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应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

Mariaha小朱

Mariaha小朱

2015-10-13 21:46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图老师小编向大家介绍下妈妈们应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作为妈妈,我一直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由于种种外界原因,使某些孩子的某些表现不尽如人意,而这些外界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们家长不了解孩子造成的。而在平时,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非常重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相信孩子自有想法

  心怡不到3岁时,非常想游泳,为了证明符合游泳教练的要求(能独立上厕所),自己爬上了成人的座便器。现在她学习游泳已经一年三个月了,有些厌烦,而且还很不喜欢被教练训斥强迫学习,抵触情绪也很强烈。我让她自己选择,对她说:“如果你想潜水看海底的珊瑚礁,想和小鱼一起游泳(这是她最初想学游泳的原因),就必须学会游泳”但现在她自己选择放弃,我也会同意的。

  要相信孩子,有时候她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当初心怡自己选择在早教中心学习,半年后,她的确更自信了;而她在乐器行的众多乐器里选择学习钢琴,三个月来,她也一直愉快地学习着。

  “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多和孩子在一起,不是一定要培养什么特长,而只是和她一起说说笑笑。这不是什么育儿经验,而是我对自己的一点要求。”

  学会和他人友善相处

  心怡现在能很容易地和各种年龄的孩子愉快相处,她的好朋友分别在2至9岁不等。但这几个孩子对她来说不只是玩伴,而是愿意拿出自己玩具来分享的好朋友。

  我在心怡3、4岁的时候,一直陪在她左右,不仅是身体的陪伴,而且还是心灵的陪伴。我会随时对她说:“我爱你,我最爱的人就是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陪在你身边。”我还会特意与她讨论“梦境”,比如:时常问她睡得好不好?开心吗?由于起床时的心情会影响一天的情绪,如果女儿做了恶梦,我会让她复述出来,并且旁敲侧击地引导她找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一来,不仅心情好了,也会很有安全感,对自己更有信心。

  和孩子达成协议很重要

  平时应该通过协商和孩子达成妥协,让她感受到关爱。比如当强迫她遵守某些规定时,即使她不满意,也还是会想“妈妈是否有道理”,然后听从劝告。有时侯,即使训斥孩子,也要令她明白:“因为自己做的不对,妈妈才生气的,而非妈妈不爱她。”

  孩子都是喜欢玩具的,也想拥有自己没有的,更可能表现出“什么都想要”。这时候千万不要随便训斥她,而应引导和调节。比如:“太多了!”或者“家中有类似的,可以选择另外一款。”如果劝说有技巧的话,完全可以让她购买你希望的那款。但如果她真的看准了,不想放弃,最好尊重她的意见。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发达,难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往往是通过激烈的情绪表现出来,所以,倾听不只是分享快乐,更是要了解并疏导孩子的各种情绪,用动作和感情来向孩子传达爱,传达“我知道你的情绪情感,我就在这里陪伴你、帮助你的信息。

  当孩子需要倾听时,妈妈—定要留在孩子身边,放下手头的一切,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专注、认真地倾听。这样,在倾听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积极的倾听从正确认识开始

  倾听孩子是一种亲子沟通的姿态,代表着平等与尊重,代表着父母对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关怀,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很多父母不知道,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态度可亲,还要耐心地关注孩子,帮助他发泄不良情绪,让他进行自我疗愈。

  在心理学上,倾听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

  倾听能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纽带,传达出无条件爱的信号

  孩子需要与父母的感情纽带,就像需要营养、水和睡眠一样。感情纽带虽然能够给孩子力量,但这种感知也很脆弱。生活中,很多事情会损坏孩子与成人的感情纽带。比如,成人间的粗暴对待等。很多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能让孩子由于不理解而害怕。当孩子感到危险、沮丧或无法感受和父母的感情纽带时,他们会变得烦躁不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或狂笑;甚至会变得行为怪异。而倾听孩子,能帮助孩子治愈创伤,恢复对感情纽带的感知,恢复正常思维,恢复自己可爱的天性。

  倾听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自信自主

  孩子只有在感到他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下心里的包袱,勇于坚持真我。而一个孩子能否自由地表达自我与他的安全感紧密相连。如果他觉得你通常都尊重他的想法,对他表现得很友善,他就会觉得有安全感。他会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犯了错会平安无事还是会遭到责骂?哭会不会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重视?如果向你倾诉内心的恐惧会不会得到你的同情?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当他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父母倾听与接纳的时候,他们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倾听能让孩子自我疗愈,孩子得到倾听后能消除不良情绪

  孩子天生具有治愈创伤的能力,当孩子感到不安,发泄情绪,就表明他们正在尝试治愈所受的创伤。只有亲近的人能倾听自己,孩子就会通过大笑、发抖、挣扎、冒汗、发脾气来治愈所受的创伤。一般大人总是把这类情绪发泄看做是“不好的”、“孩子气的”、“没有自制力的”、“想操控成人的”令人厌恶的表现。实际上,大哭大闹的孩子正在做着他们的处境中最险当、最符合逻辑的事情。他们在排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能恢复安全感、放松情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1、倾听奇妙的世界

  新生儿能够区分声音的频率和高低,能够分辨不同声音,甚至还能够感觉声音和音乐的节奏,因此来自外界环境的声音对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很有好处,而且适当的听觉刺激会促进孩子在情感上与人的沟通及语言方面的发展,并培养孩子积极地乐于接受外界事物的态度。

  2、婴儿对声音的偏好

  一个评价婴儿听力的研究指出:婴儿在接收了适宜的声音刺激之后,会呈现出安静的状态,如果再持续发出愉快流畅、吸引婴儿的声音,并且依着婴儿的动作去调节某些音调和节奏,婴儿也会去调整他们自己的身体动作,并试着与父母的声音节奏一致,这对于婴儿的学习,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婴儿听到的声音过分吵闹、尖锐、刺激或不愉快时,会让婴儿受到惊吓、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大脑听觉系统会排斥这些声音,而把头部转离声音处,这对大脑发育极为不利。所以,父母从婴儿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经常反复地给孩子说些简单上口的童谣,唱好听悦耳的歌曲,说充满爱的话语,另一方面也要观察婴儿听到声音之后的各种反应与身心状态,这对孩子的听觉、情绪、动作等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3、提供适宜的听觉刺激

  1—3个月时听音乐:方法是妈妈在哄宝宝吃奶,或者宝宝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看世界时,或者怀抱宝宝哄他高兴时,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乐曲,最好是胎教时播放的音乐,这可以训练孩子的听觉、乐感与注意力。说悄悄话:宝宝睡醒之后母亲用温柔缓慢的音调对宝宝说一些悄悄话,每天2—3次,每次2—3 分钟,给宝宝提供听觉刺激,并促进亲子交流。摇铃铛:在宝宝头部上方挂一个铃铛,在他头部两侧摇铃铛,节奏要快慢适中,音量也要大小适宜,观察他对铃声的反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检验孩子的听力,发展听觉。

  4—6个月时唱念儿歌:宝宝这个阶段特别喜欢节奏明快的儿歌,虽然他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他喜欢儿歌中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每天至少唱念1 —2首,每首儿歌至少唱念3—4次。 追寻声源:妈妈在婴儿房间里某个地方将玩具(铃铛、拔浪鼓、口琴等等)弄出声响,使之发出各种悦耳的声音,观察孩子视线是否会转移到有声响的地方,每天2 ——3次。

  7—9个月叫小名:妈妈用几种语调叫孩子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观察他是否在叫到名字时能够转过头来,既培养他的听力,又训练孩子对语言的反应。玩“指挥家”游戏:选择一首鼓点鲜明、旋律感分明的音乐播放,然后妈妈从背后抓住他的手臂,合着音乐的节奏拍手,并随着旋律,变化手臂动作的幅度,培养宝宝配合音乐节奏的能力。

  10—12个月:宝宝长到10个月之后,妈妈每天给孩子唱一首简单、轻快、抒情的儿歌,每天给宝宝讲一个故事,拿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婴儿画册,在孩子有兴趣时,用清晰而舒缓的语调给他讲故事,同一故事要反复地讲几遍。

  1.轻松愉快地念故事

  阅读是孩子人生起点上一种充满刺激与想象的游戏,如果一开始念书的过程就非常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孩子就会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而父母为孩子念书的第一要件,就是热忱与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把念书给孩子听当作是一种游戏。 而图画书中的巧思与趣味,大人一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单纯的惊喜。所以父母在念书给孩子听之前,最好自己先看个几遍,熟悉书中的情节,然后再以愉快的心情念书给孩子听,那么不仅是父母给孩子快乐,孩子也同样带给父母快乐。

  2.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文字和印刷品,父母都可以把握机会念给孩子听。例如:坐公车时,念公车的号码和地名;上街时,念路边的广告和标志给孩子听,或是和孩子在购物时,把孩子感兴趣的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念给他听。

  3.重复念一个故事

  反复念孩子喜欢的书,是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是孩子成为一位阅读者的必要过程。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文字与语音的印象加深了,对内容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听故事时,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所期待,也能预测书中的人、动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重复为孩子念一本书,不仅让幼儿从听懂的层次提升到欣赏体会故事的层次,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能预知、控制故事的发展,而在心里获得莫大的安心感和成就感。

  4.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

  父母在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的程度,以自己的语句重组、裁剪故事,最重要的是让亲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从“看图说话”之类的简单图片或图画书开始念起。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给他听。如果孩子还不能了解每个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简化故事的内容。 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声音念书,增加图画书对幼儿的吸引力。有时也可以配合情节学些动物或机器的声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5.问孩子问题不能急

  图画书是亲子共享的书,父母不要在第一次念完书时,就逼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东西?也不要勉强孩子了解内容,因为孩子的个别发展有差异,可能当时他还无法接受书中的信息,但过了一阵子之后,就能听得津津有味。 零到三岁的阶段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时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兴趣,进而将来喜欢阅读。因此,请不要对孩子施加任何学习压力,否则会造成孩子排拒书本的反效果,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听你们念书吧!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四)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儘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妈妈们应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

分娩
妈妈们应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

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

亲子早教
学会倾听宝宝的想法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妈妈们应如何与宝宝培养情感

情感 妈妈
妈妈们应如何与宝宝培养情感

教宝宝学会耐心倾听的五个步骤

育儿知识
教宝宝学会耐心倾听的五个步骤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教宝宝倾听音乐应注意哪些?

分娩
教宝宝倾听音乐应注意哪些?

准妈妈应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

生活百科
准妈妈应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爱玩的玩具才是好玩具

宝宝爱玩的玩具才是好玩具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真的会难成大器吗?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真的会难成大器吗?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