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亲子沟通

坏蛋恶作剧

坏蛋恶作剧

2015-12-04 17:18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

交往中孩子遭遇挫折怎么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m.tulaoshi.com)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病。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成人应该怎么做呢?1、不嘲笑孩子。孩子缺乏社交经验,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成人不应嘲笑孩子笨,或责怪孩子这错那错。2、不包办代替。有许多成人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这是不现实的。这既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计地哄他或忙着帮他解决困难,而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3、引导孩子变挫折为动力。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引导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困难。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成人应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成人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4、帮助孩子加强社交的目的性、计划性。孩子在同别人交往时常常是无目的、无计划的。成人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识地提醒孩子,设想交往的过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适当教给他一些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对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再遇到挫折时可能会较顺利地克服困难。另外,成人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美德,并在克服困难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幼儿期的亲子沟通

在满周岁之后,大多数的幼儿会开始呀呀学语,父母会很惊喜地发现孩子几乎每天都有新学习到的语言,而且渐渐地听到一个个的单字造成句子,虽然可能是不完整的句子,例如:“妈妈,我,牛奶,喝。”但父母可以掌握他的意思,此时无须纠正他说话的错误,因为那样会容易造成他的挫折,甚至没有信心尝试学习更多的词汇。 建议父母只需使用正确的说词即可,如:“你想喝牛奶,是吗?”这样孩子自然会更爱学习沟通,渐渐地表达出清楚的信息。然而,两三岁的孩子有时表达的意思较为复杂,有时父母想要了解其意不容易,此时倾听显得重要,而且是使用一种反映式的倾听。所谓“反映式的倾听”,父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孩子说的话或表达的感觉接收过来,然后再反映回去。例如,孩子指着脚说:“我这里痛痛!”父母可重复他的意思:“你是说你的脚痛?”或者用自己了解的意思反映说:“你的意思是走路走得脚很累,有点痛,是不是?”如此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他已被了解,另一方面也帮助他学习更清楚地表达。反映式倾听是一种尊重孩子感觉的态度,表示愿意真诚地了解孩子字面上的意思或隐藏于背后的意思。反映式倾听也是一种技巧,父母可以依下述的过程来练习:1.专注的态度:用肢体语言表示关心孩子及对孩子的说话有兴趣,例如停下手边做的事,转身注视着他。如果自己是站着,则要弯下腰或蹲下身,和孩子的眼神接触是平视的,表示出专注和尊重,或者坐下来,把孩子抱到胸前或腿旁,然后倾身向前注视着他。2.倾听并推测孩子的感觉:在全心聆听孩子之后,想一想孩子的感觉可能是什么:“如果我是孩子的话,他的感觉(想法)是……”3.陈述或澄清感觉:把自己清楚了解孩子感觉的意思说出来,例如:“你觉得累了,因为玩了一个下午”或“你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要去外婆家。”不是那么清楚孩子的感觉时,则需要多说一些加以澄清:“你很累了,可是又不想这么早睡觉,因为爸妈都还没睡,是吗?”这种“你感到……因为……”的简单公式是反映式倾听常用的,刚开始使用时会觉得呆板,但熟练之后可以灵活应用而有变化,例如:“我们要去外婆家,你会很高兴的!”或如:“玩了一个下午,你累了吧?”有时,孩子会因不顺心或不如意而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例如,在公园里玩了两个多小时,当父母提出回家的意见时,孩子哭闹着说:“我不要回家!我不要回家!”此时切勿受他的情绪影响而发怒,可用反映式倾听说:“我知道你玩得很高兴,所以听到要回家感到很失望。”除此,亦可再加上一些说明:“可是我们现在必须回家,因为妈妈要回家做饭,改天我们再来这里玩,晚餐我做你最爱吃的菜,你喜欢吃什么?”对改变幼儿哭闹行为,以有趣的声调转移其注意力常是很有效的方法。有时,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的情绪表现,但父母却能感觉到他内在的心情,也可以用反映式倾听。例如,孩子一会儿吵着要看电视,一会儿又把电视关了,而且走来走去,好像很难定下心,此时的反映式倾听可如此说:“看起来你好像觉得好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比较好,是不是?”经过父母帮助他澄清内在感受,他可能可以想出一个让自己定下心做的事。如果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可以进一步建议他:“找张纸来画画如何?”当父母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时,更可以使用反映式倾听。除了同理孩子的感受外,也显示自己坚定的态度,例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我不买这个玩具给你,我的理由是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或太贵了、不安全等)。”此时,孩子正以哭闹迫使你买给他,愈保持心平气和愈能帮助孩子了解无理取闹是行不通的。别上了孩子的当,也许过去的经验让他学到在公众场合中哭闹要东西通常父母会投降让步。如果你想要以后减少这种烦恼,并且帮助孩子学习一些限度或规矩,不要顾忌面子问题,除了用上述的反映式倾听说词,可以再加上这句话:“我现在要到别的地方去了,你要不要跟我走?”如果孩子依然哭闹且赖着不走,可以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商场直接回家。此时愈保持冷静愈有力量,妥协让步或被激怒生气都是“后患无穷”。有时,孩子会口出恶言,轻者如“你好讨厌!” “我恨你!”重者如“你是最可恶的爸爸!”“你是混蛋!”不管孩子是哪里学来的,父母要教导孩子懂得对别人尊重,让孩子知道对父母或别人说这种侮辱的话是不对的,此时的反映式倾听可说:“我看得出你对我很生气,你可以说,妈妈,我很生气或我很气你,但是不能说这种伤人的话。以后再说类似的话,我就不会理你(或者答应你任何要求)。”如果发生在家里,父母可以离开现场到其他房间去,或者要求孩子离开,你现在离开客厅到房间里去,想一想你说的话,十分钟后你想回到客厅时再回来。”父母心平气和的坚定态度和语气,方能帮助孩子自省改过。此外,幼儿期的孩子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常会向父母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及一大堆的“为什么”问题。此时,父母得明察孩子是否真心地想知道答案,如果孩子真是求知若渴”,父母可以用他了解的语词回答,或者寻找相关的图书和他一起追求知识的宝藏。然而,有时候孩子是故意用一连串的问题来骚扰父母,尤其当父母在忙着自己的事而没有留意他时,他的行为目的只是想获得父母的注意力。怎么知道孩子是用此行为想获取父母的注意力呢?其实很简单,父母只要检视一下自己内在的感受是否为:“他怎么问个没完,真麻烦!”或者是直接了当的“烦死人了”的感觉,那孩子的提问自然是以骚扰的行为想获得父母的注意力。面对这种情形的处理有几种方法,父母不妨试试哪一种方法较有效,因为不同个性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父母可以用反问的方法,如说:“那你觉得它为什么……”通常反问到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孩子同样地会觉得你好烦而不再玩这骚扰游戏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亦是一个方法,如说:“嘿!我知道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要不要听?”如果父母真的在忙碌中没有时间倾听或回答孩子的问题(不管孩子提问的目的为何),可以直接对孩子说明,告诉他等一段时间再讨论:“我知道你很想知道它为什么(或答案),可是我有一个重要的信要回(或正在做晚饭),你先自己去玩,等吃完晚饭后,我会有时间好好和你谈这个问题,记得要提醒我哟!”在和孩子说这话时,记得反映式倾听中强调的肢体语言:转身、弯腰、注视等表情动作。通常,如果不是真的想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一下子就忘了这件事。而如果晚餐后孩子仍提起这件事,父母必须遵守之前的承诺。本文由搜狐提供

别怕孩子吃“亏”

婷婷现在九个多月,这个阶段她已经初步有了自我意识,像许多宝宝一样,她开始霸道起来,妈妈拿什么,她要什么,要不就又踢又打,家人对她的霸道行为还比较宽容,但出了门以后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邻居家有个小哥哥叫豆豆,比婷婷大一岁半,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玩。婷婷小的时候,豆豆常把好玩具自己玩,玩过的玩具给婷婷玩,婷婷也从无怨言,所以豆豆非常喜欢这个妹妹,经常把自己的玩具拿来给tulaoshi妹妹玩。但随着婷婷的长大,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两个孩子开始抢玩具,婷婷的占有欲更胜一筹,凡是豆豆手里拿的她都要玩,豆豆不给她,她就动手打,豆豆也不示弱,反手又打她一掌……两个宝贝的打闹让妈妈们看得很心疼,认为既然他们不能和平相处,就不要在一块玩了。可是孩子的心理真是变幻莫测,两个孩子玩不得也离不得,妈妈无论用什么方法哄她玩,都抵不了外面豆豆的一声叫喊,婷婷拧着身子就要出去。妈妈连哄带吓:你忘了豆豆怎么打你了吗?任妈妈怎么说,婷婷只是抱定一个信念:出去。于是一切又重演了……原本,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爱子心切,不能容忍孩子受半点儿委屈,而且习惯地用成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其实,我们忽略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在成人眼里,孩子吃亏了,但对于孩子,他(她)记得的只有快乐,这使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当时,院子里放着一口大缸,缸里有半缸水,我和一个小伙伴在缸边玩。他拿一个乒乓球拍子扔进去,我拿一根树枝捞上来。如此反复几次,意外发生了,我使劲探身捞时掉进了缸里,幸亏当时有人看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把我捞起来后,父母在安慰我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教训了我一顿: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他不捞你替他捞?我想分辨,但看到父母的脸色,便什么也不敢再说。父母想到的只是我吃亏了,他们忽略了孩子在这一扔一捞中得到的快乐。所以,孩子的快乐就在于游戏之中,奉劝天下年轻的父母:不要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的游戏,也别怕孩子吃亏!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幼儿期的亲子沟通

婴儿
幼儿期的亲子沟通

幼儿期保健原则

幼儿期 保健 小孩
幼儿期保健原则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

幼儿期宝宝饮食特点

自信心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幼儿期宝宝饮食特点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幼儿期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育儿百科
幼儿期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幼儿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育儿百科
幼儿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儿童玩伴的选择及其意义

儿童玩伴的选择及其意义

培养孩子最初的交往能力

培养孩子最初的交往能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