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XS泡沫沫1

XS泡沫沫1

2015-10-13 21:03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孩子的恐惧来自于幼时的经历。尽管对未知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那里面包含的诸多神秘莫测的景象照样能与其有限的经历联系起来,使他们又欣喜又紧张,好似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动物被母亲唤出洞穴,面对眼前这奇异的世界畏手畏脚,不知道哪些家伙是它的“天敌”。

  在孩子的概念中,黑暗与魔鬼的脸、豺狼的牙以及死人的嘴巴和眼睛最具相通之处。大人们或者童话书中描述的那些恐怖故事总与黑暗有关:

  不许开门,外面有大灰狼,它黑乎乎的脑袋正抵在门上呢。

  宝宝,该回家了,你看天都快黑了,再不回来,狐狸可要出洞了。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她四岁的女儿:女儿总希望屋里的灯全亮着,关掉一盏她就会大哭大闹。睡觉也开着灯,一关灯她就吓得大哭起来。她不敢一个人去厨房、卫生间,若要取什么东西,总要有大人先去把灯打开。对于女儿这种奠名其妙的恐惧,我们毫无办法。

  除了黑暗孩子还惧怕孤独。一个孩子守着大房间,大房间里平时有父母家人的欢声笑语,忽然没人的时候,孩子就会惶恐得无着无落。

  孤独感从人呱呱落地起就开始了,而且如影随形。孩子时时刻刻有父母相伴,父母短暂地离开也会使孩子感到恐惧,他们担心父母不在时会发生可怕的事情。孩子最怕父母因为工作、社交、旅游或者其他借口把自己扔在家里’或送到亲戚朋友家代为看管。父母也利用孩子惧怕孤独威胁孩子以达到让他们听话的目的:

  “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爸爸妈妈看你这么淘气,伤心透了,你还不如不回家呢。。

  “你不听话就出去,你爱去哪就去哪,爸爸妈妈不管你了。。

  孩子无法把握失去父母后自己生活的前景,这犹如被丢弃在大沙漠中,孩子所感到的不是孤独而是恐惧。

  孩子天生怕家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在家里缺乏安全感,是由于他们看到家里又出现巨变的因素。比如父母相互冷战或经常吵架,父母神色焦虑不安。又如父母老对孩子说:“你已经长大了,该懂事了。”“我们要作好思想准备,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我们会经历一些困难,但我们总会度过危机的”。当孩子看到周围一个家庭接着一个家庭破裂时,也会担心噩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他们无法想象未来生活的前景,孤独感使他们恐惧。

  孩子恐惧死亡。许多孩子对亲人离去不是悲痛,而是恐惧。一个九岁的女孩,一次在海边玩,跟她同龄的一个孩子在烈日暴晒下死了,整个海滩一片惊慌。女孩的母亲告诉她:那孩子是因为头痛而死的。从此这个女孩非常害怕头痛,头一痛她就哭着说:“我快死了。”恐惧折磨了小女孩好几十年。

  每个孩子都有恐惧感,有些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大部分恐惧感是出于后天因素。这些恐惧感随着生活经验增多可能会慢惺减少或消失,另外一些却转变为孩子的性格因素,如胆小、消沉、绝望等。既然家庭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我们的父母就应该尽量帮助孩子,让他们从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

  不用恐吓的口吻跟孩子讲话。

  家庭气氛明朗,父母少做些“预告”,不要误以为“预告”能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无论遇到什么事,父母要保持平静,这会给孩予以良好的影响。

  如何帮儿童克服恐惧心理呢?宝宝心理发育也是很重要的哦。

  一、儿童恐惧心理的表现症状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这在孩子接受医疗时(如注射药物)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那么,父母要如何帮宝宝克服呢?

  二、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1、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胆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应是承认孩子害怕的东西确实存在,这样,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惧,也就会相信你的劝慰、解释,才能解除恐惧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平时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要强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话来吓唬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讲授有关知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电,爸爸妈妈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应经常让孩子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产生愉快情感吃大锅饭服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讲故事、绘画等活动,讲出或画出自己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恐惧表达出来,渲泄出去,从而解除恐惧心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孩子上幼儿很怕老师,照理说,刚入幼儿园,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怕老师还情有可原,可是过了这么久,孩子怎么还是怕老师呢?难道,这也是孩子的天性释然。

一、孩子惧怕老师的原因

原因可能包括两方面 :一般,孩子惧怕老师是因为不能忍受老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或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与老师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目前,许多老师都不能够常常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对待学生,而是常常用否定的态度、挑剔的眼光和批评的言语对待学生,因此造成孩子对老师的惧怕,产生抵触情绪。

但能肯定的是,孩子的惧怕是种负面的情绪,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需要引起老师和父母的关注。

二、帮助孩子克服惧怕心理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境当父母发现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时,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发表意见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毫不隐瞒地讲清楚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接受批评时的心情。这时父母应注意两个方面:

1、认真听取孩子对事情的全部经过的陈述,以及孩子对老师批评和处理意见的看法;

2、冷静分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适宜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是属于孩子认识偏激或行为错误时,父母要积极引导,如果是属于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父母要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以化解孩子的抵触心理。

·让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即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创造情景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老师的难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针对孩子的害怕心理,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保护孩子。

  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孩子的“怕”有三种类型:

  自然恐惧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如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怕”及其对策:

  0~1岁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婴儿听觉较为敏感。

  对策: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避免强化噪音。

  1~2岁与抚育者分离产生恐惧,孩子对带养人的依赖性非常强,应尝试逐步分离。

  对策: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2~6岁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下的预想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又缺乏足够的认知。

  对策: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尽量陪伴孩子,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6~12岁对学校、抢劫、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等产生恐惧,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并由于父母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出现对成绩的焦虑。

  对策: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保护孩子。

  宝宝胆子小,家长有责任

  通过自身的经历,他认识到了危险,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有一些恐惧的经历,感受到自然后果,是宝宝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宝宝会恐惧的几个可爱理由,你知道吗?

  洗衣机、抽水马桶乃至街坊邻居的宠物狗,这些在你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一个1岁大的小宝宝来说,也许就像是侏罗纪公园里那些奔跑的怪兽。周围的世界,既充满惊喜也带来莫明的恐惧。


  盘点最让宝宝恐惧六件事情

  在宝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就要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咪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咪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咪道别。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分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育儿知识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

生活百科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

如何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育儿知识
如何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如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恐惧心理

生活百科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恐惧心理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教孩子数学当心三大常见误区

教孩子数学当心三大常见误区

教你鉴定婴儿智力的五种方法

教你鉴定婴儿智力的五种方法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