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

_1314_z

_1314_z

2015-10-13 21:05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教你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

  下面就来告诉你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5。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宝宝在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会认定一个特定的对象,通常这个人就是妈妈,产生密切的依附关系,对于妈妈的离开,会感到非常的害怕焦虑和痛苦,这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分离焦虑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反应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小些的宝宝会又哭又闹,紧抱着妈妈不放,年龄大些的则会表现出惧怕、情绪不稳定、耍赖等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宝宝加以引导和协助了。

  注意一:早早做好准备

  妈妈在每天上班之前,可以先跟宝宝说好这件事,并且告知自己下班的时间,同时向宝宝承诺会在说好的下班时间里回来,可以给宝宝一些鼓励,让宝宝产生安全感,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这对宝宝克服分离焦虑是很重要的。

  注意二:情绪要放松

  宝宝会模仿好的行为,也会模仿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常有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宝宝也会跟着仿效。所以妈妈一定要放松情绪,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给宝宝暗示,在和宝宝道别出门前身体要放松,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并愉快、直截了当地和宝宝说再见,之后轻松地直奔目的地,不要依依不舍,要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宝宝,让他安心。

  注意三:简短地再见

  妈妈在出门与宝宝分开时,要记得和宝宝说声“再见”,最好再加上一句会在说好的时间内回来的承诺,例如“妈妈到了下班时间很快就回来了。”之类的话语,让宝宝形成一种有形期待缓解他的分离焦虑,也是宝宝对妈妈产生信任的基石。要注意的是,在和宝宝道别时千万不要再说上一长串“妈妈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语,这会加深宝宝的焦虑情绪。

  注意四:不要偷偷溜走

  宝宝和妈妈分离时撕心裂肺的害怕哭喊,让妈妈也觉得非常心疼和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妈妈选择趁宝宝睡觉时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这是不对的。这不仅会让宝宝打消妈妈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度,而且宝宝因为找不到妈妈,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离开或什么时候回来,会对宝宝造成心理创伤。因此,妈妈最好要和宝宝讲道理,把妈妈为什么离开,什么时候会回来告诉宝宝,并承诺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回到他身边,给宝宝以安全感。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呢?孩子到了幼儿时期就会出现分离焦虑,不愿与爸爸妈妈分开,这可怎么办呢?家长不可强行和孩子分离哦,不如试试小编介绍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吧。

  宝宝分离焦虑的原因

  宝宝自理能力不强。年幼的宝宝欠缺独立自理能力,如不能独自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物等,离开主要照顾者后难以独自面对碰到的生活问题,从而产生不安和焦虑。

  宝宝自身性格所致。有些性格内向的宝宝,不太愿意与周围的人亲近,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对父母的依恋更强烈,焦虑的表现也更为剧烈。

  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由于一直受到父母的关怀和保护,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弱,对父母有很深的依恋,所以不愿意与父母分离。

  父母对宝宝干涉太多。父母对宝宝过度严厉和干涉,使宝宝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各种机会,这样会导致宝宝社会性发展缓慢而产生焦虑。

  父母给孩子的心理暗示。有时,父母的言行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增加其焦虑的程度,例如和宝宝分开时,看到宝宝哭,自己不忍心离去,依依不舍,这种行为会感染宝宝,诱发其伤心、忧郁的不良情绪产生。

  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果宝宝突然换了一个新环境,例如上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人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感受到离开父母的痛苦,也会在心理上出现不适应的症状。

  找到了原因,下面就来看看要如何应对宝宝分离焦虑吧。

  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

  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积极的引导。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为了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家长要科学应对宝宝分离焦虑哦。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一直黏着自己,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分离焦虑”的时期到了。

“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

当孩子一岁左右时,可能会出现离不开主要照护者的情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分离焦虑”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最早8~10个月就会出现。当孩子会爬、活动范围扩大,有时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护者时,就会开始有这种情形。

导致“分离焦虑”的原因

一岁的孩子身体发展动作与能力越来越进步,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甚至会四处探索,但是孩子的心智发展却还不成熟,随着依附关系的建立,孩子会很黏主要照护者,当大人一离去,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除了年龄与发展的阶段之外,当妈咪再生弟弟妹妹时,因为妈咪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新生儿身上,孩子也可能会有“分离焦虑”的倾向;另如刚上幼儿园或到新环境,孩子也会开始焦躁。

这种状况通常会持续多久

通常等到孩子满3岁以后,随着心智年龄越来越成熟、社会化的历程与逐渐习惯与主要照护者分离,孩子就慢慢不再会有“分离焦虑”的问题了,所以“分离焦虑”只是一个过渡期的行为表现,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孩子所黏的对象,不一定是妈咪

基本上,孩子所黏的对象都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护者。如果妈咪并非家庭主妇,那么孩子所黏的对象则不一定会是妈咪。

夜晚时容易哭闹不休

处于“分离焦虑”时期的孩子,白天时会黏着主要照护者不放;夜晚睡觉时,突然醒来时若看不到主要照护者,孩子容易夜啼难眠。当大人半夜被孩子的哭闹声惊醒,检查既不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也不是穿太多、太少或生病不舒服,通常都是因为与大人分离不安所致。

“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尽管孩子紧黏着大人不放,会让大人受不了,不过张玺医师表示,“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成长阶段,是因为孩子相当信赖大人的缘故,表示亲子互信与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两人之间密不可分。这只是成长的过渡阶段,大人不用想“该如何使孩子不要太黏人”,除非孩子太黏的问题持续到5、6岁以上,甚至已成为一种生活障碍时,才需要求助于医师或治疗师。

孩子“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

当孩子焦躁不安、不想离开大人时,通常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有些孩子则是会紧抱着大人的大腿,不让其离去,或是追着大人跑。程度较严重的孩子,甚至连大人上厕所也要跟,醒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看到主要照护者。

并非所有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的问题

虽然绝大多数的孩子在一岁时,或多或少都有“分离焦虑”的倾向,不过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历经此阶段,有些孩子不太黏主要照护者,没有“分离焦虑”的问题。有没有“分离焦虑”的问题通常与孩子的个性有关,大人也不用灰心,认为孩子一定是不信任自己,才不黏自己。

若没有特定的主要照护者,孩子通常比较不黏人

有些孩子因为双方家长都需要工作,如果没有请保姆照护孩子,而是将孩子交由外公外婆、祖父母等人轮流照护的话,由于没有特定的主要照护者,孩子通常也会因为环境的影响,比较不黏大人。只要孩子的粗动作、精细动作等发展皆正常,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这种照护模式会不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离不开我,那我就不要离开他吧!”

许多妈咪会因为孩子很黏自己,动辄哭闹不休,而消极地放弃既定的计划,例如:“孩子很黏我,那我就不要出门了”或是“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那就让他自己做主吧!”其实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大人不能因为孩子的“分离焦虑”与哭闹行为,就改变原有的计划。正常的依附关系为“当必须离开孩子时,仍然要离开”,否则将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与社会化的历程。即使孩子刚开始时会因主要照护者不在而很焦虑,不过时间久了,孩子也会逐渐适应了。

如何改善“分离焦虑”的情形

1、当家长要离开时(例如将孩子送到保姆家),要告诉孩子,自己几点会去接他,并要说到做到;如果不确定时间,可以说“妈咪晚一点就会来接你,你要乖乖听话喔!”别什么都不说就离孩子而去,孩子会很惶恐。

2、让孩子逐步适应与主要照护者分离。例如刚到保姆家时,一开始都要陪伴着他。几天以后,等到孩子逐渐适应了新环境,玩得不亦乐乎时,家长再跟孩子说Bye Bye。当孩子开始了社交生活与对新环境产生信赖感时,孩子反而可能会主动跟家长说Bye Bye。

3、家长可以在孩子身后陪伴他,看他玩耍。当孩子回头确定家长还在时,家长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弟弟你看,前面那是什么呀?是不是一只兔兔呀?”

4、等到孩子比较适应了,真的要离开时,家长一定要当机立断立刻就走,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犹豫不决,甚至回去抱孩子,不离开了。离开之后,除非完成既定的行程,不然不要立即折返(当孩子有其它合适大人照护时)。

5、有些孩子连家长上厕所都会哭,想要一起进厕所,这时候家长不妨隔着门和孩子讲讲话,使孩子听得到家长的声音,稍微安抚他。

6、晚上睡觉时,如果孩子会因为与家长分离而哭闹不休(已确认过并非肚子饿了或尿布湿了等原因),家长可以将孩子抱在胸前,让孩子聆听家长的心跳声。听到家长的心跳声往往会令孩子感到很安心,等孩子睡着后,再将他轻轻放回婴儿床上即可。

7、应寻求其它照护者的支持。例如妈咪要出门,孩子哭闹不肯让她走时,爸爸应过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方“我变魔术给你看,好不好?”孩子大多充满好奇心、专注力不佳、记忆力也很短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常不是一件难事。

8、当孩子因黏妈咪而哭闹时,爸爸千万不可以斥责妈咪:“你是怎么教孩子的啊?”应同心协力安抚孩子。

不能因为“分离焦虑”而处罚孩子

“孩子好黏人,烦死了!可以略施小惩吗?”张玺医师指出,不能因为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处罚他,因为这样做会破坏既有的亲子互信关系,也会使孩子不安的感觉无法获得释放。建议家长应该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设想,好言相劝,让孩子知道爸比妈咪不会遗弃他。可以告诉孩子“你想哭泣没有关系,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

男宝宝或女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比例都一样

性别不会影响孩子有没有“分离焦虑”的问题,女宝宝也不会比男宝宝更黏爸比妈咪。

喝母乳的孩子,可能会更黏妈咪

喝母奶的孩子通常会更黏妈咪,尤其是亲喂的人,因为亲喂母乳会使亲子之间的依附关系建立得更加稳固,而且也因为母乳较易消化,孩子容易肚子饿了想喝奶。

“分离焦虑”与遗传无关

“我小时候很黏妈咪,那我的小孩会不会也很黏我?”其实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分离焦虑”与遗传有关,应该是与孩子的天生气质、后天家长的对待方式与个性养成有关。

应给予孩子更充分的时间

即使我们知道“不要因为孩子处于分离焦虑的时期,而处罚或责骂孩子”,不过有时候赶时间,仍不免会责骂孩子。妈咪上班快迟到了,若孩子哭闹不放手,一旦斥责他,孩子可能会抓得更紧,因为他会认为“这下子真的要被丢掉了”。因此也可以透过预留更充裕的时间给孩子,充分与孩子沟通,让孩子逐渐适应与习惯改变的相处模式。

“分离焦虑”时,究竟要顺着孩子?还是不要顺着孩子?

许多家长都有“究竟要不要顺着孩子”的困扰,张玺医师指出,家长要“接纳”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应调整成包容与接纳的心态,不要因为“分离焦虑”而对孩子动怒,只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假以时日,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会追上生理发展而逐渐成熟,建议家长耐心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阶段。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教你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

分娩
教你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方法

别把分离焦虑带给孩子

卫生间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别把分离焦虑带给孩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应对宝宝分离焦虑症

生活百科
如何应对宝宝分离焦虑症

应对分离焦虑的5大策略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应对分离焦虑的5大策略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生活百科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儿童分离焦虑症该如何应对?

心理健康
儿童分离焦虑症该如何应对?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孕晚期的胎教要不断地重复

孕晚期的胎教要不断地重复

家长可用表情向宝宝表达

家长可用表情向宝宝表达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