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析:小儿冬季睡眠多汗

旅行者674

旅行者674

2015-09-25 00:56

新生儿的护理也是个大工程,可千万不能马虎对待。父母们当务之急就是该多了解下新生儿护理知识,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中医解析:小儿冬季睡眠多汗,赶紧看看吧!

  入冬后,小宝宝睡觉经常出汗。晚上给宝宝洗漱完毕送上床,刚入睡就满头大汗,后脑勺、颈部、腋窝,都是汗水,真叫人担心。

  生理性出汗不必太担心

  宝宝秋冬季出汗不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也可能是生理性出汗,不必太担心。一般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孩子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健全,身体不能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入睡后便会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保持正常的体温。

  另外,父母总担心宝宝受凉,所以关门窗,室内温度高,孩子容易出汗。这种情况叫“生理性出汗”,一般发生在上半夜,睡熟后就会缓解。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只要注意减少孩子睡前的活动量,避免吃高热量的食物、饮料等即可。

  如果试过汗味,没有特别,亦排除了盖被过多,以致体温过高而冒汗这个理由,则小孩子常见的不正常冒汗有两种:

  (一)阴虚盗汗:

  出汗後摸他,会发觉身体热得好紧要,小孩的反应一般是踢开被子。其他特徵包括:

  面红、眼红、唇红,每日往往由下午开始就掌心发热;

  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好像不断有梦;

  平常脾气暴躁易怒;

  如有肝热,更兼大便燥结。

  (二)脾虚气虚:

  出汗後摸他,会发觉浑身冰冷,显示身体极为虚弱。其他特徵包括:

  容易疲累,平时不太活跃;

  胃口不好,不想多吃;

  大便稀烂;

  人较浮肿。

  “脾虚”的“脾”不等於脾脏的脾。中医所谓“脾”,包括整个消化系统,所有食物营养的吸收、分解、传送,都必须畅旺,不可有阻滞,否则会窒碍体液流通和机体运作。医书有云:脾为後天之本,不无道理,因为一个人吸收和排功能差,整体都受影响,行动有如慢几拍。

  至於“气虚”的“气”也不光是呼吸,而是包括:肌肉弹力、器官运作功能(气机是否畅旺)。调理时,必须健脾补肾。

  后半夜和整夜盗汗要重视

  除生理性出汗外,还有一种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盗汗,一般发生在下半夜。从中医上讲,盗汗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身体虚弱,“有些孩子本身营养状况不是很好,冬季容易盗汗,尤其在感冒或发烧过后,更易出现。”由于出汗过多,宝宝体内的水和盐会大量丧失,引起气虚,有时会造成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等症。平时父母应注意用干毛巾及时为孩子擦汗,经常更换内衣,防止因出汗而着凉感冒。让孩子勤洗澡,保持被褥干燥等也很有必要。

  如果孩子在盗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如果孩子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应考虑结核病的可能。

  提醒父母,冬季孩子穿得多,运动量相对少,因此应该让孩子适当运动,同时尽量少吃油炸食品。一些因为身体状况而引起的盗汗,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一些民间流传的偏方,专家建议应经过医师判断后再服用比较好。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是目前引起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肺炎多数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也可能一起病就是肺炎,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缺氧,并发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小儿肺炎一般在发病前多有感冒病史,受凉、疲劳、气候骤变、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肺炎的发病诱因。

  如何预防小儿肺炎

  秋冬相交季节,正处在感冒高发时,很多感冒的小儿会发展成肺炎。因此,秋冬季节做好预防很重要。

  (1)秋冬季节最好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干爽。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带口罩。

  (2)加强营养。积极提倡母奶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幼儿膳食应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疏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注射小儿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肺炎。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减少继发肺炎的发生。

  (4)积极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5)加强护理。小儿衣着不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保护和护理。

  感冒与肺炎的区别

  感冒时由于肺部没有受影响,因而呼吸是正常的,而当肺部受到感染时,由于炎症使肺的换气通气功能障碍,使患儿呼吸加快、急促。如果孩子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就不是简单的感冒而可能是肺炎了,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如何护理肺炎患儿

  如果孩子患了肺炎,除了要请医生药物治疗以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病儿休息;二是注意合理的营养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三是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注意不要包裹太严密,要使患儿呼吸通畅,以免窒息。四是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专家支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儿科主任 徐素文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见图)。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小儿疝气千万别大意

  由于患上了小儿疝气,而导致睾丸切除?这可并不是耸人听闻,它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沈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周福金表示,天气转暖,疝气就诊人数也开始增加。患了疝气之后,患儿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在长到6个月大以后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影响睾丸或者卵巢发育。

  就诊太晚 导致病情加重

  周福金主任回忆说,最近1~2个月以来,小儿疝气的患者就开始增加,从冬天每日就诊3~5名左右的患者,增加到现在每天10名以上。就诊量是从前的两倍多。

  小峰(化名)由于患上疝气而导致睾丸切除的例子,正是发生在1个星期之前。

  原来小峰出生后不久便患上了疝气,大腿根部一直有个鼓包,到现在他已经快4岁了,可家长认为疝气是小毛病并没有做任何治疗。

  就在就诊前23小时,小峰出现呕吐的症状,苦水都吐出来了,肚子涨得鼓鼓的,非常痛苦。

  家长马上把孩子抱到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右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疝气卡住了”。医生决定立即手术,一个小时后,疝气治好了,而小峰的睾丸由于长时间嵌顿,已经坏死,只能切除了。

  延误治疗 可能影响孩子发育

  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痛心疾首,可也无法挽回了。对此,周福金解释说,家长不重视可以说是首要原因。

  其实小儿疝气,就是百姓俗称的“脱肠”,可以说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婴儿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而疝气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嵌顿,可出现肠管、甚至是卵巢、睾丸梗死。小儿年龄越小,发现越晚导致疝内容物坏死或睾丸梗死的可能性越大。虽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发生嵌顿,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据统计,嵌顿疝的发生率占全部疝病例的1/6,婴幼儿嵌顿疝中,由于精索血管长时间受压,可并发睾丸梗死,约为10%~15%。

  剧烈运动 可能导致疝气发生

  为什么天气转暖,就诊的患者就开始增加?周福金分析,首先要弄清楚疝气的位置,疝气位于大腿内侧,成因是内环未闭合的结果。

  而这个内环是睾丸,或者女孩圆韧带下降的通道,正常情况下内环在小儿出生时即应闭合,如果没有及时闭合,再加上有腹压增加的因素,例如剧烈哭闹、剧烈咳嗽等,都可能导致肠管挤出来,患上疝气。

  孩子大于6个月可手术治疗

  得了疝气怎么办?周福金表示,小儿疝气这种疾病一般在宝宝出生后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时突然发病,另外大腿根处内环的闭合是一个逐渐过程,有的生后还在慢慢闭合,所以疝气小儿生后6个月内可以先观察,但是必须时时留意。

  家长应该在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和孩子玩耍的时候,注意孩子大腿根处,多留意宝宝阴囊或腹股沟区是否异常,如果发现小儿哭闹或用力时,两侧腹股沟或阴囊出现一个包块或不对称,看是否两个内侧有鼓包。

  一旦发现鼓包,并且孩子剧烈活动后鼓包更加突出,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到医院做检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治疗。也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切口小,损伤轻微,可以一次处理两侧疝气。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烧

  下面提供父母几招辨别宝宝发烧的方法:


  1.用触觉的方式,可发现宝宝的身体及额头温度比平常高。

  2.以量体温的方式确知。如果宝宝体温超过摄氏37.8℃,即表示已发烧。

  3.宝宝发烧时的外表特征: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并显现哭闹不安。

  4.若已发烧一、二个小时,或因疾病引起之发烧,通常会影响宝宝食欲。

  5.宝宝发烧后,其尿量较少且颜色较深。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中医解析:小儿冬季睡眠多汗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 新生儿呵护
中医解析:小儿冬季睡眠多汗

小儿多汗除缺钙还有什么原因

缺钙
小儿多汗除缺钙还有什么原因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汗多

生活百科
汗多

宝宝秋季多汗 中医药方来调理

宝宝
宝宝秋季多汗 中医药方来调理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高温夏日多汗难耐 中医萝卜偏方轻松解决

四季养生
高温夏日多汗难耐 中医萝卜偏方轻松解决

腋下多汗是多汗症吗?

生活百科
腋下多汗是多汗症吗?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帮宝宝排痰的三个窍门

帮宝宝排痰的三个窍门

怎样洗澡更有利于孩子健康?

怎样洗澡更有利于孩子健康?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