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几句口头禅 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美丽不只是传说

美丽不只是传说

2015-12-03 22:10

随着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备受家长宠爱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不懂互相照顾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出现。为弥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许多幼儿园开展了混龄教育。那么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有好处吗?

tuLaoShi.com

  混龄教育,可能很多家长不太了解,其实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个班里学习与生活。这种教育模式真的有好处吗?我们还是看看专家的解析吧!

  混龄教育是指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通过混合的组织方式,在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像兄弟姐妹般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混龄教育对老师要求很高,因为在混合班中的孩子年龄不一样,势必要求老师只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关注每个个体,用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方法进行教育。

  混龄班“试水”10多年

  早在2002年西安就有部分幼儿园开展了混龄教育,如黄河幼儿园、四医大幼儿园等。黄河幼儿园园长李忠静介绍道,混龄教育的编班模式和教育方式能够扩大孩子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孩子相互交往。“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及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从最初的被照顾者发展到照顾者,孩子们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大带小,规则感很强。”

  李忠静说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社会行为,为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促进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使得儿童的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混龄班”尽管在西安已经“试水”10余年,但是却并未被更多家长接受。大部分家长认为虽然有利于孩子们玩耍,但不利于学习,毕竟孩子的年龄阶段不一样,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内容也不一样。

  有利于孩子语言发展

  “在幼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时,他们往往是用单音加手势来表达,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则恰好能被年龄在三四岁之间并刚刚克服语言困难的孩子们理解,这是大人所不能办到的。因此在混龄孩子们的社交圈里,他们会把不同家庭的习惯表现出来,从而丰富孩子的语言结构和表达能力。”谈起混龄教育,交大阳光幼儿园高园长称,在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也提出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这恰恰强调了幼儿园阶段行为习惯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交大阳光幼儿园也准备在9月份开展混龄班。

  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西安心理学会会长尚华认为,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且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混龄班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群体生活机会,培养孩子团体意识,有利于孩子心智成熟,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适应集体生活,使他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混龄班难点:对教师要求很高

  “对于混龄班来说,最难的地方是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接受严格和系统的培训才可以。”专家介绍,由于混龄班要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主张他们去进行自由的发展,与传统的“共性教学”有所不同,所以要求老师从思想根源上进行转换,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该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园混龄教育还是有弊端的:一方面需要老师非常专业和负责,才能真正达到混龄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幼儿模仿能力非常强,大孩子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上的坏习惯,往往无意之中会很快被小孩子学会,家长和老师纠正比较费力。

如何帮孩子克服寒假10个坏习惯?

  坏习惯1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本来冬季白日就短,懒觉睡掉一大半,才起来没有几个小时天又要黑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更糟糕的是,等到寒假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先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寒假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对策: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寒假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寒假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2

  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尤其在春节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Tulaoshi.com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此外吃得太多,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大脑组织中,导致神经网络发育不良,也会使智力水平降低。

  对策: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3

  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对此做家长的首先要检讨!把看电视排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三位,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件孩子常常想做而遭到父母禁止、因此发生许多冲突的事情。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对策: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啦、会变笨啦、坐太久活动不够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4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冻着了,稍微冷一点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实是不对的。

  对策: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坏习惯5

  不学习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此外幼儿园阶段在学琴、学画之类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练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寒假里也需要坚持。

  对策: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比方画一张画,练一张纸的字等),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并要求孩子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他自己就能看到玩了多久、学习了多久,不会盲目地觉得“怎么我都没有得玩啊!”如果简单粗暴地强迫他学习是会产生这种心理阴影的。

家长这几句口头禅 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因为一句话就伤害了我们身边的人,但是自己却不以为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有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些不经意间从嘴里冒出来的话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伤害,你有注意过么?

  1、“哎呀,你怎么又……”

  这是爸妈最容易说出的一句责备孩子的话。话里充满抱怨或无奈。

  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孩子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

  处理方式:其实,当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随处涂鸦,可以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准备一个小画架,小画板,或者就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他可以在这里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2、“你如果……,我们就……”

  父母们习惯了“你如果……,我们就……”这样的奖励模式。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制定家庭的活动计划。可是,很多家长并不会兑现,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承诺失去信心。

  处理方式:承诺要兑现,否则就直接给出你的理由。

  比如我家孩子前段时间想要家教智慧的“乐天鼠”,但当时刚刚送过他“神尔天才国学听读机”,所以就约定,如果他每天帮家里做家务、扫地,做一个月,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表现很好,每天都很自觉地帮我打扫卫生,所以就给他买了“乐天鼠”。提醒家长朋友们,与孩子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否则就要给他明确的结论。

  3、“你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

  当大人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总想过来帮忙做点什么,但却可能越帮越忙。不耐烦的爸妈最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如此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并影响他探索求知的习惯。

  处理方式: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给他分配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他会非常高兴,你也会轻松很多。

  4、“你不会,还是我来吧”

  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就着急了,马上冲上去帮忙。比如,吃饭时,孩子想摆碗筷,妈妈担心孩子不小心打碎碗,脱口而出:“你不会,还是我来吧!”在爸妈的事事包办中,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欲一点点减弱,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

  处理方式: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如果担心孩子在探索中受伤,可以跟他说:“妈妈/爸爸和你一起做”,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

  5、“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你怎么就不会呢?”

  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总拿孩子跟别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这样的对比中,会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

  处理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在人生最初的这个时期,有些人www.Tulaoshi.com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孩子都是要在激励中成长的,要给他们动力和信心。

  6、“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

  我们总是希望男孩子勇敢,如果看看男孩子因为小事儿而哭,父母可能就会责备: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其实,男孩子也需要自由表达感情。如果经常对孩子这样讲,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淤积在心里,孩子可能最后会成为一个无法自如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处理方式:鼓励孩子要多多向父母表达情绪,并作出正确引导。不是“男子汉至于吗”,而是“男子汉要勇敢”!

  7、“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手头事情比较多的时候,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烦孩子。这时候,如果觉得孩子说的事不重要,就不用心听,或者干脆打断他:“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处理方式:如果当时确实在忙,可以把语速降下来,低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比较忙,过会儿再听他讲,并履行承诺就好。

  8、“你还像不像个男孩儿/女孩儿”

  当男孩子好静,女孩子喜欢运动时,我们可能会不经意间说出“你还像不像男孩儿/女孩儿”之类的话。这和“男孩应该穷样,女孩应该富养”的问题类似。在孩子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千万别武断地给予否定,限制了孩子的天赋发挥。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女孩儿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也很好吗?

  处理方式:不限制孩子的自然表现,多在行为中发现他的天赋,并积极鼓励,如此把天赋培养成特长。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家长这几句口头禅 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育儿百科
家长这几句口头禅 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家长口头禅毁掉孩子的自信

分娩
家长口头禅毁掉孩子的自信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却想了一辈子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却想了一辈子

一辈子的承诺来守护一辈子的爱情ら

电脑入门
一辈子的承诺来守护一辈子的爱情ら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产后洗头会一辈子头疼吗

月子
产后洗头会一辈子头疼吗

哪些星座会一辈子宠老婆

十二星座 星座 情感
哪些星座会一辈子宠老婆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秋季腹泻侵袭 宝宝要吃“好”

秋季腹泻侵袭 宝宝要吃“好”

好孕 经期千万别做四件傻事

好孕 经期千万别做四件傻事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