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马克西姆1010

马克西姆1010

2015-12-04 00:38

小婴儿,最喜欢的莫过于妈咪的母乳了。如果妈咪没法顺利用母乳喂养宝宝,那要该怎么办呢?学催乳按摩手法,妈咪轻松下奶。

(m.tulaoshi.com)

防止胸部下垂的按摩手法

  大胸按摩setp1:

  按压位于腋下和乳头同高的天谷穴,左右各3次,按压这个穴道能促进胸部淋巴腺的畅通。

  大胸按摩setp2:

  先用左手在右胸。找到胸大肌上方的位置,以画圆方式由外向内做按摩,之后换另一边,左右各做3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weinaizishi/)

  大胸按摩setp3:

  运用两手将胸部托起,像是调整胸型般,将胸部托起后,由内向外按摩10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weinaizishi/)

  大胸按摩setp4:

  用手从腋下向胸部上提,左右左右提各10次,将腋下多余的脂肪回归于胸部。

  大胸按摩setp5:

  双手由下向上托起胸部,再由内向外分成3个位置往上提3次,左右两边各重复动作3次。

按摩手法要正确 补法与泻法

   手法的补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顺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补法,逆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泄法。

  2、根据按摩的力度可分为重手法和轻手法。重手法,用力相对较大属于泻法;轻手法,用力相对较小,tulaoshi.com属于补法;用力适中则属于平补平泻法。

  3、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按血液从心脏流人流出,向血液流出心脏方向按摩为补法,按摩方向同心脏流出血液方向相同为泻法。另一说是顺经络方向,人体血管不是经络,经络是目前医学无法确定,但又普遍认同存在的一种未知网络。

  4、根据手法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按摩为补,逆时针按摩为泻。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进行则属于平补平泻法。《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说的是腹部按摩,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5、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

  6、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温馨提示,穴位按摩力度不宜过大,疼痛难忍则对身体有害,软弱无力则没有效果,以感觉酸胀为佳。

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脚底按摩成为了一种大众养生方法,很多人喜欢去足浴店按摩脚底,那种既痛又舒服的感觉让人很享受,其实,自己也可以在家脚底按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中医足底按摩操作手法

  1、触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触摸来察觉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组织结构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对手法的心理反应。

  2、揉捏法:是将肌肉及皮肤毛发捏在手中,用双手交替作扭曲活动。

  3、运推法:是一种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肤表层捏。

  4、轻抚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动。

  5、摩搓法:用掌心或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肤及深层产生位移。

  6、推压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压于治疗部位,这是摩搓法的补充手法。

  7、颤动法:也是一种压椎法。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断地重复进行的有节奏的颤动,产生深透的机械性波动传达至患者体内。

  8、叩击法:其特点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击反射区,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侧缘叩击,施术时手指分开,自然微屈,又称斩剁法。

  足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1、按摩自己身体的排泄系统应该是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具体就是从肾脏输尿管膀胱,这样轻轻的按摩5分钟左右即可。

  2、按压自己足部的大拇指约60秒,之后在横向的按摩每只脚的五个脚趾头,用时大约1分钟就可以。

  3、横着来回的反复按摩脚底和脚趾的交界处,大约进行两分钟就可以了。

  4、 之后再横着方向的按摩斜方肌和肺部反射区位置,然后从下往上的方向按摩支气管反射区,这两项活动共进行2分钟。

  5、然后再按摩甲状腺与食道反射区方法是由下向上进行1分钟。

  6、 对于左脚心脏、脾脏,右脚肝脏、胆囊等部位进行点压按摩,中医提醒一定要认识清楚足底按摩穴位图哦,这些反射区按摩共1分钟就可以。

  7、围着脚部的肾脏反射区对于腹腔神经丛进行转圈按摩1分钟。

  8、 对于胃、胰、十二指肠等反射区按摩的方向是从上往下移动,保持按摩2分钟。

  9、对于小肠反射区的按摩方式主要也是进行点压的方式从上倒下按摩,维持一分钟即可。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方法,喜欢养生的朋友可以学一学,睡前给自己按摩按摩脚底,养生效果很好哦。 

按摩手法让你轻松护肤

  一、拍打淡化眼周细纹

  眼部的护理一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哪一种滑动涂抹的方式都会让脆弱的眼周皮肤因为拉扯而受伤,为皱纹的生成带来隐患。点压法更轻柔并且更利于眼部吸收护肤品。

  首先,取绿豆大小的眼霜放在无名指的指肚上,由上眼睑开始,从眼头到眼尾,再到下眼睑眼头点压在眼周。然后,仍旧以同样的方向快速且轻柔的拍打,直至眼霜完全被吸收。

  二、摩擦手掌按压促进吸收

  在脸部涂抹乳液时,如果需要加固下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你可以将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搓热至发热,分别按在额头和下巴,然后是脸颊。利用手的热度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让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更加充分。脸颊可以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两次按压。上妆后,也可以利用这个办法,帮助妆容更加服帖。

  三、3步骤对抗法令纹

  法令纹一向是女人最大的天敌。对抗法令纹,一定要逆其生长方向。法令纹一向是一条纵向皱纹,所以一定要横向按摩。首先用中指从鼻翼两侧,沿着法令纹,轻轻按压至嘴角。中指和无名指双指交错且横向轻柔地提拉嘴角。中指和无名指呈小V字,从嘴角轻柔地滑至耳根。然后,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和无名指辅助按摩,至耳根处,可揉搓下耳朵。

  四、剪刀手提拉眼尾

  利用剪刀手不会触及到眼周肌肤,但是可以有效地提拉眼尾。最主要的是,它是最便捷的可以掌握眼尾提拉角度的手法。

  首先,食指和中指呈V字型,食指的起始点在眉头下方,向眼尾的方向轻轻滑动双指。滑动过程中,双指慢慢靠拢,滑至眼尾时,双指合拢并且有明显提拉眼尾的感觉。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和中指,随着眼尾被提拉的方向,辅助按摩。当食指和中指到达太阳穴的位置,以原地打圈的方式按压2到3次。

  五、十指紧压下巴轮廓兼排毒

  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兼顾到下巴上下两个区域,照顾到整个下巴轮廓。从耳根到锁骨的按压,是淋巴排毒的最好地方。首先,用同侧手掌,放在下巴的下方,你会发现,食指与中指被下颌骨自然分开呈V字形,施以轻轻地力道,夹住下巴轮廓,向耳根轻轻滑动。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沿着下巴下方滑动至耳根,在耳垂后方,原地打圈按压3到4下,再向下滑动至锁骨上方的经脉处,原地打圈3到4下。

  六、两个穴位缓解眼疲劳

  眉头有一个攒竹穴,这个穴位专门用来缓解眼部疲劳。眼睛疲劳时,不用揉压眼睛,也可以让眼睛立刻舒服起来。只要竖起大拇指,翻转使大拇指冲下,将大拇指指肚按压在眉头,弯曲的食指用力固定在头顶,大拇指轻轻按压即可。

  网上流传的按摩手法千千万万,但是MM们可千万要留神好,找到最合适自己图老师的,护肤效果才会立竿见影哦。(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脾养胃的5种按摩手法

   1.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  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2.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  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3.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5.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一般胃肠功能良好者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尤其现在岁末将至,不少人应酬多、饮食无节制,易吃伤脾胃,常活动脚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脾胃减负。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  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每天洗脚时,还可在脚盆里放些大小适中的椭圆形鹅卵石等物体,泡脚同时练习用脚趾  反复钩抓这些物体。温水泡脚有利疏通经络,脚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经的穴位,持之以恒会逐渐增强胃肠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时需注意所选物体表面要光滑,  以免划伤局部皮肤、诱发感染。

  5.此外,坐、卧时还可从下到上按摩小腿,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如脾、肝经的足三阴经在小腿内侧,胃经、  胆经的足三阳经在小腿外侧,能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常按摩这些穴位,也有助于健脾养胃。按摩时不苛求手法,力度以能承受、按后觉得舒服为度,  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需注意的是,儿童的穴位与成人不同,所以此按摩法不适合儿童。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喂奶姿势
中医脚底按摩的具体手法

中医按摩手法孕妇防感冒

育儿百科
中医按摩手法孕妇防感冒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学会中医手法按摩手掌 改善肤色

穴位 按摩 推拿 养生 健康
学会中医手法按摩手掌 改善肤色

脚底穴位图 按摩脚底穴位的功效

养生 健康
脚底穴位图 按摩脚底穴位的功效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眼部按摩手法

育儿百科
眼部按摩手法

除皱的按摩手法

皮肤护理
除皱的按摩手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新药典中金银花山银花继续分列收载

新药典中金银花山银花继续分列收载

吃什么食物可以帮助孕妇降火

吃什么食物可以帮助孕妇降火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