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让孩子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

布拉格广场故事

布拉格广场故事

2015-10-13 21:25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如何做到让孩子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

  

  “不输在起跑线”几乎是现在国内所有婴幼儿父母们奉行的真理。似乎父母和孩子早一分努力,就必能早一步领先。

  如果人类的寿命只有六岁,到了六岁的时候,所有人一起来比较知识水平的高低,那么或许早早开始教孩子识字、背书、记单词、学习加减乘除有必要。可是,人的平均寿命接近八十岁,如果一定要把人生比成一场竞赛,那么它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跑,起跑线上的早一步迟一步对马拉松的结果毫无影响。反倒是如果不做好准备活动,在还没做好热身的时候就猛地投入比赛,会导致抽筋、摔跤、心力衰竭等等情况的发生,使人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讲话有早有晚,走路有早有晚,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每个孩子也都不尽相同。家长们比较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了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基本技能自家孩子即使发育得晚,到了一定的年龄开窍了就能追上。打个比方,有的孩子两三岁就可以掌握加减法的概念,而有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怎么启发都不懂,可是到六岁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他和那个三岁就懂的孩子已没有任何区别。如果父母心急,非要逼着这个还没有开窍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学会,那必然是父母和孩子双输的结果。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已经变成了终身需要。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掌握多少知识重要得多。要想孩子有个成功幸福的人生,父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去看人物传记,很多名人像爱因斯坦、爱迪生、拿破仑、丘吉尔都是小时候成绩很差的学生。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自身与周围各类人的人生,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否考得上好大学都不重要。

  日本人稻盛和夫,在考大学时志愿表上填的大学一个都没考上,最后勉强上了一个地方新办的大学,毕业后因为没有关系学校又太差所以找不到工作,处处碰壁。走投无路之际,他曾在黑社会的门前走来走去,因为他空手道练得好,犹豫着想利用这个特长参加黑社会谋发展。后来好不容易进了一个陶瓷材料公司,却是个管理一团混乱不知何时就会倒闭的公司。他埋头钻研,开发出了一个专利产品,得到公司重用,很快他自己成立了京都陶瓷公司,后来该企业发展成世界五百强公司之一。他又组建了一个电讯公司,迄今为止,稻盛和夫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创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人,他还捐出了二百亿日元的个人资产设立“京都奖”,奖励科学文化各个行业的杰出人士,该奖项已成为和诺贝尔奖匹敌的国际奖项。

  他在《活法》一书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营理念,他认为,自己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坚持了单纯却强有力的信念,那就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不撒谎,不给他人添麻烦,不许贪得无厌,要正直,不许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等这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举一个例子,他在刚进军手机行业时,和竞争对手就营业地区的分配问题相持不下,他就想,怎么做才是真正对社会有利、对大众有利?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公司,不考虑别人,那么出发点就太狭隘了。为了让大众尽快得到便宜的通信服务,他主动让步,将首都及中部人口密集的好地段让给了对方,自家公司做边缘不发达地区的业务。当时公司领导班子都极其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太不顾及自己公司的利益了。可出乎所有人包括稻盛本人的意料,他们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把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个电讯公司后来成为日本最大的电讯公司,同时也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

  稻盛和夫还总结出了“人生的结果”公式: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还有一部分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是公式中最不重要的部分,因为一个天资不足的人能以燃烧的热情去对待工作和生活,最后的结果会远远好过资质好却缺乏热情的人。而思维方式最重要,它可负可正,完全是后天培育的结果。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认为:最简单地说就是凡事朝好的地方想。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懂得感恩、善于合作、乐观、善良、有理想、待人温和、刻苦努力、不自私、知足……这些都属于正确的思维方式。

  别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孩子厌倦父母安排的才艺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却会很糟糕。


  10大妙招培养BB惊人记忆力

  重视对宝宝记忆力的培养,将会使你的宝宝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那么,该如何培养你的宝宝拥有惊人记忆力呢?以下十条建议来帮您!


  宝宝的学习从模仿开始

  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学习,学习的最初形态就是模仿,不断的模仿会激发不同的脑部神经,使得被模仿的动作牢牢地扎根在大脑中,形成永恒的记忆。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选孩子喜欢的图书

  父母教孩子学英语不能太急功近利。这样只会打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选择丰富的色彩、可爱的人物或动物的故事情节,吸引孩子融入学习英语中。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和原则,为宝宝选书也就容易多了。如果书中的故事与小朋友的生活贴近,同时还可以做些简单的游戏就更好了。

  英语音频资料

  学习英语靠的是语境,自然就有人会想到了英语音频资料。很多父母的能力也有限,音频就成了孩子学习英语的直接助手。音频资料,这种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线收听、光盘播放、点读笔点读等等。在选这些资料时,家长可以选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所学的东西。

  英语水平不错的父母其实可以不用去早教机构,自己在家教孩子英语。父母通过用英语和孩子讲故事交流,不仅帮助孩子学习了英语,还有助亲子间的关键融洽。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些英文书,用英语给宝宝讲故事,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

  购买国内英语图书

  不同国家的孩子学习语言的不同,在于孩子所处的语言情境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孩子的英语能力要高于像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不明情况的家长就会买国外的英文书给孩子。其实国外的英文书虽然用词与用法很地道,但对孩子的要求和英文程度跟国内孩子是不对等的。因此,中国的父母没必要“迷信”国外英文原版书,国内也有一些图书提供中英文不对等翻译,比如迪士尼英语家庭版,中文生动,英文简单。

  英语是世界流通性最强的语言,所以学会英语是很多人的目标。但学习语言最关键是要有语境,即使你不懂一句英语,但如果把你丢到美国,自然你就会学会英语了。所以孩子学不好英语是有原因的,没有特定的情景才是学习语言的最大难题。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3岁的孩子学“经济学”,2岁的幼儿双语交流,1岁的宝宝伴着音乐学跳舞……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正日渐成为时尚,而近年来,各种打着“开发宝宝潜能”、“绝不输在起跑线上”旗号的早教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读幼儿园之前就被送去上所谓的“早教班”更是不足为奇。可是,这些所谓的提前教育真的能实现家长的美好期望吗?

  现象:抱着孩子上早教班

  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介绍,早教班从一开始只针对2岁半到6岁的孩子,逐渐发展到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教,早教正逐渐呈现“初生儿化”。记者在南京某著名早教机构的0-1岁年龄段的班上看到,有的家长甚至一边喂奶一边上课。初生儿早教课程的热捧,使得各早教机构越来越在宣传噱头上花心思。打着各种旗号的“幼儿精英教育”逐渐流行起来,一两岁的孩子就学习双语交流,连儿童高尔夫、幼儿瑜伽、儿童美式橄榄球等“舶来品”也开始现身国内早教领域。

  但这种精英教育真的能造就一个个的“小精英”吗?一位幼儿教育专家表示:“目前不少早教机构对家长有所误导,课程开发混乱,体能的锻炼、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的培养缺乏。”

  原因:要赢在起跑线上

  据了解,相比前几年对早教的“懵懂”与“怀疑”,现在,给3岁以下的宝宝报名上早教班已经越来越为年轻的家长所认可。这到底是何缘故?

  相对于一些想借早教班给孩子找玩伴的家长,更多的家长则是出于“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或“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的攀比心理。在外企工作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是白领,收入不低,“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参加了早教班,我不能让女儿落后于其他小孩,便也给她报了。”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认为,“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家长带孩子上“早教班”的时候,多少带了些功利的思想。因此,对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中所谓的“起跑线”,现在家长普遍认识片面。“起跑线”应该指孩子的个性、品格、习惯等多方面,并不仅仅指智力开发,相反,如果过早地就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压力,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他们的身心成长反而不利。

  专家:家庭教育最重要

  专家表示,早期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心态不能带有功利色彩,“揠苗助长”式的过度早教只会对孩子产生反作用。

  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应中教授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何给孩子做好早期阶段的家庭教育才是家长们所真正应该做的。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

  “名园—名校—好工作—好生活”是孩子发展的最佳轨迹吗?如何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日前,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和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发布由 25万多名家长参与投票的“广东家长10大家庭教育困惑”调查结果,64.8%的家长表示不知“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教育专家痛斥“赢在起跑线上”的论调,提醒家长切忌盲目跟风。

  专家忧心:

  起跑线论让孩子变盆景

  “超过七成家长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它反映了家长面对现实的一种思考与无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麦志强不无忧心地说,这说明已经有很多家长感受到过分追求考试分数对孩子的摧残,但是,在现实中,名园→名校→好工作→好生活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孩子发展的理想之路。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个论调可以说害了我们一代人。”麦志强说,在这种论调之下,中国的孩子现在都变成了龚自珍的《病梅馆说》里的盆景,完全被成人社会的标准扭曲了。

  “首先,什么时候叫赢?所谓的输赢,也全都是把成人社会的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他说,“再者,什么叫起跑线?小学?幼儿园?胎教?再往前推,是基因?再推,就要进行种族的优化了。”

  麦志强尖锐地指出,所谓的“起跑线”论,严重扭曲了整个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最终把家长带进了一个虚无的竞争误区,而最终激发的,却是无穷的市场生机,那些形形色色以此为名义的校外辅导机构成了最大的赢家。

  辅导机构窃喜:

  来钱比房地产还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起跑线”论是校外辅导机构最青睐的广告语,因此,这些机构也是这一论调最直接的获益者。

  “正是这种‘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才让校外辅导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某英语教学机构课程顾问NACY说,很多家长都有从众心理,“因此,我们这里经常是一个班中半数以上本来就是同学。”

  她说,这也是各种校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可以说是商机无限,一年才上100多个课时,收费却高达1万多元。来钱简直比昨房地产还快。”

  广东家长十大家庭教育困惑

  样本数:25万人次

  1.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64.8%);

  2.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57.7%);

  3.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54.8%);

  4.该不该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52.4%);

  5.怎样赏识孩子才会进步(49.9%);

  6.孩子为何与我们对着干(48.3%);

  7.如何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47.7%);

  8.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47.6%);

  9.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是督促孩子按时休息(47.1%); 10.该不该让祖辈带孩子(44.5%)。

  低收入家庭易忽视孩子安全

  高收入家庭孩子多不爱学习

  调查还显示,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教育困惑差异也比较明显。低收入家庭可能对孩子安全问题无暇顾及。从实际情况来看,发生伤害事故的儿童往往在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家庭发生较多。

  而中等收入家庭比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6000~10000元收入程度家庭的家长往往在教养方式上比较民主,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自主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0001~15000元和15000元以上收入家庭中的家长对“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和“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的困惑比中等收入家庭明显。报告分析,高收入家庭的家长可能由于事业或工作压力因而较少关注和陪伴孩子,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比较多。因此,这类家庭的父母必须意识到亲子关系无可替代,再忙也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如何做到让孩子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

分娩
如何做到让孩子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

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
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宝宝识字卡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亲子早教
宝宝识字卡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起跑线

生活百科
起跑线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2岁宝宝如何早教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亲子早教
2岁宝宝如何早教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微量元素让宝宝赢在起跑线

生活百科
微量元素让宝宝赢在起跑线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赢在起跑线上就能造就小精英?

赢在起跑线上就能造就小精英?

早教课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早教课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