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外语 环境适合最重要

N19891127

N19891127

2015-10-13 20:56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幼儿学外语 环境适合最重要,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升学机会等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普遍意识到能说一口漂亮的外语是多么地有必要。有的人按照国外语言学习关键期(3-12岁)的假说,认为幼儿正处于一种自动习得一门语言的优势时期。现在社会上(包括一些外语教师本人)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儿童学习外语不但可以开发智力,而且学习开始的时间越早,效果就越好。于是,有条件的孩子进入了所在幼儿园开办的幼儿英语班学习,没条件的也利用周末进入社会上开办的幼儿英语班学习。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伍,缺少将来在社会上竞争的一个资本,因此,注重孩子语言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

  学外语低龄化

  对于许许多多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学英语已经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住北京昌平区的王女士每周三、周五下班,从幼儿园接出孩子后都要直奔海淀区的一个少儿英语培训机构。

  对于王女士这样每月家庭收入只有4000元的工薪家庭来说,孩子全年5000元的英语学费不是个小数目。“英语是工具,是必备的技能,怎么能不学呢。有的孩子从两岁多就开始学,我们这都学晚了。

  幼儿学外语几岁合适?

  幼儿该不该学英语,孩子几岁学习英语才合适?这个问题着实困扰着很多家长。有观点认为学英语越早越好,从孩子学说母语起就应该开始学英语,给孩子创造一个外语的环境,把外语当母语来说。

  少儿教育知名专家、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认为,3~12岁是一个人学习英语的良好时期,利用好这段时间学习双语是很重要的。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在12岁之前,语音中枢与母语同在右脑;再大一些之后,语音中枢就转到左脑,和右脑的母语分开了。根据语言学相关理论,孩子学习外语的最好阶段,应该是在12岁以前。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师资条件、教材选择等方面,总的来说,如果不具备好的学习条件,就不要盲目在学校教学之外给孩子开设英语课程,否则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

  同样基于这样的原因,专家们赞成有条件的孩子尽早接受英语教育。良好的师资、正确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材,都是孩子接受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家庭、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双语环境,英语老师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能正确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英语,早点学习英语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如果没有条件,不主张孩子特别早地去学(最好在4岁后),否则,还可能影响到对母语的学习。尤其不要逼着孩子去学,易有副作用。梁雅珠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只能用成人学外语的方式来教幼儿学外语,我建议还是不学的好,免得挫伤孩子学外语的兴趣。”

  “除非我们能够让小孩持续、密集地学习英语,否则在课堂上扎的根,只是种在沙堆上,浪潮一来就会被冲走。”邱耀德副教授建议,正式上学以后,如果孩子学有余力、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在课外学习英语。因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中,一星期也只有4个课时,对英语的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目前由于缺乏教师,在学校里难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时间,业余时间的学习便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

  学外语重在培养兴趣不在背单词

  来自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调研显示,现在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误区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恨不得听说读写样样都行,希望孩子尽量多学词汇、语法和句型,把他们等同于成人,陷入英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模式。

  专家认为,幼儿英语教育不要看孩子背了多少单词、会说多少句子,而应注重启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了解一些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用语,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积极学说,养成大胆开口的良好习惯。

  幼儿期有必要学外语,最佳年龄应该在3岁以后,但幼儿学外语不能忽视母语的学习。对于2至3岁的孩子来说,学习母语比学习外语更加重要,如果在孩子连母语都没有说好的情况下就学习外语,反而使其哪种语言都学不好。

  

  专家表示:3岁孩子学外语有无以伦比的先天优势

  1、生理上的优势

  人的发音器官,在青春期前皆处于发展状态,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因此,就语言发音而言,若是一个孩子从小学习英语,有充分机会使用这些语言,他的发音器官自然会配合这些语言发音系统调整形状,发出这些语言需要的各种声音。而过了青春期再学习另外的语言,由于发音上会有一些限制,于是产生所谓的腔调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2、模仿者的优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够从各种情境中不断吸收、记忆所有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触摸到的东西,并依次进行模仿。随着经验的增多,便渐渐地组成有意义的概念,并以自己的意识进行判断。孩子长到了一二岁时,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姿态、手势、自然的动作语言了。这时候,学习第二语言,等于水到渠成,无任何学习的困难和压力。在快乐的心态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吸收着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完整的表达。

  3、环境和心理方面的优势

  从外在环境和心理上来说,大人学英语时,会介意自己的文法与意思是否正确,说错了会觉得没有面子;而小孩子的“语言自尊”尚未形成,不会分辨哪一个是、哪一个不是自己的母语,自然就不会抗拒学习或者是说外语。外界对孩子的要求,不会太高,对孩子的每一分进步的表现,都会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赞赏,这对孩子学习第二语言也是种促动。

  4、积累上的优势

  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就是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因为语法的掌握,必须在时间和经验中修正改进。孩子早早地就进行词汇量的积累,词汇量越丰富,孩子就越能将意思表达清楚,而掌握语法的能力越好,孩子越能流畅地说英语。也就是说,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得到了最大量的延伸,无论是掌握词汇量还是语法修正,都能够得到最宽松的时间保证。

  一般,爸妈们在培养幼儿学外语方面积极性很高,那么,爸妈就要注意抓住幼儿3岁学英语的好时机哦,正确的引导,进行有针对的训练。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广泛的实践

  只有通过广泛的实践才能达到语言的熟练运用。父母在教幼儿学外语时,可让孩子多看一些儿童英语读物,外文少儿电影、外文少儿电视节目,多听外文儿童歌曲,因为伴随画面、配乐、抒情诗更容易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规定一段时间,如每天晚上的7——8点全家人必须用外文交流,处于这种环境下,儿童的外文水平会有较大的飞跃。

  强调直观性

  儿童思维具有直观性,一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客观物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词汇,所以可以依靠“直观”进行外语学习。

  通过触摸来学习。做一些小手指游戏。如一边唱,或一边说“蜘蛛”,一边用每一只手的手指相互接触,就好像蜘蛛在爬行一样。

  通过味觉来学习。在庆祝语言学习的成功时,可让孩子吃食物或用外语说食物的名称。

  通过嗅觉来学习。玩一些嗅觉游戏,把食物装在麻袋中,让孩子闻闻、猜猜里面有什么、并让孩子用外语说出名称。

  把周围世界都当成课堂。可以通过任何一件有兴趣的事情如数数树上的桔子有多少、比比树上的树叶。区分不同的鸟和事物等,都可学习一种新语言,把数字和词语与游戏联系起来。“联系越多、学得越多”学习第二语言时,任何事物包括数字、新词语等,都可与游戏联系起来。

  通过运动学习——要让孩子从做中学,要鼓励孩子通过跳舞、表演等来学习。

  通过交流来学习。例如,让幼儿在饭后通过互相交流、说话来操练英语,让孩子慢慢地“酝酿”说说话。

  简·休斯顿——《教育合理的人》的作者说:“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尝味、触摸、看、感受信息来学习任何一样东西”。

  专家在研究儿童获得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儿童在学说话时经常说什么(儿童的感觉一运动能力和概括能力与语言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儿童说话的内容往往是他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事件及其关系,他们尤其喜欢谈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经常与之接触的事物。许多孩子最初学会的物体名称是“球”,“地毯”或“小甜饼干”,人物名称是“妈妈”或“小猫”,与人交往的词汇是“不”和“请”,行为词汇是“再见”、“离开”或“下地”。看来,他们掌握新物体名称的主要依据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结构和味道)。

  (2)儿童最初学说话时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的(他们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

  婴儿简单地发声是他们最初与人交流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声音会逐渐演变为成人的语言。孩子必须学会使用常用词汇和句子,才能进行更复杂和更高级的交流。父母对孩子讲的话一般来说适合于孩子的认识水平。他们通过与孩子谈论大家(孩子和父母)正在做的事情来不断给孩子上“语言课”。父母还不断变化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使孩子的话吉与认识发展相适应,从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3)孩子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他们是如何学会用语盲来满足自己的交流需要的)?

  这一问题与语言的实用性有关在同父母的最初接触中,孩子们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可以影响父母的行为;同时,父母发出的声音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了解到声音的这种作用后,孩子便开始通过比划物体和指挥别人的行动来有意识地与别人交流。他们会发现自己的语言可以产生某些因果关系。2岁的正常孩子可以掌握讲话的基本规律,即要想使交流取得效果,就必须把握讲话的时机、经常重复说过的话和把话说明白。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幼儿学外语 环境适合最重要

分娩
幼儿学外语 环境适合最重要

最重要的胎教方式就是环境胎教

胎教 胎儿
最重要的胎教方式就是环境胎教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父母逼幼儿学外语可能事与愿违

分娩
父母逼幼儿学外语可能事与愿违

孩子学英语环境影响很重要

生活百科
孩子学英语环境影响很重要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宝宝怎么学外语最好

宝宝
宝宝怎么学外语最好

怎样教孩子学外语

生活百科
怎样教孩子学外语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初期通过提高自身修养的胎教

怀孕初期通过提高自身修养的胎教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侧重点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侧重点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