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开始培育出有干劲的孩子

水晶恋house

水晶恋house

2015-10-13 21:14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图老师小编接下来分享1岁开始培育出有干劲的孩子,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婴儿在一岁时不管对什么事情都非常感兴趣,正处于实验期。因此,不要什么事情都说不可以、不行,应该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让他实验。

  如果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让他碰,那么,他就会欲求不满,也就只会培育出缺乏干劲、唯唯诺诺的孩子。

  如果只将他局限于一个圈圈中,他立刻就会觉得厌烦,所以应该让他拥有比较宽松的话动空间。

  背孩子有好也有坏。当背孩子时,可以使他的心情安定,但是如果太常背他,反而会使得刚开始学走路的,岁儿丧失行动意欲,而且父母包会失去培育孩子干劲的机会。

  孩子在这个州,期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例如,他会喜欢用手抓东西吃。个过、即使掉了满桌,也请大人让他门己动手、同时,也可以开始训练他使用汤匙。

  从母亲如何教孩子用餐的方法当中,就可以看出将会培养出有干劲的孩子,或是不管做什么,都是“妈妈帮我做”的孩子。

  对于l岁的幼儿来说,饮食和游戏是最自然的事情。当他游戏累了、就会说:“我要吃东西,”

  因为孩子的食道还很狭小,所以不要…次让他吃太多,大概一天吃五次(每三小时一次),而且最好不要给他吃零食。

  如果在这时期让孩子记住了糖果的味道,他就会只想吃糖果饼干,而不吃正餐了。

  过了1岁之后,他就会模仿母亲拿铅笔,这时可以给他铅笔、让他尽情地画。

  涂鸦是建立创造意欲的第一步,同时也会因此培育出有干劲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处于会撒娇的时期、因此,在你疼爱他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必须培养他行动的意欲。让他积极地行动,借以培育他的自立心、独立心。

  很多孩子由于幼时放松管教而无所专长,倒是在某些“旁门左道”上功力不浅。在他们看来,一个陔子跑得再快,跳得再高,足球踢得再出色,都不及学习成绩单上的几个好分数。所谓“专长”仅指课堂上老师灌输的、社会上诸多父母所倡导的概念,知识与前途仅属于此。而这一切都要求孩子必须规规矩矩,不可越雷池一步,道理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

  从小坐得正,长大行得端。

  自由散漫令你一事无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因此,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如此“循规蹈矩”地按照社会观念所描画的路线一步一步前进时,便也真的放下心来。

  而另外一些做父母的则为纪律对孩子的束缚深感不安。他们发现被纪律约束的孩子有碌碌无为的倾向——缺乏想象和创造力、感情麻木、性情忧郁,尽管没有给家庭惹祸招灾,却也不曾给自己和父母带来什么可以夸耀的东西。

  我们从这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纪律之于孩子以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映在父母要求孩子“守规矩”的态度上。这种爱护和关心方式,由于建立在某种“条件”的基础上,因此其所得的效果便也往往似是而非。

  孩子不会满足于父母给他们安排的活动范围,他们要求行使自己有限的、也是天生赋予的权利。而有时父母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规矩”,正是束缚了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孩子天生“不守纪律”,而是父母难于把握“爱护孩子”和“不守纪律”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在分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健康的}目互关系后指出: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纪律理解为财心理、智慧和性格上的磨炼,以便使孩子成长为善于自我控制和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及活动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他认为,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无保留的爱,那么他就会使自己成为他们所期望的人,在遵守纪律方面,并不感觉那是一种束缚。这样他们便也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听从父母的教诲。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性格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在某些时候表现的自由散漫,应加以分析,有时甚至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做父母的能够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在一些事情上予以宽容和谅解,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责任心,使之学会自我克服及自我约束。这样,他们在学习、与人交往和处世方法上,也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对严格的纪律也能适应。而那些执意要让孩子循规蹈矩地行事的父母,到头来总会失望。一事无成的并非仅仅是孩子,还有这些一心望子成龙的善良父母。因此,父母们在要求孩子学会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同时,首先要懂得和学会:

  允许孩子的一时散漫,理解孩子的某些要求。

  强加给孩子的“规矩”,尽管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也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孩子并不一定不能接受父母的严厉,只是里面要包含轻松的成分。

  在“规矩”之内,使孩子尽可能自由。这听起来矛盾,做起来难,但其结果正是你所期望的。

  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尽管你的“规矩”并不少。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原因。

  (一)责任感的缺位

  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二)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什么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妈妈,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妈妈,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头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三)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四)“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五)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们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六)传宗接代的冲动

  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甲:“你家小子如不加紧管教,将来上学就业是包袱。”

  乙:“随他去吧。我不愿意自以为是地扼杀他的天性,如果他天赋高,总会开悟;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白痴。”

  在“棍棒之下出少年”的家庭教育方式备受否定和谴责的今天,有人提出了这种“无为而治”法来对待孩子,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

  我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神童是怎样诞生的》,作者大力提倡某诗人的“无为而治”的家庭教育。文章说:某诗人对孩子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方法。有一次,老同学提醒他说:“你家小子如不加紧管教,将来上学就业都是包袱。”诗人回答说:“随他去吧。我不愿意主观武断地替他设计未来,或者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教条来约束和扼杀他的活蹦乱跳的天性。如果他天赋高,他总有开悟的时候;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个白痴。再说,你看看我们同学的情况吧,当年凡是刻苦读书的现在都是穷光蛋;凡是调皮捣蛋的如今都成了大款。”

  假如我有个孩子的话,我一点也不希望他(她)成为神童、成为刘亦婷,我只希望他(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没有资格强迫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我们首先需要克服的是自己的虚荣心,然后虚心地学习怎样做父母、老师以及孩子的朋友。还是诗人说得好:“我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自嘲“教子无方”的诗人,其实才是真正“教子有方”的人。

  “不愿意主观武断地替他设计未来,或者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教条来约束和扼杀他活蹦乱跳的天性”,诗人这种提法是很好的,对于当前相当流行的“塑造主义”和“管制主义”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冲击。

  但是诗人又说,“随他去吧”,这我无法赞同,因为这可能导致放弃教育。教育,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有些家长由于封建思想作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配,用“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很不妥当的,诗人对此表示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敢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这种支配权,是一个进步。

  但是,支配权可以放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万万不可放弃的。虽然当前普遍存在打着“负责任”的旗号实施控制的现象,但是不能在泼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也泼出去。

  既不主观塑造和控制孩子,又要对孩子负责,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指导,这个火候不易掌握,但应该掌握。指导和引导不一定都主观武断,约束不等于教条。“随他去吧”虽然痛快,但是有不负责任的嫌疑,而且事实上很可能行不通。要知道你的孩子总要上学的,而学校老师往往是一些很较真的女士,你不和孩子较劲,老师和他较劲,三天两头打电话给你,或者当着别人的面数落你,这样一来,恐怕你的“随他去主义”就难以贯彻到底了。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男性为多,他们声称“树大自然直”,可是一旦在家长会上当众丢了面子,回家就把孩子打一顿,而且以后再也不去参加家长会了。“随他去吧”就这样变成了“打他屁股”,真是所谓“两极相通”。

  我们说这位诗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不负责任的嫌疑”,并非臆测,下面的话就是证据,“如果他天赋高,他总有开悟的时候;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个白痴”。这明明是把责任推给老天爷了。可见教育的放任自流理论与宿命论有“血缘关系”。

  诗人还说:“你看看我们同学的情况吧,当年凡是刻苦读书的现在都是穷光蛋;凡是调皮捣蛋的如今都成了大款。”这类话我听不少人说过,其中有一位还是个著名的中学校长。我想,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把很多努力读书的孩子管傻了,对许多思维活跃的孩子忽略了,应该反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努力读书者穷光蛋,调皮捣蛋者成大款”、“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事情只是社会转型初期特有的现象。据我见到的材料,现在学历和工资倒挂的局面已基本改变,读书还是有用的,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可见,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理论与读书无用论也有“血缘关系”。

  为诗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点睛的是下面的话:“我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这算不算“设计孩子未来”?算不算“主观”?你怎么知道他将来必定是“庸人”呢?万一他是天才的坯子,这种“希望”岂不可能压抑了他或者埋没了他?和当前流行的“望子成龙”的宗旨相反,诗人“望子成虫”。然而“望子成龙”和“望子成虫”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是“两极相通”。

  本来,家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私人的事情。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因材施教,家长都有自己的选择,别人不便插嘴。问题是现在诗人的观点已经公之于众,就会产生社会影响,而《神童是怎样诞生的》一文的作者又把这位诗人称为“真正‘教子有方’的人”,这就使我这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忍不住发表点看法了。

  作者看来是个年青人。他说:“假如我有个孩子的话,我一点也不希望他(她)成为神童、成为刘亦婷,我只希望他(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当然无权反对作者的个人愿望,不过作为过来人,我愿斗胆给他做点补充:光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是不够的,还要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1岁开始培育出有干劲的孩子

分娩
1岁开始培育出有干劲的孩子

1岁的孩子开始画东西

儿童安全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1岁的孩子开始画东西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9招培育出高情商的宝宝

生活百科
9招培育出高情商的宝宝

3岁的孩子开始握笔

近视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3岁的孩子开始握笔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牛奶与红豆汤培育出来的苦瓜的做法

豆制品
牛奶与红豆汤培育出来的苦瓜的做法

​1~2岁的孩子怎么教?

宝宝 教育
​1~2岁的孩子怎么教?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学龄前儿童不应该太早定向

学龄前儿童不应该太早定向

孩子7岁前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大脑发育

孩子7岁前玩电脑游戏会影响大脑发育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