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幼儿容易记住感兴趣的事物

智者就这样

智者就这样

2015-10-13 20:55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三岁幼儿容易记住感兴趣的事物。

  在这个时候,怎样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发生兴趣,要比给予他什么更为重要,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都会贪得无厌地吸收,并记忆下来。在此过程中,才培养出日后对大脑的机能与个性的形成最为重要的意愿或意志等等。

  每个做父母的,总在孩子一出生,也不管他听得懂与否,就为他念童话或讲故事。反复听着之中,幼儿就把所讲的故事背了起来,并牢牢记住,若是你稍一念错,他会当即指出你的错处。原来,幼儿已将不明内容的童话与故事,当作一种模式记在脑子里了。

  渐渐地,幼儿会在听讲故事之中,对其中的某一故事特别感兴趣,而设想要自己拿起书来,模仿大人的样子阅读。

  别看他一本正经地念着书,其实,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识文字,他只是把记忆中的故事情节和书中图画对照一下,再逐字顺畅地念了出来。这时孩子喜欢缠着父母亲:这是什么字,那又是什么字?执拗地问东问西,这就是他对事物感兴趣的证明。

  聪明的母亲会把握住这个时机,很自然地教孩子学习识字,培养他的读书兴趣。

  所以,有心教孩子的母亲,应该刻意选购有文字的童话书,然后跟着幼儿,边看边念给他听并指出该文字与书中相对应的图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背起故事,当他自己能够看书时,就会最先对文字有兴趣。

  这时,做妈妈的千万要耐心地、毫不厌倦地一字一字教给孩子。当有一天,孩子在父亲看的报纸上发现自己认识的字时,定会高兴得雀跃不已,父母当然也会感到很快乐。

  上述种种,是在告诉大家,三岁前后的幼儿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都会毫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并将它牢牢记住。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名叫《武汉年仅7个月的小烟民》的贴子,该贴子引来很多网民的关注。贴子的图片上,一个男婴的嘴里被塞了一根点着的烟,眼睛被烟雾熏得闭上了,看起来很可怜。网友们看到这个帖子都纷纷斥责:“孩子不懂事,大人为何如此无知呢?”。

  其实,幼儿吸烟这样的新闻也经常有爆出,但是每次爆出这样的新闻,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指责。如2009年2月爆出的重庆2岁小烟民,2岁的小娃娃在街坊们的“教导”下学会熟练的抽烟和满口脏话;2009年4月爆出南京3岁小烟民,抽烟姿势也十分熟练。这次轮到了7个月大的婴儿,到底是谁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烟民呢?

  父母低龄化,忽略对孩子的管教

  目前,很多父母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部分自身的心智还没发育成熟,就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担。这样对于子女的成长教育过程中都会缺乏一定的经验和耐性。也因为绝大部分父母还需要上班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照料,这样也造成了对孩子的管教方面的忽略。

下一页推荐阅读:时尚“潮童”还是妖蛾子?

  社会大众无责任心

  武汉7个月大的小烟民和重庆2岁大的小烟民都是由身边周遭的大人教育他,所以才会接触到香烟。小孩子就犹如一张白纸,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和人的影响。而且那段时间也是小孩子学习能力最快的阶段,所以大人们教他们什么,就学什么。

  而大人们也明知道香烟是有害身体的,但是为什么还要给小孩子烟抽呢?有记者访问过给7个月小烟民的大人们,那些大人表示,给小孩喂烟,觉得他叼烟的样子很好玩。就是因为好玩,而给小孩喂烟?是多么没有责任心的行为啊!当记者再追问,他们会否给自己的孩子喂烟时,那些喂烟的大人们都无语躲开了。

  孩子吸烟对身体发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吸烟危害健康。吸烟对大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更何况是身体器官机能发育未完善的婴幼儿?据专家介绍,让小孩吸烟,会影响其呼吸系统的发育,引发呼吸道疾病。其次,香烟具有成瘾性,如果长期让婴幼儿接触香烟,稍大后便会染上烟瘾,对成长发育及其不利。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大脑高阶功能是“男左女右”吗?

  丁绮文解释,并非男人左脑发达,女人右脑发达之意,而是无论男女两性的大脑,从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得知,左脑主司逻辑、分析、抽象、数理及语言等功能,偏向男性特质,也可说“理性的左脑”。右脑则主司空间、情绪、影像、感官等功能,偏向女性特质,也可说是“感性的右脑”。所以正常的人脑,融合理性与感性思维,岂不是两性共治吗?

  如何以“双听实验”来说明左右大脑的不同?

  丁绮文说明,作法是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经由耳机同时传入左右耳,结果发现如果声音是两句不同的说话,那么右耳会听得比较清楚,而且记得比较久。相对的,如果声音是音乐,那么传入左耳的会听得比较清楚。因为左耳听神经通往右脑,右耳则由左脑掌管,因此证明左脑管语言,右脑主管音乐,专长不同。

  右脑是相辅相成的吗?

  丁绮文举出人类的语言发展来说明,大脑的左右协调,两性共治是如何运作的。婴儿刚出生时,左右脑不分工,一起处理。此阶段如果单侧脑受伤,另一侧会代偿,争取主控权。当脑部发育逐渐分化成熟,左半球专长的是文法和字汇,表达意思绝无问题,但是如果右脑受伤,说话会音调平平,非常呆板无趣。为什么呢?因为右半球负责替语言润色,它擅长社会性的语言表达,例如说故事,讲笑话,使音调出现抑扬顿挫。没有右脑襄助,人类说话将像机器人。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为何?

  丁绮文医师说,零至六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初生婴儿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和大小,和成人相同,脑重量却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强。婴幼儿期快速发展,六岁时达到成人的90%,这期间增加的重量,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和细胞间的连结。这些连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引导,使脑质各部精密分工和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近年的婴儿研究如此蓬勃且受到重视。因为我们都希望下一代更强,这些研究可以指引我们何时开始教育,采用什么方式,效果最好。

  最后丁绮文主任提醒大家,对大多数惯用右手的人们而言,左脑是较常被操练的。以往重视认知能力的幼儿教育模式,恐怕也造成左脑功能向上提升,右脑功能向下压抑的结果。新的幼儿教育观念,从零岁开始,提供多元多向度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均衡的,自然的发展。父母亲不需要过度重视幼儿说话认字的能力,而要增加体能活动和音乐熏陶的比重,相信这样的观念培育出来的,将是潜能发挥,创意提升的资优下一代。

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个答案版本有很多,归置合并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谈恋爱结婚一样嘛,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啊;

2、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说:上幼儿园可以早点儿开始学习啊,要不在家里成天就知道傻玩儿,啥也不会;

3、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说,孩子早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说他去幼儿园还能多认识些小朋友。

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答案之外,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一位到幼儿园咨询入园的妈妈就曾经突然拉着一个老师的手说:以后我儿子就交给你们幼儿园了!终于有人可以管住他了,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由于这样的原-因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妈妈,肯定是极个别的,但对于究竟“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妈妈并没有细细地想过,而是在“半梦半醒之间”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要聊这个话题,咱们可以先从广为流传的俗话说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句话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包括了四个时期——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期(2~12个月)、幼儿期(1~3岁)、学前期(3~6岁)。不同的时期,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的早期教育就是遵循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给予孩子最恰当的引导和推动。

有一个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出乎意料,但事实就是如此:人在0~3岁这个时期,发育成长最快的器官就是大脑,刚刚出生的孩子,大脑的体积就已经-相当于成人脑体积的50%了,随着周围的外部刺激不断丰富,孩子的大脑重量和体积都在迅猛增加,生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身体的生长。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并且有专家指出,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基础上,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都是在0~4岁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比如,0~1岁是孩子对声音辨别的关键期,0~2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1~3岁是语言和音乐智能发展的关键期,2~4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有点不可思议吧?),因而如果能够在这段时期当中,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会对他一生的能力、智力、品格、性情等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这一组数据更加让我们知道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孩子是否及时接受了优质的早期教育,确实能够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既然早期教育如此重要,那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有哪些呢?总的来说有三个部分,第一是社会的大环境,第二是自己家庭内部,第三就是幼儿园了。

社会大环境是整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状况决定的,我们暂不做剖析,先说说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庭内部的早期教育,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因为懂得教育规律,并且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家庭教养方法的妈妈毕竟不是很多,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早教”,也仅限于给孩子周到的生活照顾,和孩子简单的语言情感交流,或者与孩子一起玩一玩简单的游戏——虽然这样已经算不错了,但是随着孩子身心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他需要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多彩的空间去感知、去学习、去舒展自己。

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幼儿园有温馨宜人的环境,能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美,学会怎样去表现美;

幼儿园有丰富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有一起嬉戏的小伙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让孩子自然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幼儿园更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让孩子学会宽容、礼让、分享。

幼儿园里的早期教育,其实是一种科学的“启蒙”,就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孩子的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三岁幼儿容易记住感兴趣的事物

分娩
三岁幼儿容易记住感兴趣的事物

兴趣班 孩子不感兴趣

分娩
兴趣班 孩子不感兴趣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的方法

生活百科
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的方法

男人为何对女人的脚感兴趣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男人为何对女人的脚感兴趣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如何查找我感兴趣的QQ群?

电脑入门
如何查找我感兴趣的QQ群?

新浪UC如何查找感兴趣的群

电脑入门
新浪UC如何查找感兴趣的群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坐车安全四不要

宝宝坐车安全四不要

3岁宝宝也会压力山大 赶走压力只需五招

3岁宝宝也会压力山大 赶走压力只需五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