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不可在饭桌上进行 亲子交流坚持7原则

小飞机_嬷嬷

小飞机_嬷嬷

2015-10-13 20:40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亲子交流不可在饭桌上进行 亲子交流坚持7原则。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人,也是交流最多的家人。作为家长要学会真正的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大多数家长都有在饭桌上和孩子亲子交流,并告诉孩子做错的事情或不好的行为。然而,在饭桌上交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容易造成幼儿厌食、偏食等等坏习惯。

亲子交流不可在饭桌上

很多家长日常工作繁忙,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能够有比较多时间的和宝宝沟通,因此家长会抓紧这个时间问宝宝今天表现怎样,或者大说道理。家长认为这种“饭桌教育”,在吃饭的轻松环境中,教育效果能够事半功倍,但其实孩子并不喜欢家长在饭桌上说教。

吃饭本是温馨愉悦的气氛,但是家长利用这个时间来说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父母的责问、训斥会使得孩子精神压力紧张,食欲也就消退,长此如此很容易会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饭时精神就特别紧张,长久很容易产生厌食症,或者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由此看来,亲子交流要有很多讲究才行哦。

亲子交流的7大原则

家长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家长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话改一改,比如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在回答孩子的问话时要注意方式。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

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要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在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上,可以经常变换新鲜的内容。常变换新鲜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时一些啰嗦的话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得当。

家长要懂得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父母与孩子对谈的题材,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和孩子亲子交流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哦。

  “我”语言是指以“我”字打头的表达方式,包括三个部分:(1)家长确切的情绪感受,(2)孩子惹恼家长的具体行为,(3)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使家长难受。例如,上初三的大鹏在家乱丢东西,妈妈看了很恼火,她说:“我很生气,你把房间弄得又脏又乱。我费了很大劲把家里收拾干净,你一点不尊重我的劳动。”“我”语言的焦点在家长自身的情绪感受,和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

  “我”语言的使用可以帮助家长理智地对孩子讲清楚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让他们理解并尊重父母的感受,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从而更自觉地改变行为。

  在使用“我”语言时,家长需要分析自己的情感,从而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确切感受和引发这种感受的根源。当家长冲孩子发火时,点燃怒火的可能是孩子引起的失望、害怕、担忧、或伤心;也有可能是家长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上的不顺心导致的焦虑或烦躁。如果家长学会使用“我”语言,可以避免或把孩子当出气筒乱发脾气。

  家长在组织“我”语言时除了需要检视自己的情感和孩子的行为,还需要分析孩子的行为对自己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并未对自己产生消极影响,没有理由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快,也不必要求孩子改变行为。比如,冬妮的妈妈不喜欢女儿的时髦发型,她打算用“我”语言表示不满,思忖中却发现冬妮的发型对自己并没有妨碍,她没有理由为此感到不快,于是她只是平静地告诉女儿“这个发型不适合你”而没有要求冬妮改变它。

  家长使用“我”语言的时候,需要确保孩子注意力集中。如果孩子急于出门或正专注于某项活动,你就不要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对你的“我”语言无动于衷,那就再发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讯息。注意,你的语气必须和你的真实感受相一致。

  “我”语言对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十分有效,它的优势在于:

  (1)允许家长认真对待自己的需要。这个过程使家长觉得仍然拥有“自我”,不必在孩子面前掩盖或装饰自己的情感。

  (2)让孩子明白家长的反应。家长不直接说出来,孩子有可能压根儿不知道,也无从理解家长的心情。孩子有能力领会别人的感受,也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机会锻炼加强这样的能力。即便是两三岁的幼儿,有时也能分辨小朋友为什么不高兴。

  (3)孩子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学到“我”语言的表达方式,用“我”语言回应父母的“我”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坦诚对话的回合中,往往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商量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毛毛的爸爸发现他连续两天放学后没有立刻做功课,有些生气:“我很生气,你违反规定,不完成作业就出去玩。你不能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很让我担心。”

  毛毛申辩:“我语文做好了,就剩数学了。”

  “为什么不一口气做完?”

  毛毛嗫嚅道:“数学太难了,我越做越急,越急越做不出来,就不做了。”

  毛毛爸爸立刻换档,开始使用“积极聆听”的策略展开对话。毛毛说出了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在爸爸帮助下,他找出了畏惧数学的原因,也想出了几个改变现状的办法。

  “我”语言有两种类型:赞赏性“我”语言和预防性“我”语言。

  赞赏性“我”语言同样由三部分组成:家长的感受,孩子的什么行为使家长产生这样的感受,以及孩子的行为对家长产生的具体的影响。例如,母亲对孩子说:“你打电话告诉我你在同学家,我就放心了,要不然我会担心得连电视都看不安稳。”在没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使用赞赏性的“我”语言能够提高家庭关系的质量。它在促进亲子关系和改变孩子行为方面的作用常常超出人们的想像。不过许多家长对孩子使用的“我”语言几乎都是表达自己的恼怒,而很少对孩子说“谢谢”以表达赞赏。

  有一次母亲下班回到家,发现6岁的聪聪正在抹桌子,客厅显得比以往整洁。母亲很感动,对聪聪说:“谢谢你,好孩子。我真开心,你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就轻松多了。”聪聪干得更起劲了。后来聪聪告诉妈妈,他以前也打扫过一次,不过妈妈没有发觉,聪聪觉得没劲,就不干了。聪聪妈妈意识到以前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上了,决心以后多注意孩子的好行为,并用语言表达赞赏和感谢。

  预防性“我”语言主要用于预告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孩子家长未来的需要或要求,让孩子了解家长也是需要帮助的,并给他们机会积极配合家长。比如,父亲说“我马上要写一份报告,需要安静”,孩子明白你的需求,往往愿意帮助你。预防性“我”语言在特殊事件发生,家庭成员都处于压力之下时,尤其有效。

  7岁的阿申和9岁的表哥阿建跟着父母一起去旅行。在火车上,两个孩子呆的时间长了,互相挑衅起来。阿申妈妈叫住他们,对他们说:“旅行是很累的,爸爸妈妈都很疲劳,如果你们打架,爸爸妈妈就不能好好休息了。你们好好玩,爸爸妈妈可以安静一会儿。”奇迹般的,两个孩子一路上没有打斗,整个旅途,大家都很愉快。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推荐阅读: 面对1岁宝宝暴力行为 请耐心坦然

  宝宝个案:

  上周末,五岁的洋洋和妈妈在客厅玩积木,洋洋正在用积木搭一座高高的塔,妈妈看着快到做饭的时间了,就提醒洋洋,“洋洋,妈妈要去做饭了,一会儿,你自己再搭会儿积木,就去看会儿书,等妈妈做完饭再陪你玩。

  洋洋正玩得高兴,听妈妈这么一说,马上大叫起来:“不行,妈妈要陪我玩。”“妈妈要去做饭,你不吃饭了吗?”“那也不行!”洋洋说着,开始大哭起来。妈妈也生气了,“我不是跟你说做完饭再陪你玩吗,你怎么听不懂话呢?哭,哭,你哭吧,你就使劲地哭吧!”妈妈说完,气哼哼地走了。洋洋索性坐地板上放声大哭起来。妈妈就是想不通,这个孩子怎么听不懂大人的话呢?怎么越说哭得越厉害呢?

  专家分析:

  洋洋是听不懂妈妈的话吗?妈妈说的“要去做饭”的话,洋洋肯定是听懂了的,但是后来妈妈看到洋洋坚持让自己陪着玩,并哭起来,这时妈妈说的,“你哭吧,你使劲地哭吧!”这句话洋洋是没有听懂的,因为洋洋在妈妈说完后,反倒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记得我听一位小学校长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上课铃响了,三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满头大汗地跑回教室,“报告!”三个孩子站在班级门口向老师大声喊着。“哟!你们还回来呀,再玩会儿去吧,别急着回来呀!”三个男孩听完,转身就向外跑。“回来!”老师哭笑不得。后来,校长帮着老师分析:闹出这个笑话,错不在三个男孩,而是因为教师不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这个老师原来经常教高年级,说“反话”学生也能听出来,等到再教低年级时,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成熟,孩子听不懂老师说的反话,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洋洋的妈妈也是犯了相似的错误,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能理解反问语气的话,因此要用正面鼓励的方法,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不适合用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和积极的正面引导,孩子的行为以模仿学习为主,要让孩子怎样做,就先做给孩子看,孩子对一些语言指令往往不会有直接反应,家长必须辅以身体语言,如手势、动作,让孩子明白家长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时孩子理解能力差,注意力的转移需要一个过程,要给孩子一段思考的时间。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给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一些小的技巧、小的策略,可以让孩子自动地随着你的要求转移自己的行为。下面给出的一些办法就是帮助家长化解洋洋出现的类似问题。

  事前先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

  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之前,可以先将时间安排告诉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如,妈妈提前告诉洋洋,“现在是四点,我们可以先搭会儿积木,四点半妈妈就要做饭了,你要自己看会儿书或自己玩一会儿,等吃了饭,妈妈还可以陪你玩一个小时。”孩子虽然还没有时间观念,但大概会知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就会比较有心理准备,到需要改变活动时,也能比较容易接受了。

  模仿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在三岁以后已经开始能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即有了一些简单的判断能力,孩子玩得高兴时,不肯结束游戏,也不愿意让妈妈离开,情绪会有一些表现,家长可以模仿这些表现,孩子看到大人做出这样的行为,很快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也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如看着孩子要哭,妈妈就假装哭,“我不干,我还想玩!”边假装哭边说。孩子一般都会破涕为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情绪也会有所缓解。

  结束游戏要“事先声明”

  在游戏之前告诉孩子时间安排,也会由于孩子的记忆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而忘记,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事先声明”,以防孩子因为忘记而“变卦”。如,“宝宝,再玩十分钟妈妈就要去做饭了,只能再陪你搭完这个楼房了,刚才我们说好了,是不是?”让孩子想起自己的承诺,也提醒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

  学龄前孩子的内心很柔弱,家长在和宝宝说话时要注意语气和技巧。也许,你在不经意间的说话语气就会让孩子感到难过,甚至造成心理负担。今天小编就来出出招,来看看亲子交流,家长应注意的语气和技巧。

  亲子交流的说话语气

  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尊重的语气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比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这时如果你发脾气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这样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否则孩子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孩子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孩子的表现欲便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比如,孩子帮妈妈端饭时,失手将碗打碎了,父母不要责备他,不要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亲子交流时,家长除了要注意语气,还有技巧哦。

  亲子交流的说话技巧

  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话改一改,比如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在回答孩子的问话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

  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经常变换新鲜的内容

  常变换新鲜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时一些啰嗦的话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得当。

  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与孩子对谈的题材,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说话语气和技巧有助于提高亲子交流的水平哦。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亲子交流不可在饭桌上进行 亲子交流坚持7原则

分娩
亲子交流不可在饭桌上进行 亲子交流坚持7原则

如何做好亲子交流 亲子互动的技巧

亲子
如何做好亲子交流 亲子互动的技巧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亲子交流父母勿说“反话”

分娩
亲子交流父母勿说“反话”

亲子交流 沟通从内心开始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亲子交流 沟通从内心开始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家庭亲子交流的妙招和禁忌

分娩
家庭亲子交流的妙招和禁忌

亲子交流 家长应注意语气和技巧

分娩
亲子交流 家长应注意语气和技巧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原则和方法

家长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原则和方法

五岁六个月宝宝亲子互动游戏

五岁六个月宝宝亲子互动游戏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