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实验 教你强化孩子的优点

大人物0228

大人物0228

2015-10-13 21:59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老鼠实验,教你强化孩子的优点。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

  1.食物丸实验,教会老鼠按压杠杆

  2.孩子的好行为,应该出现一次,马上赞扬一次,好行为就会被强化下来

  3.对孩子的轻微不良行为不要过多关注,时间长了会渐渐消退

老鼠按压杠杆,食物丸就跑出来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制作了“斯金纳箱”来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箱子里有一套杠杆装置,如果杠杆被按压,就有一个食物丸弹出,落在食物盘上。将一只饥饿的白老鼠放进“斯金纳箱”,让它在里面自由探索,它就会因为饥饿而到处乱跑乱咬,偶然间压到杠杆,就弹出一个食物丸。老鼠每次按压杠杆,都会有食物丸弹出。老鼠很快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放进箱子,就会去按压杠杆。在这个实验里,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被“强化”了。

  有一天,斯金纳发现做实验用的食物丸不够了。他就修改了“斯金纳箱”的装置,变成不管老鼠如何按压杠杆,都是每隔一段时间给一个食物丸。与之前相比,这种训练方式获得的效果会保持得更长久,更不容易消退。之后,他又尝试另外一种训练方式,当老鼠按压杠杆达到一定次数的时候,才给予食物丸。与用前两种方式训练的老鼠相比,这种方式训练的老鼠进入箱子后,按压杠杆的反应最快。在停止训练后,采用后两种方式训练的老鼠按压杠杆行为保持的时间,都比用第一种方式训练的老鼠保持的时间长。

“问题”孩子,有着共同的秘密

  如同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人类的很多行为也是强化的结果。有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护,会形成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有些孩子由于感冒发烧偶然头痛一次,博得了全家人异乎寻常的关心,次数一多,每当他需要家人关心时,往往就会“诈病”说自己头痛,以博得家人的关注。在这里,父母给予的关心与爱护,成了老鼠实验里与食物丸类似的“强化物”。有些孩子为了得到某样东西,会使出很多策略,甚至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或者自伤,这时如果他能够成功得到那样东西,他的这些不良行为就会被强化下来,成为让父母烦恼的“问题”孩子。

  同样,有些好行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形成。比如,孩子偶尔自己整理房间一次,父母看到后对此行为给予赞扬,下次再看到有同样的表现时再予以赞扬,孩子就会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习惯。

拼命消除孩子恶习,不如以好行为代替之

  但是,与动物相比,人是有精神支柱的,精神上的鼓励、奖励和表扬比具体的物品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所以,在“强化物”的选择上,对动物主要采用食物,对人行为的强化则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更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励与奖励,而且这些对人的影响更大。

  行为会因为强化而得到保持,也会因为不强化而消退。小学生常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例如骂人、上课做小动作等,可以采取这种少予关注的方法来使之“消退”。可是,老师和家长却往往对这些问题极其关注,当这些行为出现时,不是批评就是打骂,无形之中,其实就已经强化了这些行为。如果老师和家长对这些行为采取“冷”处理,不过度关注,它们会慢慢消退的。而对于好行为,比如热爱劳动、帮助他人、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都要大力加以强化,可以是口头表扬,奖励小红星等,也可以奖励一些实物,比如他喜欢的玩具、爱吃的东西等。时间久了,好行为得到了强化,就会出现得越来越多。好行为多了,“不好”的行为就会减少。所以,对于轻微不良行为的消除,最根本的是,不要去想用什么方法消除它,而是要想用什么方法取代它。

强化原则:及时,频率由高到低

  在使用强化这种方法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强化要及时。一定要在行为发生后马上给予强化,这样才有利于条件反射的形成。其次,开始时频率要高,看到了好行为马上予以强化,就能快速建立条件反射。然后,再拉长强化的时间或频率,这样好行为就能长久保持,不易消退。目前,这一原理已经在精神病院、工厂、监狱和学校中广泛应用。

持久的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如果在每次给狗食物之前都摇铃,一段时间以后,只是摇铃而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他将类似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特点有:

  强化 指条件刺激促进行为反应的过程。例如,铃声与食物的长期结合,使狗一听到铃声就分泌大量唾液;乙醇(酒精)与打针的长期结合,使孩子一闻到乙醇味就害怕、啼哭。

  泛化 指反复强化后,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引起行为反应,连某些跟条件刺激有关联或相似的刺激都能引起行为反应。例如,长期打针的孩子不仅闻到乙醇味会啼哭,而且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消退 指长期没有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例如,那只一听铃声就会分泌大量唾液的狗,如果回到每次得到食物之前都不一定有铃声,有铃声的时候也不一定有食物的状态,时间长了,它听到铃声就不会分泌大量唾液了。不过有人指出,不愉快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退,已经对乙醇产生恐惧的孩子,即使很长时间没打针,再次闻到乙醇味时仍会不安。民间有句谚语很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案例:“地球战士”战胜游戏诱惑

  小刚,现读小学二年级,喜欢电脑游戏,《梦××游》、《帝××代》、《红××报》、《反××英》都会玩。父母反映,小刚写作业比较慢,常在写作业的时候发呆。老师说,小刚上课时经常玩橡皮、铅笔,或者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非常喜欢读课外书、讲故事和游泳。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间位置。

  在咨询开始时,小刚就给心理医生讲故事。他说,世界发生了星空大战,他和他的朋友都是保护地球的战士,每个人都能变成不同的兵种,威力无穷,坏蛋们一下子就被他们打死了。从小刚的故事可以看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要求自我成长、增强自我力量的愿望。用存在人本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是人人都有一种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能。只是,小刚的这种自我力量却是在电脑游戏里,在上课时做的小动作里体现出来。并且,老师和父母对这些非常关注,当小刚出现这些行为时,总是予以提醒、批评和训斥。父母对这些行为的关注,客观上成了这些行为的“强化物”。实际上,小刚的愿望完全可以在其他行为中得到体现,这样就可以通过强化的方法塑造一些新的行为,或者改变其行为结构,通过强化他那些为父母和老师所期望的、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来实现小刚强大自我力量的愿望。

  根据小刚的情况,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父母也支持采用强化的方法对他进行干预。在生活中,每当他上课认真听讲、和同学友好相处、写作业认真不走神、读课外书、讲故事等好行为出现时,立刻予以表扬。父母还会根据他的行为表现,给他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而对于打游戏、上课不认真的行为则不予理睬。心理医生在咨询时,也贯彻这一思想,对所出现的积极正面的东西予以关注,让他多讲这些方面的故事。

  经过五周的时间,小刚父母反映,小刚的行为已经有了变化。打游戏的时间和频率少了,上课听讲认真多了,打球的时间多了,写作业时走神次数少了,成绩随之而提高。心理医生在咨询时也发现,他讲的故事情节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激烈的、暴力的打斗场面大大减少。可以说,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了塑造儿童行为、改变其行为结构的目的。

  对于较轻微的行为问题,可以采取强化好行为,对不良行为不予理睬的方法。话说回来,对于偷东西、打架等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果不予理睬的话,这些行为问题将会变得更严重,解决这些行为问题,还是要通过惩罚、社会学习等方法才能奏效。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T与X线摄影不同,它不是将立体器官的影像投射在一水平面上,而是利用X线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透过人体的X线强度由检测器测量,经信号转换装置和电子计算机处理,构成被检查部位的横断面图像,可供直接阅读,也可用照相机拍摄保留,避免了在X线摄影应中影像互相重叠的缺陷。CT还有很多优点,如:

  1. 是“五赃六腑”之间互相重叠、脏器与病变互相重叠的部位都能暴露得一清二楚。比如,病人咯血,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X线正位、侧位和断层照片都没有找到病变所在,以后经CT检查,发现肿瘤被心脏遮挡,病变很深,因而一般胸片难于发现。

  2. 它分辨各脏器的能力比普通X线高,所以能看到的脏器也就比普通X线多,因而发现疾病也自然就多。比如因头痛而照X线片,只能看到头盖骨及内部的骨组织,而CT不仅能看到骨骼,还能看到头盖骨内的脑组织及其包含脑脊液的脑室等,因而在脑组织及脑室部位有病变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再比如,因腹部疼痛而照腹部X线片,除能见到胃的气泡和肠内气体外,其余就看不到什么了,而CT却能分辨出胃、肝、脾、胰,肾等许多脏器,这些脏器有了病变就容易发现了。

  3. 病变定位比较准确,因为CT可以把“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病变从哪个脏器发生,波及到哪些部位等等,自然也就很容易判断了。

  4. 可以进一步判断病变是囊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因为它在荧光屏上可以通过电脑测量出来,进而可以判定其良性或是恶性。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是说明了我们性格中的多大特征来自遗传。一般来说,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够隐约地见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面相似于他父母中的一个。

  心理遗传学是遗传学中发展最慢的,这个学说还没有系统化。据说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后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 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对豚鼠大脑刺激的研究来证明这个观点。1984年,他们对一些经过处理的豚鼠胚胎进行实验,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 只带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则只含有雌性基因,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母亲的基因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父亲的基因则主要影响易感性和情绪。

  当然,除了遗传素质,环境对个性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的一些研究显示:儿童大概从两岁开始就在自制力、易感性和外向性格方面有了差别。

  他们在对父母的科学心理测试中,证实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也可以断定存在着某种遗传因素,不过这种断定只能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如果这种遗传因素紧密地同孩子存在的环境相关联,如果他的出生易受遗传影响,如果他生活在他的家庭这样的特定环境中。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通过实验证明了精神障碍是有遗传性的,但是这种遗传性只有与特定的环境发生联系时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紧张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经质的;但如果孩子远离他们的父母,那么孩子的神经质会有所抑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就像精神疾病有遗传性那样,气质、性格的表现能够在母体怀孕的过程中遗传。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范围扩大,他的性格趋向社会性,受环境 的影响加深。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为混合型,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急躁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中也会表现冷静的方面。

  性格开朗的人基本上一生都是性格开朗的,性格内向的人,基本上一辈子性格内向。虽然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但事实上,哪一种性格都各有利弊,不能完全决定人生。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所谓的彩超,全称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每一台彩超都具有B超及其它的一些功能,其中最重要就是对心脏及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进行观察,由于血管内的液体是流动的,超声可以捕捉到这些运动的信号,经过处理,最后在显示器上用彩色表现出来,这在超声仪器上有专门的“按钮”,于是乎,在医生的一触之下,“彩超”出现了!

  彩超主要优点是:

  ①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

  ②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

  ③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

  ④彩超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

  ⑤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

  ⑥能方便了解血流的时相和速度。

  ⑦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

  ⑧能对血流束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老鼠实验 教你强化孩子的优点

分娩
老鼠实验 教你强化孩子的优点

把握孩子的心理之阅读实验篇

育儿知识
把握孩子的心理之阅读实验篇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父母的优点如何遗传孩子

生活百科
父母的优点如何遗传孩子

运动能强化孩子肌体的功能

运动 孩子 小孩
运动能强化孩子肌体的功能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怎样强化孩子记忆力

生活百科
怎样强化孩子记忆力

简单几招强化孩子的平衡感

生活百科
简单几招强化孩子的平衡感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给儿童讲故事

怎样给儿童讲故事

儿童玩具的选择

儿童玩具的选择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