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注意婴儿的模仿行为

梦魇情殇520

梦魇情殇520

2015-10-13 20:40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家长需注意婴儿的模仿行为。

一般的父母都不大注意,婴儿发出高兴的声音和挥手,这是表示婴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信号。婴儿很容易学会模仿吹气球和握手等等。但是还不会重复父母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去模仿手的细微动作及其挥动方法。不过,在这个阶段,即使是一个新动作,只要简单,婴儿能够听和看,就可以模仿。

父母不能因为其他的同年龄孩子会做什么,就强制自己的孩子也去做新的动作。模仿是一种独特的能力,不同的孩子,有的掌握得慢些,有的虽然会模仿却并不去做。不论什么事,都绝对不能强迫婴儿去模仿。

可通过下述活动,看看自己的婴儿会做哪些模仿活动。拍手、搓手、握拳头,伸拇指等等。

另外,婴儿是否会模仿动物的声音(如汪汪,喵喵等等)?碰撞两只手中所拿的玩具看婴儿是否会模仿?婴儿最容易模仿的声音是什么?婴儿是否会模仿水壶里的水就要开了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以及车轮的摩擦声?

这一游戏的目的,是调查婴儿的模仿能力。家长们可以试试。这个阶段婴儿所做的模仿动作,都是很简单的。时间长了的话,可以模仿更细致一点的动作了。

对婴儿来说,比较困难的游戏是模仿象张嘴、伸舌头之类的,用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的自己身体部位的活动。看看婴儿能否模仿“啊啊”把嘴张开,或者伸出舌头以及吮吸手指。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就好像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动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宝宝出生后几个月模仿能力就开始萌芽并发展了,标志着他和周围的人有了一种关联,正是这种关联沟通了宝宝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宝宝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亲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偶像,绝对信任、爱你没商量。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当你把宝宝拥在怀里,他同时也紧紧地抱着你,实际上是通过模仿传递他对你的爱,就像你爱他一样。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你和宝宝的交流实现了,彼此都获得情感的满足。

  一、模仿的形式

  1岁以内,孩子对语言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会听你说话,模仿你的语言。所以,你要面对宝宝说话,让他看到你的口型,这样,他不仅能尽早学会说话,甚至连你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岁,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脸、梳头、推车等,有时甚至有些创造性的模仿,喜欢玩过家家类的游戏。但是,模仿毕竟有好有坏,家长要懂得控制和规避风险。一定要把药品、清洁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3岁之内,有些动作绝对不能让他模仿。比如开火做饭、开微波炉、用打火机、插电源等。

  二、模仿的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为自己无法确定而不能完成时,儿童就不会模仿,而会苦恼和焦虑。或是儿童根本没有发现,也不能模仿,两岁左右最明显。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

  模仿有利于宝宝理解他人的情感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三、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宝宝模仿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过也不必尽求完美,因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看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欢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对于“喜欢”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和模仿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喇叭和报警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跑、走、飞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宝宝凡是喜欢模仿别人怎么办

  3-6岁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喜欢模仿,说明幼儿观察力比较强,喜欢获得别人的认同,但是如果宝宝事事都模仿,不喜欢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凡事没有主见,确实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了。虽然说3周岁的宝宝喜欢模仿,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欢被支配,总是追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如果宝宝喜欢盲目从众,胡乱模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干预:

  1、给宝宝讲模仿别人的坏处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幼儿:凡事喜欢模仿别人,就会被别人瞧不起,认为不聪明、不能干,是个“跟屁虫”,这该多难为情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2、鼓励宝宝动脑筋想办法

  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讲:“宝宝最聪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肯定比他们想的更好!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会干得更好!”

  3、培养宝宝的独立思维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方法,想出一些点子、主意,开启宝宝思维的阀门,引导宝宝灵活地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出生后3个月还无站立或迈步表示者。

  婴儿过百天还不能抬头,4~5个月挺胸时头仍摇摆不定者。

  握拳,如已过4个月仍是拇指内收,手不张开者。

  抓东西:婴儿在3~5月时看东西要伸手去抓,如5个月以后还不能抓或只用一只手抓者应怀疑。

  面部表情: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脑瘫近于无表情,手足徐动型脑瘫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发育比别的孩子晚,4~5个月不会翻身,8个月不会坐。或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硬挺易惊,动作过多或少动者。

  吃奶无力经常呛噎、吐奶、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呼吸障碍者,进食差者。

  早期僵硬和松弛症状可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现。其它一些症状可能需要几个月后才显现。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上述症状。如果经常发生则要引起注意。确信患为脑瘫时,要带他们看医生。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婴儿沙拉”照片,引起热议。一位妈妈在网上上传了一张婴儿盖满菜叶躺在盆中的照片,说是只为了逗全家人开心,但却引来网友一片质疑。


“婴儿沙拉”引热议 细数各种宝宝萌照

照片中,宝宝被放在一个不锈钢的盆子里,头部和四肢都被生菜叶子覆盖着,宝宝眉头紧皱,四周各种食物并没有让宝宝开心一点点。其实,类似这样的宝宝萌照网上有很多,比如把半拉西瓜挖空,掏两个洞洞让宝宝当裤衩穿;或者在宝宝熟睡的时候,用围巾、衣服把宝宝打扮成骑在长颈鹿、大象的身上;或者让宝宝和宠物睡在一起,拍出一些“萌萌哒”的照片。很多网友指责家长没有考虑宝宝的感受,同时给了其他孩子不好的示范。

幼儿是天生模仿专家

看过以上照片后,再来回顾网友的议论指责是否有道理。事实上,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强,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们爱好新事物,喜欢效仿成人的行为习惯。我们时常听见小朋友喜欢唱成人的歌曲,也常听见小朋友在模仿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过的话。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良好的教育能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不良的教育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并正确引导宝宝模仿。

模仿有利于宝宝理解他人的情感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模仿力?分阶段培养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过也不必尽求完美,因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看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欢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对于“喜欢”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和模仿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喇叭和报警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跑、走、飞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家长需注意婴儿的模仿行为

分娩
家长需注意婴儿的模仿行为

家长与孩子交流需注意一些问题行为

分娩
家长与孩子交流需注意一些问题行为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家长管束孩子需注意的规矩

分娩
家长管束孩子需注意的规矩

幼儿的心理安全 家长需注意

分娩
幼儿的心理安全 家长需注意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冬天带婴儿需注意什么?

育儿知识
冬天带婴儿需注意什么?

孕期需注意会导致胎儿畸形的行为

孕期
孕期需注意会导致胎儿畸形的行为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提高宝宝智商很重要 3个生活因素影响宝宝智商

提高宝宝智商很重要 3个生活因素影响宝宝智商

孩子人格是否健康 决定权在父母

孩子人格是否健康 决定权在父母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