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xinliang326

xinliang326

2015-10-13 21:21

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小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到外面玩时,不是推倒邻家妹妹,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小龙闯的祸,可小龙自己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一次,爸爸带小龙到叔叔家做客,小龙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玩着玩着,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小龙一把将妹妹推倒,妹妹哭着向小龙的爸爸告状:“他欺负我!”爸爸拉过小龙要他向妹妹道歉,小龙不说话。眼看爸爸伸出手就要打自己了,小龙不服气地拉着长声说:“我错了,哼!”看着小龙一副不知错的模样,爸爸真是又急又气。

  专家诊断:

  幼儿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不知道改正。随着道德感、羞耻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幼儿将逐渐学会知错就改。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避免使用责骂、逼迫等粗暴方式,这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反而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教您几招:

  1、让宝宝学会认错。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宝宝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2、宝宝犯错要及时纠正。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宝宝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宝宝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宝宝,这样易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宝宝,父母不仅要注意宝宝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宝宝改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如何处理宝宝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宝宝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宝宝认错。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宝宝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尊敬。

  小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到外面玩时,不是推倒邻家妹妹,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小龙闯的祸,可小龙自己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一次,爸爸带小龙到叔叔家做客,小龙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玩着玩着,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小龙一把将妹妹推倒,妹妹哭着向小龙的爸爸告状:“他欺负我!”爸爸拉过小龙要他向妹妹道歉,小龙不说话。眼看爸爸伸出手就要打自己了,小龙不服气地拉着长声说: “我错了,哼!”看着小龙一副不知错的模样,爸爸真是又急又气。

  幼儿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不知道改正。随着道德感、羞耻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幼儿将逐渐学会知错就改。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避免使用责骂、逼迫等粗暴方式,这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反而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教您几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1、让宝宝学会认错。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宝宝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2、宝宝犯错要及时纠正。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宝宝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宝宝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宝宝,这样易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宝宝,父母不仅要注意宝宝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宝宝改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如何处理宝宝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宝宝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宝宝认错。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宝宝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心理学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尊敬。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也马上到了,家长和孩子们却并没有太在意这个日子的临近。记者采访发现,孩子们对雷锋知之甚少,只知道是助人为乐的“标杆”;家长仍然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但却不再向自己的下一代“传授”。如何让雷锋深入“00后”孩子心中,还需家长和教师合力,在与时俱进中诠释“雷锋精神”。

  孩子因道德困惑:学雷锋要“看情况”

  随着雷锋纪念日的到来,一年一度组织小学生到社区、公园、敬老院等做好人好事的活动在全国很多小学开始策划开来,学校里也将以开“学雷锋主题班会”“讲雷锋故事”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雷锋精神”。近日,记者从走访的小学生中了解到,他们对雷锋并不陌生,但觉得在新时期学雷锋要“看情况”。

  20日下午,在太原市一所小学门口,五年级的刘海静放学后就在人海中找寻爸爸的身影,父亲急忙走上前,帮她背起手中的书包。刘海静说,每年学雷锋纪念日,学校广播里就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然后宣传他的一些事迹,所以雷锋对她来说并不陌生。但她对学雷锋却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同学之间借个笔啊什么的,当然可以借,但如果在大街上,一位陌生老太太摔倒了,谁又会去扶她?万一被讹上怎么办?”刘海静说,“一打开电脑,网上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不看都不行。”

  刘海静说,她们的思想品德课由数学老师兼代着,有时候根本就不上,大家都在做数学题,老师更没有讲过要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与刘海静持有相同观点的孩子不在少数。同样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李向凯告诉记者,大人们经常告诉他们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所以不但帮助陌生人的时候有些害怕,就是被陌生人帮助,有时候也会不踏实。

  “老师也会鼓励我们去做一些好事,比如暑假时候我们给孤残儿童捐过款,送过玩具,还会不定时地去看望他们,但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的。”李向凯说。

  家长因时代变迁:为何偏要学“雷锋”?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表示“学雷锋纪念日”正渐趋形式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活雷锋”,他们身上“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很感人,这样的人物和事例是孩子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用他们来教育孩子更合适。

  20日下午快下学时,记者在一所小学门口看到,来接孩子回家的大部分都是当年曾热火朝天学雷锋的50岁、60岁的老人。来接外孙回家的张书平阿姨今年50多岁了,说起当年学雷锋的日子,张阿姨有点感慨万千。

  “我年轻时是工人,厂里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候男男女女争着加班加点,非常流行一句话叫‘埋头干活儿不看天’。”张阿姨边说边学着当年工作时的样子。

  “多少年过去了,雷锋也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出了。这个时候跟外孙说雷锋,他就会很有主见地说,‘我要向美国比尔盖茨学习,将来做慈善不是能帮助更多的人嘛。’”张阿姨说,时代在变,每代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啊。

  闫卫发的儿子在太原市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上五年级,他告诉记者,新时代下助人为乐,一是不能忽视对方的感受,要询问人家需不需要帮助。二是,孩子还是未成年人,是非的分辩能力还比较弱,应该在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单个或几个人的时候不提倡去做。

  “比如看到有人落水了、有老人摔倒了,我告诉儿子,你自己还小,不可以自己去救,要用手机拨打急救,或者告诉爸爸妈妈。”闫卫发说,“我告诉他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助人为乐的行为,而且引导孩子向好、善的方向发展。”

  闫卫发说,21世纪出生的孩子理解雷锋时代的故事有些困难,比如父母要告诉他们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物质匮乏,所以雷锋叔叔的袜子补了又补。但是他们就会说,现在多买几双袜子是拉动消费、拉动内需。

  教师:弘扬善念,不在“喊口号”中学!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速转型期,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对青少年和成人都有影响,但是不能因为一些阴暗面而不能从“被诬赖”的阴影中走出来,更不应该放大、强化。

  夏学銮说,“助人为乐”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最珍视的雷锋精神,是历久弥新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基础的时候,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通过专题教育或者开展活动把这种精神做在平常,同时也要和孩子们分享,告诉孩子在帮助别人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太原市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班主任老师王蓉说,现在学雷锋已经演化成另外一种形式了,就是转化成近期网络上读到、生活中见到的“活雷锋”,这样辐射力更强,在活动和讨论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了雷锋精神。

  王蓉说,最近周围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学生都主动去捐款。她告诉孩子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这样做就是在向雷锋叔叔学习。”

  “很多像雷锋一样的人物,就是时代的精神,这样既跟上了时代步伐,同时也不是光喊口号。”王蓉说,雷锋的故事毕竟有些远了,在那个年代具有代表性,但现在孩子们没有那些经历,要让雷锋精神深入心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当然,这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形成合力,在日常生活中就给孩子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

说到分享,我想起小时候一首儿歌:李小东那个李小东,分果果,分果果,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送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小的留给他自己。

这大概就是我们七零后最初接受到的关于分享的教育和倡导:大家都认同应该把最好的留给身边那些让人尊敬、需要爱护的他人,不赞成“大的给自己,小的给他人”的做法。

现在的幼儿园同样继续着各种方式的分享教育,但时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唯我独尊”。

我在小区里带女儿玩耍时曾遇上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小女孩和女儿一般大,自己的玩具车绝对不允许其他小朋友碰一下,不仅如此,小女孩见到其他小朋友手上的玩具就去抢,为此小女孩的爸爸很头疼,问我怎么办?相信有不少同样困扰的家长。

孩子在外表现攻击性,家庭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中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人围着孩子转:家长们倾心倾力、无微不至,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都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种“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至于延续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去“抢”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带着女儿在朋友家就遇上这么一个爱“抢”东西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大概四岁,女儿十岁,女儿在那个女孩面前诚然是个大姐姐了。之前就听朋友提起她的女儿在家里不让其他人碰她的玩具,连爸爸妈妈都不让碰。我和女儿刚到朋友家的时候,女孩子对我很戒备,我试着拿起她的一个小玩具,她飞快地跑过来夺了过去。女儿挺懂事,在朋友家带着小女孩玩,给她讲故事,推她坐小车,那个小女孩对我女儿很大方,主动拿出她的玩具和女儿一起玩,朋友看到这个场景非常诧异。由于女儿的影响,那个小女孩对我的戒备渐渐解除。我和她慢慢接触,和她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夸奖她的舞蹈。看到小女孩的玩具慢慢转到我的手上,朋友更惊讶了,说从来没见过女儿这么大方过。我呢,趁机好好夸奖了那个小女孩“好大方”。我想,如果能继续让小女孩从分享玩具中能找到乐趣,那么她的戒备和占有心理会渐渐淡化,“抢”的意识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其实,孩子大方也好、小气也好,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就看这个过程中家长能不能明眼观察和正确引导。不是一天到晚妈妈给孩子说这样、要那样孩子就能接受和理解的,说教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我婆婆笑话:家里有一个“小姑娘”,还一个“大姑娘”。“小姑娘”当然指的是女儿,“大姑娘”嘛,说的就是我。不仅是因为我个子小,更因为我还经常和女儿“抢”东西、在家撒“娇气”:遇上女儿和我都爱吃的东西,有时候我还要追着女儿“让”我,每次看到这样场景,婆婆总是一边偷偷乐,不明白我这个妈妈怎么这么个当法,怎么就不知道让着女儿?好像还没长大似的?

道理自然是有的,那可是我的“小九九”:适当地和女儿“抢”东西,是因为不想让她养成凡事独霸的习惯;适当地让女儿“让”着我,是想让女儿有种主动关爱别人后的幸福和满足感。

很多时候父母特别是祖辈对孩子非常疼爱,我的公公婆婆也不例外。在女儿5、6岁的时候,我经常买些女儿喜爱的肯德基烧烤小鸡翅、油炸虾仁带回家,小食品一份有4块,让女儿依次分发给爷爷、奶奶、我和她自己。其实我每次买小食品,更多的是想让女儿学着和家人一起分享。爷爷疼爱孙女,总是留着自己的那份给孙女吃。老公悄悄“警告”公公,告诉公公我们是在锻炼她不吃独食懂得分享,希望公公配合。所以每次女儿给我们分派好吃的时候,我们都夸她懂事了,女儿听着挺高兴的。习惯了,女儿对家里的食品都分配到位,没有说一个人霸着不放手。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的焦点,很多家长就怕孩子营养不够,总是在饭桌上想把最有营养的食品送到孩子碗里,孩子呢,也早已习惯这种待遇。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姐姐和外甥女一行旅游到我家小住。饭桌上有我最爱吃的鱼头,也是女儿和外甥女的最爱。说实在,自从发现女儿爱吃鱼头后我基本上没有吃过完整的鱼头,基本上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想把好东西留给女儿。那天做了4个鱼头,外甥女看见可高兴了,对女儿说:“今天咱俩一人两个大鱼头!”女儿欣然同意。我听了不乐意了,反驳她俩:“为什么是你们一人两个?一共四个嘛,我们怎么就没有了?”我母亲听了劝我:“她们爱吃,就让她们吃嘛。”我不服气,和女儿、外甥女讨让,最后达成协议:她俩一人一个大鱼头,另外两个我们吃。呵呵,我就是这么“讨价还价”的,当然饭桌上不忘把她俩再好好夸一下。

有一次我买了两个杯子,一个粉色、一个紫色。女儿看见了问我用哪个颜色杯子。我知道女儿一向喜爱粉色,我故意说我想用粉色的,没想到女儿很痛快地答应用紫色杯子,我很开心地亲亲女儿小脸蛋,谢谢女儿。在后来和朋友聊天时,女儿竟然还记得,说起她把粉色杯子让给我的这件事。

和女儿打牌、下棋,最开始我故意让给女儿。等到女儿水平逐渐提高,遇到我总输的时候,女儿就经常提醒我、让着我。最后我们打牌下棋不再谦让,正常水平发挥,谁赢谁输都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女儿也说了:“打牌嘛,就是个娱乐,输了赢了都不要紧。”

再往后,我已记不起还有什么刻意的事情了,好像都已自然习惯了,女儿吃瓜子的时候经常会剥一堆瓜子仁给我们,女儿会切橙子给我们吃,遇到好吃的,女儿会顺手塞进我们的嘴里,有时间时女儿还会给我剥鸡蛋吃,等等等等。

前一阵子,朋友跟我说到她五岁儿子舟舟的委屈:舟舟在家里看见姥姥先给爸爸盛饭,没有第一个给自己盛饭就跑一边去哭了。我想孩子心里有委屈,是因为他的概念里“第一位”是属于他的,把他放在第一位,就是大人对的关爱,不把他放第一位,就是不爱他了。

恰巧过两天女儿生日,朋友带着舟舟一起到我家,在分蛋糕的时候,我征求舟舟的意见,第一块蛋糕分给今天的小寿星——我的女儿,看见舟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特意建议最后把蛋糕分给舟舟,因为舟舟是我们当中的小男子汉,舟舟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紧接着我和舟舟妈妈表扬舟舟,舟舟对我们的鼓励和表扬表现得很开心,还以大孩子的语气劝说另一个小弟弟好好吃饭、听妈妈的话。

——后记

对那些在家里爱抢东西、独霸一家的小孩子,家长要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氛围,正面引导为主,适当穿插情景场景,打打牌、做做游戏什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亲历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改变独断专行的不良习惯,这将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可以找到许多孩子可以接受的理由学着主动去关心、关爱他人,学会分享。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分娩
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如何教孩子学会等待?

教育 学习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如何教孩子学会等待?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让孩子学会真诚的认错

生活百科
让孩子学会真诚的认错

该如何教孩子学会礼仪

生活百科
该如何教孩子学会礼仪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教孩子学会爱自己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教孩子学会爱自己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学步时的情绪变化及应对方法

宝宝学步时的情绪变化及应对方法

孩子爱打人 长大会自己改正吗

孩子爱打人 长大会自己改正吗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