以往任何一代家长都要纠结。按理说,他们得到了比任何一代家长都要丰富的育儿指导,但来自四面八方的育儿知识反而像一个推手,把新生代家长们推入了各种纠结当中。

  家长们发现,被众多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科学的教育观念武装起来的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得了“表扬病”,有的孩子无论拥有多少玩具、零食都不满足,得了“物质病”,还有的孩子因为愿望总被父母打压陷入莫名的自卑……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教育观念错了,还是家长的理解出了问题?一些育儿观为什么会被误读,家长又该如何正确认识、看待育儿理论呢?

  穷养富养 你理解对了么

  “穷养儿、富养女”是颇为流行的养育观念,但也是让家长最难拿捏的观念。

  现象:家有5岁儿子嘟嘟的林女士本来是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但邻居小男孩的一句话让她动摇了。邻居家的乐乐比嘟嘟大两岁,但整天来蹭弟弟的玩具玩。有一次,林女士问他:“乐乐,妈妈为什么不给买玩具?”乐乐听到后低下了头小声地说:“我妈妈说家里没钱,不给我买。”看到乐乐自卑的样子,林女士心酸极了。因为乐乐家的条件并不差,但乐乐妈怕惯坏了乐乐,总是告诉他家里面没钱,不能买这不能买那。

  专家这么看:

  边黎(知远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男孩就不需要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女孩子就不需要经历风雨、学习担当吗?我认为,家长最好先把穷养、富养的概念抛到一边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养育孩子。

  是什么样的家庭状况,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没有必要刻意穷着孩子。比如说,孩子想要一双耐克鞋,如果他的同学都有这样的鞋子,而你的家庭状况又可以消费这样的商品,就一定要给孩子买。因为,这关乎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实在买不起,你不妨直接告诉孩子咱们买不起,你以后自己赚钱买吧。

  当然,这不是鼓励你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今天要买一双、明天要买一双、后天还有类似要求,而你统统答应,这就变成溺爱了。

  很多家长担心物质追求会惯坏了孩子,其实物质本身并不会让孩子拜金主义。相比之下,如何恰当满足孩子需求的过程更加重要。一些孩子变得贪婪、永不知足,反而是因为他们的合理愿望总是被无情打压。

  孙云晓(著名教育专家):女孩要富养这句话是很容易被误读的。很多父母们认为女孩既然需要富养,最好的方式就是满足她在物质上的需求,但事实上,女孩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拥抱,一次耐心的倾听。缺少了内心真正需求的满足,“富养”其实就成了溺爱。

  孩子跌倒了 应不应该扶起

  现象:不知何时,美国父母不扶孩子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并被众多家长效仿。一位年轻爸爸将孩子从小寄放在老家抚养,每个月回家看孩子一次。但提起对孩子的教育,他一脸骄傲地宣称:孩子跌倒了我从来不扶,跌得再厉害也让他自己爬起来。在他心中,不扶孩子与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是画等号的。但他也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孩子跟他一点都不亲。

  专家这么看:

  夏玉华(济南市小海龟儿童感统训练学校校长):孩子摔倒了扶与不扶,是一种表面现象,但能折射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实质。

  我认为,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实事求是。扶与不扶,要看孩子当时所处的环境,实情,后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鼓励孩子自立、自理、自强,这是应提倡的教育方法。如果已经预示到危险,还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去冒险,看到孩子受伤,还视而不见,结果就可能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教无定法”,只要适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好方法都应该给予肯定,不能将孩子摔倒不去扶与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划上等号。

  边黎:当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尽量去扶孩子一把,因为这能对他们起到抚慰作用。家长的抚慰会让他们长大后逐渐具备自我抚慰功能。当孩子大一些时,再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大家都把扶还是不扶当做讨论的焦点,其实扶不扶不是最重要的,你给孩子传达怎样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一边扶孩子,一边骂孩子笨、嘲笑他不会看路等,那只会强化孩子内心因跌倒而产生羞耻感。如果你不扶,但是在一旁温柔地鼓励孩子爬起来,并为他克服困难感到骄傲,同样能让他收获到成长的快乐。

  你真棒 到底棒在哪儿

  现象: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需要夸奖,于是猛夸孩子“你真棒”。孩子不管做什么都能换来“你真棒”。有时候孩子甚至什么也不做时,也被家长夸赞“你真棒”。

  专家这么看:

  夏玉华:我认为,家长的表扬夸奖必须实事求是。也就是说,孩子做了好事,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时,一定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会懂得付出努力才会得到认可,得到认可图老师是快乐的事。但是,不合适宜的夸奖容易导致孩子的虚荣心,只愿意听表扬的话,听不得批评指责,会消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爸妈更不能在孩子什么也不做或做错了事情时,随意把“你真棒”当成口头语赐给孩子,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不辨是非,不求进取,不负责任,久之,会影响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

  吴纯(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的夸奖最好对事不对人。在夸奖孩子时说得越细越好,而不是统统只用一句“你真棒”来概括。比如,孩子在画画时,你可以说:“宝宝,你将这两条线画得很直,太棒了。”“你画得太逼真了,小鸡就像真的一样。”这样具体的夸奖,会有一种指向性,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到底在夸他什么。如果宝宝每天听到的都是“你真棒”“你真棒”,这种激励教育的魔力很快就会消失。

  边黎:很多家长忽视了婴儿期的亲密关系对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其实,当小宝宝出生后,他会主动去寻找妈妈的目光。如果妈妈能够感受到婴儿的这种需求,多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会有利于他成长为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很奇怪,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哭声无动于衷,因为她可能刚刚接触了一种育儿理论。”吴纯表示,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育儿行为陷入“照书养孩子”的模式,缺乏对孩子的密切观察,缺乏对孩子独特个性的准确判断。母爱的细腻与体贴在各种观念的冲刷与摇摆中丧失殆尽。“或者说,很多人太迷信于从外界寻找答案,而对于来自于天性的反应缺乏应有的自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无心顾及孩子教育。这种情况下,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边黎表示,这不是说育儿观念没有用。学习育儿知识,对于家长了解儿童世界非常有帮助,但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用心感悟,去体会育儿理论背后想传达的理念,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养孩子。正如很多家长机械地对孩子说“你真棒”,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育儿书上写了,所以必须要说。

  反思二:

  被忽视的无意识教育

  在大家的印象中,重视教育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在接诊大量的问题孩子后,边黎发现,父母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来自于无意识,它与父母本身的人格密切相关,与父母怎么做事有关。这与言传不如身教是一个道理。

  很多妈妈重视教育,但依然会养出问题孩子,因为她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或者她本身就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无意中给孩子传达了过多负能量。有时候,父母的一声叹息、一个眼神,可能比他们的一番话、一顿打影响深远。

给上班族妈妈育儿的十项法则

  中国的“上班族妈妈”数量超过3.2亿。许多“上班族妈妈”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学校、幼儿园,经常在工作与孩子之间顾此失彼,左右为难,而她们最大 的苦恼莫过于子女的教育问题。虽然“隔代教育”可以缓解“上班族妈妈”的辛苦,但是,观念和方法上的分歧,使得大多数“上班族妈妈”宁愿选择自己照顾孩子。

  有谁会想到母亲的负担竟如此沉重

  对于上班族妈妈而言,即使一天有48小时也不够她们使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上班族妈妈的一天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吧。从清晨睁开双眼的那一刻 开始,上班族妈妈就不会有一丝闲暇。她们首先要准备早餐,然后再将孩子托付于他人照顾,最后才匆匆忙忙地奔向公司。然而,来到公司之后她们也仅有喝杯咖啡 提神的休息时间而已,眨眼之间便又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通常她们做完前一天拖延的任务时,就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上班族妈妈下班后也如同上班时一般,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即使脚不沾地地回到家中,她们也没有丝毫休息时间。她们根本顾不得整理脏乱的房间,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首先准备好孩子们的晚餐。

  试想,天下有哪位母亲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假手于他人照顾?她们恨不得抛开一切烦恼,只搂着自己的“心头肉”,其乐融融地过日子,这正是所有上班族 妈妈的共同心愿。即使强制自己不去理会孩子希望同妈妈玩耍的眼神,匆忙地收拾完碗筷,上班族妈妈的噩梦仍远远没有结束。虽然忙碌了一天,但她们依然要拖着 疲惫不堪的身子继续洗衣服、收拾房间,总之家务活儿对于她们而言永远也忙不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尽管如此,上班族妈妈tulaoshi.com只能压制住烦乱的情绪,如同一名即将参加战斗的军人一般,有条不紊地将事务逐一处理下去,直至全部完成。也许此刻,在她们 心中唯有“赶紧做完便去休息”的念头,但是由于天性使然,一旦忙碌起来,她们不清除完眼前所有脏乱,是决不会停下来的。在她们看来,只有这样才更像是一个 家。

  上班族妈妈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上班族妈妈总是认为自己亏欠孩子的太多,因为她无法时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然而,每每她们怀着愧疚的心情准备为孩子讲童话故事时,等妈妈等得不耐烦的孩子却早已开始打起了瞌睡。

  为孩子盖好被子,忙碌一天的妈妈再也无法抵御不断袭来的疲倦之感,终于可以停下机械般运动的身子,享受这短暂的休息时间。这样,上班族妈妈繁忙而紧张的一天才告以结束。

  这就是上班族妈妈每天真实的日程安排,同时也是每天生活在激烈竞争中的人们的真实写照。虽然现实即是如此,但是上班族妈妈面对残酷的生活,偶尔也会感到一阵阵后悔——“我为什么要活得如此辛苦?”持有这种疑问的人可谓比比皆是,有些人甚至因此对生活失去希望。

  其实,上班族妈妈本身已经具备了排除万难的内在力量,她们不但是当今社会无法忽视的一支生力军,更是孩子们无人能够替代的伟大母亲。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1. 每天至少抽出只属于孩子的半小时时间;

  2. 与孩子一起制定正确的生活规则;

  3. 将妈妈热情工作的一面展示给孩子看;

  4. 每天至少和孩子通话两次以上;

  5. 切不可忽视孩子的朋友;

  6. 尽量使自己与孩子的兴趣保持一致;

  7. 不要不假思索地满足孩子一切愿望;

  8. 摒除没有妈妈绝对不行的观点;

育儿5大观念助宝宝健康成长

  育儿观念1:古典音乐可提高智商

  分析:音乐可以丰富宝宝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多听古典音乐就能提高智商?其实这个结论是源于1993年美国的一项实验,在给学生听或不听莫扎克奏鸣曲的对比测试中,听组的考分要高于不听组而得出的结论,并且由此而被广泛传播开来。于是,专门播放给宝宝甚至胎儿听的古典音乐CD也纷纷出版。让妈妈们都相信,那些高雅音乐是可以提升孩子智力的。

   更新版:一项研究显示,让4~6岁的孩子学习一些乐器,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但究竟对孩子的智商有什么帮助,至今还没有定论。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益的话,还是建议在孩子年纪足够大后学习一门乐器。

  育儿观念2:手语益于孩子早说话

  分析:手语对帮助宝宝更早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有益的。但是专家认为,当父母对宝宝使用手语的时候,同时也在用嘴直接表达。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实际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交流的。这样看来,手语对宝宝语言表达仅仅起到的是一些积极的辅助作用。何况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早些说话、走路、识字对宝宝漫长的人生有多大的意义。

  育儿更新版:不应把手语当作育儿的功利性手段,而应作为与宝宝进行亲子沟通的一种形式,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做更有利于父母和宝宝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交流。

  育儿观念3:学步车Tulaoshi.com有助宝宝走路

  分析:一项研究证实,宝宝每使用24小时学步车,会使他独自站立的时间推迟3.3天。而且学步车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孩子容易在移动中发生磕碰或坠楼梯的事件。资料显示,在学步车盛行期间,美国每年有2.5万宝宝因此而发生意外伤害。

  育儿更新版:由于学步车很容易成为危及幼儿安全的隐患,还是别用它,让宝宝从一开始就学习依靠自己的双脚和双腿站立和行走。

  育儿观念4:早入幼儿园不利成长

  分析:虽然有些研究证实,那些较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会比那些呆在家中的孩子会多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但是,两种育儿方式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更多地走出家门之后,他们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更新版:其实,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孩子成长中所遭遇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用同一标准去量化不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事实证明,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要他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就会过得很开心。所以,不必太过于忧虑孩子是否过早进入幼儿园,而是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家庭,对你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方式。

  育儿观念5:电视影响宝宝专注力

  分析:曾有不少研究项目是围绕宝宝看电视与专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但是结论却大相径庭。   美国的一项在3~4岁期间收看大量电视节目的宝宝中开展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7岁时发生了注意力问题;但另一项研究结论却持相反意见,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尽管如此,电视所带来的其它负面影响还是存在。因为宝宝还不能准确地区分电视里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看电视会占用宝宝很多用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的时间。

   更新版:不必绝对禁止宝宝看电视,如一些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一定教益的。但是最佳方法,应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进行一些电视以外的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等。

最受欢迎育儿热文最萌宝宝趣图傻瓜育儿指南疫苗接种攻略童装有奖调查母乳喂养:选择正确的哺乳姿势解读决定宝宝性别的小秘密孩子吃饭问题多 九大禁忌需重视提高宝宝免疫力的10种食物准爸爸饮食决定BB是否聪明宝宝洗头攻略 让宝宝轻松洗头发

学学高考状元家教的方法

  指导专家:中学问题专家 夏擎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极盛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每年各地都会产生高考状元,这些状元在被人羡慕的同时,又是怎么成长的呢?您不妨借鉴一下这www.Tulaoshi.com些高考状元父母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

  家教成功法则之一:重视做人的教育。孩子人格的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高考状元中许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带来的精神力量。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基本都是: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一种人生的信念。

  家教成功法则之二:有温暖、理解和民主的家庭氛围。曾是陕西理科状元的史方舟,高三重新划分重点班的时候,他是惟一一位从普通班考进重点班的学生,但他在重点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同学关系,众人关注的目光都让他觉得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他向父母提出了退出重点班的想法,父母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见。一模二模后,史方舟说什么也不愿意参加三模四模,父母又一次尊重了他的意见,不但没有硬逼着他参加模拟考试,还在高考前带他出去玩了几天。家长的充分理解,给史方舟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终于成就了一位状元。

  家教成功法则之三:相信孩子,让孩子独立思考和做事。高考状元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很强,从小父母就不娇惯他们,而是能自理的事都让他们自己做,遇到问题也是在引导的基础上让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马上帮他们解决,逐渐锻炼了他们独立做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家教成功法则之四:孩子犯错时,指导和鼓励而不是呵斥和暴力。高考状元的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几乎都是帮孩子分析问题,当孩子学习出现困难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并给孩子一定的帮助、指导,而不是训斥和打骂孩子。

  家教成功法则之五:让兴趣成为孩子的老师。高考状元无一例外,学习都是自己学的,不是家长硬逼的。家长从小就注意对他们培养学习的兴趣,从不像有些父母非让孩子画画、弹琴等,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学,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学,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热爱心理,同时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有意引导孩子进行相关学习。

  家教成功法则之六:给孩子灌输一个理念——对自己负责。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尽心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问心无愧。不能存有为家长、为老师读书的想法,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给上班族妈妈育儿的十项法则

育儿百科
给上班族妈妈育儿的十项法则

上班族妈妈怎样给宝宝喂母乳

母乳喂养 母乳
上班族妈妈怎样给宝宝喂母乳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上班族

上班族
上班族

上班族孕妈妈饮食注意

孕期
上班族孕妈妈饮食注意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上班族父母应该避开哪些育儿误区

育儿百科
上班族父母应该避开哪些育儿误区

上班族妈妈如何保存母乳?

母乳 上班族 妈妈
上班族妈妈如何保存母乳?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洗澡4个步骤 哪些情况宝宝不宜洗澡

新生儿洗澡4个步骤 哪些情况宝宝不宜洗澡

八种婴儿操让宝宝冬天不再受冷

八种婴儿操让宝宝冬天不再受冷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