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犯错时 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

可爱的小赵5

可爱的小赵5

2015-10-13 21:25

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宝宝犯错时,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

  

  家中有个顽皮宝宝,其实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宝宝正是在这种“劣迹斑斑”的道路上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宝宝在一定范围内犯错。

  当宝宝犯错时,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

  方法一:冷静处理 理解宝宝

  面对宝宝的调皮捣蛋行为,很多父母都很难保持冷静,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制止宝宝往往是他们唯一的方式,可他们的这种行为恰恰会激起宝宝更多的反抗行为,稚嫩的宝宝很容易被父母的粗暴行为吓住。因此,冷静下来,和宝贝好好沟通,试着用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让宝宝用别的方式来替换他的“错误”行为。譬如宝宝喜欢听各种声音,父母就可以替宝宝收集各种美妙的音乐,当他犯错时放给他听,使他自动放弃“错误”。要知道,宝宝的“错误”正是其成长的一个独特标志呢!

  方法二:耐心对待 化“错误”于无形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只会闯祸,其实他也是有责任感的,他特别害怕父母的责备,而且许多错误都是无心而为的。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宝宝“犯错”后的心理安抚,父母可以在宝宝犯错后,耐心地为其收拾残局,让宝宝看到他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用无声的语言使宝宝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包容,对于宝宝的一些破坏性行为,家长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

  方法三:以身作则 积极沟通

  3岁前,宝宝的许多行为来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模仿,他的许多“恶行”源自父母。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文明礼让,积极向上,为宝宝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宝宝偶尔为之的“错误”,父母不应过于关注,切忌反复说教、责骂,给宝宝造成心理负担。对于宝宝经常性的错误,父母要仔细观察,分析原因,采用移情或者榜样的方法予以改变。

  另外,在批评宝宝的时候,父母切不可唐突指责,更不能横加阻止,而应耐心引导,用自己的行动,让宝宝在爱的沐浴中化错误为成长的契机,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宝宝知错犯错如何应对呢?有些爸爸妈妈会发现幼儿在相同的问题上会屡次犯错,这要怎么办呢?孩子的自控能力很低,作为家长就要在孩子犯错后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导和指引,这样才能减少孩子犯错的可能性哦。

宝宝知错犯错如何应对

应该立刻做的:在问题现场即时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既不伤害双方的自尊和感情,又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堆沙堡时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我们可以把孩子抱出来,带他回家或者选择他能够遵守规则的其他游戏。

预设后果: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设想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或与孩子沟通等方式制定处理问题的方式。(“约翰尼,时间到了!你不记得我们已经说好打架也得有个时间限制了吗?”)

延迟后果: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停下来。当我们不确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先等等,花点时间来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管你弟弟叫大头 蛋可不好。我得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提倡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使用这一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只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旦过去, 他们也就忘了。所以用这个方法,很难让他们将犯错及其后果联系起来。

无后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去处理。如果孩子经过漫长的一天已经累得不行了,而你又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出犯错的根源,那就“让它去吧”,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同时,家长在教育知错犯错的孩子时还要注意以下原则哦。

宝宝知错犯错的教育原则

应当重视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自控力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从小培养将有益于终生,要让孩子学会自控,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晚上收看电视节目,一家人各有所好,不能让孩子独揽收视大权,懂得照顾别人;家长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在理解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学会约束自己,进而发展到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家庭教育要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可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处理。必须向孩子严厉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并要根据孩子错误情节的严重性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孩子体验到做错事后所引起的不愉快,从而牢记教训。对孩子故意的破坏性错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要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不能性急,帮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学会自尊、自律。

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家长处理孩子的问题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如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或是主观武断冤枉了孩子。事后家长应该心平气和地向孩子道歉,并表示今后注意改正,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孩子会在家长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这对纠正孩子知错又犯错的毛病极为有利。

强化训练。家长可利用孩子模仿力强的特点,有意识地让孩子重复练习正确的行为,以克服和纠正不良习惯。如: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聊天,练习礼貌待人;饭前让孩子摆筷子、般椅子,练习关心和尊重长辈;让孩子收拾玩具,练习爱护玩具和做事有条理……。这样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知错犯错怎么办?耐心正确的教育可以帮孩子减少犯错的可能性哦。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学龄前儿童常常会犯错,作为家长要适时的教育孩子或惩罚孩子。然而,只有利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正面的作用,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在这里,小编就来教你几招,看看怎样处理孩子犯错吧。

孩子犯错的处理原则

犯错就要处罚。如果孩子生气时把一片玻璃打碎,虽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然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他仍要负赔偿之责。

要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业才准看电视,你就要对他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记在心上。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功课而先看电视,你就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惩罚,不可不教而罚。

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一两次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惕,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惩罚的开始与结果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了怨愤气息。惩罚完毕,一切便算过去。

犯错误之后,立即惩罚。妈妈常对孩子说的那句“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啦!”的口头禅,并不适合实际情形。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就更坏。因为小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大一点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错误也需要立刻处罚。母亲如果能立刻把父亲叫回家来,父亲在当场惩罚要比等他下班回家来再惩罚有效。

在惩罚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的原因,否则孩子不懂他们为什么受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过错时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你就一定要实行你惩罚的诺言。假如你不处罚,你以后便难以下达命令,你的惩罚也就失去了恫吓作用。

孩子犯错后,有哪些处理技巧呢?

孩子犯错的处理技巧

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 亲子早教,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暗示: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换个立场: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适时适度: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家长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可以说什么呢?

孩子犯错,说什么

“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你决定怎么做?”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家长教育犯错的孩子,要理智哦。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没出息。”因为没和同事打招呼问好,陈小姐这样数落着2岁的宝宝。广州“父母学堂”会长许化利表示:“这样对待容易害羞的孩子是非常错误的。”许化利认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害羞”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且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

  宝宝害羞是正常现象

  据统计,大约有1/5的儿童天生就害羞。据专家介绍,正常的宝宝6~7个月后的宝宝见到陌生人开始变得不怎么爱笑了;7~9个月的宝宝,见到陌生人则开始显得紧张;再大一点,宝宝更习惯了只跟自己熟悉的家人玩耍,排斥与陌生人说话。“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害羞属于人类的自卫策略。”

  但专家同时强调:如果宝宝过分害羞,也的确可能对今后的人际交往造成影响。“害羞的宝宝通常自卑感都很强,没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压力或冲突。”因此专家提醒:在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还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鼓励宝宝跨过“害羞”障碍。

  

家长要做功课

  面对陌生人,给宝宝时间:很多家长都希望宝宝热情地和自己的朋友、同事打招呼,但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很难的。“当宝宝不愿意称呼陌生人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更不要胁迫他。”专家提醒家长:可先将宝宝抱在怀中,大人之间先交谈,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熟悉他人,待其恐惧心理消失后再让陌生人与其亲近。

  给宝宝创造社交机会:对于容易害羞的宝宝,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多增加其接触外界的机会,比如常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去公园、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常安排宝宝参加集体性的游戏、郊游等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好对象,避免宝宝在活动中经受惊吓、挫折等不良心理体验。

  增强自信,多用正面评价:害羞宝宝特别需要鼓励和自信,家长应该“避重就轻”,尽量帮宝宝寻找特长。千万不要给宝宝贴“害羞”的标签。这会加深宝宝对他人的恐惧。“这个比害羞本身更有害。”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宝宝犯错时 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

分娩
宝宝犯错时 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呢?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分娩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怎样正确对待宝宝的恋母情结呢

生活百科
怎样正确对待宝宝的恋母情结呢

要正确对待罐头辅食

孕妇食谱
要正确对待罐头辅食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如何正确对待手部脱皮

生活百科
如何正确对待手部脱皮

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奶奶带大的孩子会更有天赋

奶奶带大的孩子会更有天赋

看手指预知孩子的学习天赋

看手指预知孩子的学习天赋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