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 四大原则来应对

我是你的谁088

我是你的谁088

2015-10-13 21:42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图老师小编接下来分享孩子不听话,四大原则来应对,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宝宝越长越大,脾气却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好像一个小暴君。虽说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自然表现,但也需要一些应对方法,方法不当,自然达不到效果了。

  芳芳在小区花园里很开心地玩着,滑滑梯,荡秋千……天色渐渐黑下来,妈妈告诉她必须在10分钟内回家。她一口拒绝。妈妈急着要回家做饭了,抱起她就要往家走,芳芳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又打又抓又踢,一副要拼命的样子,妈妈真是又羞又恼。

  父母的无效招数

  无效招数1:低声恳求

  妈妈见芳芳执意不肯走,只好堆上一脸的笑,向女儿恳求:“宝贝,求求你了,快跟妈妈回家吧,已经6点了,天都黑了,再不回家,爸爸回来没饭吃了。”

  不良后果:轻易放弃父母的威信,这样容易使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主宰力的一方,连父母都要看自己的脸色行事,从此会更无法无天。

  无效招数2:言语威胁

  妈妈咬牙切齿地说:“你到底走不走?如果现在不走,今晚你就不要回家了!就睡这儿吧!妈妈走了。”

  不良后果:威胁的话一开始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害怕,但如果反复使用这种手段,孩子就不怕了,因为她知道父母只是“纸老虎”,嘴上说说,不会真的这样做。从此,她就会更无视父母的要求和指令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无效招数3:财物贿赂

  妈妈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如果你现在肯乖乖地跟妈妈回家,妈妈明天就买一个芭比娃娃送给你,就是你上次在百货大楼看中的那个哦。”

  不良后果:如果大人信守诺言,孩子知道她一发脾气,就能得到好处,于是学会更加频繁地用这样的手段来要挟大人,从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反之,如果大人只是说说而已,孩子有了受骗感,会更加大发雷霆,父母逐渐丧失威信。

  无效招数4:打骂体罚

  妈妈气恨恨地冲芳方大声嚷嚷:“回到家,看我怎么收拾你!”到家后,妈妈把她关在小房间里,不准吃饭,让她站着面壁思过一小时,谁求情都没用。

  不良后果:体罚造成的身体疲劳,会加剧孩子的不良情绪,令孩子更容易发怒。如果因为体罚而引起孩子身体不适或者生病,则更加影响孩子的自控能力,让父母后悔莫及。

  无效招数5:后悔自责

  妈妈后悔地说:“唉,早知道就不带你来公园玩了,玩起来这么没分寸,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产生的结果: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为了抓住每一次好不容易出来玩的机会,孩子会更加拖拖拉拉,不愿意回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无效招数6:迁就满足

  妈妈终于乖乖地向芳芳投降,一边焦急地看着手表,一边无奈地让芳芳在公园里继续玩……

  不良后果:孩子一哭闹,天大的事情都会答应下来,这样容易使孩子认为,他想要什么,只要不停地吵闹,大人就会投降了。这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他的坏脾气。

  四大原则应对任性宝宝

  1.蹲下来,站在孩子高度看问题。

  楠楠妈妈经验谈

  一个双休日,我领着3岁多的女儿逛商店。我兴致正高时,女儿却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怎么哄都不管用。没办法,只好抱起她往外走。就在蹲下去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从孩子的眼光看去,眼前不是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发脾气,原来和我感觉不一样。

  专家点评

  当孩子突然乱发脾气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看其行为是否可以理解。父母有时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武断地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

  2.以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新新妈妈经验谈

  有一天,新新从幼儿园回来,闹着要我给他讲故事,我忙着手上的活没理他,他就哭起来,怎么哄也哄不住,最后还是给他讲了个故事才作罢。静下来想想:孩子一天没见到妈妈了,我为什么就舍不得那点时间来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而要等他犯性子呢?后来,实在太忙的时候,我就不等孩子提出要求,先向他道歉。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很少再跟我犯拧。

  专家点评

  以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任性。满足不了也可以在孩子之前先行请求体谅。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3.无理行为,决不迁就。

  军军妈妈经验谈

  有一次就要吃晚饭了,儿子非要吃肯德基的炸鸡翅,我拒绝了他,他就大声哭闹起来。我使个眼色给丈夫,我们先后走进里屋,把他一个人留在客厅。开始,他仍然大声哭喊,过了一阵,哭声低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听不见声音了。我们出来一看,他正在那儿玩积木呢!后来,每当他任性哭闹时,我们照旧做自己的事,不理他,闹了几次后,就很少出现这种行为了。

  专家点评

  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必须狠下心来,一次也不能迁就,一旦给了孩子用任性来要挟父母的成功体验,以后就麻烦了。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4.多创造群体活动机会。

  石头妈妈经验谈

  孩子爸给他买了个大超人。邻居小朋友都很羡慕,想和他一起玩,儿子却傲慢地拒绝了,还和我大闹起来。这时,那几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玩具玩起了集体游戏,说说笑笑地很开心。很快,儿子不闹不吵了,静静地看着他们,最后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那以后我学精了: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些集体活动的机会,孩子独霸玩具的任性行为越来越少了。

  专家点评

  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是预防因自我中心而导致任性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平时经常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适时地放孩子出去找伙伴;多带孩子走亲访友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五招令孩子不再任性

  大多数孩子都会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而部分孩子则变本加厉,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立刻满足则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行为,如哭闹、打人、破坏行为等,长此以往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习惯性恶习,或反社会行为。因此,对这些问题,既不能事事过分认真,也不能放任孩子,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办法,使孩子的异常行为得到纠正。

  (一)提示在先

  任何儿童的行为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规律,多数异常情况都发生在有特殊需求时。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再有就是想父母给他买各种玩具或食物,一般先说好买什么东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随便买什么。

  (二)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

  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三)转移注意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其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四)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可以将其行为与其他表现好的孩子做比较。

  (五)适当惩罚和奖励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在行为干预过程中,对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拥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奖励不要过多、过大,否则很快就会失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孩子不听话 父母应该怎么做?

  八招应对孩子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要怎么教育

  专家解密宝宝19不听话行为

  孩子不听话,四大原则来应对

  家长的问题:我们孩子的耳朵越来越“不灵”了,叫他做事情总要叫上好几遍才有反应,吃饭、睡觉总是拖拖拉拉的,搞得我很恼火。该怎样治治这个“不听话”的毛病?

  孩子“不听话”,原因有三:

  1.没听到;

  2.专注于自己的事,“听而不闻”;

  3.不愿意执行“命令”,故意装作没听到。

  可以试试以下招数:

  1.改变说话时的姿势和距离。尽可能地靠近孩子,叫他的名字并保持目光接触。

  2.调整说话的语气。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下达简单而又明确的命令。

  3.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比如“你再玩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让孩子心里有准备。

  4.必要时用某种方法来支持您的命令。比如孩子拖延执行命令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或取消某种权利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不听话,而且逆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因此,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甚至不择场地申斥孩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孩子对家长望而生畏。还有的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听从自己。更有的甚至为孩子护短,替孩子说谎,或是过分夸耀自己的孩子,这样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孩子一旦明白了,会对父母的纵容感到羞辱和愤怒。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与尊敬,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会愈发严重。

  那么,家长如何做才算对孩子尊重与信任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做对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表扬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适当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见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实事求是。

  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包办,更不要申斥他们为“笨蛋”。要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评、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爱的玩具损坏了或是要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好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指导。教孩子自己动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们谅解伙伴或主动与小朋友和好等。 孩子犯除了各种烦恼,就会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给父母讲,父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再次,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谢谢他,即使做坏了也不要嫌他帮了倒忙,而要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

  再稍大些,可以请他来出主意,如到哪儿参观,爷爷奶奶过生日买什么礼品;甚至家里什么东西摆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 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和父母一样拥有参预“家政”的资格,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用“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练,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只要家长不实行“专制”,让孩子觉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可以信任,觉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们就会喜欢这个家,喜欢父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也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要求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人同此心,无可非议。但有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过严的要求,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厌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能太高,更不应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逐渐提高,并要不断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呢?学龄前儿童出现不听话的状况时,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应该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化解孩子不听话的现象。

  一、宝宝不听话的原因

  1、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 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2、自我意识发展: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3、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 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基本上,宝宝不听话是由于以上3个原因造成的,下面再来看看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吧。

  二、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家长要理智应对,不可打骂孩子。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尤其是2岁左右的幼儿更加是不愿听家长的话,这可难倒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不可使用强制的手段,要冷静的处理孩子不听话的现象哦。下面,小编就来教你几招吧。

宝宝不听话的原因

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 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 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自我意识发展: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 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 生了。

那么,面对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好呢?

宝宝不听话的应对方法

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用正确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积极正确的应对才是纠正孩子不听话的最佳方法哦。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不听话 四大原则来应对

分娩
孩子不听话 四大原则来应对

孩子有效补钙四大原则

孩子 补钙 小孩
孩子有效补钙四大原则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八招应对孩子不听话

分娩
八招应对孩子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

生活百科
孩子不听话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调皮不听话该如何应对

生活百科
孩子调皮不听话该如何应对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母亲最该给孩子传授的六种东西

母亲最该给孩子传授的六种东西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