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儿童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天下无猜

天下无猜

2015-10-13 21:00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推荐:儿童最喜爱的八种游戏,一起了解下吧!

  儿童最喜欢的8种游戏是什么呢?

  角色扮演游戏

  即使是在这个年龄,角色扮演游戏仍是孩子很喜欢做的事情。它包括对特定人物的简单模仿到扮演话剧等。孩子这个时候已能胜任很多他熟悉的角色:火车检票员、医生、警察、老师、牛仔、印第安人。孩子在集体中最适合做这些游戏。因为,在这个集体里,一个扮演老师的孩子会有真正的学生;扮演售货员能有真正可以服务的顾客;扮演印第安酋长能真正地召集部落会议等。

  由于可以主观随意地将某种性格安在某个人物的身上,所以角色扮演游戏也很接近象征和虚构游戏。在玩后面一个游戏时,孩子还可以用物件来寓意他当时的愿望。例如,一块木头可以是勺子、一棵树,或一根天线。慢慢地,孩子会偏爱于用实际的东西来游戏:他希望用真的秤来秤商品,甚至要给布娃娃吃烤好的点心,并且在扮演医生时,要从医生的箱子里拿仪器出来给病人看病。

  所有这些模仿和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孩子逐渐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处的世界。它实现了让孩子的行为方式符合客观实际,让这种行为方式得到锻炼,让他的恐惧、愿望和攻击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消化。

  利用材料的游戏

  这个时期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木头、塑料、纸板或纸、布料、透明胶片或金属等制品的用途及功能,总想探究明白。例如,孩子玩陀螺时观察制作陀螺的木头材料,或者把一本大的画册当成玩具火车的隧道用。

  玩滚轮车或骑自行车时,他想了解有关的技术关系,如车轮滚动与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新的可能用途。例如,他也许会用沙桶和绳子做一个货物升降机或挂在自行车上做一个拖车。但有时,乐于动手实验的孩子可能会使自己身处险境。因此,孩子在玩滚轮车或骑自行车时,应反复向他强调在街上车多,骑车有危险(有目的地培养其正确的交通行为),并给他指明客观存在的特殊困难。

  塑造游戏

  孩子有创意活动的需求。塑造游戏特别适合孩子的这种需求,它不会限制他的想像力发挥。当孩子用陶土塑型,用水粉颜料或积木块仿造其周围环境时,他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高度的集中注意力。他的作品主要再现他的印象、经历和经验。因此,尽可能地不要限制孩子做手工或用绘画工具绘画,因初次接触而限制他使用工具箱,或限制他玩积木、小丑玩偶,或限制他做编织、刺绣和纺织。您应该为孩子做好相应的准备,而不是总在边上不断地提醒孩子:“注意,这个东西太脏了。”“当心你的衣服。”“注意,你刮坏家具了!”等等。

  集体游戏

  在正常情况下,这类游戏的进程有严格的规则限定。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都要遵守这些规则。谁作弊,谁就破坏了游戏。

  集体游戏以不同的原则为基础。有些这类游戏要由运气决定游戏的开局,如抽牌或纸牌游戏,它们就是靠偶尔抽出的纸牌好坏决定竞技的特点,掷骰子游戏也类似如此。另外,一些游戏则是要孩子开动脑筋,思考怎样才能以最快最容易的方式,避开路上设置的很多陷阱,而最终到达目标。这类游戏可供孩子玩很多年。所以,购买这类游戏时,应特别注意玩具散件的加工质量及其包装。

  近年来,不设赢家的游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孩子们常常合在一起对付一个怪物,一起扮演耗子来对付猫,或作为登山者来对决下落的太阳等。这类游戏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团队归属感、集体行为和团队精神。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竞争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但并不出现有某位参与游戏者成为对手的情况。

  小组游戏

  孩子通过同其他人一起游戏而积累基本的社会经验,他能从中学会什么是适应、归属、等待、诚实游戏、输和赢等。小组游戏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户外开展。周末郊游或度假时都可以找到机会让孩子有小组游戏的经历,即与其他不认识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弹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猫和老鼠”、“橡胶人一扭曲舞”之类的游戏等。

  在家里也可以举办有邻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参加的下午游戏活动,而下面这些游戏则特别适合在这个时候玩:如“耶路撒冷之旅”、“瞎母牛”、“敲壶”、“我右边的位置是空着的”之类。

  传统竞技即灵巧游戏

  这类游戏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体的灵活性,处理材料的灵巧性,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某些通过耍花招激怒别人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位孩子会在如“猫和老鼠”或“结帕游戏”之类的游戏中获胜。

  灵活性游戏能促进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细运动能力。能有这类效果的游戏有:球类、跳绳或必须将弹子打入特定洞的游戏等。

  电子游戏

  不经意间已经有了很多专为孩子,也包括5岁孩子设计的电子游戏。孩子在这种游戏中所面临的是每一关所设定的特殊任务,而完成这些任务则要求孩子具备灵巧性、能快速地组合、记忆等作为前提。一旦赢了,就能进入难度更大的下一关等。事实上,玩这类游戏,孩子永远不可能赢,因为电脑在下一关里的反应会更快。

  换句话说,只有另外一条出路,即关闭电脑!如果不是这样,电脑就总是能证明自己反应更快。

  棋手在与电脑的对决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宁可跟真的棋手下棋。虽然不是任意一个对手都下得那么好,但可以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来下,时间一长,下起来就会很有乐趣!

  另外,孩子在与人游戏时同时还能同他聊天,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使是游戏时谈的话相对少些和无关紧要)。因此,我建议您,应尽量让孩子多和朋友一起游戏,而不是为他找些电脑软件,包括可能的各种软件升级版本让他上机去玩。

  猜谜游戏

  这游戏可以自己编。供人猜的谜语可以由您或您的孩子来选定,它们影射的可以是一个动物、一个情景或者一个人物。猜谜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声响、动作和哑剧所表达的意思。其他的猜谜游戏如“我看见了你看不见的东西”或“猜歌”等,适合于长途乘坐汽车和火车旅行时玩。

  你的早教方法正确吗?父母是学龄前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下面小编总结了孩子最讨厌父母的7件事和10句话,来看看你有没有做过吧。

  一、孩子最讨厌父母的7件事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内疚,这个时候父母再责骂他,会让又愧疚变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暂时隐忍不发作却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随时可能爆发。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当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5、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6、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7、不信任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先“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不仅如此,以上10句话也是孩子最不愿听到的。

  二、孩子最讨厌父母的10句话

  1、“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种家长往往得过且过,患得患失。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里,这种心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

  3、“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抽时间和孩子相处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滋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5、“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

  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考砸了惩罚,考好了奖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也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6、“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对立,更会破坏和妨碍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识成长,缺乏协商能力,甚至还会滋生暴力倾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7、“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谁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会让孩子觉得委屈。此类方法前两次用或许会让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逆反,索性将错就错。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情绪随意发泄,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会让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或滋生叛逆。

  9、“你怎么这么笨?”

  反复的言词否定,无异于毁灭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我否定并且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越来越恐惧。

  10、“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如果是真离婚另当别论,如果仅仅是个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他一定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会考虑自己会跟谁,但结果更遭,因为他发现跟谁都很痛苦。如此周而复始地焦虑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郁情绪。

  最后,小编提醒家长千万别做出以上这些孩子讨厌的事情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家长如何化解孩子的倔脾气呢?

  建议一:保持平和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倘若父母一遇事就着急上火,与爱人针锋相对、大发脾气甚至吵架,那难保孩子不会养成爱发脾气的毛病。父母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家庭环境。

  建议二:不溺爱孩子,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的要求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倘若一概满足,孩子养成习惯后,稍不如意便会发脾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应该加以区分,合理的就满足,不合理的则要作罢,并向孩子说明原因。

  建议三:巧妙化解孩子的发火

  孩子发脾气,父母不能一味迁就,也不可跟孩子大动肝火,要冷静观察,巧妙化解。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首先要巧妙地借助孩子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的特点,平和地用他们爱玩的玩具或爱听的故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暂时忘记不快。孩子情绪慢慢转好之后,父母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给予满足,而不合理的要求要利用孩子可接受的方式跟他们讲明白,如讲故事的方式等。最后,父母还应该明确让孩子知道,那样的反应方式是不受欢迎的。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 “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 “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晚上,快乐地和孩子分享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从学校回来,让孩子有向父母倾吐一天来发生的趣事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回到家一定想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花些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相处,跟孩子轻松自由地谈话。 “你看起来又有什么高兴的事。”或是“你这么沮丧,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啦?”类似的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了解他、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父母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你就不能像楼下那个孩子那样争气?!” “你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俗气?” “烦死人,离我远点!”孩子对这类话虽无言以对,心里却留下阴影。

  规邂有害的爱的方式

  不要有意无意延长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

  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给予自己爱和关心。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推荐:儿童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分娩
推荐:儿童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学学孩子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生活百科
学学孩子最喜爱的八种游戏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女人皮肤最喜爱的10种食物

食物 女人
女人皮肤最喜爱的10种食物

帮助孩子右脑开发的八种游戏

分娩
帮助孩子右脑开发的八种游戏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孩子们最喜爱的手指游戏 视频教程

手指游戏
孩子们最喜爱的手指游戏 视频教程

女人必知 皮肤最喜爱的9种食物

食物 女人 女性健康
女人必知 皮肤最喜爱的9种食物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帮孩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则

帮孩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则

音乐对婴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音乐对婴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