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好处多 怎样开发幼儿的“玩商”?

love6155

love6155

2015-10-13 21:16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玩耍好处多,怎样开发幼儿的“玩商”?。

  

  玩耍的益处: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具,每个孩子都爱玩。你还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玩耍时的样子吗?那时,你会在得到一本新书,一个盼望已久的新玩具时欣喜若狂;你会对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有一种强烈的、想学习的喝望。玩耍和玩具为儿童打开知识的大门。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

  具体来讲,玩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1.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

  2.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

  3.在玩耍中培养儿童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

  4.玩耍能担高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为今后进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5.玩耍能促进双侧大脑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发育;

  6.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如果父母用点心思,除了给宝宝选购适龄适性的玩具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别的方式调动宝宝玩玩具的积极性,让宝宝玩出更多的乐趣。

  1。把玩具分好类,轮换收藏,增加新鲜度

  不少家庭将玩具放在一个大箱子里。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常常被压在下面,宝宝看不到,自然也就想不起来要去玩。可以把玩具放得更加有条理一些,这样可以让宝宝对自己的玩具一目了然。另外,一些宝宝玩了比较长时间的玩具可以暂时收藏起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这样可以增加这个玩具带给宝宝的新鲜感。

  2。陪着宝宝一起玩玩具

  玩具虽然是给宝宝玩的,但是因为玩具跟宝宝之间无法互动,所以宝宝玩玩具的时候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并非有了玩具,父母就可以甩手不管。宝宝在用玩具游戏时渴望父母能欣赏他的游戏,如果父母能跟他一起玩玩具,他就能在父母沟通的过程中玩出更多的花样,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3。鼓励宝宝和小伙伴交换玩具

  宝宝通常会觉得别人的玩具比自己的更好玩,因此,他们常常对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表现出更多的兴趣。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不妨鼓励宝宝跟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玩,让他玩到更多的玩具,同时也在与别的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孩子赤脚玩耍不仅是出于好奇,更是一种锻炼。在日本,“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课程,登上了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如著名的爱知大学附属幼儿园不惜耗资700多万日元,将院内的水泥地面撬开搬走,换上沙土,以便让孩子们在沙地上尽情地玩耍。

  日本为何要为孩子打赤脚大开绿灯呢?因为赤脚训练可为孩子生理和智力的发育带来莫大的好处。

  一、益智

  赤脚锻炼的最大贡献在于能健脑益智,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

  脚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组成的运动器官。双脚共有66个穴位,不少穴位与内脏器官特别是大脑都有连接神经反应点,医学上称为足反射区。孩子经常赤脚活动,可刺激并兴奋密布于足底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作用,发挥调节包括大脑在内的器官功能,从而提高大脑思维的灵敏度和记忆力。由此,科学家提出了“要使脑袋灵,每天走万步”的观点。

  二、健身

  孩子新陈代谢旺盛,脚部皮肤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十分丰富。如果整天穿着鞋子,会使孩子感到很不舒服。孩子活泼好动,脚汗分泌多,而潮湿的鞋子易生长、繁殖病菌,可能导致孩子脚部软组织发生炎症。赤脚锻炼恰恰避免了鞋袜的这些弊病,不同程度地避免了足癣、鸡眼和足部软组织炎症等脚病的发生。

  同时,让孩子细嫩的足底直接与泥土、砂石接触,不仅有益于足底皮肤的发育、提高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更有助于足弓的形成,避免或减少扁平足的发生,无异于脚的健美操。同时,赤脚运动对脚趾、脚掌心等部位也是一种良好的穴位按摩,能起到“健脾益胃消积、强心安神定志、补肾强骨明目、补髓益脑聪耳”等作用,对于小儿的遗尿、腹泻、便秘、疳积等治疗都有独特的效果。

  由此看来,经常让孩子赤脚玩耍,确实是一种“寓健康于娱乐”的有益活动。

  赤脚锻炼的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

  ·1岁-1岁半的宝宝适合于在床上训练;

  ·1岁半以后可用布袋装满光滑的鹅卵石,扶着孩子在上面赤脚踏步;>>>0-12个月宝宝六个喂养阶梯

  ·2、3岁后,可带孩子在室内地板上行走;

  ·4、5岁时,可带他到干净的草地、沙地上赤脚行走。

  融于游戏的赤脚训练

  1、捡圆环法

  将各色塑料环套在小棍上,转动小棍将圆环甩出去,让孩子赤脚追

  赶在地上滚动的圆环,捡回来再套在小棍上,反复做。

  2、捡花片法

  将彩色皱纸折成一个个花朵,或者将厚一点的彩纸剪成各种花片,大人来个“仙女散花”,让孩子赤脚跑去捡拾,放到篮子中,重复数遍。

  3、踢球法

  选用较大的吹气塑料球,让孩子赤脚边踢边跟着向前走。

  4、捡豆法

  用纸或其他材料做成体积较大的红豆豆、绿豆豆,撒在地上,让孩子赤脚跑去捡起来。

  5、滚罐法

  在空罐头盒里装入小铃或石子,封好,拴上长绳,让孩子赤脚牵着在地上滚动。

  当然,与其他锻炼方式一样,安全不可疏忽。例如路要直且平坦、干净,以软硬适中的沙土质地为适宜,以防泥土污染及宝宝的脚被尖锐利物刺伤。

  

  幼儿教育“重”在哪里?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的家长往往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当日的论坛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曾教育他‘东西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去’。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有好习惯就有好的人生。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很重要。”

  直映教育郑州中心校长李向东则用数字形象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6岁之前,正处于孩子生长发育过程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例如,孩子阅读认字的关键期在5~8岁,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学好。”

  那么,家长在孩子教育中该怎样做好启蒙呢?郑州启元国际幼儿园园长吴丹丹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吗?

  启蒙教育很重要,那么,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呢?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认为,游戏应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通过游戏来发展身体和心理,而学习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孩子不到年龄时,他的抽象思维就不到发展的时候,硬让孩子“学”,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

  帝湖幼儿园杨丽敏园长说:“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哪里?是要让孩子笑到最后,赢到终点。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教育过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培杰潜能开发中心幼儿园园长郑伟利也说:“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关键是怎么学,学多少。这点上,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定。如果教育不当,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影响。”

  河南春苗教育机构校长程冠三也强调说:“教育的目的有两种:第一是适应各种情景的能力;第二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要想孩子优秀,就要在不同的年龄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学前班该不该讲一年级课程?

  针对有些幼儿园将一年级课程纳入学前班教学内容的做法,不少专家认为不可取。

  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训练营郑州中心校长郭建霞说:“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列入学前班,这其实是‘提前学’,这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好。到了一年级以后,孩子就会缺乏新鲜感,重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她呼吁说,我们不能只看孩子学会了几个生字,而应该去分析孩子们真正的能力,要看到孩子在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这些方面健康协调的发展。

  怎样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孩子?

  郭建霞园长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共鸣,大家纷纷强调要按照孩子身心的成长规律,顺势教育。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真爱亲子教育董事长郭红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每一个机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不可能替代孩子,一切都要靠孩子自己。”她说,在国际化的教育里面,评价孩子的标准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怎样,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学习。

  郭红解释说:“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拿到一个东西会自己找答案,这个智力构建过程,孩子是很有自信、很开心、很愉悦的。孩子的智能得到充分开发,他才会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生活,性格方面也会很稳定。”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好孩子?

  除了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上容易陷入哪些误区?怎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专家们也有话要说。“真正的教育专家,是跟孩子一样大!”郑州飞扬家庭教育有限公司校长刘林给家长们建议说,很多时候,一个人人格健全的标准就是自我人格认知和情绪的协调统一,同样的,影响孩子思维的也是他的情绪。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有句话说,跟你的孩子一样大,这样你的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接纳、平等。如果家长本身就没有情绪自控能力,对孩子大吵大嚷,也很难培养出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郑州市启乐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校长祁欣则提出了家长们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即对正确的教育理念有了认识后,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她认为:“一些机构针对家长推出了一些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训练课程,效果是非常好的。家长与孩子要有一个好的沟通模式,谨记一点,孩子做到三个方面就可以了,吃好、学好、玩好。”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也认为,很多家长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但客观现实是很多家长不懂得教育,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家长往往在很有责任心地做错事,她建议家长多接受一些专业指导和培训。

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 早饭睡眠须重视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几月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差?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日报道,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显示,八月份出生的孩子比起那些年长11个月于九月份学年开始时出生的孩子,在考试中明显表现得要糟糕一些。


孩子不学习怎么办 家长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全世界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因为学习好可以上大学,上大学有助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顺利进入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虽然缺乏个性,不够精彩,但可以给大多数人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玩耍好处多 怎样开发幼儿的“玩商”?

分娩
玩耍好处多 怎样开发幼儿的“玩商”?

幼儿玩沙子的好处

生活百科
幼儿玩沙子的好处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培养孩子的玩商 让孩子在玩耍中收获

分娩
培养孩子的玩商 让孩子在玩耍中收获

幼儿喜欢模仿好处多

分娩
幼儿喜欢模仿好处多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怎样开发幼儿的智力

生活百科
怎样开发幼儿的智力

婴幼儿多听音乐好处多

分娩
婴幼儿多听音乐好处多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言行不一 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言行不一 家长该怎么做?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