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的有效方法

撂夺

撂夺

2015-10-13 21:01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的有效方法。

  家长的作用极其关键:家长自己的行为方式直接给孩子提供效仿的模式;家长的育儿风格对孩子自我规范的影响持续一生;家长的管束策略影响孩子能否及早树立自我约束的意识和愉快地学会自我规范的有效方法。

  (1)家长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学会内化规则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孩子的所见所闻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孩子看见家长或同伴违反了规定却没有受到惩罚,孩子就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缺少规则意识。

  (2)家长的育儿风格

  孩子缺乏自控多半不是孩子的错,虽然有些孩子的天性活跃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受诱惑,但家长的教育方式构筑的成长氛围才真正影响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的养成。

  有研究发现缺乏自我控制的成年人,大多来自于父母不能提供自控典范的放任型家庭。尤其在青少年初期,如果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利益放在一边,不能理智地用一贯的原则和纪律约束孩子,只在自己极为愤怒时对孩子加以管束,被父母的暴怒吓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学到如何有效控制冲动。而控制过度的成年人往往来自于权威型父母主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而且喜欢运用引起孩子负罪感的方法来惩罚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怯懦、内向、压抑和自卑。而权威型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孩子成就自我约束,对孩子的行为奖惩有度,就容易造就责任心强、能够自我控制并具有成熟的道德感的孩子。

  (3)家长的管束策略

  如果家长专制、刻板,孩子就容易学会自我惩罚并缺乏自信。当家长用负罪感或收回对孩子的爱来惩罚孩子,孩子会变得恪守信条,不知变通。当家长使用严厉的,令人琢磨不定的方式惩罚孩子,并不作任何解释,孩子最不容易形成自我规范的意识。如果家长用温和委婉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在道德方面就会更成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规则的语言表述很关键。向孩子讲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如何转换角色,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等,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体验服从规则的益处和快乐。

  家长的管束策略必须适应孩子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如果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自我控制的限;如果家长的引导措施不能为孩子接受,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家长应该反省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容易“出格”的孩子尤其需要如此。对他们的管教可能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创造性,但我们不能只接受那些一点就通、懂事听话的孩子。

  10岁的小跃的外号叫“猴精”,他被父母和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孩子。他在课堂上捣乱,老师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最后只好叫他爸爸坐在他旁边陪他上课。在家,妈妈怕他出去闯祸,有时把他锁在房间里,他轻轻一翻就从气窗逃了出去。爸爸的痛打也已是家常便饭,不起作用了。当他在接受心理咨询专家的辅导时,却渐渐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自卑。他说:“老师讨厌我,同学笑话我,爸爸妈妈打骂我。我从来就没做对过一件事。”小跃的妈妈说,儿子老缠着他,一天要给她打好几个电话,有时老远地走路到她上班的地方找她。他有时哭着问妈妈:“你为什么无缘无故打我?”他把母亲视为避难所,可惜母亲并不理解孩子的彷徨。没有人知道或尝试了解孩子内心的委屈。他看上去无法无天,实际上是个惶惑不安,渴求帮助的孩子。

  任何管束策略都需要建立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家长在采取措施强化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时,需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他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我如何才能帮助他?只有通过沟通,建立了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情纽带,管束策略才可能行之有效。

  自我控制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会等待是第一步。

  延迟满足(delayedgratification)

  延迟满足,就是孩子能够等待,推迟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间。比如,孩子选择把糖留到明天吃。别小看这样的选择,即便你告诉他今天少吃一块糖,明天可以吃两块,孩子也需要一番思想斗争才能下决心放弃立刻可以得到的满足。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精神考验,是冲动与克制、放纵欲望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冲突的缩影。孩子如何选择折射出他的性格特征、自我规范的能力、道德发展水平,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未来的走向。曾有研究表明,那些四五岁时能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人格特征上与那些无法抵御即时满足的孩子的差异明显。前者往往自信、头脑清晰、善于把握大局、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而后者则约有1/3的人缺乏这些优良品质,比较羞怯、遇到挫折时自我否定、嫉妒心强、脾气暴躁,不会“做人”,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见,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容易长成睿智、成熟的青年,而迫不及待享受现在的孩子,则容易成为冲动、不顾大局、缺乏远见的人。

  可是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而且总是尽可能快地满足孩子。孩子深更半夜要吃鸡腿,妈妈立刻打发爸爸去肯德基买。孩子说要出去玩,父母没等吃完饭就出了门。这样的溺爱,容易惯出孩子的骄横性格,还使孩子失去了锻炼克制冲动、约束行为的机会,容易经不起诱惑。

  实际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以牺牲暂时的快乐为代价的。比如,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放弃一些娱乐,抓紧时间学习。延迟满足对一个人获得远见、学会自律、明确目标、取得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十分重要。

  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家长除了有时故意不立刻答应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磨练的机会以外,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做到延迟满足。

  a.加大延迟满足的力度

  延迟后的满足越有吸引力,越能促使孩子放弃目前的满足,并坚持到规定时刻。比如,你对孩子说“今天不看电视,明天可以到游乐场去玩”要比你说“今天不看电视,明天可以吃个冰激凌”要诱人得多。孩子更愿意,也更能够克制现在看电视的欲望。但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强,家长也要逐渐降低延迟满足给予物的价值,代之以更多的社会性奖励,以免孩子产生对物质奖励的依赖。

  b.让孩子明白延迟满足的好处

  孩子明白了延迟满足的好处后,就容易说服自己克制冲动。对于年幼的孩子或特别任性的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可能行不通,家长需要耐心地反复地给孩子强化“等一等更好”的概念。但孩子不喜欢家长的唠叨,家长可注意抓住生活中的一些恰当时机,给孩子制造一些悬念,让孩子发现等待会有惊喜。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或参与一些物品的加工流程,让孩子理解美好事物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

  4岁的小爱有些任性,平时要求得不到立刻满足时,会大哭大闹。妈妈有一次带她去买蛋糕,特意请师傅现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房子蛋糕。小爱在操作台前看面包师一点一点给蛋糕做花,等了半小时后终于拿到了一只漂亮的小房子蛋糕。妈妈说:“你看,如果我们不等的话,只能买一只平常的蛋糕。等了一小会儿,就有一只小房子了,多好啊。”妈妈还给小爱买了一棵菊花,小爱每天给花浇水总要问:“怎么花还不开呢?”妈妈就说:“耐心等一等,过几天就开了。”过了几天,菊花真的开了,小爱特别高兴。妈妈又提示她:“你看,等一等花自己就开了吧。”渐渐的,妈妈再要求小爱“等一等”时,她就不像以前那样不依不饶了。

  c.利用小伙伴的影响

  孩子在群体中更倾向于选择延迟满足。因此,让孩子知道他的朋友作出了延迟满足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作出同样的决策。

  午饭刚过,3岁的西西就要喝饮料,妈妈不让,就说:“如果你现在不喝饮料,午睡后可以吃一个冰激凌。”西西开始不干,但当他看见6岁的姐姐同意现在不喝饮料以后,也改变了主意。

  d.让孩子掌握抵御诱惑的策略

  教孩子一些抵御诱惑的方法,如,通过唱歌、做游戏来转移注意力、自我劝说、想像得到满足后的兴奋和自豪、反复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要改变”来自我强化等。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的起步是让孩子认识到延迟满足比即时满足更“合算”,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吃饭前不吃巧克力,吃饭后可以得到两块巧克力。但最终是要让孩子学会自觉地控制冲动,形成习惯,并以此自豪,而不是学会为了获得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宜之计。

  关于无理取闹

  任性是孩子失去自我控制的最常见的表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任性的时候。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都有失望、沮丧或不满的感受。有些时候,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仅仅是哼哼唧唧几声,或让父母轻轻抚慰一下就平静下来。可有时,孩子会闹得天翻地覆,甚至歇斯底里,他们发脾气时的巨大能量会超乎你的想像。

  2岁左右的学步儿阶段是任性发作相对频繁的时期,这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但家长的教养方式得当可以有效减少孩子的任性发作的次数。有研究表明:如果家长使用转移注意力、讲道理、忽略孩子的发作和批评的方式,孩子的任性行为明显减少。但如果家长采用满足孩子的要求、哄骗、安慰和威胁的方式对付孩子的任性,孩子不仅任性发作的次数不会减少,而且愤怒的情绪还会持续更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实际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往往是有理由的,可这些理由有时被大人认为不正当,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孩子的感受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的生理、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还很有限。

  能有效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的家长有一些共同的经验:

  a.重在预防

  孩子,尤其幼小的孩子任性发作与他们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当孩子饿了、乏了、生病了的时候,最容易一触即发,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生理需要节奏,建立合理的作息规律,使孩子的生理需要及时得到满足。当孩子适应了一种有秩序的生活.对于下面要干什么有明确的预期,会减少许多因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兴奋和不安,同时也减少了自己的愿望和家长的要求相冲突的情况。家长也因为孩子生活的有规律,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减少忙乱和烦躁。但孩子的作息时间的遵守不能像火车时刻表一样严格,要根据孩子当天的情况灵活的把握。当孩子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家长首先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缺少了睡眠、前一时间段是否玩得过量了或是身体不舒服了,然后及时采取措施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午11点,2岁的俊俊显得有些烦躁,连他最喜欢的玩具都没有心思玩,还闹着要妈妈抱。妈妈想起今天早晨俊俊起得比平时早,可能他是犯困了。果然,她发现俊俊老是揉眼睛。妈妈正在做饭,但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抱起俊俊,一边逗他玩,改善他的情绪,一边拿出给孩子准备好的饭菜,马上让孩子吃饭。孩子吃好饭,12点不到就安静地睡觉了,比平时早了差不多40分钟。

  晚饭吃过不久,立立就开始不耐烦,皱着小脸,哼哼唧唧地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妈妈正忙着做家务,就拿出许多玩具,打发孩子去跟爸爸玩。爸爸说:“立立好像要睡觉了。”“怎么会,她平时9点钟上床还在磨磨蹭蹭不肯睡呢。”又过了一会儿,立立开始哭闹,妈妈发现孩子真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就赶紧喊孩子的爸爸:“快烧热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准备好洗澡水,孩子怎么也不肯下水,挺着肚子,绷直双腿,大哭大叫,满头大汗。爸爸妈妈哄都哄不住。好不容易孩子哭累了才睡。

  有时孩子会否认自己犯困,许多孩子在眼睛发红,倦意满面的时候仍固执地声称不睡觉。这时候,家长如果坚持把孩子送上床,可能会引发抗议和哭闹。家长可以找个过渡的台阶,让孩子做好上床的准备。

  5岁的木木玩的时候已经很不耐烦,脾气开始发“毛”了,妈妈知道他困了。就问他:“木木,妈妈陪你去睡觉吧。”“不,我不睡觉。”木木坚决地说。“那你坐到妈妈旁边,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这可是木木最喜欢的节目之一,木木立刻靠近妈妈身边。等到一则故事讲完,木木已经很迷糊了,再也不反抗睡觉的提议了。

  b.设置明确、公平的规则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发展的,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能理解你讲的道理。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如果家长提出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孩子做不到,反而更容易发脾气。幼小的孩子需要家长事前给予明确的指令,在要求他转换活动之前给予预告和准备的时间。不要根据家长自己的需要,下达命令,要求孩子立即服从。

  3岁的嘟嘟正在玩得起劲,妈妈说:“睡觉了!”嘟嘟不理,妈妈过来,夺走了他手上的玩具,把他往卧室拉。嘟嘟赖在地上大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后来嘟嘟妈妈改变了策略,睡觉前她就学着广播员的腔调预报:“嘟嘟,还有10分钟就睡觉了,请做好准备。闹钟铃声一响,我们就收拾玩具上床。”嘟嘟愉快地答应:“好的。”闹钟一响,妈妈和孩子一起收拾了玩具,嘟嘟就自觉地进卧室了。虽然偶尔,嘟嘟还会要点儿赖皮,但总的来说,母子俩睡觉前的斗争少多了。

  c.保持奖惩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对孩子已经发作的任性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忽略和暂时隔离。(可参看“积极的管束策略”篇)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最重要的是所有家长对每一次任性发作的态度和措施要一致。让孩子清楚地明白用任性来胁迫家长是达不到目的的。坚持多次以后孩子的任性会得到有效控制。

  控制孩子的任性,不仅是为了给父母减少很多烦恼,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被毫无羁绊的情感压倒和伤害。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愤怒、不满或抗议而感到内疚,你所做的是对孩子将来的快乐有益的事。研究表明,孩子对家长的忽略或暂时隔离等积极管束策略的情绪反应很少延续到事后,也不会对家长产生憎恨,只有不恰当的专制的惩罚才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

  两岁半的凯恩因为妈妈不让在开饭前几分钟去骑小车而大发雷霆,妈妈关上了通向院子的门,他就用头撞门。妈妈把凯恩紧紧抱住,坐在椅子上,一边说:“妈妈不能让你伤害自己。”凯恩还拼命挣扎,但妈妈咬着牙,用手箍住他不放。凯恩终于平息下来,乖乖地跟妈妈去吃饭。

  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

  变更表扬的主语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而实际上起着一种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励孩子确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你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

  鼓励特别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励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即要分时间、场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再好的良药也不能下得过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过了头,那就可能变成了一个自负甚至惟我独尊的小霸王。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1、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白领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另外在工作中也可以放松,如边工作边听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谈谈笑话;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做深呼吸等等。同时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这就要求白领应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事应该稳健,要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白领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白领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如众多白领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抄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工作方法上也有问题,如工作不分轻重缓急,事无巨细都亲自干,工作效率低等。对此白领应学会应用统筹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以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白领就要重新为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一些有工作狂倾向的人,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工作为了生活呢,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是健康和生命重要呢,还是事业重要”;“以健康和生命为成本代价换取事业的发达值不值得”,以使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上来。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诱发白领心理疲劳的因素,为此白领应积极调整与人、与单位的关系,让自己、同事、单位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中,以保持平衡的心态。

  3、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由于客观原因,白领大多不得不处在一种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白领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生活中白领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工作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

  4、寻求外部的理解和帮助

  白领如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去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寻找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大企业就要求员工参加工作压力管理和减压等心理训练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些国家也要求企业提供学习、训练的机会。

  心理频道小编温馨提示: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白领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

  戒除手淫成为了很多人的疑问,如何戒除手淫的方法也更加是十分繁多,下文当中所介绍的戒除手淫的自我控制指南,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自我控制指南:

  1.除了在上厕所时,严禁接触身体的隐私部位。

  2.尽量避免独处,找几个好的伙伴,呆在他们中间。

  3.如果你有好友也有同样毛病,你必须断绝和他来往。不要与任何有同样毛病的人交往。不要认为两个人一起戒,这永远作不到。你必须脱离这种人群。因为见到他们,你会不由自主地想你的毛病。这种毛病必须严格从你脑子里清除出去。你的思想必须放在别的或更健康的事情上去。

  4.洗澡时,切忌对着镜子自我欣赏。洗澡不能超过5或6分钟,这段时间足够你洗澡,擦干,穿衣和走出浴室回到家人当中。

  5.如果床上是你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要足够妥当地穿好夜间衣服,使你不能很轻易碰到你身体的关键部位,这样的话脱掉衣物就很困难和费事。到你开始脱掉起保护作用的衣服时,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控制你的想法并远离诱惑。

  6.如果在卧床时,诱惑看起来无法控制的话,就必须立即起床,你可以到厨房给自己搞点甜点,即使这时是在午夜,即使你不饿,即使你担心发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转移注意力。可以这样说,你是可以控制你的意识的。

  7.要远离色情读物。不要读有关手淫的文章。不要去想手淫这件事。记住:“一旦想了,就会去做”。必须改变你的思考方法,要让那种想法离开你的脑子。一旦你做到了这点,你就会戒掉他。

  8.脑子里始终应想着健康的事物。可以读一本好书,最好每天读一段令人提高道德修养的书籍。

  9.也可以祈祷,发愿。但不要涉及手淫,因这会使你老想着“它”。祈祷真诚,祈祷理解,为你的亲人,朋友,家庭祈祷。不要去想手淫,不要提手淫,不和别人谈起手淫,祈祷中也不提它,让它离开你的脑子。

  10.对此问题的态度决定了克服此问题的难易。关键是要承诺一定要克服它。当一个人理解了这么做的理由时,就会创造条件和环境来帮助付诸实践,他就会有力量来控制这一切。手淫会带来负罪感和感情压力。过度手淫会造成身体戕害。它完全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分泌行为,根本没有表达出人类自身的繁衍能力。这种自慰行为会导致失去自尊,会使一个人的信仰变得脆弱,会感到自己的责任变成负担,会把自己义务看作是施舍。

  最好的戒除手淫的方法其实就是从自身做起、从自我做起,只有总自我开始改变,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并拥有健康的生活!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的有效方法

分娩
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的有效方法

帮宝宝学会有效控制尿便

育儿知识
帮宝宝学会有效控制尿便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让宝宝学会洗澡 让宝宝学会洗澡的方法

育儿 幼儿 洗澡
如何让宝宝学会洗澡 让宝宝学会洗澡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教育 学习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简单方法

分娩
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简单方法

教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生活百科
教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不经意的五句话泯灭孩子对艺术的兴致

家长不经意的五句话泯灭孩子对艺术的兴致

一次失败的机会对儿童很重要

一次失败的机会对儿童很重要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