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致癌物 儿童比成人更敏感

卡卡西岚

卡卡西岚

2015-12-03 23:50

孩子的怪行为是他处在敏感期的各种行为表现。这时的孩子是在有意无意地向外界显露他的自我意识。

你能看懂孩子敏感期的“怪”行为吗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绊绊,为人父母,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烦恼:孩子为何总爱摔东西;总爱把手指往自己嘴里塞;总爱在就餐前就发脾气;对着电视机前学电视里的广告语……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经历一个个敏感期时的固有表现。家长们越想对孩子讲道理、做规矩,孩子们就越抵触。这让大人们如何是好呢?

  “敏感期”是“关键期”

  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这个时期,也被教育家称为“关键期”,是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抓住敏感期进行教育,孩子在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们的心智水平便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反之,过了敏感期,儿童对特定事物的学习热情便不再出现。如果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家长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的心里就会紊乱,容易乱发脾气,甚至变得乖戾。

  巧对各类“敏感期”行为

  许多家长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的时候,最后常常会形成一个让他们一致头疼的结论:孩子特任性!

  这时,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话,一场“战争”就在所难免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自然会表现出非常的自我,什么事情都要按着他的意愿来做,借以来证明自己使用自我的力量。

  1、小宝宝爱吃手指、乱摔东西

  ——孩子是在用手感知世界

  许多小宝宝在两个多月大的时候爱把手指往自己嘴里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都会把宝宝的小手拿出来,告诉他不能吃,不卫生。其实这个时候宝宝是在认识世界,他在用嘴巴进行尝试和感知,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软硬,孩子都是用嘴巴来认识的。

  等到宝宝9个月大,他们就会用手到处乱抓、拿到东西就砸。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从嘴巴转移到了手上,通过手的触感来认知世界。这个时间段父母就不要过分地阻止宝宝的这些探知行为,并适时多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度。

  2、刚学会走路,不听指挥到处乱走

  ——自我认知开始萌发

  许多妈妈Tulaoshi.com也会发现,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就急着挣脱父母的双手,一个人不听指挥摇摇晃晃瞎走,跌跌撞撞。其实这个时候是宝宝的行走敏感期到了,他们的独立欲望开始变强,自我认知也开始萌发。

  这个时候,父母可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安危就阻挠孩子的行为。例如,1岁多的孩子他们第一次看到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会有冲动拿手去触摸。一味的阻扰是不可能为孩子杜绝危险的,趁你不注意,孩子还是会因为好奇心再一次接近火焰。因此,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危险,安全地满足他的好奇心,建立孩子的是非观,孩子才能利用自我认知来杜绝危险,把事情做好。

  3、孩子打人、说脏话

  ——用自我认知表达情感

  王老师解释道,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孩子的自我感觉在萌发。对孩子来说,说脏话、打人的举动意味着排除,这里的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而是孩子意志独立的一个标志。这时,大人们说一句“不要骂人,不要打人”,孩子看到大人反应强烈,就领悟到这就是打人是一件不好的事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另外还有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喜欢打其他的宝宝。此时,家长们可以对宝宝说:“你喜欢其他宝宝,要轻轻地拥抱、也可以抚摸,但不能用打打的方式,不然其他宝宝会疼。”那么,下次宝宝想要表达喜欢的时候就会选择拥抱啦。

  4、模仿电视和他人说话

  ——正值语言敏感期

  孩子大约在3岁半左右,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表现在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这时,他们总是会对电视机里的广告语重复一遍又一遍,或是把大人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在恰当的语境中。

  一次,一个孩子说:“是不是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出来玩了?”老师回答说是,然后问他:“那你知道什么叫春暖花开吗?”孩子说:“知道啊,就是天气暖和的时候,因为妈妈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的发展。所以当孩子处于语言的敏感期时,家长们应该多和孩子们多交流,给他们唱唱歌,认图识字,讲讲故事,增加孩子对语言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孩子学脏话 语言敏感期要注意引导

   宝宝语言敏感期是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期间爸爸妈妈要巧妙应对宝宝的“胡言乱语”,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宝宝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打下稳固的基础。

  作为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家长应该注意为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宝宝就能很快的对某种语言驾轻就熟了。不过语言敏感期也有暂时性的特点,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就不会再出现重复的阶段了。

  宝宝到了4岁左右神经系统已经完成95%的发育,3岁的宝宝可以掌握800-1000的词汇量;到了四岁掌握的词汇量已达到1600-2000字;到了5岁时掌握的词汇量有2200-3000字。以上研究数据说明,宝宝积累词汇量最佳的时期是在4岁到5岁期间。所以,宝宝语言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说是在4岁的时候,宝宝在这个年龄段掌握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口语表达能力也迅速发展。

  当宝宝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爸爸妈妈就不能在满足于宝宝单纯的“能说会道”了,应该开始培养你宝宝识字的能力了。如果宝宝经常指着一个地方问“这叫什么字?”,说明宝宝有识字的渴望,爸爸妈妈要懂得利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和黄金期你,适时、适量的教宝宝一些文字,满足宝宝的求知欲望。

  那么,家长该怎么适时适量又巧妙的把书面语言教给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呢?来听听专家的一些建议:

  和语言敏感期的宝宝一起做适当的阅读训练

  当宝宝口语已经变得丰富时,就是进入学习书面语言的黄金期了,这个时期可以开始给宝宝做阅读训练,帮助宝宝学习语言。用于阅读荀兰的工具可以使图画书、识字积木、识字卡片等,这些可是帮助宝宝增加词汇量、获取外界信息、发展想象力、训练思维的重要手段呢。

  和语言敏感期的宝宝一起做汉字发现游戏

  生活中处处都有让宝宝学习文字的素材,所以教宝宝识字可不能局限于字卡和书本。比如,我们经常会带宝宝逛超市买东西,这时候就可以借助超市里面真实的环境教宝宝认识各种水果、蔬菜以及其他日用品的名称。此外,在家也可以玩购物游戏,布置一些卡片超市,宝宝很乐于接受这种游戏,还能在这种情景下把字和实物对应,认识得快且印象深刻。

  总之,宝宝的语言敏感期是促进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爸爸妈妈可千万别错过了,应该适时指导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宝宝,教宝宝说话、练习、倾听,和宝宝适当做一些阅读训练、一起做发现汉字游戏。把握好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为宝宝的语言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宝宝的“完美敏感期”巧妙应对

 

  完美敏感期的一般表现是怎样的
  
  辰辰的个性非常要强而又敏感,想赢怕输到为了不输就不肯去尝试的地步。
  
  比如他的动手能力很差,别说做纸工了,就是撕边缘已经刻了齿印的简单图形也不行。每次自主活动时,很多宝宝都在那儿撕纸玩,但辰辰从来也不去撕,只知道当小司机,上周五我决定狠一下心,先tulaoshi.com陪他撕了个比较难的小狮子,然后让辰辰自己撕简单的鱼。
  
  结果,只开了个头,辰辰不小心把鱼头撕破了一点点,便开始哭哭啼啼地要求帮忙。这次我狠了心,怎么也不援助,最后万般无奈地拉下脸来说:“如果你今天不撕下这条小鱼,就不要吃晚饭了!”然后把他关在书房里随便他去。五分钟后,辰辰成功地把这条鱼给撕了下来,然而那天晚上,他情绪一直不好,也许是我第一次对他发那么大的火,总之他变得很敏感,小心翼翼又容易哭哭啼啼。
  
  以前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性问题,但最近发现辰辰是为了怕出错而不肯去做一些事情。姜老师,你觉得宝宝怕出错怕到这种程度,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了?
  
  解读: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在宝宝的成长阶段中有一种“敏感期”的说法?这是蒙氏教育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说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对各种事物的敏感期。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等。像辰辰处于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他努力要求自己什么都做到最好,样样求第一,如果做不到便会不开心,甚至像辰辰一样拒绝尝试没有把握的事物,哪怕只是吃一种新鲜的食物,这便是“完美敏感期”的表现。
  
  爸妈需要干预吗
  
  那么说,像辰辰这样的表现是正常的?我们不用着急去干预吗?
  
  解读:
  
  这也不是。相对班级里的其他宝宝而言,我注意到辰辰的确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宝宝。他很懂事很听话,但同时也非常胆小、非常敏感。就如你前面说的,他从不去尝试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说这个阶段的宝宝要强是天性使然,那么辰辰的表现也有点太过了。
  
  我们应该看到宝宝争强好胜、懂事听话好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它的负面作用。对于辰辰这种比较敏感的宝宝,还是应该适当干预,以免将来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主见,心理承受能力也太过脆弱。
  
  不要给宝宝心理暗示
  
  不要当着宝宝的面跟别人说“我们家宝宝手很笨的”之类的话,这会给他心理暗示,觉得自己的手真的很笨,于是更怕练习、更怕露怯。给他尝试的信心和机会,这样,宝宝才有可能慢慢学会不去太过在意结果,而开始享受整个事件的过程。

  更多精彩:吃奶粉的baby便秘处理有巧招

宝宝口唇敏感期 爱啃手指怎么办

   宝宝吃手是正常现象

  通常4个月大的宝宝不但会吸吮小拳头,还爱吸吮拇指,啃小手,啃脚丫和啃家具。这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应该长的本领,妈妈们不要认为这是不良习惯,然后加以阻止,也不要认为这是宝宝没吃饱,或由于宝宝缺乏爸爸妈妈的关照,感到孤独才去吸吮手指、啃玩具。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唇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如何应对宝宝吃手

  宝宝吃手很正常,家长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让宝宝度过口唇敏感期,智力等发育会上升一大截。

  1、当宝宝在香甜地吸吮他的手指时,家长不要强制性地把宝宝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样不但不会制止宝宝吸吮手指,还可能挫伤宝宝的自尊心,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

  2、让宝宝享受吸吮的快乐。尽可能用母乳喂养,让他充分享受吸吮的快乐。断奶前,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逐渐过渡,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这样会使宝宝焦虑,没有安全感。

  3、给宝宝小嘴找个依靠。当宝宝吃手指时,给宝宝一块磨牙饼干,或者用安抚奶嘴和磨牙棒代替小手。不过也要注意清洁和消毒这些东西哦。

  4、还可以抱起来亲亲宝宝的小手,把玩具送到宝宝的手中玩一会儿,喂宝宝吃一些果汁、水等。不要试图管住宝宝吸吮手指。而是尽量分散注意力,避免宝宝吸吮手指。

  图老师小编提醒: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家长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图老师健康网(图老师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面对致癌物 儿童比成人更敏感

育儿百科
面对致癌物 儿童比成人更敏感

清点家庭常见致癌物

生活常识 养生 健康
清点家庭常见致癌物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隔夜菜”与“致癌物”

育儿百科
“隔夜菜”与“致癌物”

肉食里的“美丽”致癌物

生活常识 生活小常识
肉食里的“美丽”致癌物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炒蔬菜能致癌 西葫芦致癌物最多

育儿百科
炒蔬菜能致癌 西葫芦致癌物最多

巧吃这物排出体内致癌物

生活常识 生活小常识
巧吃这物排出体内致癌物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可以服用肠胃宁片吗

孕妇可以服用肠胃宁片吗

研究称口服避孕药增乳腺癌风险

研究称口服避孕药增乳腺癌风险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